第二百章 恩威難測

聽得長生言語,龍顥天面色大變,看得出來他是想罵人的,不過最終還是忍住了,雖然長生的靈氣修爲並不高,但他跟長生爲難每次都是落下風的那個,幾次下來,他已經有些怕長生了。

不但忍住了沒罵人,龍顥天臨走之前還衝長生道了聲謝,他雖然粗枝大葉卻並不愚蠢,知道長生雖然這麼說,卻不會輕易將天蠶神功泄露給其他人,因爲長生很清楚泄露口訣會有什麼後果。

了卻一件心事,長生回到堂上繼續提筆書寫,此番他寫的就是給皇上的奏摺了,其中並不涉及審訊的案情,而是一份請罪的奏摺。

這份奏摺很不好寫,他想讓皇上認爲他今天之所以能夠力挽狂瀾純粹是運氣使然,並不是自己有多大能耐,以此降低皇上對自己的忌憚。但是如果真的這麼寫了,皇上就可能怪罪他太魯莽太草率,竟然一時熱血上腦,打沒把握的仗,拿着皇上的性命來賭。

斟酌良久終於想到了解決的辦法,只說昨天夜觀星象,發現紫微星大放異彩,由此得知時機已到,故此纔會順天應人,突然發難,自己之所以能夠穩住局面,只是因爲順應天意,得紫微龍氣庇護。

由於自己身邊被閹黨安插了大量的眼線,故此動手之前不得知會皇上,讓皇上毫無準備,無端受驚,此乃罪過之一。

罪過之二就是事急從權,爲了穩住局面而假傳聖旨,許下了包括高侍中在內的三十幾名官員認罪不死以及幾位衛戍軍將領的從輕發落,還有神策軍將校的官居原職,如此重要的事情理應皇上親自定奪,自己越俎代庖,實屬大罪。

罪過之三就是收受賄賂,扣留贓銀,自己此前曾經收受不少官員的賄賂,抄家得來的銀兩也沒有上繳,這件事情也得寫在奏摺上,當然不能寫明是爲了給皇上籌措軍餉和賑災銀兩,只能說自己沒有遵守朝廷的制度,而今已經將四百萬兩銀子和相關賬簿全部送去了戶部。

寫下了三大罪過,長生略做沉吟之後又繼續提筆書寫,只說自己雖然承蒙聖恩主政御史臺,卻是德不配位,纔不堪任,硬撐了這段時間已是心力交瘁,而今朝局已定,而主犯楊復恭卻逃脫了,此人不除終是禍患,故此自己想要專心追緝楊復恭,爲皇上剷除心頭之患,後顧之憂。而御史大夫乃律法大吏,理應交由精通律法,年老持重的官員來擔任。

這麼寫,可以表明自己不想結黨營私,能夠最大限度的打消皇上對自己的猜忌,而他內心深處也厭倦了爲官的勾心鬥角和權衡拿捏,離開長安前去追緝楊復恭,等同重獲自由,再得灑脫。

臨近四更,還有十幾名被抓的官員未曾審訊,長生不敢耽擱了,與楊叔昀小聲商議,將目前已經審理結案的這些官員的處理結果送往宮中,給皇上留下一個更次的時間權衡定奪,然後自早朝時處置發落。

送公文這種事情不用他親自去做,他很信任餘一,便讓餘一和一名御史臺的御史一同前去呈送,他之前所寫的奏摺也交由余一一併轉呈皇上。

審訊告一段落,長生回到御史臺倒頭就睡,這一覺只睡了半個時辰就被大頭叫醒了,由於不曾睡夠,渾身發冷,關節痠痛,催動靈氣加速氣血,又喝了幾口熱茶,這才緩過神來,然後急切出門,策馬上朝。

去到皇宮才發現神策軍和衛戍軍全都撤走了,朝廷並不只有他一名官員,在他和大理寺卿一同審訊閹黨的同時,還有很多官員也在奉旨幫助皇上掌控局面,收拾殘局。

長生也並不是唯一一個不願上朝的官員,在此之前也有很多官員以各種藉口不去上朝,但今天所有五品以上官員盡數到齊,當然其中不包括被抓起來的那些。

張善張墨等人也在朝堂之上,龍顥天等人也在,偌大的朝堂並不顯得空曠,人數也不見比之前少了多少。

時辰一到,皇上臨朝,百官跪拜,恭敬見禮。

不知道是先前驚嚇過度還是昨晚不曾休息好,皇上的臉色很是難看,神情也多有陰鬱,接受過百官的參拜之後,便有宦官先行唱讀上諭,說的自然是昨天發生的變故,陳述和揭露閹黨罪行,不過聖旨上並未提及閹黨裹挾皇上,把持朝政,只說他們不思忠孝,貪贓枉法,辜負聖恩等罪行,之所以不提及裹挾皇上,把持朝政是因爲這些事情對皇上來說是莫大恥辱,畢竟誰也不喜歡當那受人擺佈的傀儡。

宦官念完一道聖旨,緊接着又是一道,這道聖旨就是對閹黨的罷官奪爵,治罪懲處,宦官唱讀的順序是根據罪臣官階由低到高來唱讀的,早些時候大理寺和御史臺呈送的公文只供皇上參考,最終如何處置這些官員還是得看皇上的心意。

正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宦官讀了七八個官員的處置結果之後,長生便知道了皇上對待這些罪臣的態度,一次不忠,終身不用,大開殺戒,清一色的斬立決加罰抄貪墨。

對於皇上的這種作法,長生並未感覺不妥,因爲他能理解皇上的心情,沒有人喜歡叛徒,皇上也是人,也有喜怒哀樂,他壓抑的實在太久了,最主要的是這些官員被判斬立決也並不冤枉。

長生曾經在御史臺審問過哪些人他記得非常清楚,當太監唸到其中一人的名字時,長生開始緊張,因爲他曾經在給皇上的奏摺中提到過這些人的姓名。

這些人是他答應過要饒他們不死的,如果皇上處決了他們,就會陷他於言而無信的不義。

斬監候。

既不是斬立決,也不是徒刑,而是他之前定下的斬監候,斬監候是死是活並不是定數,皇上既沒有完全採納他的意見,也沒有完全否定他的意見。

第二個還是如此,同樣是斬監候。

全部聽完,所有他在奏摺中提起的名字,都是斬監候並罰抄貪墨,而所有他未在奏摺中提及的閹黨官員,一律斬立決,不管身居何職,任職多年,罪行輕重,無一例外的斬立決。

聖旨唸完,沒有一個上朝的官員出列求情,儘管衆人都知道如此嚴厲的大清洗會造成朝局動盪,政令不通,對於本已風雨飄搖的大唐而言不啻於雪上加霜。

隨後還有第三道聖旨,調職補缺,閹黨一案牽扯了大量官員,嚴懲之後導致了很多職務出缺,朝廷逐一派人進行了補缺。

在第三道聖旨的最後有兩人得到了封賞,龍顥天護駕有功,官升一品,封護國將軍。

最後封賞的是長生,實心用事,精忠體國,升正三品,任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命相搏第四百五十八章 殫精竭慮第一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九十五章 羅天秘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三百四十四章 風水寶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一十章 浩瀚東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第五百六十六章 秦時大墓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兌現承諾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四十一章 民不聊生第七十一章 天賦異稟第三百一十章 料理後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重阻撓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頭屍身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八十九章 勤學苦練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拾善後第二百一十六章 再見神棍第二百六十七章 盡忠職守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慘烈第四百九十章 鸞鳳和鳴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鬥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返長安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現生機第三百零二章 倒黴透頂第四百一十九章 黃毛怪物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命之恩第三百三十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六十章 如實啓奏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四百一十二章 敵軍在前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鱗巨蛇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二十三章 打劫驛站第三百五十二章 防微杜漸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四百零八章 揚帆出海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見曙光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身而退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鹹山中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頭侏儒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五十章 驗查真身第五百二十三章 後撤受阻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返長安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四百七十七章 赫赫威名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八十四章 厚積薄發第四百四十二章 登陸上岸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十一章 敵暗我明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四百二十五章 謀而後動第一百七十九章 形勢危急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命相搏第四百五十八章 殫精竭慮第一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九十五章 羅天秘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三百四十四章 風水寶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一十章 浩瀚東海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第五百六十六章 秦時大墓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兌現承諾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四十一章 民不聊生第七十一章 天賦異稟第三百一十章 料理後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重阻撓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頭屍身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八十九章 勤學苦練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拾善後第二百一十六章 再見神棍第二百六十七章 盡忠職守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慘烈第四百九十章 鸞鳳和鳴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鬥法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返長安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現生機第三百零二章 倒黴透頂第四百一十九章 黃毛怪物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命之恩第三百三十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六十章 如實啓奏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四百一十二章 敵軍在前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鱗巨蛇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二十三章 打劫驛站第三百五十二章 防微杜漸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四百零八章 揚帆出海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見曙光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身而退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鹹山中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頭侏儒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五十章 驗查真身第五百二十三章 後撤受阻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返長安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四百七十七章 赫赫威名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八十四章 厚積薄發第四百四十二章 登陸上岸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十一章 敵暗我明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四百二十五章 謀而後動第一百七十九章 形勢危急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