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正大光明

大致看完了張王氏的訴狀,長生的臉色變的很是難看,挑眉看向不遠處的三個官差,“你們是哪個衙門的?”

眼見長生神情不善,那三個官差面面相覷,吞吞吐吐。

“憲臺大人問你們話!”大頭怒目相向。

受到大頭的呵斥,爲首的一人方纔戰戰兢兢的回答,“回大人,我…...我,我們是濟州進奏院的差役。”

“來人。”長生面無表情。

聽得長生呼喚,大門處的六名衛兵急忙快步上前,躬身候命。

“拿下。”長生沉聲下令。

衛兵高聲應是,將那三名官差勒臂摁頭的抓了起來。

“我們是進奏院的差役,是濟州派來的,你們憑什麼抓我們?”有差役高喊掙扎。

大頭聞言怒目上前,反手甩了那人一記耳光,“御史臺督察滿朝文武,只要是大唐的官員皆受御史臺督察,你的言下之意是濟州現在已經不歸大唐管轄了?”

那叫嚷的官差捱了打,再不敢聒噪呼喊,開始服軟求饒,大頭也不理會他們,衝衛兵擺了擺手,“關起來。”

眼見長生將三個差役抓了起來,那婦人彷彿看到了希望,嚎啕大哭的同時連連磕頭,長生見狀急忙上前將其攙了起來,只磕了兩記,那婦人的額頭便已見血,足見其磕頭之時何其用力。

“大人?”大頭用詢問的眼神看向長生。

長生知道大頭什麼意思,二人原本是想跟着釋玄明去暗香樓的,結果被歸來的黑公子給耽擱了,此番又遇到了告狀伸冤的張王氏,大頭是在問他二人是留下處理張王氏的冤案,還是繼續趕往暗香樓。

長生沒有猶豫,扶着婦人走進了御史臺的大院兒,眼見那婦人身上多有污垢,且散發着刺鼻的異味,大頭便快走幾步,想要替下長生。

長生擺了擺手,“我自己來,你吩咐廚下做點飯菜送到大堂。”

大頭點頭應聲,快步離開。

長生又道,“再準備一處房間,換洗的衣服也給她準備一身兒。”

大頭再度點頭,匆匆而去。

此時那張王氏仍在傷心哭泣,由於情緒太過激動,加上路上多遭磨難,身體異常虛弱,已然不得正常行走,長生幾乎是半攙半抱的將其帶進了御史臺的大堂。

長生原本是將張王氏扶坐在椅子上的,但張王氏卻是如坐鍼氈,匆忙起來,再度跪倒,磕頭不止,與此同時嘴裡一直唸叨着多謝青天大老爺。

雖然張王氏情緒激動,多有失態,長生卻能理解她此時的心情,蒙冤受屈是難受的,當日他在閣皁山就遇到了類似的遭遇,自己歷經千辛萬苦將丹藥送到了閣皁山,卻險些被羅順子一掌打死,而當自己僥倖不死,鼓起勇氣跑到廣場上指認羅順子之時,閣皁山的衆人卻一味的幫羅順子隱瞞遮掩,廣場上那麼多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爲他說句公道話,最後還是張墨冒着得罪閣皁山的風險,毅然決然的站出來爲他作證,在那一刻,他對張墨的感激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張王氏雖然衣衫襤褸,而且年紀也大了,卻終究是個婦人,長生也不便總是制止攙扶,急切思慮之後正色說道,“張王氏,本官就是御史臺的堂官,救人如救火,你的丈夫和兒子尚在牢獄之中,你多耽擱一刻,他們便多一刻危險,你不要哭泣,儘快將事情的原委說與我知道。”

張王氏一個婦人,能千里迢迢的趕到長安告狀伸冤,足見其心智和毅力要遠超尋常婦人,聽得長生言語,張王氏努力止住哭泣,跪坐在地,急切講述。

家裡有男人,是輪不到婦人出面的,前期自縣裡和府裡告狀都是張家父子出面,當告到州里時,張家父子被抓進了大牢,張家就只剩下了婆婆張王氏和已經有孕在身的兒媳張林氏。

由於遭到了地方官府的打壓和欺凌,再加上家裡的男人都被官府抓了起來,婆媳二人無奈之下只得求人寫了兩張訴狀穿在身上,每日滯留濟州衙門,高聲喊冤。

二人的舉動引起了濟州百姓的大量圍觀,事情鬧的沸沸揚揚,濟州刺史無奈之下只能答應派人前往縣城重新徹查此事。

就在婆媳二人以爲用不了多久張家就能沉冤得雪之時,卻發現州里派下去的官吏遲遲查不出什麼結果,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原本一直關注此事的百姓們也逐漸將此事給淡忘了,最終拖的不了了之了。

眼見這條路走不通,婆媳二人便想到了進京告御狀這最後的一條路。

但是地方官府也想到她們會進京告御狀,而且地方官府也知道自己理虧,一旦事情鬧大了,驚動了朝廷,朝廷一定會嚴加追責,於是便想方設法的阻止她們出行,

不過最終婆媳二人還是逃了出來,她們自前面走,地方官府自後面追,婆媳二人一路上東躲西藏,歷時兩個多月方纔來到長安。

她們二人沒有盤纏,來到長安之後只能露宿街頭,二人原本是想趁皇帝出行時衝出去當街告狀的,卻被人告知世人謠傳的告御狀根本就是一派胡言,任何人擅自衝撞皇帝的儀仗都是死罪。

正當二人一籌莫展之際,有好心人指點她們來御史臺,兒媳婦此時已經身懷六甲,行動不便,婆婆張王氏便獨自一人跑來御史臺碰碰運氣。

張王氏說到一半時大頭端着飯菜回來了,待張王氏說完,大頭便勸其吃點東西。

張王氏也是餓得狠了,道謝過後狼吞虎嚥,吃過幾口想到即將沉冤得雪,便捧着飯碗喜極而泣。

在張王氏吃飯的時候,大頭也看過了她遞上來的訴狀,心裡大致有了計較,“大人,她說的應該是真的,您想如何處理此事?”

長生想了想,出言說道,“一會兒你先帶人將濟州的進奏院給圍了,將裡面的濟州官員抓回來嚴加審問,他們肯定知道內情,先自他們這裡下手,拿到罪證,對了,這些地方衙門設在京城的進奏院大多養有信鴿,抓人的時候下手要快,要確保他們無法給濟州通風報信兒。”

大頭點頭應是,轉而出言抱怨,“真不知道朝廷爲什麼要允許地方州府自京城設立進奏院,進奏院的這些人平日裡除了向地方州府報告朝廷的動向,還能做些什麼?”

長生是戶部尚書,熟知財政的各項撥款,此時是大順二年,各地設在京城的進奏院足足有五十三處之多,官員俸祿和日常開銷都由地方州府承擔,每年要耗費掉大量的銀錢,最主要的是這羣人平日裡也不幹什麼正事兒,要麼刺探朝廷情報,要麼攔截伸冤百姓,甚至幾起京官遇刺事件也牽扯到了這些進奏院。

“通知咱們派出去的巡查使,但凡在長安設立進奏院的州府,一律嚴加巡查,”長生多有氣憤,“我就不信治不了他們。”

“大人,我什麼時候去抓人?”大頭問道。

長生想了想,開口說道,“你先去暗香樓把大師叫回來,你們兩個一起帶着捕快過去抓人。”

大頭應聲離去,長生又喊來一名本部差役,問明瞭張王氏其兒媳所在破屋的位置,便命差役趕了馬車過去接人。

張王氏見到的官員都是推諉扯皮之人,眼見長生雷厲風行,張王氏感激涕零。

長生之所以如此大刀闊斧的處理此事有兩個原因,一是閹黨亂政之時吏治腐敗,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整頓吏治,就拿濟州這件事情開刀,從上到下,追責到底,不殺幾個,不抓幾個,這些地方官員對朝廷沒有敬畏之心。

二是他出身卑微,深知百姓疾苦,別說身居高位的達官貴人了,就是一個鄉正,一個縣官兒,都可以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顛倒黑白,作威作福,必須讓這些地方官員們知道他們管理的百姓並不是他們的百姓,而是大唐的百姓,他們不過是個抱孩子的奶孃,沒資格欺負東家的孩子。

爲了穩妥起見,在張王氏穩住了情緒之後,長生開始追問一些細節,開弓沒有回頭箭,抓人不是小事,動手之前他必須保證張王氏所說的確是實情。

長生問,張王氏答,一番詢問之後對事情的來龍去脈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在事情發生之後,鄉正曾經多次威脅張家,只道張家若敢向上申訴,就舉全縣之力對付張家,一個小小的鄉正,最多隻能管控一個鄉,竟敢口出狂言舉全縣之力,是誰在授意他,又是誰在支持他?

不多時,大頭將釋玄明叫了回來,釋玄明前去召集捕快,大頭和聞訊趕來的楊開和餘一則來到大堂領受長生的命令。

長生的命令也很簡單,今晚直接將濟州進奏院給抄了,明日直接快馬加鞭前去濟州徹查此事,自己親自出馬,徹查,嚴辦。

見長生殺氣騰騰,大頭多有顧慮,“大人,此事一旦徹查,勢必牽扯許多官員,其中免不得會有朝中官員,而且咱們也不知道皇上是什麼意思,咱們是不是謹慎一些?”

“謹慎什麼?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如果連句真話都不敢說,連點實事都不敢做,我這官兒還當它做什麼……”

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五百四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二百二十章 一語成讖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輪迴盤第五百二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一百六十章 一無是處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四十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正面對決第四百八十六章 兌現承諾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五百零四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零九章 大氣坦然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九十章 鸞鳳和鳴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圍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第三百六十四章 後知後覺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六十九章 西火傷金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如朕親臨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殲完勝第三十章 遺言遺訓第二百七十五章 密宗禪宗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十六章 諄諄善誘第四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重阻撓第五百八十章 烏鴉蛤蟆第七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開殺戒第五百五十六章 局勢好轉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四百一十九章 黃毛怪物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三百一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四十五章 大膽妖孽第三百五十一章 開啓玄門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一百九十六章 死裡逃生第九十二章 藏私留手第七十三章 萬全準備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一百二十六章 符紙聖諭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五百一十六章 孤軍遠征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三十九章 歧黃之術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二百八十八章 深夜驗屍第五百八十四章 嫁禍於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五百一十三章 快意恩仇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一百一十七章 比武招親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開始第四百二十六章 受人之託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四百八十一章 對戰廝殺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深夜探監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返長安
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五百四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二百二十章 一語成讖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輪迴盤第五百二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一百六十章 一無是處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四十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正面對決第四百八十六章 兌現承諾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五百零四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零九章 大氣坦然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九十章 鸞鳳和鳴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圍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第三百六十四章 後知後覺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六十九章 西火傷金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如朕親臨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殲完勝第三十章 遺言遺訓第二百七十五章 密宗禪宗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十六章 諄諄善誘第四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重阻撓第五百八十章 烏鴉蛤蟆第七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開殺戒第五百五十六章 局勢好轉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四百一十九章 黃毛怪物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三百一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四十五章 大膽妖孽第三百五十一章 開啓玄門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一百九十六章 死裡逃生第九十二章 藏私留手第七十三章 萬全準備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一百二十六章 符紙聖諭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五百一十六章 孤軍遠征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三十九章 歧黃之術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二百八十八章 深夜驗屍第五百八十四章 嫁禍於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五百一十三章 快意恩仇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一百一十七章 比武招親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開始第四百二十六章 受人之託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四百八十一章 對戰廝殺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深夜探監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返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