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禹貢九鼎?

天下沃土十之八九位於中原,而中原最肥沃的一塊,莫過於河南。

商丘,正是河南衆多沃土中的一塊,周邊環繞着衆多黃河支流,它曾做過大商朝的都城,如今卻是“商君”衛鞅的食邑之地。

衛家旁系就聚居在此,是當地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不過自從衛鞅致仕以來,衛家在他的管轄下,越發的低調了起來。

衛鞅待人隨和,平常不是在家練字讀書,就是出門散步,去的最遠的地方,則是商丘內有名的南湖。

商丘南湖,據說原是當年大商都城的護城河,大商滅後,經過無數年後,這護城河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湖泊,如今裡面物產豐富,給商丘子民提供了不少水產。

每天都會有不少人,划着船去湖裡漁獵,運氣好的,自然收穫滿滿,當然也有運氣不好的,遇到比較兇悍的魚獸,連人帶船,都會消失在湖面上。

陳盤就是衆多漁民當中的一員,不過他很幸運,十幾歲跟着他父親打漁起,數十年未出過一次意外,通過打漁,不僅娶了老婆,還生個三個兒子,養活了一大家子。

不過陳盤不想讓自己兒子再過這種提心吊膽的生活,打他們懂事後,就託了各種關係,送到其他地方,學一門手藝。

今日陳盤如往常一樣,獨自划着自己那條破船,向湖中央劃去。

按照漁民的習俗,陳盤先拿了一隻豬頭和一些貢品,丟入湖中,算是供奉給湖神的,據說這樣,湖神會保佑你平安,而且還會讓你有足夠的收穫。

陳盤再躬身朝湖拜了拜,纔將網撒下去,一個人划着船,將網徹底撒開,並拖了一段距離,感覺差不多了,才準備收網。

陳盤一拉,便感覺十分沉重,臉上不由浮現喜色,看來這一網收穫不小。

隨後更加賣力收着網,不過越收越覺得重,等收到一半時,陳盤已累的氣喘吁吁。

讓陳盤略微感到奇怪的是,平常收網,或多或少都會有魚跳出來,這次好像都沒看到,難道自己網了一條大傢伙?

思考間,手上的拉着網不由一沉,陳盤顧不得多想,將網綁在船上,自己划着船,向岸邊靠去。

一路上倒是遇到不少熟人,其中一個壯小夥看到,不由問道:“陳叔,今天怎麼這麼早就收網了?收穫很大啊。”

陳盤呵呵回道:“哪有,我今日好像網住了一個大傢伙,有點拉不上來,纔想着先上岸再說。等下還要出來一趟呢。”

衆人聽後,興趣大增,那小夥說道:“陳叔,真有這麼大嗎?”

陳盤一臉自豪的說道:“那還能有假?當年我捕到一條八百斤的黑背魚,都沒這麼吃力,這條,我估計至少有上千斤。”

衆人譁然,一臉羨慕的神色看着陳盤,讓他極度滿足。

那壯小夥靈機一動道:“陳叔,說不定這條魚,你一個人還拉不上來,不由請我們幾個幫忙,到時候分一點給我們,如何?”

陳盤思索了幾息,回道:“你們若是幫我收網,分一點給你們倒也不是不行,分太多我可不幹,這樣,一人分你們二十斤,你們來五個幫我收網。”

壯小夥立刻答應道:“好嘞。”

如果真是這種大魚,價值必定奇高,二十斤足以賣出二十金的高價,對小夥等人來說,不少了。

隨後小夥就帶着自己熟悉的四個人,駕着兩條船,跟在後面。

一路上引起不少人關注,有好事者,也緊跟其後。

一刻鐘後,陳盤將船靠在岸邊,將網拿在手裡,試着拉了一下,果然還是那麼沉重,隨後召喚小夥五人,一起幫他拉網。

六人站在岸邊,很快就將網拉上來了一半,感覺越來越費勁,只聽陳盤大吼一聲:“卯足勁,將大魚拉上來,大家一起分肉。”

這時,旁邊也圍了不少人,大家都聽說了,老漁夫陳盤再次網了一條特大的魚,特意過來看熱鬧。

眼看着陳盤幾人拉了三分之二,就拉不動了,有好事者,直接上去幫忙拉。

瞬間又多了幾人幫忙拉網。

陳盤連忙感謝連連。

隨着越到後面,幫忙的人越來越多,陳盤臉上浮現一絲憂愁,最後這魚還夠不夠分啊。

然而,一個龐然大物被拉上來後,陳盤不由一呆,讓自己拉了半天的,居然不是魚,而是一塊巨大的三足銅鼎。

仔細一看,上面刻着無數花鳥魚蟲,鼎身一個巨大的“豫”字。

有人驚呼道:“這是異寶,陳老頭,你要發了。”

衆人聞言,一臉豔羨的看着陳盤,恨不得以身代之,甚至有人酸溜溜地說道:“本人長得可比陳老頭好看多了,怎麼撈到異寶的人不是我呢?”

另一個看了他一眼,嗤笑道:“汝家無銅鏡乎?何不自溺以照之?”

意思就是你家要是沒鏡子,你可以撒泡尿照照,自己是個什麼德行。

路人……

眼看着越來越多的人圍過來,緊緊盯着大鼎不放,陳盤不由心中一驚,突然靈機一動叫道:“此寶,我要敬獻給秦皇陛下,請大家幫忙擡到郡守府去。”

陳盤深知以自己的實力是保不住這尊異寶的,或許還會引來殺身之禍,不如將此寶以自己的名義獻給秦皇,或許還能得到不少好處。

衆人聽後,神色訕訕,沒有人敢再動小心思,秦皇威壓四海,誰敢亂來?

隨後在陳盤請求下,十幾個人,擡着大鼎,往郡守府走去。

……

衛鞅今日如往常一樣,朝南湖走去,忽然聽聞前面一陣喧鬧,定睛一看,卻是十幾個人擡着一尊大鼎,後面一大羣人緊跟其後。

倒是讓衛鞅有些好奇,隨後看到鼎上的“豫”字,衛鞅臉色微變,喃喃道:“難道這是傳說中的禹貢九鼎?”

未有多想,衛鞅一揮衣袖,將大鼎捲到自己面前,仔細盯着看了起來。

陳盤等人只覺渾身一輕,大鼎就在自己肩膀上消失不見,不由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隨後有人指着衛鞅的方向說道:“看,在那裡。”

衆人連忙趕了過去,只見衛鞅臨淵而立,氣勢不凡,一時間,竟無人敢上前問話。

衛鞅伸出右手,輕輕敲了大鼎幾下,大鼎立刻發出轟隆隆的聲音,表面竟有些凹下去。

衛鞅失望的說道:“原來不是真的九鼎。”隨後轉身離去。

衆人一時間都不知道發生了啥事,好在大鼎失而復得,立刻扛着去了郡守府。

商丘郡守聽說有人撈到了異寶,立刻欣喜萬分,過來查看,等看到那個“豫”字,腿不由有些軟。

昔日禹皇建立大夏,劃分禹貢九州,以九鼎鎮壓天下的傳說是他知道的。

這可是真正的國之聖器啊,大商滅夏後,大周滅商,接連三朝帝王都靠九鼎來明確自身的合法性。

一直到大周衰落,諸國紛爭,九鼎漸漸遺失,哪怕當年楚莊王入主中原,都沒問到九鼎的下落。

如今竟出現在自己的轄地,若是自己將其敬獻給陛下,那必然平步青雲啊。

有生之年,自己說不定也能做個一省總督。

商丘郡守越想越激動,先是讓人拿來一些金銅,賞給陳盤等人,打發他們回去,自己將鼎鎖好在庫房。

隨後寫了封奏摺,送往長安。

第五百二十三章李斯至第九百九十七章大爭之世,不爭則死第七百九十三章造作司,火炮第一百三十八章征戰何處?第九百九十六章守株待兔第六百九十九章楚滅,項籍的依仗第七百五十一章略施懲戒第一百零三章補償第一百七十一章交惡第四百四十三章胡亥繼位第四百一十六章胡亥歸來第七十章人心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階段性生長?第八百六十章封冊之法第二十一章講義氣的胡亥第四十五章小男孩的萌動第九百六十三章落幕第九百二十三章戰姜尚第八百零六章定燕趙第七十四章考驗和招納二第六百四十七章突破神魂境第三百六十一章爭鋒相對第五百四十三章戰李斯第七百五十章反間計?第七百五十七章亞聖莊周第三百二十二章契機第三百三十五章善惡分明第四百九十一章妥協第一千零一章新政推行第六十五章學堂交鋒第九百六十四章接下來的打算第九百三十七章儒聖之威第二百九十九章將行第六百六十五章佛子與壓力第三百八十八章武道六品第一百五十六章追殺第五百三十章陳涉之死第六百零六章幺蛾子第八百八十六章佛祖的報復第三百二十一章趙佗之智第一千零四十章怨念第七百六十三章佛祖儒聖上崑崙第五百八十六章談判第二百九十六章死牢第四百九十三章義軍聯手第二十三章考覈期到第二百零八章范增第九百零四章佈置第六百五十章反噬(2/10)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我欲成聖第四百七十一章陳涉稱王第二百五十一章呂雉的想法(第三更)第八百八十四章懷疑第九百一十五章佈置第七十三章考驗與招納一第七百一十章選擇第二百九十八章秦皇密見第四百六十八章佈局第六十六章年輕霸王的實力第七百九十六章率軍東進第六百四十六章閉關,宗師境巔峰第八百六十七章過猶不及第五百五十八章合縱連橫第五百五十七章林項之戰第一千零三十九章下猛料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佛儒變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天命與後手第八章武安君府與羞辱第六百四十五章胡亥的再次蛻變第九百一十七章漢儒第八十五章初見陳平第八百八十八章停戰第六百五十三章項籍神魂與提前降臨(第五更求月票)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外儒內墨第八百零二章顏回出面第三百九十五章出行第四百六十八章佈局第三百一十二章夜宴第一千零六十七章亞聖之死,儒聖復位第一百九十章惡人當先告狀第九百五十章挑戰繼續第二百六十章贖人(第三更)第九百七十三章獻毒計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特殊的交易第八百三十五章覆天大陣,秦皇的反撲第二百六十九章諸事皆順第五百零一章進退兩難第七百二十九章交易達成第二百九十四章牽連第三百零五章江城子第二百三十七章處置第三百四十八章劍閣第三十三章餘波第一千零十三章策略與道聖出關第七百一十五章胡亥大婚第五百四十三章戰李斯第一千零五十章妖帝之眼第九百一十七章漢儒第一百零四章推波助瀾第一百六十七章長生的誘惑
第五百二十三章李斯至第九百九十七章大爭之世,不爭則死第七百九十三章造作司,火炮第一百三十八章征戰何處?第九百九十六章守株待兔第六百九十九章楚滅,項籍的依仗第七百五十一章略施懲戒第一百零三章補償第一百七十一章交惡第四百四十三章胡亥繼位第四百一十六章胡亥歸來第七十章人心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階段性生長?第八百六十章封冊之法第二十一章講義氣的胡亥第四十五章小男孩的萌動第九百六十三章落幕第九百二十三章戰姜尚第八百零六章定燕趙第七十四章考驗和招納二第六百四十七章突破神魂境第三百六十一章爭鋒相對第五百四十三章戰李斯第七百五十章反間計?第七百五十七章亞聖莊周第三百二十二章契機第三百三十五章善惡分明第四百九十一章妥協第一千零一章新政推行第六十五章學堂交鋒第九百六十四章接下來的打算第九百三十七章儒聖之威第二百九十九章將行第六百六十五章佛子與壓力第三百八十八章武道六品第一百五十六章追殺第五百三十章陳涉之死第六百零六章幺蛾子第八百八十六章佛祖的報復第三百二十一章趙佗之智第一千零四十章怨念第七百六十三章佛祖儒聖上崑崙第五百八十六章談判第二百九十六章死牢第四百九十三章義軍聯手第二十三章考覈期到第二百零八章范增第九百零四章佈置第六百五十章反噬(2/10)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我欲成聖第四百七十一章陳涉稱王第二百五十一章呂雉的想法(第三更)第八百八十四章懷疑第九百一十五章佈置第七十三章考驗與招納一第七百一十章選擇第二百九十八章秦皇密見第四百六十八章佈局第六十六章年輕霸王的實力第七百九十六章率軍東進第六百四十六章閉關,宗師境巔峰第八百六十七章過猶不及第五百五十八章合縱連橫第五百五十七章林項之戰第一千零三十九章下猛料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佛儒變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天命與後手第八章武安君府與羞辱第六百四十五章胡亥的再次蛻變第九百一十七章漢儒第八十五章初見陳平第八百八十八章停戰第六百五十三章項籍神魂與提前降臨(第五更求月票)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外儒內墨第八百零二章顏回出面第三百九十五章出行第四百六十八章佈局第三百一十二章夜宴第一千零六十七章亞聖之死,儒聖復位第一百九十章惡人當先告狀第九百五十章挑戰繼續第二百六十章贖人(第三更)第九百七十三章獻毒計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特殊的交易第八百三十五章覆天大陣,秦皇的反撲第二百六十九章諸事皆順第五百零一章進退兩難第七百二十九章交易達成第二百九十四章牽連第三百零五章江城子第二百三十七章處置第三百四十八章劍閣第三十三章餘波第一千零十三章策略與道聖出關第七百一十五章胡亥大婚第五百四十三章戰李斯第一千零五十章妖帝之眼第九百一十七章漢儒第一百零四章推波助瀾第一百六十七章長生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