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李斯平叛?

陳涉稱王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流傳到了各地,天下震驚。

最先得知這個消息的,是復國會的六國遺族。

陳涉稱王的消息,可謂是深深的刺激到了他們,那顆敏感而又迫切的復國之心。

收到消息的當天,三天攻下鉅鹿郡,不免有些志得意滿的武臣,當場就摔了桌子。

緊接着武臣急劇擴軍五萬,留下五千看守鉅鹿城,親自帶着其餘四萬五千大軍,浩浩蕩蕩朝邯鄲而去,恢復趙國舊日國都之心,昭然若揭。

只可惜事與願違,武臣在邯鄲城下,狠狠的栽了個跟頭,傷亡數千人,連城牆都沒爬上去過。

打聽方知,早在陳涉造反之時,北河行省總督就有所準備,前後花了一個多月,徵了青壯兩萬入伍,又號召城內豪族,出錢出力,攢下無數物資器械,堅守邯鄲。

武臣與北河總督之間本就勢均力敵,奈何北河總督乃是守城一方,具有天然優勢,一時間卻讓武臣無可奈何。

連續攻城十日,武臣大軍都沒能攻下邯鄲這座雄城,反倒傷亡慘重,士氣低落。

正當他打算退兵之際,卻聽士兵來報,遠近馳名的燕趙遊俠張耳在軍營外求見。

對於號稱荊軻之後,最有名的遊俠張耳,武臣自然有所耳聞,雖不清楚張耳爲何要找自己,但武臣依舊率領手下衆將,跑到營門口迎接張耳。

遊俠本就極爲好面子,看着身爲主將的武臣親自來接,張耳簡直笑開了花。

熱情招待了張耳一番,武臣才問道:“不知張兄今日來拜訪在下,所爲何事?”

張耳對武臣的態度極爲滿意,也不賣關子,朗聲將自己的來意透露了出來:“聽聞將軍久攻邯鄲不下,某家此次正是爲將軍排憂解難而來。”

武臣聞言眼神一亮道:“不知張兄何以教我?”

張耳神秘一笑道:“將軍欲得邯鄲,又何必非得強攻呢?在下有一計,可讓將軍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邯鄲城。”

武臣一臉興奮道:“張兄可是在城中有內應,能替小弟打開城門?”

張耳搖頭道:“非也,在下之計,並非如此……”

然後張耳與武臣密談了整整一個時辰,方離營而去。

三日後,北河總督打開邯鄲城門,迎接武臣入城,並奉武臣爲主。

有了北河總督的配合,整個北河行省傳檄而定,各郡望風而降,武臣輕而易舉就佔領了整個北河行省。

而後武臣在邯鄲城自立趙王,光復趙國,並封原北河總督爲上將軍。

……

身在齊地的田儋,得知陳涉稱王的消息,再也按捺不住了,率領兩千門客,殺縣令,攻破縣城,打出“滅秦復齊”的口號。

齊地分散在其他地方的田家各支,紛紛響應,帶領家奴造反。

別的不說,齊國宗室田家,這生孩子的技術,遠遠超越了其他六國。

田家各支,只需攻下自家所在的郡縣,很自然的就與別的分支連成了一片,整個齊地盡皆回到了田家之手。

而後田儋自稱齊王。

……

項梁趕回楚地會稽郡,聯合景昭屈三家,公然襲殺會稽郡守,號召楚國遺民反秦,得精兵八千餘人,立熊心爲楚懷王,復楚。

……

陳涉稱王,山東大亂,六國復辟,種種爆炸性的消息,宛若雪片一般,飛入長安。

原本奉了李斯之命,強行截留各省求援文書的中書省官員,終於慌了,不敢再有所隱瞞,將文書送往咸陽宮。

養心殿,當這些文書出現在胡亥面前,隨意一封被打開後,胡亥整個人怒火中燒,宛若要爆炸一般。

站在一旁瞄了幾眼的黃伴伴,都差點有些站立不穩。

待全部看完,胡亥直接抽出短劍,一劍劈開了面前的桌子,暴怒道:“李斯混賬,他真想毀了朕的江山不成?”

此時突然有太監急匆匆跑進來,通報道:“啓稟陛下,丞相在宮外求見。”

胡亥眼睛通紅,說道:“傳他進來,朕要好好問問,他到底想幹嘛?真當朕不敢魚死網破,滅他全族不成?”

太監拱手退下。

胡亥餘怒未消,揮舞着短劍,將劈成兩半的桌子,劈個粉碎。

忽然,一張紙從空中緩緩飄了進來,浮在胡亥面前,三息後,跌落在地。

胡亥看到的第一時間,便瞳孔急縮,臉色大驚道:“是誰?”

話剛落音,黃伴伴就衝了出去。

黃伴伴圍着養心殿,快速轉了一圈,卻沒看到有半點人影,心裡掛念着胡亥安危,又很快退回了養心殿。

看到胡亥無礙後,黃伴伴才鬆了口氣道:“陛下,微臣無能,沒有抓到人。”

胡亥不以爲意道:“來人既然採取這種方式,就不會輕易露出馬腳。黃伴伴,你過來看看,這上面有字。”

黃伴伴湊過頭去,赫然發現飄進來的紙上寫着一行字:千萬不到答應李斯領兵平叛的請求,見信即毀。

胡亥與黃伴伴面面相覷,腦海裡浮現出無數疑問,到底是何人寫的這封信?他想要表達什麼?

此刻,殿外傳來太監的高呼聲:“陛下宣丞相李斯覲見。”

黃伴伴立刻將紙片拿在手裡,真氣吞吐,將其震成碎末,一邊低聲說道:“陛下且靜觀其變。”

數息後,李斯踏進養心殿,對着胡亥躬身一禮道:“臣李斯拜見陛下。”

胡亥死死的盯着李斯,在黃伴伴頻頻示意下,方強忍着怒氣說道:“平身。”

李斯聞言站直身子說道:“啓稟陛下,因微臣判斷失誤,致使陳賊壯大,山東之地糜爛不堪,爲將功補過,臣願親自率軍平叛,故特來請陛下下旨。”

嗯?胡亥臉上浮現驚疑不定的神色,自己剛收到神秘紙片,讓自己不要答應李斯平叛的請求,這會李斯就進來請旨了?世間有這麼巧的巧合?

此刻又有一個太監走了進來:“啓稟陛下,廷尉趙高在宮外求見。”

胡亥眉頭一皺道:“宣。”

很快,趙高同樣來到了養心殿,對着胡亥行了一禮。

胡亥不由問道:“廷尉大人所來,又是爲了何事?”

趙高一臉嚴峻的說道:“啓稟陛下,黑衣衛傳來消息,陳賊聲勢浩大,需要儘快平叛才行啊。”

胡亥臉色古怪:“哦,丞相剛剛纔說他要親自出馬平叛,廷尉以爲如何?”

趙高臉上浮現喜色道:“那真是太好了,有丞相出馬,何愁陳賊不平?”

看着趙高的笑容,胡亥腦海裡浮現那張紙片上寫的那句話,忽然覺得渾身冰涼。

李斯見胡亥久久不應答,不由催促道:“陛下,情勢緊急,需早日平叛啊。”

若在一個月之前,李斯這麼積極的請求平叛的話,胡亥定然會立馬答應。

若是沒有看到那張紙片,胡亥說不定簡單猶豫一下,就答應了。

此時的胡亥警惕心大增,斷然說道:“正所謂殺雞焉用牛刀,丞相身份尊貴無比,如何是區區陳賊可比,平叛之事,朕自有思量,還請丞相稍安勿躁。”

李斯一臉着急道:“可若真讓陳賊成了氣候,我大秦危矣。”

胡亥揮了揮手,強硬的說道:“此事朕自有思量,丞相回去待命即可,若真的需要丞相出馬,朕定然不會猶豫。”

李斯和趙高相對一眼,無奈退下。

第七百四十章心思,靈覺第一百七十三章詭異的氣氛第七百九十六章率軍東進第五百八十五章林趙之戰(厚顏無恥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趙佗之智第五百一十九章軍陣成第一百二十五章陳郡謝家第五十一章“屠夫”林澤第四百零二章冤家路窄第一百八十七章李由尚公主第五百一十五章危機,宗師圍城第七百三十五章逃逃逃第二百五十三章抓人(第一更)第二百九十章說服廉師第九百三十一章通天之策第六百八十四章無恥之徒?第一千零二十七章林澤成聖第一千零七十三章不爲人知的過往第八百一十三章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第九百三十六章爾等對天道一無所知第三百一十三章諸侯反應第三百二十六章小心思?第九百八十五章收尾第九百九十三章應對之策第九百一十八章三國合一第五百七十七章上道宮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外儒內墨第七百二十二章左袒右袒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三百五十九章蜀地巴家第六百六十二章另一種增強神魂的辦法第五百八十四趙佗出手(求月票)第一百一十六章聖人精血?第三百五十八章劍閣事了第六百零七章趙高的想法第五百零一章進退兩難第八百五十二章各派第四百八十七章慶功與表功第三百零七章林大忽悠第九十三斬斷羈絆,林澤出走第九百八十二章萬仙來朝第一百六十三章回營第八百七十一章輸贏之論第四百零六章秦皇之怒第三百二十八章退讓第三百八十四章戰前準備第四百五十一章宗師之威第二百零七章猜忌第三百八十一章買一送一第八十一章打壓第九百五十三章陰魂不散第八百六十八章論戰第八百四十九章定關中?第五百八十九章刺殺南詔王第九百一十三章準備應戰第八百五十四章儒家謀算第三百九十六章聊城見聞第一百一十六章聖人精血?第八百三十八章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四章下山第十二章應徵第六百零二章西域各國的選擇第五百六十四章儒家秘史第三百三十八章晚宴第四百六十二章漸生間隙第八百一十二章道宮弟子下山第六百六十六章隨心所欲的林澤第九百五十八章死而復生?第一百二十三章林澤東去第五百七十章第九十六章從軍?第八百六十一章收集材料第五十章屠宰場第七百六十章天人四境與氣運第八百七十九章借運第五百八十章算計與出路第九百七十三章獻毒計第九百九十章輕重緩急第四百八十二章善後(加更)第五百四十三章戰李斯第一千零二十九章報仇第一百六十二章殺出重圍第八百一十四章風起第二百五十三章抓人(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九章交易達成第八百二十二章陳年往事第六十三章總督?算什麼東西第五百三十五章長安之變第一百五十五章李鬼見李逵第一百四十三章穩定軍心第九百五十二章代戰第一百一十二章大秦特種兵——對抗第四百二十二章世襲罔替第一百八十四章建制第二百六十九章諸事皆順第五十章屠宰場第七百九十四章氣運之變第六百六十二章另一種增強神魂的辦法第五百三十二章丹藥到手
第七百四十章心思,靈覺第一百七十三章詭異的氣氛第七百九十六章率軍東進第五百八十五章林趙之戰(厚顏無恥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趙佗之智第五百一十九章軍陣成第一百二十五章陳郡謝家第五十一章“屠夫”林澤第四百零二章冤家路窄第一百八十七章李由尚公主第五百一十五章危機,宗師圍城第七百三十五章逃逃逃第二百五十三章抓人(第一更)第二百九十章說服廉師第九百三十一章通天之策第六百八十四章無恥之徒?第一千零二十七章林澤成聖第一千零七十三章不爲人知的過往第八百一十三章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第九百三十六章爾等對天道一無所知第三百一十三章諸侯反應第三百二十六章小心思?第九百八十五章收尾第九百九十三章應對之策第九百一十八章三國合一第五百七十七章上道宮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外儒內墨第七百二十二章左袒右袒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三百五十九章蜀地巴家第六百六十二章另一種增強神魂的辦法第五百八十四趙佗出手(求月票)第一百一十六章聖人精血?第三百五十八章劍閣事了第六百零七章趙高的想法第五百零一章進退兩難第八百五十二章各派第四百八十七章慶功與表功第三百零七章林大忽悠第九十三斬斷羈絆,林澤出走第九百八十二章萬仙來朝第一百六十三章回營第八百七十一章輸贏之論第四百零六章秦皇之怒第三百二十八章退讓第三百八十四章戰前準備第四百五十一章宗師之威第二百零七章猜忌第三百八十一章買一送一第八十一章打壓第九百五十三章陰魂不散第八百六十八章論戰第八百四十九章定關中?第五百八十九章刺殺南詔王第九百一十三章準備應戰第八百五十四章儒家謀算第三百九十六章聊城見聞第一百一十六章聖人精血?第八百三十八章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四章下山第十二章應徵第六百零二章西域各國的選擇第五百六十四章儒家秘史第三百三十八章晚宴第四百六十二章漸生間隙第八百一十二章道宮弟子下山第六百六十六章隨心所欲的林澤第九百五十八章死而復生?第一百二十三章林澤東去第五百七十章第九十六章從軍?第八百六十一章收集材料第五十章屠宰場第七百六十章天人四境與氣運第八百七十九章借運第五百八十章算計與出路第九百七十三章獻毒計第九百九十章輕重緩急第四百八十二章善後(加更)第五百四十三章戰李斯第一千零二十九章報仇第一百六十二章殺出重圍第八百一十四章風起第二百五十三章抓人(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九章交易達成第八百二十二章陳年往事第六十三章總督?算什麼東西第五百三十五章長安之變第一百五十五章李鬼見李逵第一百四十三章穩定軍心第九百五十二章代戰第一百一十二章大秦特種兵——對抗第四百二十二章世襲罔替第一百八十四章建制第二百六十九章諸事皆順第五十章屠宰場第七百九十四章氣運之變第六百六十二章另一種增強神魂的辦法第五百三十二章丹藥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