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撤

騎兵的速度很快,也打亂了遼軍進攻山頭的計劃。

敵我不明,這個時候遼軍自然不能貿然進攻山上的安軍。

“哈哈爾,去看看!”張元直對烏荼命令了一句。

哈哈爾帶着七萬遼軍鐵騎離開了陣營,然後朝北方而去,想要將北方來的騎兵給截住。

山上的李準見到這樣的情況,便對身邊的傅恆和魏平章說道:“狄青大軍以至,速速命令大軍準備好,只待狄將軍那邊交手,便一起衝殺下去,反攻遼軍!”

傅恆和魏平章領命,然後到山腰去給士兵下令和動員去了。

哈哈爾帶着鐵騎一路狂奔,跑出了兩三裡以後,便和狄青的騎兵在空曠的草地上相遇了。

雙方各自擺好陣形,哈哈爾提着雙鞭拍馬走了出來,對狄青喊道:“狄青小兒,可敢一戰?”

狄青也不搭話,將背上的雙股劍取了下來,然後朝哈哈爾衝了過去。

哈哈爾也拍馬與狄青對衝,兩人的馬擦身而過,而狄青和哈哈爾則是在各自坐在馬背上,這一瞬間就各自出了一招,然後都被對方給化解了。

兩人將馬匹轉過頭,然後縮短了距離,便分別坐在各自的馬背上對殺了起來。

頓時雙方的擂鼓大震,蒼涼豪壯的號角也吹響在了草地上!

後方的遼軍聽到前面發出的鼓聲和號角聲,便知道哈哈爾的騎兵是遇到敵人了,張元直每天一皺,然後派出一名士兵快馬趕去查看。

不久後探子回報,說是安朝大將狄青,領着五萬騎兵殺到了!

張元直聽到是五萬騎兵以後,鬆了一口氣,然後喊來了傳令兵,對他說道:“命令哈哈爾,將狄青一部殲滅!”

傳令兵領命去了,然後張元直對烏荼說道:“繼續攻山,將李準活捉!”

耶律阿魯翰在旁邊問道:“此時攻山,只怕大營空虛……”

張元直道:“狄青不過五萬騎兵而已,哈哈爾七萬多人,何懼之有?”

於是繼續下令烏荼向山上進攻。

烏荼咧嘴一笑,帶着士兵開始攻山。

一時間山腰處喊殺聲四起,兵戈繼續交鳴。

山林之上兩軍交戰,短兵相接之下,雙方死者不計其數,戰況愈發地激烈。

而山下依舊是馬蹄聲滾滾,也分不清是遼軍的馬蹄聲還是安軍的馬蹄聲。

只有山下遼軍的大營裡和山頂李準所在的地方是安然無事的。

李準在山上專注地看着狄青和哈哈爾之間的戰鬥,兩人已經交手了八十多個回合了,卻依舊難分勝負。

打到一百個回合左右的時候,哈哈爾終於開始冒汗,而這時候狄青卻喝聲不斷,似乎越戰越勇!

狄青畢竟比哈哈爾要年輕,血氣方剛,並且狄青這一次也知道自己的失誤給大軍帶來了麻煩,所以他格外地賣力,這個時候鬥志也比哈哈爾要旺盛。

哈哈爾漸漸不敵,最後終於在雙鞭架開了狄青的劍以後,拔轉馬頭轉身便跑,狄青正要追趕,突然西北方向馬蹄聲疾響而來,爲首一人正是遼國騎兵元帥孟恭作!

見到孟恭作,狄青臉色大變,趕緊往自己騎兵的陣形跑去。

這時候哈哈爾卻是大喜,又拔轉馬頭,和孟恭作合併一起進攻狄青。

山上的李準看到這裡,心中一震!

雖然山頭離騎兵的戰場很遠,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遠遠地看着兩處騎兵前後對狄青所部夾擊,李準便知道不妙了!

“難道今日此處……便是我等葬身之地?”

李準仰天長嘆了一聲,心中想道:若是狄青兵敗,則天亡我也,到時候寧死也不做遼人的俘虜,不如跳崖而死一了百了!

都想到要跳崖而死了,可見李準現在心中的絕望。

但是……天人絕人之路!

戰場上的局面到這個時候已經是白熱化了,山腰處喊殺聲震天,而在山下,狄青穩住了騎兵的陣腳,然後不等孟恭作和哈哈爾兩軍殺到,便一起朝東方的草地衝了過去。

“想逃?”孟恭作冷哼了,但是旋即又每天一皺。

馬蹄奔跑的聲音不斷地在他的耳邊響起,但是孟恭作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哪裡不對勁?

孟恭作衝上了一道小小的長坡,然後回頭一看,不由得臉色大變。

只見黑壓壓的人羣騎兵馬匹,後面還跟着許多徒步的步兵正朝這邊衝了過來,爲首的兩人,一人身後跟着一個旗手,上面的旗號分別是‘曹’和‘張’!

是安軍,曹向和張龍的大軍!

大軍足足有十幾萬人,氣勢恢宏!

孟恭作臉色大變,趕緊命令旗手道:“打旗語,急退、莫追!”

旗手依言而行,這邊旗語剛剛一打出來,那邊哈哈爾的手下就將孟恭作的旗語告訴了哈哈爾。

哈哈爾有些不滿地將士兵帶到了孟恭作那邊,和孟恭作匯合了大軍,孟恭作二話不說,帶着大軍來到了山下,見到了耶律阿魯翰和張元直。

“王爺,軍師!”孟恭作沒有多禮,趕緊將發現曹向和張龍大軍的事情報告了。

張元直和耶律阿魯翰聽到對方加上狄青一共有接近二十萬大軍在向這邊靠攏,不由得面面相窺。

最後孟恭作肯定地說道:“必須撤,敵軍人數太多了!”

確實,從定襄城出來的時候步軍差不多八萬餘人,攻山之後,遼國的步兵還有七萬餘人,而騎兵結合哈哈爾和孟恭作從原平帶出來的騎兵,也不過是十萬多一點,一戰之力確實是有。

但是……十幾萬對三十幾萬,誰敢說自己一定能打贏?

而且,在平原上,根本用不了什麼計謀,完全是靠短兵相接,硬碰硬地打。

孟恭作肯定不會冒這個險的,知道進退的人才能成爲大將,所以孟恭作建議撤退。

張元直更不會想打了,他可以說是遼軍中最怕死的一個,因爲他現在還很年輕,而且還有遠大的前程,所以張遠聽到孟恭作的建議以後,立馬對耶律阿魯翰說道:“王爺,撤吧!”

最倚重的兩個人都說撤了,耶律阿魯翰當然不會再猶豫!

“撤……”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

第564章 過癮第382章第887章 並鎮第51章 協議第130章 夜光杯第87章 殺人第89章 外號第836章 獨佔鰲頭第563章 橋安鎮的規劃第69章 郡主第736章 西夏大亂(二)第406章 孟秋香的遺訓第403章 負荊請罪第433章 御駕親征第41章 請帖第394章 決戰沂州之蒼山大戰第464章 皇上病重第507章 哭鼻子的樑爭第184章 被威脅了第201章 聖旨要供起來第173章 去找玉娘吧第421章 帶來震撼的百姓第810章 蕭觀音掛帥第119章 菊花殘第517章 贖身第154章 李準造訪第403章 負荊請罪第608章 流言第801章 晉州第408章 趙瑤有請第278章 芷蘭作詩天牢第300章 頂牛第593章 不敗的神話第736章 西夏大亂(二)第737章 西夏的希望!第868章第489章 爭執第161章 見客第546章 女軍師第570章 起駕回京第750章 大鬧瓊林苑(一)第254章 聖女第46章 打算第324章 魏國公第618章 韓王府第563章 橋安鎮的規劃第485章 後無退路第214章 周掌櫃第452章 蕭莫之怒第437章 閒不住的女人們第444章 送信第124章 偷聽第221章 我本將心待明月第838章 王爺醉了!第229章 官人第568章 取名第881章 推辭不受第149章 八妹擋刀第107章 留別第754章 陳述舊事第179章 禁足第78章 偷聽第645章 遼國的未來第303章 準備好了第193章 平常心第859章 千騎襲中京(一)第851章 商道之爭(上)第752章 溫柔的趙瑤第403章 負荊請罪第673章 天山上的雪蓮花第571章 皇上的變化第47章 升堂第187章 公子,小妞第818章 連環馬第157章 出門難第313章 私會第296章 矛盾的遼國第367章第744章 西夏覆滅第144章 識破第125章 誰用誰知道第142章 吳王第873章 千騎震朝野(下)第697章 西夏後宮(一)第324章 魏國公第76章 辦法第197章 欺君之罪第752章 溫柔的趙瑤第615章 夏州事變第211章 去我家提親!第649章 炮兵營第337章 認妹妹!第814章 逃往多倫第228章 城禁第629章 結親第272章 舌戰唐之禮第337章 認妹妹!第777章 幕後是誰?第622章 反間計(四)第432章 人臣之道
第564章 過癮第382章第887章 並鎮第51章 協議第130章 夜光杯第87章 殺人第89章 外號第836章 獨佔鰲頭第563章 橋安鎮的規劃第69章 郡主第736章 西夏大亂(二)第406章 孟秋香的遺訓第403章 負荊請罪第433章 御駕親征第41章 請帖第394章 決戰沂州之蒼山大戰第464章 皇上病重第507章 哭鼻子的樑爭第184章 被威脅了第201章 聖旨要供起來第173章 去找玉娘吧第421章 帶來震撼的百姓第810章 蕭觀音掛帥第119章 菊花殘第517章 贖身第154章 李準造訪第403章 負荊請罪第608章 流言第801章 晉州第408章 趙瑤有請第278章 芷蘭作詩天牢第300章 頂牛第593章 不敗的神話第736章 西夏大亂(二)第737章 西夏的希望!第868章第489章 爭執第161章 見客第546章 女軍師第570章 起駕回京第750章 大鬧瓊林苑(一)第254章 聖女第46章 打算第324章 魏國公第618章 韓王府第563章 橋安鎮的規劃第485章 後無退路第214章 周掌櫃第452章 蕭莫之怒第437章 閒不住的女人們第444章 送信第124章 偷聽第221章 我本將心待明月第838章 王爺醉了!第229章 官人第568章 取名第881章 推辭不受第149章 八妹擋刀第107章 留別第754章 陳述舊事第179章 禁足第78章 偷聽第645章 遼國的未來第303章 準備好了第193章 平常心第859章 千騎襲中京(一)第851章 商道之爭(上)第752章 溫柔的趙瑤第403章 負荊請罪第673章 天山上的雪蓮花第571章 皇上的變化第47章 升堂第187章 公子,小妞第818章 連環馬第157章 出門難第313章 私會第296章 矛盾的遼國第367章第744章 西夏覆滅第144章 識破第125章 誰用誰知道第142章 吳王第873章 千騎震朝野(下)第697章 西夏後宮(一)第324章 魏國公第76章 辦法第197章 欺君之罪第752章 溫柔的趙瑤第615章 夏州事變第211章 去我家提親!第649章 炮兵營第337章 認妹妹!第814章 逃往多倫第228章 城禁第629章 結親第272章 舌戰唐之禮第337章 認妹妹!第777章 幕後是誰?第622章 反間計(四)第432章 人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