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狂人希特勒

在接下來中國的技術和經濟援助下,更換了新一任親華派總統的希臘人終於走出了中希關係的低谷,再次回到了將中國放在第一位至高無上位置的國策,漸漸放棄了和德國走到一起的政策,重新回到了中國的懷抱之中。

而執『迷』不悟的羅馬尼亞和印度兩國最終迎來了中國在經濟和科技等領域的重拳打擊,這一年中國與羅馬尼亞各領域合作的項目被減少到了原來的三分之一,涉及到能源、『交』通、工業、農業、教育等各行業,其中取消提供技術,幫助羅馬尼亞建設一個民用汽車製造廠的項目,使得羅馬尼亞本來有希望在歐洲佔據一席之地的汽車夢想化爲了烏有,而且接下來兩國的各方面合作還有繼續減弱的態勢。

印度更是成爲了中國技術封鎖的重點對象,中國取消了一系列和印度相關的技術轉讓項目,包括向印度提供第一代潛艇製造技術的合作協議,涉及到國防和工業各個領域,印度派往中國的留學生也突然宣佈減半,使得印度失去了大量學習中國先進技術的機會。

羅馬尼亞和印度兩國成爲了首先一批次的敲打對象,漸漸地他們開始嚐到了被中國敲打的痛楚。?? 超級高科技霸主374

但印度人似乎已經『迷』失了心智,他們不但沒有從中國的各領域制裁之中反省過來,而是印度國內響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中國威脅論調,印度國內的媒體和政客包括他們的人民,漸漸地開始描黑中國,將中國推向了惡魔化的境地,同時印度開始向德國尋求技術幫助,德國技術雖然落後於中國,但對於印度這樣飢渴難耐的落後國家而言,德國人提供的技術有時甚至於好過中國。

“中國人在無情地蠶食着我們的生命,他們利用技術優勢讓無數印度人失業,他們讓我們的農產品在國際社會毫無競爭力,他們的工業品如洪水猛獸般進入印度市場,爲他們的資本家獲取了大量的利益,而印度人則依舊過着貧窮落後的日子,工業落後,農業欠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於我們的近鄰中國用技術壓迫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災難,這一災難要遠勝於當年英國殖民者對我國的剝削和壓迫,它是一個無形的猛獸,將使得印度永遠生活在中國巨大的『陰』影下,無法發展壯大起來……”印度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爲洪水猛獸的文章,繼續在印度國內煽動者反華和排華情緒。

“印度如同一隻笨重的耕牛,一直都在被中國巨人牽着鼻子走,中國人利用他們的技術優勢,讓我們的工業發展必須依賴他們來佈局,而且只能興辦中國人淘汰了的低級產業,只能提供低收入者的勞動崗位。印度不能再在中國巨人的『淫』威下苟延殘喘下去,必須和全世界一切正在受到巨大威脅的國家一起,參與牽制中國獨霸世界的大格局之中……。”

各種反華評論在印度國內漫天飛舞,德國和美國、英法俄等國的政客們立即『露』出了他們醜惡的嘴臉,藉助這個天賜良機,極盡渲染中國對於印度等國的制裁,認爲中國人要讓全世界的國家都成爲它的附庸,其它國家終將在未來的世界之中失去他們應有的自由發展的地位,將完全被中國人控制起來,全世界人民都會淪爲中國人的奴隸,只能依靠替中國人打下三賴的夥計來賺取一點養家餬口的生活費。

“中國人依靠他們的技術優勢在壓迫全世界,全世界人民一定要團結起來,要求中國人把他們的技術拿出來和我們分享,真正意義上帶動全世界一起發展起來,這樣歐洲、美洲和其它各大洲的人們纔有希望獲得和中國人一起共同富裕的機會,否則全世界的財富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全部流向中國人的腰包,我們全部都要淪爲他們的打工仔,只能替他們生產次級產品來苟活下去……”德國世界報乘機極盡渲染地針鋒相對地指出了中國威脅世界安全的擴大化趨勢,將世界各國反華情緒再次撩撥了起來。

隨後印度國內的工人組織聽信了一些煽動分子的言論,開始自發組織起來,走上了街頭,反對中國單方面進行的經濟和科技制裁,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孟買等大城市出現了大規模遊行示威集會。

這種反抗中國的集會很快蔓延到了羅馬尼亞等被中國重點照顧了的國家內,很快便在幾大洲內形成了一股史無前例的反華『浪』『潮』。

頂着世界輿論的壓力,李天成沒有被突如其來的風暴給嚇倒,這些也曾經在他預料之內,只不過他沒有預料到德美等國竟然將輿論引導到了如此強烈的地步,超出了他的預期,但李天成不打算放棄自己由懷柔轉向強硬的政策,他正在開始醞釀着自己的下一步計劃,鐵腕政策的形成已不可逆轉。

世界局勢風雲變幻,中國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而這一次不是世界需要中國,而是世界開始排斥中國,並且將這種排斥的局面愈演愈烈了起來,由中國領導世界和平發展的歷史遭到了嚴重挑戰,李天成不得不在風『浪』之中披荊斬棘,他已經重新上了脫下多年的戰衣,準備迎接新的戰鬥。

在中國對印度和羅馬尼亞等國的制裁措施過去一個月之後,歐洲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原本在歷史上的一九三三年擔任德國總理的阿道夫.希特勒,此時正式擔任了德國總理,他的上臺則比歷史上更加曲折。

希特勒早在一九二五年就擔任了納粹黨黨魁,但隨後在一次政治鬥爭之中被人推下了臺,隨後的一九三零年,希特勒再次擔任了納粹黨副黨魁,終於在時隔六年之後,登上了德國總理的寶座,不過他的上任比歷史上要晚了幾年。

人數時勢造英雄,也許使德國的歷史地位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得希特勒這個曾經在德國受盡壓迫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人物,也比歷史上少了些許的傳奇『色』彩。

歷史的改變使得希特勒這個人物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早年對於其它民族的排擠和仇恨,並非建立在他們對歷史上一戰結束後戰勝國對於德國的壓迫和限制,而是作爲一個相反層面的戰勝者和驕傲者的姿態,俯視着戰敗國和其它被希特勒視爲劣等民族的國家和他們的人民。

這一心態的改變使得希特勒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並未像歷史上那般的排擠猶太人和其它非日耳曼白種人,而他和英法美等國一樣,更加排斥的是風斗正勁的中國人,而在歷史上中國人還沒有進入過希特勒的法眼,此時卻成爲他不得不面對的頭號勁敵。

世界格局相對於歷史的不同,使得希特勒採取的對策也相應有了巨大變化,他原本應該放在歐洲大陸的鑽營和鬥爭策略不得不改變爲了放眼整個世界,當然主要是將目光鎖定在了全球第一強國中國的身上,歷史賦予阿道夫.希特勒的任務和使命也完全發生了傾覆『性』的改變。

在上臺之前,希特勒就一直在黨內鼓吹歐美大一統,對付遠東強大黃種人國家的政治主張,納粹黨原本的納粹主義也應運而生地變化爲了白種人反對黃種中國人的鬥爭,可謂是一種全新的納粹主義,而非歷史原本的面目,它直接將納粹主義的矛頭指向了中國。

而且此時的德國和歐美並不像歷史上那樣處於優勢地位,他們的祖先幾百年來苦心經營的獨霸世界的野心和實質『性』成果,在李天成出現之後,已經化爲了烏有,上帝選擇了讓原本落後的中國重新崛起在歷史的時空中之中,取代了驕傲了幾百年的白種人統治全世界的至高無上地位,這一切在希特勒看來,都是歐洲人的一種恥辱。

從青年時代一路走來,耳畔充斥着黃皮膚的中國人涉足和獨霸全世界的各種言論,對於中國人的仇恨和排斥佔據了希特勒的心靈,在他的心靈深處留下了巨大的『陰』影,對他以後的政治思想和策略的形成有着決定『性』的影響。

一九三六年十月六日,希特勒在德國世界報上發表了一篇叫做我的奮鬥的刊文,隨後被轉載到了德國和世界各大報紙上,幾乎佔據了所有報紙的大部分版面。?? 超級高科技霸主374

這篇文章也與歷史原貌的我的奮鬥一本書大不相同,在這片刊文之中,希特勒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李天成的突然出現,如同一隻惡魔之手般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車輪前進的方向,改變了歐洲人驕傲統治世界的歷史,他強烈批評了一戰以來的歐美各國的親中派人物,認爲整個世界如今都處於中國人的魔爪遏制之下,受到了巨大的羈絆和束縛,失去了自由發展的方向和空間。

對於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對歐美排華勢力進行報復『性』打擊的制裁舉動,希特勒表達了自己強硬而『激』烈的論調,他認爲這是戰後在中國人領導下虛僞的和平繁榮時代結束的開端,世界歷史必然在這一天掀開新的篇章,歷史將賦予優秀的歐美白種人以新的使命,歐美人不能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那樣再進行互相殘殺,給了中國人異軍突起的機遇。

希特勒號召歐美人從現在開始要緊密團結起來,共同應對中國未來對於全球穩定和平衡的挑戰,不能再在中國巨人的壓迫下戰戰兢兢地過活,不能像一隻綿羊那般向中國人伸出乞憐之手,問中國人祈求幫助,心甘情願做中國人枷鎖下被緊緊禁錮的奴隸。

希特勒接着又痛斥了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格魯吉亞、希臘、哥倫比亞、阿根廷等國對於中國的卑躬屈膝和諂媚巴結,他要求這些國家要認清歷史形勢,認清中國繼續發展下去,對於整個世界的巨大威脅。

“全世界應該團結起來,反對中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我們應該手牽起手來,讓中國人向世界妥協,讓中國人不再將落後的技術賣給我們,讓我們爲他們生產一些低級的次級產品,我們要和中國人平起平坐,要和中國人分享最新技術對於人類發展推動作用的成果,不能再讓一個過於強大的中國繼續威脅世界的安全和整個人類,尤其是歐美白種人的生存空間。”

“我以日耳曼民族的『精』英代表,也代表了斯拉夫人、猶太人,和其它一切可以聯合起來反對中國的白種人,鄭重地警告整個世界,中國人將會讓整個世界陷入巨大的恐怖之中,這一切的發生也許只需要三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它就會發生。”

“日耳曼民族必須在這個千鈞一髮的歷史時刻站起來,『挺』起我們祖先賦予我們的驕傲脊樑,勇敢地向未來的厄運發起挑戰,我們不能再等待,我們不能再期盼,我們邁向勝利的腳步必須今天就走出第一步,我相信整個白種人世界勝利的曙光就在不遠的前方向我們招手。”

“世界必須在這一天徹底團結起來,將我們手中長矛凝結成一股強大不可抗拒的力量,用這股巨大的力量投向中國巨人碩大的身體,中國必須向世界妥協,必須重新面對世界新的需求,必須全部毫無保留地對世界分享其科技發展的文明成果,否則我阿道夫.希特勒不會答應,世界也將絕不會答應。”

對於希特勒帶有明顯挑釁意味的評論,在世界上立即掀起了一股軒然大『波』,這在戰後還是第一次,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如此赤『裸』『裸』地將矛頭指向了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的中國,也是第一位將自己的國家和中國徹底推向了對立面的國家領導人,如爆發了全球『性』大地震般震驚無比的世界立即送給了留着一撇濃密『性』感小鬍子希特勒一個全新的稱號“狂人”。

“狂人希特勒向中國人‘宣戰’了,他毫不掩飾地向中國人打響了輿論的炮火,將未來世界的安全主要威脅的矛頭指向了中國,這是戰後第一次有敢於向中國如此直白地發起挑戰的世界領導人……。”華盛頓日報不置可否地評論了希特勒的極端言論。

“德、中之間由戰後蜜月期走向了分離期,如今正式進入了對立期,而讓這種對立形成的便是狂人希特勒,他究竟要讓世界走向何方?……。”

“中、德關係已經走到了危險的邊緣,德國人在狂人希特勒的領導下瘋狂了,他們竟然選擇了要與中國人徹底唱起對臺戲,世界第一和第二強的兩大國關係最終將會走向何方,人類的和平發展命運再次遇到的強大的挑戰,世界已經變得動『蕩』不安,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風雨似乎就要來臨,而上帝他老人家看似同樣無法阻止這一場風雨的爆發……。”

華夏日報也在第一時間迴應了希特勒極端反華的言論,以‘阿道夫.希特勒——這個企圖顛覆世界傳統的狂人,你究竟要帶領歐美人走向何方?’爲題,對希特勒的言論進行了嚴詞批駁和嚴重警告。

“希特勒的反華言論,嚴重影響了中、德兩國在戰後建立的友好、互信和互利合作的良好大國關係,他正式將所謂毫無根據的中國威脅論搬上了政治大熒幕,並且在積極地做着一件極其危險和愚蠢的事情,那就是企圖聯合第二極世界一起來反對中國,這將對世界和平造成嚴重挑戰,因此而造成世界局勢可能出現的巨大動『蕩』,阿道夫.希特勒此人要付最大的責任……。”

華夏日報的評論代表了李天成和中國政fu的心聲,幾年來中德兩國的背道而馳,由暗地裡互相爭鬥,如今由於希特勒的上臺,已經『激』化演變成了一場強烈的政治對抗,使得戰後十幾年的和平時期最終走到了盡頭,動『蕩』的『陰』雲已經漸漸籠罩到了世界上空,一股壓抑到讓人窒息的空氣逐漸瀰漫在歷史的天空。

考慮到希特勒的言論帶來的惡劣影響,李天成命令政fu取消了今年年底與德國之間進行的一切友好『交』流活動,取消了兩國原定計劃好的在年內實施的經濟和技術合作事宜,中德關係立即降低到了戰後的冰點,兩國正式走入了強強對立的局面,將整個世界一下子便拉入了冷戰的『陰』霾之中。

“今年德國最大的任務便是要重新評定國際形勢,積極擴大軍隊建設的規模,加大軍事科學技術研究的投入,提高德國國防實力。”讓全世界目光再次凝聚的第二個重磅炸彈在希特勒上臺之後猛然爆發了。

在希特勒的反華言論公佈一個月之後,希特勒以總理的身份突然提出了加強和擴大軍隊建設的提議,這項提議涉及到了德國海陸空三軍的各個單位,涉及到軍隊建設的方方面面,它使得世界再一次爲狂人的瘋狂舉動感到震驚。

第88章 能量補充第106章 偷襲關口第127章 啓發第142章 迎戰第284章 火燒英營第285章 反撲第376章 質能方程第293章 切割包圍第288章 瑪菊第199章 雜交水稻第231章 昂船洲軍港第364章 五公主第34章 辛亥歷史契機第352章 狙擊第296章 五號街區第129章 危局第315章 演習第382章 戰爭準備第106章 偷襲關口第248章 碾過鬼子的身體第307章 錫卜第331章 揭開戰幕第30章 工業新景象第128章 辭職第293章 切割包圍第257章 空軍雄鷹第367章 跨時空對話第61章 軟禁第94章 亂戰第366章 時空那頭第一百零九章第251章 長崎造船所第293章 切割包圍第264章 危險關頭第137章 高射炮第229章 白雲機場第296章 五號街區第87章 迎頭痛擊第339章 一比十第343章 軍人使命第93章 鐵良第177章 禮包第357章 臨近尾聲第342章 隕落第382章 戰爭準備第30章 工業新景象第203章 軍車生產計劃第297章 巷戰第225章 威廉二世第240章 四國聯合計劃第330章 缺陷第69章 密室會晤第85章 海底幽靈第284章 火燒英營第52章 兵臨城下第127章 啓發第247章 五十八號陣地第87章 迎頭痛擊第156章 廣州政府第277章 洞內混戰第184章 見解第158章 對話第264章 危險關頭第17章 土匪異動第226章 戰前會議第67章 白雲庵第132章 血案第227章 德國公使第329章 各方關注第341章 魚雷機第145章 追擊第182章 開國大典第276章 登陸灘頭第92章 討伐檄文第143章 日艦來襲第39章 炮轟租界第211章 生產計劃第146章 大獲全勝第221章 艦載機第273章 下一步計劃第337章 出擊第169章 哥哥第314章 引誘第49章 直插敵後第230章 羅湖口岸第22章 三面夾擊第50章 步步緊逼第11章 加強項目第229章 白雲機場第324章 太平洋大搜索第94章 亂戰第147章 舉國歡騰第68章 密議之謀第38章 遠程榴彈炮第91章 風雨欲來第143章 日艦來襲第158章 對話第116章 艱難阻擊第168章 私交第124章 兵進武昌
第88章 能量補充第106章 偷襲關口第127章 啓發第142章 迎戰第284章 火燒英營第285章 反撲第376章 質能方程第293章 切割包圍第288章 瑪菊第199章 雜交水稻第231章 昂船洲軍港第364章 五公主第34章 辛亥歷史契機第352章 狙擊第296章 五號街區第129章 危局第315章 演習第382章 戰爭準備第106章 偷襲關口第248章 碾過鬼子的身體第307章 錫卜第331章 揭開戰幕第30章 工業新景象第128章 辭職第293章 切割包圍第257章 空軍雄鷹第367章 跨時空對話第61章 軟禁第94章 亂戰第366章 時空那頭第一百零九章第251章 長崎造船所第293章 切割包圍第264章 危險關頭第137章 高射炮第229章 白雲機場第296章 五號街區第87章 迎頭痛擊第339章 一比十第343章 軍人使命第93章 鐵良第177章 禮包第357章 臨近尾聲第342章 隕落第382章 戰爭準備第30章 工業新景象第203章 軍車生產計劃第297章 巷戰第225章 威廉二世第240章 四國聯合計劃第330章 缺陷第69章 密室會晤第85章 海底幽靈第284章 火燒英營第52章 兵臨城下第127章 啓發第247章 五十八號陣地第87章 迎頭痛擊第156章 廣州政府第277章 洞內混戰第184章 見解第158章 對話第264章 危險關頭第17章 土匪異動第226章 戰前會議第67章 白雲庵第132章 血案第227章 德國公使第329章 各方關注第341章 魚雷機第145章 追擊第182章 開國大典第276章 登陸灘頭第92章 討伐檄文第143章 日艦來襲第39章 炮轟租界第211章 生產計劃第146章 大獲全勝第221章 艦載機第273章 下一步計劃第337章 出擊第169章 哥哥第314章 引誘第49章 直插敵後第230章 羅湖口岸第22章 三面夾擊第50章 步步緊逼第11章 加強項目第229章 白雲機場第324章 太平洋大搜索第94章 亂戰第147章 舉國歡騰第68章 密議之謀第38章 遠程榴彈炮第91章 風雨欲來第143章 日艦來襲第158章 對話第116章 艱難阻擊第168章 私交第124章 兵進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