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防了,更了)
————以上不計入正文字數
鹽市,米廠。
又快要去香江,張偉和父親先到米廠交代一下。
米糠油的貨還要準備兩天,大概張偉和父親到香江差不多能發貨出去,錢的話按照約定貨一到立刻到賬,要趁這之前註冊一個海外空殼公司,三千噸米糠油一千八百萬rmb,換算成美刀差不多二百二十萬樣子,加上原先的三千萬美刀和之前購買浸油機省下來的一百萬美刀,這次大約三千三百萬美刀炒泰銖。
辦公室裡。
張偉看着父親對廖文峰、張保國以及其他幾位有編制的幾人交代了幾句。
屋裡大概四五個人都坐在沙發上。
正說着,忽然,有編制的監察財務的男子開口,“張總,銀龍魚油廠什麼時候讓我們的人過去?上面領導已經問過好幾次了。”
張愛國看看他沒說話,似乎不知道怎麼回答。
“隨時可以派人過去。”張偉隨口應答,這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叫薛涼,是上面派下來專門監察財務的人,油廠本來沒正式對外營業所以沒派人過去,現在和伊藤洋華堂有交易,自然要派人過去,畢竟銀龍魚屬於國有參股企業,不派人過去才惹人懷疑呢!
薛涼點點頭,“那我待會和上面領導請示一下,不出意外派我過去。”
張愛國笑道:“薛主任去好,就這麼決定吧。”他又轉頭對着其他幾人,“這段時間我不在,你們盯緊廠裡的加工。”
其他幾人應聲。
張偉也覺得薛涼過去不錯,至少這人在米廠的時候沒有指手畫腳過,要真派個指手畫腳的人過來,他可能會來火,甚至把人趕走,但現在沒有這種情況,還算是比較愉快,銀龍魚紅火這些人有業績,他們又不會多說什麼,大家合作還算愉快。
剛說完。
門被從外面推開。
王棟樑扶着眼鏡走了進來,冷豔一如既往的跟在後面,他倆經常來銀龍魚米廠轉轉,正巧聽見張偉和張愛國來了,便找了上來。
衆人看了過去,薛涼幾人主動打了招呼。
還沒輪到張偉和張愛國打招呼,王棟樑便走到沙發旁,道:“小偉,你讓我辦的事稍微遇到了一點麻煩。”他讓張偉挪了挪位置坐了下來。
冷豔走到窗邊眺望,也不知道她在看什麼。
人太多,不是說話的時候,張偉沒有立刻回答王棟樑的話,轉頭對着其他道:“你們先出去吧,我爸和王叔叔有點事情要談。”
“好的。”薛涼站了起來,恭敬的對着王棟樑道:“王總,我先走了。”
其他有編制的人員也是如此,看來王棟樑在這羣人之中非常的有威望。
等到衆人走後。
張愛國也坐到了沙發上來,問道:“什麼麻煩?”
“註冊公司的流程基本都沒問題。”王棟樑把情況說了一遍,“在英屬維爾京羣島註冊空殼公司的時候,發現銀龍魚的國際商標早在1990年便被人搶注了,我在想是不是換個名字?”
“不行,必須得銀龍魚的商標。”張偉馬上否決,之所以註冊離岸皮包公司,是因爲離岸公司在離岸法區內成立公司,當地政府對這類公司沒有任何稅收,只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費,同時,所有的國際大銀行都承認這類公司,爲其設立銀行帳號及財務運作提供方便,具有高度的保密性、減免稅務負擔、無外匯管制三大優勢。
而且離岸公司的好處還不僅如此,可以方便貿易往來、全球進程加速化、減少政府幹預、放寬外匯管制、合法減免稅收、本國的政治和經濟不穩定等等,張偉的考慮沒那麼多,他只是想讓銀龍魚對伊藤洋華堂交易的時候,能夠把錢減少稅收變成美刀匯入離岸賬戶之內而已,所以必須是銀龍魚的離岸公司,否則伊藤洋華堂不會把錢匯進去。
王棟樑往沙發上一靠,“也行,我派去的人打聽到消息了,註冊銀龍魚國際商標的是香江人,具體聯繫方式也打聽到,至於對方肯不肯賣商標我就不知道了。”
張偉蹙眉,想了一下,道:“到香江後約他出來,我和他談談。”
銀龍魚的國際商標必須拿下。
……
兩天後。
香江,中環。
咖啡廳裡,張偉、張愛國、王棟樑以及冷豔四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等着那位擁有銀龍魚國際商標的擁有人前來。
“今天油廠剛剛發貨,預計今晚能出海關。”王棟樑喝着咖啡道:“如果不出意外四到七天能到東瀛。”
張愛國笑道:“爲了發三千噸貨,我可讓工人們連日帶夜的在加班,這一次和伊藤洋華堂簽訂了三年合同,我看得把油廠再擴大一下,王老闆你怎麼看?”
王棟樑放下了杯子,“是該擴大一下,至於錢的話直接從銀龍魚的賬戶上動用。”
張偉沒參與他們的對話,喝着咖啡算了一下時間,四到七天差不多正好再次炒外匯,在這之前必須把銀龍魚的國際商標買下來,還有轉讓商標有些麻煩,得想辦法縮短進程,否則伊藤洋華堂的錢打入國內銀龍魚的賬戶上就不好辦了,畢竟那麼多人盯着。
正說着,一個男人的聲音傳了過來,“是張先生嗎?”
張偉看了過去,四十多歲的男子。
“是我是我。”張愛國站起身來,伸手對着那男子要握手,“是樑先生吧?”
男子搖手拒絕,“我不是,樑總讓我傳個話,他不準備轉讓銀龍魚的國際商標了。”
張偉呃了一聲,忙問道:“事先不是說好了嗎?”
那男子站在那邊解釋,“我也不知道老總怎麼想,只是讓我來傳個話。”
說完轉身就走了。
張偉蹙眉,不肯轉讓?這可如何是好,這裡不比內地,內地的話不說王棟樑這尊大神,即便自家的人脈也能約人勸說一下,但香江這邊不認識什麼大人物……不對,認識大人物,張偉馬上想起了李澤凱,對,打個電話給他,讓他幫忙着周旋一下。
張愛國嘆氣,“別人不肯轉讓也沒辦法。”
“小偉,實在不行換個商標吧。”王棟樑勸道。
冷豔喝着牛奶不說話,她好像不太喜歡喝咖啡。
“我有辦法。”張偉一點都不着急,“王叔叔,你打聽到的那個樑總全名叫什麼?開的什麼公司?”
王棟樑回憶了一下,“樑永明,公司好像叫永達通信,據說是做什麼電子郵箱的。”
張偉仔細回想了一下,沒聽過這名字啊,做電子郵箱知名的就那麼幾個,這個永達通信估計也是被時代淘汰的小型互聯網公司,香江本土本來就不適合互聯網的發展,這樑永明眼光是不錯,只可惜選錯了地方,和賣英凱投資公司給自家的劉總一樣。
沒多想,借了咖啡廳的電話撥打了李澤凱的電話。
櫃檯邊。
張愛國站在一旁看着。
張偉撥打了李澤凱的號碼。
電話剛剛接通,那頭傳來了李澤凱的聲音,是粵語,“你好,我是李澤凱,請問你是誰?”
張偉勉強聽得懂,“李叔叔,我是張偉。”
那邊李澤凱馬上換成了普通話,打趣道:“是我們中華的巴菲特啊,你到了香江?晚上到我家來玩玩。”
還記得自己,這李澤凱上次的承諾並非胡亂許諾,張偉馬上道:“李叔叔,我有點事想找你幫忙,我家想註冊個國家商標……”把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李澤凱聽完後,笑道:“就這事?永達通信是吧?我讓人打聽打聽,你們在咖啡廳等着,別忘了晚上過來玩。”
說完,掛了電話。
張偉有些摸不着頭腦,不過李澤凱既然說讓自己在咖啡廳裡等,應該是有點把握,畢竟李澤凱在香江這麼大的身份在那邊,只是這人情用了似乎有些可惜,不過還好,反正pcc這玩意也算生意,有生意李澤凱不會不做吧?而且李澤凱剛纔說晚上讓自己和父親過去玩,很顯然想繼續結交下去。
回到咖啡桌旁邊。
剛坐下。
王棟樑迫不及待問道:“怎麼樣了?”
“應該沒問題。”張偉看了看在發呆的冷豔,回過頭道:“李叔叔剛纔答應幫忙了。”
“李叔叔?”王棟樑疑惑。
張愛國插嘴解釋了一下,然後衆人的話題就轉移到李澤凱身上了。
一聊,半小時。
衆人的話題也幾近乾涸,王棟樑和張愛國把話題又轉移到了銀龍魚上面去了。
這時,張偉的眼睛不經意看到門口一個三十歲西裝筆挺的青年走了進來,這青年身後跟着剛纔來拒絕轉讓商標的男子,不用說,這青年的肯定就是樑永明瞭!
李澤凱給力啊!
青年健步來到咖啡桌面前,滿臉笑容的自我介紹道:“我是樑永明,您一定是張生吧?”說着伸手握住了張愛國的手。
張偉哭笑不得,先前派個人來還拽的二八五萬,父親主動握手還愛搭理不搭理,現在李澤凱一個電話,不僅樑永明親自前來,還主動握手,只能說人太現實了啊!
接下來的事情出乎意料的簡單,樑永明的銀龍魚國際商標套在了香江本土的一間皮包公司上面,張偉家連去註冊皮包公司的程序都省了,只花了十萬香江幣便買了下來。
談完正事,張偉想到了點東西,看着坐在父親旁邊的樑永明,問道:“樑叔叔,你的主業是做電子郵箱?”
樑永明一怔,道:“是啊,怎麼了?”
張偉微微一笑,“我對電子郵箱比較感興趣,想着日後是不是讓我爸也開一家做電子郵箱的公司,到時向樑叔叔取經可別拒絕啊。”
樑永明哈哈笑道:“別說取經了,到時我給你派兩個經驗豐富的程序員來幫下忙。”
張偉大喜,下半年準備進軍的免費郵箱有着落了!人生真的偶然性太多了,如果不是和春上野樹發生矛盾,自家銀龍魚的名聲不會傳播到東瀛去,如果銀龍魚名聲不傳播到東瀛,自然也不會想到開個皮包公司,那也不可能認識做電子郵箱的樑永明,值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