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難啃的骨頭

幕布一般漆黑的夜空中,洋洋灑灑的飄落下無數片片雪花,因爲無風,雪花都是輕盈下落,無聲無息之間猶如天女散花一般,將遠處的山巒,近處的房屋樹木裝點了一層純淨的素白,總而言之,只要暴露在天穹之下的任何事物都逃脫不了這些冰冷結晶體的覆蓋,無論是中原電子雷達所道路上僅有的明亮路燈,還是在它下面那張長條椅亦或是正坐在椅子一角,靠着椅背,正望着蔓黑的天空細細抽着煙的盧嘉棟!

盧嘉棟在這裡坐了有段時間了,頭上的軍用棉帽以及肩頭早已成爲一片雪白,因爲睡不着,所以盧嘉棟便出來走一走,想着呼吸呼吸外面這冰冷的空氣以便讓自己有些焦慮的心情舒緩一下。

可不知道是這中原的冬天不太冷的緣故,還是這漫天的雪花讓人更加思緒萬千,盧嘉棟的思緒一直沒有平復下來,反而一個小時前與劉浩田和李銘所談論的關於計算機的幾個問題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中:

“如今djp—140計算機既然可以達到實用化程度,那就應該大膽的進行使用,先把雷達造出來再說。”

“計算機是重要,不過咱們的進度更重要,因此計算機的性能改進可以往後放一放!”

“小盧,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雷達的發展是如此,計算機也是如此!”

“小盧,你的高標準,嚴要求的心情我們理解,可是你也得正視下眼前的實際情況.......”

...........

劉浩田與李銘的話,猶如幻燈片一般的在盧嘉棟的腦海中一遍一遍的不斷播放着,其實盧嘉棟心裡很清楚劉浩田和李銘的意思,雖說高層與總參對炮兵雷達沒有指定一個嚴格的完成時間表,但作爲參與炮兵雷達研製的人員來說心裡都明白,這種前線部隊急需又是打破國外壟斷的技術裝備越早研製完成越好。

正因爲如此,在制定研製方案時大部分採用的是國內比較成熟的技術和製造工藝,這樣做主要就是爲了節省時間,對這個研製思路盧嘉棟並沒有提出太大的異議,因爲他也知道時間的寶貴,不過自從白天調研時看到那臺djp—140計算機實物後,盧嘉棟的想法稍稍有些改變。

鍾曉沫的電報因爲字數和保密原因並沒有對djp—140計算機的具體參數進行詳細介紹,只是提了一句小型,而當盧嘉棟看到實物後,才知道這個所謂的“小型”計算機也有半人多高,豎直的長方形結構跟後世的大鞋櫃差不多大小。

不僅如此因爲國家半導體加工技術落後的緣故,裡面的電路結構極其複雜,運算速度是提高了,但隨之而來則是功率和重量的成倍提升以及可靠性的降低,據中原電子雷達廠的介紹,平均故障時間差不多要100小時。

如此的可靠性別說是炮兵雷達研製領導小組,就算是最先支持改型計算機研製的海軍研究所也非常不滿意,正因爲如此,在盧嘉棟的推動下,兩個部門同意協作共同對djp—140計算機進行改進,不過改進的重點則是在可靠性以及標準化方面展開。

而盧嘉棟則希望在小型化以及性能優化方面做進一步完善,要知道這樣大小的計算機安放到船上到沒什麼,畢竟大型艦船艙室衆多,平臺的安防空間很充裕,可是炮兵雷達卻不同,這麼個“大鞋櫃”光配套的冷卻系統就十分龐雜,如果再加上顯示系統、掃描系統、天線系統等雷達的其它部分,那麼整套炮兵雷達少說重量也得達到數噸重,這樣的重量對於崇尚高機動型和快速部署的炮兵雷達來說,簡直是不敢想象的。

爲此,在傍晚的研討會上,盧嘉棟也提出了自己這個想法,但應者寥寥,原因無他,主要是計算機的研製也是個週期性很長的項目,小型化和性能加強雖然說得簡單,但卻涉及到計算機內部的方方面面,可以說等於將djp—140計算機整個推倒重來,而至於什麼時候能夠研製成功,卻無人知曉,也許是三五年,亦或是十幾年,反正沒人能給出確切的時間。

正因爲如此,在確保整體研製進度的前提下,大部分人都傾向於選擇目前比較成熟的djp—140計算機,就算是裝備研製週期性很長的海軍方面的李銘也是持類似的觀點,對此盧嘉棟也很清楚,更明白先解決有無問題的道理,畢竟在現階段的技術狀態下,相關的技術驗證和積累以及解決當下難題是最重要的。

不過有無問題能解決了,就意味着後續就能夠順利的進行改進嗎?運十飛機解決了大飛機的有無問題,但後面卻慘遭下馬;核潛艇解決了有無問題,但卻應聲停滯近十年才重啓相關計劃;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盧嘉棟作爲後世穿越而來的軍工專家每每看到類似的資料後無不爲之扼腕嘆息,有無問題並不值得炫耀,只有轉化爲部隊手中實打實的利器,纔有資本挺起腰桿子,正因爲如此,當炮兵雷達開展研製的伊始,盧嘉棟就提出實用化和實戰化的總體要求。

可如今性能不盡如人意的計算機卻成爲面前的攔路虎,而這其中所涉及的集成電路製造、加工工藝的創新以及人才隊伍的建設,每一項都是耗時耗力的系統工程,尤其是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俗話說的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內這方面的電子人才本來就奇缺,更不用說有着豐富經驗的相關技術工人,如此種種絕非一朝一夕之間便能解決得了的!

想到這裡,盧嘉棟深深的嘆了口氣,是有舍有得的適當放棄,還是儘量做到魚和熊掌都可兼得,是就此妥協還是繼續堅持,相互矛盾之下,盧嘉棟狠愁了幾口煙,而後深深的吐了出去,洶涌的氣流在冰冷的空氣中化作團團白煙,將面前的按部就班落下的雪花吹得凌亂飛舞,亦如盧嘉棟此時此刻的心情!

“唉!真是塊難啃的骨頭!”

盧嘉棟感嘆了一句,便長身沿着小路漫無目的地向前走着,厚厚的棉鞋踏在覆蓋雪花的地面上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就這樣也不知走了多久,盧嘉棟面前出現一排低矮的平房,除了中間一處還亮着明亮的燈火外,其它的都是黑漆漆的。

盧嘉棟見此知道里面是中原電子雷達所的科研人員在加班,於是站定身子回頭看了看,這才發現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走了這麼老遠,而後擡起胳膊,藉着前面不遠處的屋子裡射出的燈光看了看手上的手錶,這才發現時間已經過了十點半!

“這麼晚了,得回去休息了!”

盧嘉棟自言自語了一句,便放下胳膊,而後便轉過身子,可還沒等他擡腿準備走時,就聽到亮着燈光的屋子裡隱隱的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

“小宋,你知不知道,改進計算機說得簡單,但那可是確確實實難啃的骨頭!”

聽到“計算機”和“難啃的骨頭”這兩個在腦海中不斷出現的兩個詞時,盧嘉棟不由得一愣,進而停下了腳步,而恰在此時一陣倔強而又精力充沛的聲音再次響起:

“老師,難啃我也不怕,你看人家盧嘉棟盧主任,那麼年輕就有這份成就,不也是一根硬骨頭一根硬骨頭啃下來的,他能做得的,咱們怎麼做不得?”

聽了這番話,盧嘉棟不由得一愣,緊接着腦海中浮現出中原電子雷達所所長鍾曉沫以及他的得意門生宋曉旭的身影,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平房內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鍾曉沫和宋曉旭,因爲中原電子雷達所的科研條件有限,僅有的辦公樓用作精密儀器的存放和實驗。

所以日常辦公依然在這座低矮的平房內,此時的鐘曉沫和宋曉旭正在這裡加班演算着炮兵雷達的幾項基礎計算公式,就在兩人完成一項論證後稍事休息的片刻,宋曉旭再次提出他心中那份研製計算機的夢想。

要知道自從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後他便立志要親手研製一臺高性能計算機,爲此他不止一次地向自己的導師鍾曉沫提出類似的要求,不過每一次都被鍾曉沫反駁回去,究其原因宋曉旭心中也很清楚,芯片不過關、電路老舊、工藝落後。

正因爲如此,宋曉旭便將這份夢想藏在心底,如今盧嘉棟給中原所帶來了8088等一大批高性能芯片,再次燃起他心中的希望,而且比以往的時候更加堅定,不過他的導師鍾曉沫卻依然如故,畢竟鍾曉沫身上除了熱情還有一份踏實和穩重,很清楚要改進和研製計算機並不容易,正因爲如此,當宋曉旭話音剛落,鍾曉沫便開口說道:

“中國也就那麼一個盧嘉棟,他做的武器裝備都是有成熟的工業基礎作支撐,而我們.......”說着鍾曉沫無奈的搖了搖頭:“條件和基礎還差得很遠!”

“咚咚~~~”鍾曉沫話音剛落,就聽見房門被叩響,隨即耳邊便傳來一聲平淡而又熟悉的聲音:

“鍾總師,我們可以就此問題深入探討一下嗎?”

第五百三十二章 慘烈的海空大戰第四十七章 引信第六百九十七章 程遠航與運十第六百三十四章 郭氏父女的執念第五百八十二章 總結與思考第十三章 煥然一新的勞動服務公司第四百一十二章 理論的源頭第三百二十一章 煮熟的鴨子第八百六十九章 直播(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局預測第九百零六章 對華戰略第三百二十二章 攪局者第二十章 老繪圖員第九百四十三章 摩根第三百一十一章 盧嘉棟的辦法第九十六章 賭徒第四百五十章 誰中誰的圈套?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鑄輝煌(求月票)第一百五十章 軍火掮客的陰謀(求月票)第八百零八章 圖謀第八百五十六章 擊殺(下)第八十二章 就按小盧的意思辦第一百八十九章 震撼的測試結果(求月票)第九十八章 有了這樣的利器我可以直取河內第三十一章 綜合削減方後坐力的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眼見爲實——難以置信的錄像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億美元的軍售協議第九百三十八章 轟然倒下的軍火巨頭第七章 潤滑油的使用方法第八百零二章 軍~~委調研組第三十八章 絕技——單手換彈匣第五十九章 師長造反第二百八十九章 獨立炮兵營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毛櫸的威力第三百五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陰謀正式開始第九百五十二章 商業手段第七百三十八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第三百五十七章 罪有應得第七百一十五章 矚目第七百一十章 殲轟9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貿型號第九百零五章 更可怕的敵人(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火商的局(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殲8Ⅱ的困局第七百一十四章 軍令狀第四百四十八章 難以置信的進展程度第七百一十五章 矚目第九百零二章 騎虎難下(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來自遠方的來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老狐狸的謀算第七百九十章 新銳力量第八百七十九章 堡壘第一百三十章 子彈工藝第四百九十七章 使絆子的薩科齊第六章 T—4178A單軸槍管鑽孔鏜牀第四百五十章 誰中誰的圈套?第三百九十六章 測試前的心態第三百零九章 掀起52倍口徑革命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九百一十五章 佯攻第一百二十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五十三章 槍掛榴彈發射器第八百章 預定中的比拼第九十一章 獨立炮兵團第三百一十五章 愛的隨身聽第七百八十四章 人才第四百五十八章 趁人之危第二百八十三章 精準的定位第七百二十九章 雞賊的越南人第六百章 擦亮“蒼鷹”的眼睛第三百零一章 新式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VS蘇制2A36型152mm加農炮第六百零九章 迎頭痛擊(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扼殺蘇—27系列第一百三十七章 遊戲開始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精準的定位第二百一十三章 來自巴基斯坦的請求第二十章 老繪圖員第八百九十二章 硬仗纔剛剛開始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自伊拉克的意向第四百六十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億美元的軍售協議二十三章 神奇的槍械導軌系統第五百九十九章 空軍天生就是用來進攻的第一百零八章 打聽一個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贏得訂單第六百一十九章反輻射剋星——協同式干擾第七十六章 舌頭第一百一十四章 棄之不用的寶貝第五百零七章 無形的風暴第五百六十章 真正的目標第八十四章 聯合攻關小組第六十七章 新型閉鎖機構第二百二十章 首席談判代表第八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的攔截(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來萬山廠是最正確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三章 將火箭炮的功效發揮到極致第二百七十三章 先試先行第六百九十章 南海的事,不能留給子孫後代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際軍火商(求月票)
第五百三十二章 慘烈的海空大戰第四十七章 引信第六百九十七章 程遠航與運十第六百三十四章 郭氏父女的執念第五百八十二章 總結與思考第十三章 煥然一新的勞動服務公司第四百一十二章 理論的源頭第三百二十一章 煮熟的鴨子第八百六十九章 直播(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局預測第九百零六章 對華戰略第三百二十二章 攪局者第二十章 老繪圖員第九百四十三章 摩根第三百一十一章 盧嘉棟的辦法第九十六章 賭徒第四百五十章 誰中誰的圈套?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鑄輝煌(求月票)第一百五十章 軍火掮客的陰謀(求月票)第八百零八章 圖謀第八百五十六章 擊殺(下)第八十二章 就按小盧的意思辦第一百八十九章 震撼的測試結果(求月票)第九十八章 有了這樣的利器我可以直取河內第三十一章 綜合削減方後坐力的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眼見爲實——難以置信的錄像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億美元的軍售協議第九百三十八章 轟然倒下的軍火巨頭第七章 潤滑油的使用方法第八百零二章 軍~~委調研組第三十八章 絕技——單手換彈匣第五十九章 師長造反第二百八十九章 獨立炮兵營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毛櫸的威力第三百五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陰謀正式開始第九百五十二章 商業手段第七百三十八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第三百五十七章 罪有應得第七百一十五章 矚目第七百一十章 殲轟9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貿型號第九百零五章 更可怕的敵人(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火商的局(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殲8Ⅱ的困局第七百一十四章 軍令狀第四百四十八章 難以置信的進展程度第七百一十五章 矚目第九百零二章 騎虎難下(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來自遠方的來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老狐狸的謀算第七百九十章 新銳力量第八百七十九章 堡壘第一百三十章 子彈工藝第四百九十七章 使絆子的薩科齊第六章 T—4178A單軸槍管鑽孔鏜牀第四百五十章 誰中誰的圈套?第三百九十六章 測試前的心態第三百零九章 掀起52倍口徑革命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九百一十五章 佯攻第一百二十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五十三章 槍掛榴彈發射器第八百章 預定中的比拼第九十一章 獨立炮兵團第三百一十五章 愛的隨身聽第七百八十四章 人才第四百五十八章 趁人之危第二百八十三章 精準的定位第七百二十九章 雞賊的越南人第六百章 擦亮“蒼鷹”的眼睛第三百零一章 新式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VS蘇制2A36型152mm加農炮第六百零九章 迎頭痛擊(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扼殺蘇—27系列第一百三十七章 遊戲開始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精準的定位第二百一十三章 來自巴基斯坦的請求第二十章 老繪圖員第八百九十二章 硬仗纔剛剛開始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自伊拉克的意向第四百六十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億美元的軍售協議二十三章 神奇的槍械導軌系統第五百九十九章 空軍天生就是用來進攻的第一百零八章 打聽一個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贏得訂單第六百一十九章反輻射剋星——協同式干擾第七十六章 舌頭第一百一十四章 棄之不用的寶貝第五百零七章 無形的風暴第五百六十章 真正的目標第八十四章 聯合攻關小組第六十七章 新型閉鎖機構第二百二十章 首席談判代表第八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的攔截(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來萬山廠是最正確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三章 將火箭炮的功效發揮到極致第二百七十三章 先試先行第六百九十章 南海的事,不能留給子孫後代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際軍火商(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