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改革的方針

“說說吧!新官上任,都有些什麼打算!”

亦如陳震所說,他在週一上班之後,便將事先準備好的退二線的報告遞交到省國防科工廳,以及萬山廠黨委,此時自然引起整個桂溪軍工界的軒然大波,然而更讓人費解的是,陳震提出的繼任人選,並不是之前人們衆望所謂的盧嘉棟,而是先前有些名不見經傳的,甚至還跟老萬山廠打過擂臺的胡慶華。

雖說沒有讓盧嘉棟繼任,很多人不免感到遺憾,但細想起來也是順理成章,現如今的盧嘉棟可是新式坦克領導領導小組副組長兼總設計師,領導的可是包括萬山廠在內十幾家軍工廠組成的生產聯合體,萬山廠這座小廟再裝盧嘉棟這樣的大神顯然是不合適。

可除了盧嘉棟之外,萬山廠還有喬俊山,還有李德順,最差還有年輕一輩的劉亮,實在不行,還可以把老廠長鄭永波再調過來,無論如何也輪不上資歷不夠,還是從外廠調人過來的胡慶華,這讓很多人爲之牴觸,更是爲此反對。

對此,省國防科工廳充分聽取了各方的意見,也因爲意見不一遲遲定不下來,最後在徵詢盧嘉棟的意見時,盧嘉棟力挺胡慶華,誠懇闡述萬山廠正是需要想胡慶華這種勇於進取的改革者,才能把萬山廠的發展繼續推進下去。

現如今的盧嘉棟已經不是剛剛到萬山廠參加工作的毛頭小子,他的意見雖說算不上一言九鼎,但在桂溪國防科工廳那裡還是最爲重要的建議,最後桂溪國防科工廳斟酌在三,最後決定讓胡慶華出任萬山廠代廠長,主持萬山廠全面工作。

而這一個“代”字既照顧了各方的建議,同時也體現了上級領導的良苦用心,而盧嘉棟今天把胡慶華叫到家裡吃飯,也是出於這個目的,爲的就是讓胡慶華放下包袱,大膽去幹,盧嘉棟如今的身份可是新式坦克研製小組副組長。

雖爲副職,但所有人都知道,整個新式坦克領導小組的實際掌控人就是盧嘉棟,十幾家軍工廠合起來的軍工聯合體的大當家,相較之下部級大廠也不過如此,再加上這麼多年的歷練和經歷,讓盧嘉棟坐在那裡就有一種氣勢,胡慶華對此很是羨慕。

胡慶華羨慕歸羨慕,但也知道自己想達到盧嘉棟的程度,還需要紮紮實實的努力才行,也正因爲如此,在聽了盧嘉棟的問話之後,胡慶華談了自己的打算,之後又想了想補充道:

“這幾天我去了嘉棟你之前一手撐起來的勞動服務公司,也找了在那擔任過車間主任的劉亮取了取經,這幾年在那兒鍛鍊的,確實有不少好點子,所以呀,我也準備在軍工車間搞計件工資,獎金拉開距離。

我們在勞動服務公司搞的那一套不就是加工任務按計件計酬,當然很多人都把這當作咱們廠的副業,所以反對的聲小,但我覺得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原則不一定就非得勞動服務公司專屬,軍工車間也是可以的,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在企業裡是絕對行不通的!”

目前萬山廠的勞動服務公司儼然成爲萬山廠的利潤支柱,所生產的萬山牌自行車,摩托車可謂是行銷全國,尤其是摩托車產品,不但廣大老百姓非常喜歡,就連部隊也非常認可,就在幾個月前,中國的三軍儀仗隊重新組建,並且加入禮賓摩托車護衛隊,其禮賓用車就是在萬山廠摩托車的基礎上改裝而成的。

當護送外國元首的禮賓摩托車隊行駛在寬廣的街道上時,這一道由萬山牌摩托車組成的威武車隊,就如同無形的廣告,讓全國人民都知道萬山牌摩托車的品質是多麼的優良,從而促使萬山牌摩托車銷量迅速猛增。

不過產品過硬除了先進技術之外,先進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當年盧嘉棟還在萬山廠時,就把勞動服務公司當做一塊試驗田,從質量認證體系開始,按勞分配,獎金激勵,計件加工,自行車研製等等政策的實行,讓勞動服務公司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

可就在盧嘉棟想把勞動服務公司成功經驗在全萬山廠推廣時,他這個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卻被調走,整個進程便就此停止,因此萬山廠便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軍工車間和勞動服務公司同屬於一個廠,但兩者的體制和運行卻如同相隔十萬八千里的兩個廠。

本質上很不一樣,然而在大多數眼裡,勞動服務公司就是另類的錢袋子,打點零工掙點錢可以用那一套辦法,但根本還是老軍工車間這一套最爲牢靠,這樣的想法不只是普通工人,就連剛剛退下去的陳震也是一樣,盧嘉棟對此很清楚,於是不由得點了點頭:

“你說得沒錯,現在就是要打破大鍋飯的習慣!現在我已經跟省國防科工廳,還有國防科工委以及總參裝備部的領導們說了,希望在我們新式坦克研製小組管轄的企業當中找一兩個廠試行廠長負責制,我覺得咱們萬山廠應該先試先行,慶華,我覺得以你的能力,應該能把這個責任擔起來,哦,對了.....!”

盧嘉棟夾了口菜,吃了兩口忽然想起個事來,於是便把筷子放下,直直的看着身旁的胡慶華:

“我剛纔聽你說李德順,李老師傅怎麼怎麼行,你在咱們廠時間不是很長,有些事情你不知道也是正常,別看李德順德高望重,是廠裡數一數二的老師傅,但他跟書記喬俊山卻說不到一起去,兩人有點兒小芥蒂!”

胡慶華有些奇怪:“李德順和喬書記?爲什麼?”

盧嘉棟擺了擺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兩人都是從車間一步步幹上來的,這麼多年下來磕磕碰碰的也在所難免,無非都是些工藝加工和生產工序上的事情,後來喬書記上去了,李師傅就有點不服氣,不過好在兩人都還算大度,在大是大非面前也都不是那種爲了一己私利就不管不顧的人,所以慶華你還需要注意,怎麼團結這樣的同志!”

胡慶華也是這些年纔在人情世故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所以聽了盧嘉棟的話不由得誠懇的點了點頭,不過盧嘉棟的話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喝了一口杯中的酒便繼續說道:

“說到老同志,我還得說幾句,咱們都還很年輕,改革是好的,但我們也不能憑着一腔熱血就不管不顧,搞一刀切,尤其是對待一些有着特殊貢獻的老同志,咱們要注意尊重他們,多讓着他們,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就像軍工車間的幾個老師傅,在車間裡一干就是十幾年,技術活計都沒得話說,所以如果真要是按照論資排輩他們不會沒想法,那些人怎麼樣,怎麼想,怎麼做,慶華你嘴上不說,但心裡要有數!

我知道你來萬山廠不久,現在就越過不少人擔任這麼大的軍工企業的一把手,別人心裡肯定多少有些不服氣,所以就算咱們的改革計劃是合理的,那也要注意放低姿態,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以,但可切記不要過火,要不然會讓人反感,到時候人心散了,再聚就不太好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是燒得越旺越好嗎?”胡慶華不可思議的看着身邊的盧嘉棟,好像有些不太認識,要知道盧嘉棟可是最爲堅定的改革派,從進入萬山廠的第一天起,就如同一陣清風,幾年下來將一個地處西南的邊陲三線小廠,拓展成爲一個在全國來說都是一家舉足輕重的軍工大廠,如今參與到新式坦克的研製工作,成爲十幾家軍工廠當中研製任務最重的一個廠,要不然外界也不會傳出這樣的話:

萬山廠想讓新式坦克領導小組站着它就站着,想讓新式坦克領導小組趴下它就得趴下,可以說這句話道出了萬山廠在新式坦克研製當中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不然盧嘉棟也不會將改革的試點落在萬山廠的頭上,只有抓住龍頭,其他的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盧嘉棟此次從北~~~京返回的路上就準備在推進新式坦克研製的過程中,將企業的改革同步推進,從而加快整個軍工聯合體的整合過程,而萬山廠當仁不讓的成爲他心目中的樣板。

只不過一個“改革”話好說,做起來卻並不容易,延緩不好,冒進更不好,如何報握住一個分寸,一個度則是盧嘉棟所要考慮的問題,胡慶華雖然有着改革的決心,但同樣也有冒進的衝動,對此盧嘉棟很是警惕。

要知道從後世穿越而來的盧嘉棟,很清楚一項改革的初衷或許是好的,但因爲冒進卻往往事與願違,所傷害的不僅僅是改革政策的制定者,而是更多的普羅大衆,盧嘉棟後世的父母就是當年國企改革的下崗工人,當時廠裡的計劃不可謂不好,方向也不可爲不對,但卻因爲政策的把控者貪圖功利,急於求成,最後落得個一敗塗地,破產倒閉,如此境況在那個時候可謂是比比皆是。

雖說現如今距離九十年代還有不少的時間,但盧嘉棟也不希望太過急於求成,而是如潤物細無聲一般慢慢改變,改革是摸着石頭過河,可是怎麼摸、怎麼走,確實是要考驗一個人的膽量和謀略,下不下河是膽量問題,怎麼走就是謀略的較量,爲了能讓更多的人得到改革的紅利,盧嘉棟覺得還是慢一點比較好。

當然,某些後世的教訓,盧嘉棟不可能當着胡慶華的面直說,但他卻有其他的方法,讓胡慶華那顆奔放的心收一收,所以看着胡慶華的疑惑的目光,盧嘉棟毫不退讓的點了點頭:

“不好!”盧嘉棟肯定的回答:“在這裡我不是給那些退二線的老同志們背書,他們雖然退二線了,可是很多卻調到省國防科工廳去了,年紀雖然大了,可是還沒到真正退二線的年齡,不管怎麼說還有一定的提拔機會,算是萬山廠主管領導之一了。

你這一上任就把他們之前的那一套全部推翻,很有點兒抹殺功勞的意思,你覺得他們會怎麼想?怎麼看你?別人也會覺得你胡慶華好大喜功,自以爲是。上級領導也不會見得就喜歡,咱們萬山廠不管怎麼樣也不會搬出桂溪省地面,說來說去不還得受桂溪國防科工廳領導嘛,所以,我覺得,慶華你還是要藏其心而不掩其才,即便是要改革,也不能讓人看出你的想法,有時候潤物細無聲比雷霆暴雨更爲有效!”

“可是.......”胡慶華有些微微發愣,他今天才明白盧嘉棟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可不僅僅是靠着那一身傲視羣雄的學問,那過人機智的頭腦和無雙的心智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一番話說得,就算是在官場之中打熬幾十年的老狐狸也未必有這樣的見地。

雖說胡慶華走上廠長的崗位後很有一番想幹出大事業的雄心壯志,很想豁出身家性命大幹一場,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可他聽了盧嘉棟這番話後,心中的想法卻也爲之轉變,沉吟片刻,最後不由得感嘆:

“還是盧嘉棟高明呀!”

隨即盧嘉棟又交代了胡慶華幾個要點,首先就是自己要有本事,這樣纔不怕別人撂挑子;其次要實幹,豁出身家性命來幹,別人纔會服你;再次辦事要有公心,人心是桿秤,你公道別人才會敬你:

“再有,我雖然是個廠長,但同樣也是個新人,行事要低調,爲人處世要對事不對人,對待職工儘量多正面鼓勵,少批評指責!”

“沒錯,沒錯!”盧嘉棟滿意的笑了笑,拍了拍胡慶華的肩膀:“行,總算能悟出些道道了......”

推杯換盞,一輪明月早已掛上枝頭.........

第五百三十八章 爲了勝利——突擊!第九百三十章 掘墓人(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楊式的技術全才第五百七十九章 滅“頂”之災第七百六十一章 被癱瘓的航母第三百七十三章 主心骨第九百四十章 猶太魅影第七百六十章 命中第四百零四章 各懷心事第九百三十章 掘墓人(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八十二章 溫壓彈(求月票)第七百四十六章 力挽狂瀾的“鍾”式機動第四百一十八章 預料之外的麻煩第九百三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一十三章 振翅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中國人的辦法,對付中國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理論的源頭第六百九十七章 程遠航與運十第五百零一章 毒辣的詭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單兵火箭筒(求月票)第一百零二章 蘇聯顧問第三百九十六章 測試前的心態第十五章 曬工資第四百三十八章 不可承受之重第八百七十八章 衝擊波第八百零一章 反隱身技術第八百七十章 難以理解的結果第九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三十九章 艱難的選擇第三百八十章 放棄液氣懸掛系統第二百一十六章 奉命出國第七百五十五章 刀尖上舞蹈第五百一十二章 1553B數據總線技術第九百二十二章 勝負只在眨眼之間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軍事變革的發展方向第一百九十九章 目標——髮卡山主陣地第三十章 新型槍械第一百一十九章 陳子玥的眼淚第五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不足第八百三十三章 滲透蘇聯的第一步棋第二百一十八章 悲觀與樂觀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份合同不能籤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同的死不瞑目第二百九十八章 突如其來的打擊第八百五十四章 擊殺(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新的較量——馬島海戰爆發第三百五十一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盧嘉棟?他算個什麼!第八十四章 聯合攻關小組第八十章 情報第四百四十六章 “獵—殲”式火控系統第五百六十七章 真主的戰神第三百九十六章 測試前的心態第九十五章 最遠射程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辣的連誠第三百二十二章 攪局者第四百二十一章 泄密第七百零七章 請回答:1988(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倔強的總工藝師第四百零三章 真情OR假意第七百三十四章 預警第九百三十八章 轟然倒下的軍火巨頭第四百三十六章 有中國特色的軍工發展之路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辣的連誠第六百六十五章 點穴第九百四十四章 摩根的手段第三百八十四章 計算機天才第五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不足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烈的電子對抗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章 情報第九百四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三十三章 沉重的代價第六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目的:通用發射系統第七百八十九章 高論制導技術第八百一十七章 厲兵秣馬的伊拉克軍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法蘭克福武器裝備博覽會第四百五十五章 源代碼第三百六十四章 盧嘉棟的心思第八百九十七章 絞殺(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想法大膽的《意見》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次到訪的布洛姆貝格(求月票)第四百四十章 重要的人第四十二章 陳子玥的心思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貿型號第八百一十五章 “獵鷹”防空導彈系統第八百九十三章 “碉堡”計劃第九百五十五章 數典忘宗第五百七十章 兇猛的“左勾拳”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辣的連誠第一百零四章 炮兵戰術第六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決戰(中)(修正)第九百二十三章 “夜鷹”墜落第四百一十章 其中的原理第八百零五章 成功率低下的導彈第八百章 預定中的比拼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被重視的情報第五百四十九章 難得的溫存
第五百三十八章 爲了勝利——突擊!第九百三十章 掘墓人(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楊式的技術全才第五百七十九章 滅“頂”之災第七百六十一章 被癱瘓的航母第三百七十三章 主心骨第九百四十章 猶太魅影第七百六十章 命中第四百零四章 各懷心事第九百三十章 掘墓人(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八十二章 溫壓彈(求月票)第七百四十六章 力挽狂瀾的“鍾”式機動第四百一十八章 預料之外的麻煩第九百三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一十三章 振翅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中國人的辦法,對付中國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理論的源頭第六百九十七章 程遠航與運十第五百零一章 毒辣的詭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單兵火箭筒(求月票)第一百零二章 蘇聯顧問第三百九十六章 測試前的心態第十五章 曬工資第四百三十八章 不可承受之重第八百七十八章 衝擊波第八百零一章 反隱身技術第八百七十章 難以理解的結果第九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三十九章 艱難的選擇第三百八十章 放棄液氣懸掛系統第二百一十六章 奉命出國第七百五十五章 刀尖上舞蹈第五百一十二章 1553B數據總線技術第九百二十二章 勝負只在眨眼之間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軍事變革的發展方向第一百九十九章 目標——髮卡山主陣地第三十章 新型槍械第一百一十九章 陳子玥的眼淚第五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不足第八百三十三章 滲透蘇聯的第一步棋第二百一十八章 悲觀與樂觀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份合同不能籤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同的死不瞑目第二百九十八章 突如其來的打擊第八百五十四章 擊殺(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新的較量——馬島海戰爆發第三百五十一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盧嘉棟?他算個什麼!第八十四章 聯合攻關小組第八十章 情報第四百四十六章 “獵—殲”式火控系統第五百六十七章 真主的戰神第三百九十六章 測試前的心態第九十五章 最遠射程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辣的連誠第三百二十二章 攪局者第四百二十一章 泄密第七百零七章 請回答:1988(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倔強的總工藝師第四百零三章 真情OR假意第七百三十四章 預警第九百三十八章 轟然倒下的軍火巨頭第四百三十六章 有中國特色的軍工發展之路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辣的連誠第六百六十五章 點穴第九百四十四章 摩根的手段第三百八十四章 計算機天才第五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不足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烈的電子對抗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章 情報第九百四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三十三章 沉重的代價第六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目的:通用發射系統第七百八十九章 高論制導技術第八百一十七章 厲兵秣馬的伊拉克軍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法蘭克福武器裝備博覽會第四百五十五章 源代碼第三百六十四章 盧嘉棟的心思第八百九十七章 絞殺(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想法大膽的《意見》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次到訪的布洛姆貝格(求月票)第四百四十章 重要的人第四十二章 陳子玥的心思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貿型號第八百一十五章 “獵鷹”防空導彈系統第八百九十三章 “碉堡”計劃第九百五十五章 數典忘宗第五百七十章 兇猛的“左勾拳”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辣的連誠第一百零四章 炮兵戰術第六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決戰(中)(修正)第九百二十三章 “夜鷹”墜落第四百一十章 其中的原理第八百零五章 成功率低下的導彈第八百章 預定中的比拼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被重視的情報第五百四十九章 難得的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