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海空裝備課題組的新成果

盧嘉棟聽了欒震的話,不由得微微一怔,他的確是在想着東西,盤算着那個不成熟的想法到底可不可行........

現如今的盧嘉棟已經被正式任命爲萬山軍工聯合體的負責人,對外的職稱是萬山聯合生產管理處主任,成爲國內最年輕的軍工企業掌舵人,也正因爲如此,他纔會有資格參加前不久在北~~京舉行的武器裝備研討會,並在此次會議上,經海軍司令員江匯川介紹,認識了思想頗爲前衛的空軍參謀長,欒震!

欒震,空軍參謀長,新中國空軍的第一代飛行員,抗美援朝時期便駕駛米格15戰鬥機取得擊落五架、擊傷三架的驕人戰績,成爲噴氣時代的王牌飛行員,在六十年代的國土防空時期,因爲東南沿海敵機進犯很是猖獗,便隨着整個航空兵師轉到海軍航空兵。

幾年的時間裡,欒震在東南沿海四處轉戰,取得異常驕人的戰績,特別是1965年在海~~南島的一次空戰,欒震駕駛老舊的殲6,硬生生將性能先進的美國f—4b艦載戰鬥機擊落。是役,不但創造了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而且還繳獲了“響尾蛇”近程空空導彈和“麻雀”中程空空導彈,使得中國在空空導彈方面着實前進了一大步!

之後因爲某些意外的原因,在七十年代初被重新調回空軍,在此期間歷任航空兵師長、基地司令員、軍參謀長、軍長、直至現在的空軍參謀長,因爲戰功卓著、思想前衛、作風大膽、謀略過人、被視爲引領現階段中國空軍革新發展的核心人物之一。

也正因爲如此,他對當今世界空軍新式裝備和戰略戰術非常關切,時常會進行探討和研究,尤其是馬島海戰當中,英阿兩國對航空兵的應用和裝備體系的建設,更是這段時間以來他研究的重點方向。

得益於曾經在海軍航空兵工作過的經歷,以及當年跟江匯川結下的私交,他能夠將海軍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借閱過來,也就是在這期間,盧嘉棟的名字開始頻繁出現在他的眼前,從而開始關注那個初出茅廬的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

正是有着這層緣故,他跟盧嘉棟雖然認識得比較晚,但卻聊得非常投機,再加上江匯川的從中穿引,很快就成爲十分投機的忘年交,不過他此時來到這裡,可不是來找盧嘉棟,而是先前跟劉浩田約好,來這裡商談空軍某些重要元器件的採購計劃,只是沒想到,剛到會議室的門口就聽到裡面熱烈的討論聲,眼看風向有些不對頭,骨子裡那種飛行員的果斷和抉擇讓他選擇即刻推門而入,毫不猶豫的說出自己的看法。

屋內的人都對欒震很熟悉,尤其是劉浩田和郭青山,早就對欒震的這種直言敢諫的性格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就算是在軍~~委的會議上,欒震也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絕不會因爲一己私利,而把真實的意圖隱藏起來,因此,對欒震貿貿然的插了一句嘴也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快,反而是劉浩田拍了下自己的腦門,笑着說道:

“看看我這記性,你欒震要是不進來,我還真有可能把約的事給忘了!”

“首長,我也就是看着有些着急!”劉浩田話音剛落,欒震便解釋道,只不過在言語之間,依舊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那種雷厲風行:

“明明咱們手頭上有拿得出手的東西,怎麼還是要猶豫不決?”

“我們手頭上有東西?什麼東西?我怎麼不知道?”

郭青山可謂是一臉茫然,要知道他可是總參裝備部部長,全軍的武器裝備的研製情況他比在場的任何人都清楚,聽欒震這一說,郭青山的眉頭不由得深深的皺在一起,在額頭上大大的呈現出一個山川的模樣:

“欒震,你說得清楚一點兒!”

“那你問問小盧,他們的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這半年可是一直在研究海軍的防空問題.......”

欒震所說的海軍防空課題,是半年前海軍交給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的一個預研項目,因爲經過對馬島海戰的深入研究後,海軍認爲未來的艦隊防空反導,將是艦載武器發展的重點,而且相對於作戰飛機及其配套的作戰體系相比,防空系統似乎相對容易一些,於是便將這個預研任務交給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以便進行可行性研究。

恰在此時,盧嘉棟從伊朗回國,接到這項預研後,深知未來武器發展方向的盧嘉棟,即刻將這個預研項目進行深化,並利用逐步消化的英國、法國的軍工技術和製造能力,同時利用軍售賺取的資金作爲研製經費,將這項預研課題逐步拓展爲一個頗具前瞻性的裝備技術儲備研製項目。

而作爲空軍參謀長的欒震也非常重視,畢竟空軍在國土防空的壓力一直非常大,在這一點與海軍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在海軍提出調撥一批“紅旗2”地空導彈,以供進行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進行理論研究時,欒震二話不說,直接從儲備倉庫中劃撥十幾枚導彈交給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

對於這一點,郭青山也非常清楚,畢竟這個以技術儲備爲目的的預研項目,在他那裡也是備過案的,也正因爲如此,他一開始也沒有往這方面想,不管怎麼說,這個項目的初衷只是一個可行性研究,類似項目通常只是幾個專家聚在一起,討論討論形成個報告也就了事,根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

可是聽欒震這麼一說,郭青山不由得眼前一亮,這纔想起來那個年輕人可不是別人,而是一直不走尋常路的盧嘉棟,沒準他還真的利用一個預研課題搞出一些有用的名堂出來,就如同當年槍掛榴彈發射器的研製一樣,僅僅用一個新式突擊步槍附件的名義,就搞出了現如今的步兵手中的“大炮”,這讓曾經參與其中的郭青山可謂是記憶猶新,於是郭青山將目光轉到盧嘉棟:

“小盧,你們是不是又搞出什麼新名堂?”

“其實也沒什麼新名堂,這半年我們充其量也就是把現有裝備整合了一下!”

聽了郭青山的話,思忖良久的盧嘉棟終於停下了思考,鄭重其事的說道,他雖然在這半年來,把重心放在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上,不過防空反導問題在21世紀都是令各主要軍事強國都無比頭疼,且難以徹底解決的問題,

憑藉着現如今的技術基礎,更不可能有什麼像樣的進展,按照盧嘉棟的眼光來看,這半年頂多算是理論學習和基礎論證,說到進展根本談不上,所以,他纔會一直沉默不語,就是在思考着這點微不足道的東西,到底能不能滿足伊朗人的需求:

“很多東西都還不健全,距離真正的防空反導還差得很遠,所以.......”

“小盧,我那天就說過,你的眼光實在是太高了!”

還沒等盧嘉棟把話說完,坐在對面的欒震實在看不下去了,要知道他對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的這個預研項目的關注程度超過任何人,甚至連最先發起這個項目的海軍都比不上,也正因爲如此,他對其中的情況瞭解頗深,這半年來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所取得的成果,或許在盧嘉棟心中是微不足道,可是落在欒震眼裡,簡直就是開創性的進步:

“我一直主張武器裝備發展應該本着小步快跑原則,一步到位對於咱們當下的實際情況根本不適合,所以讓我看,你們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在點防空、區域防空、以及相關的反制打擊的研究,已經完全符合現有的需求,提供給伊朗絕對綽綽有餘!”

“可還是有很多細枝末節沒有調整齊備,我怕........”

“你小盧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別那麼鑽牛角尖了,反正都是試驗場,放在什麼地方不是一樣,幹嘛這麼猶豫?”

聽了欒震這麼一說,盧嘉棟也覺得自己是不是把目標訂得太高了,或許適當的把眼光降低一點也不是一件壞事,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一口氣吃成個胖子,哪怕是有着穿越者的金手指也不成,想到這裡,盧嘉棟便把那顆追求極致的完美之心徹底拋到九霄雲外,旋即在衆人希冀的目光之下,開始講解這半年來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所取得的成果.........

“美國人可謂是把他們的‘麻雀’導彈發展到了極致!”

就在盧嘉棟介紹成果之際,與之相隔數千公里的桂溪萬山廠海空武器裝備課題組辦公室內,剛剛抵達這裡的中原電子雷達所高級研究員宋曉旭,撫了撫自己的眼鏡,繼續介紹着自己的研究成果:

“採用不同的導引頭和戰鬥部,就可以衍生出不同作戰功效的導彈,比如說用於海軍點防空的‘海麻雀’,用於反輻射作戰的‘百舌鳥’,所以我認爲,新式艦空導彈的發展發向必然是向着通用化、模塊化和集成化的方向發展.........”

第五百零六章 潘帕斯上空的鷹第七十二章 遭遇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的起點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奈的三軍情報局局長第三百三十八章 憤怒的沙特王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際軍火商(求月票)第八百一十九章 兇猛的“山毛櫸”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智慧第八百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八百四十五章 沙漠風暴(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偶遇吳天明(求月票)第三百六十四章 盧嘉棟的心思第二百八十六章 抗干擾測試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義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一百二十七章 吳天明的囑託第四十六章 報批的學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發射原理(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六章 警告第二百四十二章 試炮第一百七十章 劉浩田的意見(求月票)第六百七十九章 閱兵當中忙算賬第八百九十六章 猛如虎第二百四十二章 試炮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三十章 我對此有異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單兵火箭筒(求月票)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生?是死?第五百九十八章 用於進攻的紅旗2防空系統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電——0932第六百八十五章 抉擇第八百零八章 圖謀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軍事變革的發展方向第一百零九章 越南軍工廠第二百八十一章 國產VS進口第二百零三章 拿下警戒陣地第八百五十四章 擊殺(上)第九百四十三章 摩根第九百四十五章 重磅:F—117退役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份軍售合同的簽訂(3/3更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對決(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盧嘉棟的心思第八百五十章 野心第六十四章 緊急通知第二十九章 跨部門的中層幹部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命令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空作戰體系第五百九十三章 裝備論證第一百八十九章 震撼的測試結果(求月票)第四百三十八章 不可承受之重第九百三十九章 螳螂·黃雀第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人的大餐第七百八十二章 紅旗防務公司第一百九十二章 抓獲舌頭(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自己的辦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困難中的軍工系統第九百三十章 掘墓人(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五十三章 圈套(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力挽狂瀾的“鍾”式機動第四百五十八章 趁人之危第六百四十八章 迴轉盤方案第六百三十九章 模塊化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通電話第四百五十七章 M25A64D火控系統的缺陷第二百九十六章 對攻第四百一十八章 預料之外的麻煩第九百二十三章 “夜鷹”墜落第三十一章 綜合削減方後坐力的法第五百二十七章 閃電奇襲第七百一十九章 轟然倒下的大師第三百五十章 邪惡的計劃第三十九章 槍和人都是好樣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通電話第二百三十九章 只要有配方,我就能做得出來第三百章 獨立炮兵營?or 整編炮兵師?第五十二章 碰炸引信第八百一十章 爲導彈鑄造外衣的大師第九十四章 軍令狀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同的死不瞑目第二百一十章 楊總師,我終於找到你了!第四百零三章 真情OR假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小谷的意外出現第一百三十九章 狙擊生死戰(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舉世皆驚(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坦克集羣作戰的厲害第三百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五百八十三章 傳遍世界的軍火廣告第七百五十八章 軟殺傷——金剛鑽與瓷器活第二百三十章 身管自緊設備(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七章 爆竹彈(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三章 圈套(下)第八百零四章 老雷達的新生第七百六十八章 殲8Ⅱ的困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越軍的王牌第二十章 老繪圖員第六百八十五章 抉擇第四百零二章 趙如鬆辭職第二百五十三章 報告與需求的完美契合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暴將至的南大西洋
第五百零六章 潘帕斯上空的鷹第七十二章 遭遇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的起點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奈的三軍情報局局長第三百三十八章 憤怒的沙特王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際軍火商(求月票)第八百一十九章 兇猛的“山毛櫸”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智慧第八百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八百四十五章 沙漠風暴(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偶遇吳天明(求月票)第三百六十四章 盧嘉棟的心思第二百八十六章 抗干擾測試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義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式坦克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第一百二十七章 吳天明的囑託第四十六章 報批的學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發射原理(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六章 警告第二百四十二章 試炮第一百七十章 劉浩田的意見(求月票)第六百七十九章 閱兵當中忙算賬第八百九十六章 猛如虎第二百四十二章 試炮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三十章 我對此有異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單兵火箭筒(求月票)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生?是死?第五百九十八章 用於進攻的紅旗2防空系統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電——0932第六百八十五章 抉擇第八百零八章 圖謀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軍事變革的發展方向第一百零九章 越南軍工廠第二百八十一章 國產VS進口第二百零三章 拿下警戒陣地第八百五十四章 擊殺(上)第九百四十三章 摩根第九百四十五章 重磅:F—117退役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份軍售合同的簽訂(3/3更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對決(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盧嘉棟的心思第八百五十章 野心第六十四章 緊急通知第二十九章 跨部門的中層幹部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命令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空作戰體系第五百九十三章 裝備論證第一百八十九章 震撼的測試結果(求月票)第四百三十八章 不可承受之重第九百三十九章 螳螂·黃雀第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人的大餐第七百八十二章 紅旗防務公司第一百九十二章 抓獲舌頭(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國人有中國人自己的辦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困難中的軍工系統第九百三十章 掘墓人(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五十三章 圈套(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力挽狂瀾的“鍾”式機動第四百五十八章 趁人之危第六百四十八章 迴轉盤方案第六百三十九章 模塊化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通電話第四百五十七章 M25A64D火控系統的缺陷第二百九十六章 對攻第四百一十八章 預料之外的麻煩第九百二十三章 “夜鷹”墜落第三十一章 綜合削減方後坐力的法第五百二十七章 閃電奇襲第七百一十九章 轟然倒下的大師第三百五十章 邪惡的計劃第三十九章 槍和人都是好樣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通電話第二百三十九章 只要有配方,我就能做得出來第三百章 獨立炮兵營?or 整編炮兵師?第五十二章 碰炸引信第八百一十章 爲導彈鑄造外衣的大師第九十四章 軍令狀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同的死不瞑目第二百一十章 楊總師,我終於找到你了!第四百零三章 真情OR假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小谷的意外出現第一百三十九章 狙擊生死戰(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舉世皆驚(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坦克集羣作戰的厲害第三百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五百八十三章 傳遍世界的軍火廣告第七百五十八章 軟殺傷——金剛鑽與瓷器活第二百三十章 身管自緊設備(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七章 爆竹彈(求月票)第八百五十三章 圈套(下)第八百零四章 老雷達的新生第七百六十八章 殲8Ⅱ的困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越軍的王牌第二十章 老繪圖員第六百八十五章 抉擇第四百零二章 趙如鬆辭職第二百五十三章 報告與需求的完美契合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暴將至的南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