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茶藝展示會在美國興起的風潮,華盛頓的數家大超市內開始擺放了一個茶葉專櫃。上面赫然用中英文寫着“龍井”二字。眼尖的顧客,便看到了這些茶葉。
儘管沒有通過任何的宣傳手段,但僅僅是五十噸的茶葉在茶藝展示會的數日之內便銷售一空。無論是美方還是樑三平,都極爲驚訝美國人的這種熱情。
五十噸茶葉,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但卻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面,銷售告竭。不得不承認,樑三平的各種宣傳手段對於茶葉的暢銷起到了極其積極的影響。
“哈哈哈……樑三平先生,久仰大名啊!您的銷售手法,實在讓我欽佩。即使是成名多年的營銷大師,或許在這方面也差了您不止一籌啊!”
比爾.伏特笑呵呵的對着樑三平道,而後者則是謙虛的說這不過是巧合而已。樑三平的謙虛倒不是虛僞,他自己清楚這些手段其實都是學自後世。
如果沒有那些見聞和學習,自己也沒有辦法發揮出這般本事。但這在比爾.伏特看來就很特別了,和現在美國提倡和習慣的張揚相比比爾.伏特更喜歡東方式的內斂。
在比爾.伏特看來,這種內斂的本事,比之張揚更爲有力。一直以來,比爾.伏特都對東方文化有着特殊的喜好。在他看來,東方文化中有着一種特殊的神秘魅力。
伏特和中國的歷史關係可以追溯到1913年,當時伏特將大約250輛T型車銷到中國。在1924年的時候國父逸仙先生致函亨利.伏特,希望他來幫助建立中國的汽車工業。
亨利當時也答應了這個請求,但直到四年後才籌備成行。1928年伏特公司在魔都設立了一個銷售和服務分支機構,該機構的業務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終止。
這之後,中國大地陷入了一片戰火。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雖然伏特想要聯繫上中國,但卻沒有太多的機會。
這種情況持續到了1978年6月,當時亨利.伏特二世和其他伏特主管終於找到了機會拜見了當時的南巡公,這是第一家美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開拓業務。
在一次有記錄的會談中。亨利.伏特二世提到伏特汽車公司“非常有興趣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進程”。 從此,伏特與中國汽車工業的合作有了長足的發展。1978年,伏特汽車設立了中國事務辦公室。
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伏特一開始並沒有在華有太多的業務發展。而樑三平的這次到來。讓他們嗅到了一個機會。事實上,在比爾.伏特的建議之下整個公司正在籌備進入中國。
他們的競爭對手,大衆已經在中國取得了成績。但由於他們之前對於與中方合營的猶豫,導致的是大衆搶先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廠房。這叫董事會看到大衆的盈利後眼紅了好久。
可惜的是,錯過了上次機會之後伏特一直想要再跟中方建立關係。卻再也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機會。現在。比爾.伏特開始注意到了樑三平。他認爲這是個極好的機會。
樑三平能夠負責如此之大的事情,說明了他受到的信任。比爾.伏特想的是,藉由樑三平進入中國市場重新和中方建立關係。
兩人寒暄了一會兒,比爾.伏特盛情邀請樑三平前往自己的莊園做客。樑三平婉言拒絕了幾次,但比爾.伏特很是堅決。樑三平知道,對方這是有事情要跟他說了。
於是順勢答應了下來,比爾.伏特這才笑呵呵的去嘉賓位置上坐下來。這時候納爾遜湊了上來,對着樑三平便悄聲道:“比爾是想跟你接觸,想辦法進入中國市場……”
納爾遜的話叫樑三平很是疑惑,憑藉着比爾.伏特的關係樑三平相信他能夠找到比之自己更合適的人選。而且。他們做的行業跟樑三平的農業完全不搭界。
這種事情,找樑三平做什麼?!應該找其他人才是,而且樑三平有自知之明。他在國內的影響力完全一般,也許在農業上能因爲賀康等人的支持說上一些話。
但要牽扯到工業,他可就完全抓瞎了。汽車這個行業,樑三平是完全不懂啊。比爾.伏特找自己完全就屬於問道於盲。樑三平不相信比爾.伏特會沒有想到這一層。
“老比爾其實也很無奈,他們不是沒有想過要跟中方接觸。本來第一個在華建設工廠的會是他們,而不是大衆。但因爲董事會的一些情況,導致他們和你們的談判破裂了……”
納爾遜似乎知道樑三平想要問什麼,卻見他笑着道:“那之後。大衆迅速的和你們進行了接觸。沒多久就傳來大衆在魔都建立生產廠的消息,伏特他們腸子都悔青了……”
樑三平沒有說話,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那麼比爾.伏特更不應該找自己啊!他應該找一個能夠說得上話的人來作爲中間人跟中方接觸不是?!找自己幹嘛。
“三平,老比爾不是沒有找過其他人。但大衆一直都盯着他們的動作呢。大公司之間的競爭照樣激烈。老比爾能找到的人,幾乎大衆都能找到……”
樑三平這才恍然,肯定是大衆從中進行了阻撓。1982年6月,南巡老人親自批示:“轎車可以合資”,爲中國合資生產轎車開了綠燈。
在隨後的1984年1月,中國第一個中外合資汽車企業——帝都吉普汽車有限公司開業。而隨後的1985年。魔都大衆汽車公司出現。這開啓了現代中國合資汽車行業的先行。
說起合資汽車,樑三平還知道一個趣事。1982年中國汽車公司一成立,中汽公司馬上打報告,要求允許魔都汽車公司加大投入,組織大批量生產轎車,以替代進口。
但報告未得到當時的計委、經委通過,當時的組織人陳組陶遭遇挫折。當時決策機構裡有一部人思想相當保守,他們認爲“轎車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絕不能爲它開綠燈”。
當一位地位比陳組陶高的計委官員不給陳祖陶簽字時,陳祖陶再也忍不住了,他問那位領導坐不坐轎車,領導回答說“坐”。
卻見陳祖陶一怒之下大聲說:“爲什麼你能坐,別人就不能坐?爲什麼你坐就不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別人坐就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那位官員也生氣了,衝着陳祖陶說:“你可以在《民衆日報》上寫文章批判我,但是對轎車就是要像計劃生育那樣嚴格控制,一輛也不準多生產。”
多年之後,陳祖陶和那位已經退下來的官員再次在另一個場合上見了一面。那位官員感慨自己當年的確太過保守,並誠摯的向陳祖陶致歉。
“納爾遜我的朋友,相信我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在工業方面我可是一句話也說不上,你讓我幫着他跟國內的工業口聯繫,這真是強人所難了啊……”
樑三平苦笑的對着納爾遜道:“如果是農業,我還能說上一些話。但工業方面,我真的是無能爲力啊!這件事情,想必比爾先生也是知道的吧?!”
“他當然清楚!但也正是因爲你是農業方面的人,他才選擇和你接觸。”卻見納爾遜笑嘻嘻的道:“如果是工業口,恐怕你現在已經從國內得到消息不能和比爾進行接觸了。”
納爾遜說的是事實,當時中國雖然允許合資企業出現。但外資不得佔公司股份的50%,必須是低於50%的持股。也正是因爲這個,伏特公司很是猶豫要不要進入。
但吉普、大衆等公司卻根本不考慮這個,直接選擇了進入中國市場。哪怕是持股率較低,他們也願意進入。這讓大衆和吉普,在國內發展的極好。
不說大衆的桑塔納系列在整個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於中國的影響,即使是吉普所產的帝都吉普、切諾基等車,更是以“中外合資首款SUV”的身份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並且一生產就長達20年之久。雖然後來公司重組,切諾基已經不再生產了。
但無數的車迷仍然記得這款車,並隨着時間的流逝感情越來越深,還給了它一個親切的稱呼——小切。而它的忠實簇擁們,甚至將它收藏起來引以爲傲。
“就是因爲你不是工業口的人,他才希望你來牽線。”卻見納爾遜笑呵呵的道:“其實,他們有着自己的想法。包括找誰談、怎麼談,但首先他們得掩人耳目去中國……”
樑三平聞言恍然,自己是做農業的。如果比爾.伏特跟自己貼近,並放出風聲他們對於投資農業有興趣。那麼一堆人的目光自然會被吸引在農業上面。
他們便可以順理成章的讓人隨着樑三平前往中國,名目麼……自然是考察了。但到了中國以後做什麼還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麼?!樑三平一下子就理解了比爾.伏特到底想要做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