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從從雞足山下來已經是接近五點的樣子, 張元一衝了個涼,然後躺在牀上休息。
一躺上牀,張元一就有點不想起來了。
真心有點累啊,於是直接睡了過去。
正當張元一睡的正香的時候,突然感覺鼻孔很癢,實在是有點受不了,於是還沒睜開眼,就伸出手準備去撓癢癢。
手剛過去,鼻子又不癢了。
如此幾次三番,張元一也是煩了,睜開眼,想看看到底是什麼古怪。
一看,林雙兒正用一個狗尾巴草撓它鼻子癢癢呢。
看張元一醒來,不禁咯咯笑了。
“額……”張元一一頭黑線地看着林雙兒。
“大懶蛋,你看我,爬山回來都沒休息的,你都已經睡了一個多小時了!起牀吃飯了”
也許是因爲爬山爬餓了的緣故,晚餐張元一吃的格外的香甜,原本覺得難以下嚥的素食也吃的有滋有味。
陪林丹青看完新聞聯播後,張元一就回房看《股票大作手》去了。
他現在看書看的很慢,對照着林丹青的筆記看,林丹青在每一本《大作手》上都寫滿筆記,所以張元一這麼一對比,看書的速度就下來了。
本來一個小時就能看15頁,但因爲看完之後有要看筆記,然後自己再作筆記,這樣一晚上也就看那麼20來頁。
不過這麼看下來,讓張元一真的感慨良多: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每每看到林丹青的讀書筆記,張元一都要感嘆一番。
原來高人是這麼看書的啊!
以前自己看書一目十行,只是看看故事劇情,更願意看看書中主人公的八卦劇情。
但林丹青的看書方式,已經是真正和書的作者在交流了,一種靈魂意義上的交流,融合!
難怪人家是曾經的傳奇股王呢,難怪人家對股市,對期貨的理解是這麼深刻。
張元一也下定決心,這本《大作手》,也一定要好好看下去,不看出過箇中真諦,絕不罷休!
隨着時間的流逝,張元一慢慢習慣上午講課,下午爬山,晚上看書這樣的生活節奏,覺得很有一種充實感。
張元一的內心慢慢變的寧靜。
張元一一直在等林丹青講《大作手》的第二節,但林丹青在之後的幾天上午,卻讓張元一根據自己的方法進行復盤,搞的張元一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後來一想,明白了,原來師傅是讓自己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呢,再好的理論再好的認知,如果不能在實踐中鞏固,都可能紙上談兵。
好不容易盼到林丹青講《大作手》第二章,張元一買的新書上也已經記滿了筆記。
這次張元一是真的用心在看《大作手》了。
“元一和雙兒,你們來給我講講,第二章的精髓有哪些?”林丹青喝了一口茶,笑着問到。
“我覺得利佛摩爾想告訴我們的是做股票不能頻繁交易,要等到適合自己的機會再去交易。”林雙兒搶着回答到。
“我覺得是不能頻繁短線交易,短線交易次數越多,虧錢的可能性越大!”張元一也說出了自己的理解。
林丹青點點頭,微笑着說:“你們說的都對,這兩點都是作者想要表達的。”
“師傅,但股市裡大多參與者都喜歡短線操作啊?”張元一問道。
“的確如此”林丹青點點頭,“所以大多數人註定虧損。頻繁交易,交易越頻繁,虧損的概率就越大。”
“嗯”張元一通過過往自己的經歷以及身邊股友的表現觀察,的確是這麼回事。
“除此之外呢?你們還有什麼理解?”
“要堅持自己的交易理念,要耐心等待時機,要了解市場的變化!”張元一想了想,一連說了三個“要”。
林丹青點點頭說:“嗯,每個想在股市裡發財的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的炒股理念,那怎麼堅持自己的理念呢?”
“我覺得要堅持自己的炒股理念,前提是要形成自己的操作系統。”
張元一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
“師傅,上次您說過,我們投資者追求的是小賠大賺,要提高成功的機率。從大作手回憶錄看,我覺得利佛摩爾成功的機率挺高的,能達到70%這樣的勝率。其實利佛摩爾的勝率本可更高,之所以出現一些虧損的現象,還有百分之三十的失敗,不是因爲他的操作系統不正確,而是他沒有堅持住被實踐證明爲正確的操作系統。”
“他自己的說法是,打敗他的是沒有足夠的頭腦去堅持他擅長的遊戲。”
“師傅,我奇怪的是,既然操作系統正確,爲什麼他說自己沒有頭腦絕對的堅持呢?”張元一反問道。
“也許,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吧。”林丹青淡淡的說了一句。
又說道:“如果一個人在股市裡不犯錯,那他的資本增值會是非常快的,就像你過去幾個月的表現一樣,你能夠通過一些機遇,以及自己的正確判斷,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能使得個人的財富迅速增加。”
“但人始終是有弱點的,有時候人會貪婪,想以更低的成本去買進,就想着早點介入去抄底,有時候一個反彈就經不住誘惑,就想着去抄底,而不是因爲你買入的時機是恰好達到你操作的系統的買點。”
“在這個市場裡誰都想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想法是好的,但有時候卻會因介入早了就會把你套住,這也是一種貪婪。”
“所以利佛摩爾才忠告後來人說,要堅持自己的交易理念啊,不到買點不介入!也就是你剛纔說的第二點,要耐心的等待時機。”
“當然不僅僅是因爲貪婪,有時候人還會在不該恐懼的時候恐懼,總之人因爲人性的弱點,有時候不能堅持被實踐證明爲正確的東西,所以在股市裡賺錢,就需要多多的歷練,不要以爲有了操作系統,就萬事大吉。”
張元一點頭說道:“師傅,原來是這樣,那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因爲人性的弱點,我們不可避免的都會犯錯誤。因此要堅持自己的理念,前提的確是一定要養成自己的操作系統,但即使有操作系統,因爲人性的弱點,也未必能百分百的堅持?”
“對頭!”
“那我就明白了爲什麼那麼多證券從業者不笨也不傻,甚至是人精,怎麼也會經常虧損。”張元一撓了撓頭,說道。
林丹青點點頭,說:“對咯,不管是華爾街的精英,還是咱們中國的機構大戶,要頭腦有頭腦,一個個都是聰明人,但之所以在股市裡虧損,就是沒有等待恰當的時機交易。你我曾經的虧損,不都是這樣嗎?”
“師傅,我也覺得沒有等待恰當的交易時機,關鍵就是缺少耐心。”張元一也喝了口水,說道:“利佛摩爾說的真對,缺少耐心,就容易頻繁交易,不顧時機的交易。我剛開戶那半年,光想着再股市裡賺錢,卻沒發覺當時並不是交易的好時機,因爲沒有耐心,喜歡快進快出,頻繁交易,很快我的本金就虧損一半。”
張元一又想起小張元一的傷痛史,心痛的說道:“利佛摩爾的一些話真是說到我心裡去了,說的不就是我的過去嗎?經過這幾個月反思,我真的認識到過度交易絕對虧錢,正如師傅剛纔您說的,人都會犯錯誤,哪有人能夠聰明到每次都能低買高賣呢,真的很難啊。所以我現在就經常警醒自己,絕對不要過度交易,要懂得休息,要耐心的等待時機,要一擊而中!”
聽張元一說到這,林丹青沒想到張元一對耐心的理解已經到了這等地步,高興的拍了拍張元一的肩膀,對着張元一說:“元一,理解的不錯!”
“你剛纔說的不錯,做股票一定要多反思,多總結,這樣你才能從這個市場裡迅速成長起來。我現在明白你過去幾個月盈利比率高,並不僅僅是投機取巧的幸運了,而是你真的明白了一些股市裡的道道。”林丹青看着張元一認真地說道。
然後看了一眼林雙兒,感嘆道:“耐心的等待時機,不容易做到啊!這個市場上數以億萬的參與者,有多少人能做到耐心的等待時機呢?正如你剛纔說的,多少人因爲在漫漫熊途裡一個暴漲就忘乎所以往裡衝,但因爲趨勢仍然向下並未反轉,之後又再次被套,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啊”
林丹青作爲一個頂級高手,心裡很是明白,作爲一個股票作手,得克服多少普通人在這個市場裡容易犯的錯誤才能成就自己!學會耐心,是多麼的重要!
“所以這個市場上絕大多數人都會虧損!因爲沒有耐心。”林雙兒也總結道。
林丹青和張元一聽了,都不禁哈哈一笑。
“笑什麼嘛”林雙兒一頭黑線。
然後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問道:“大哥哥,你看利佛摩爾曾經勝率很高,怎麼到了紐約,不到半年就破產了,把帶過去的2500美元虧光了呢?”
林丹青也微笑着看向張元一,想看看張元一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因爲不同的市場,一個是對賭行,一個是股票經紀行,兩者的規則是不一樣的。這也是我看第二章一個印象深刻的地方,要想做好股票,一定要了解股票市場。當市場規則發生變化了,自己的操作思路就一定要改變,不能一成不變,如果一成不變就容易造成虧損。即使像利佛摩爾這樣的天才,以對賭行的技巧想在股票經紀行賺錢,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破產了。所以要想在一個行業裡賺錢,就一定要了解這個市場,瞭解這個市場的變化。”
聽完張元一的回答,林丹青在心裡也很是認可,說了一句:“理解到位!”
然後進一步解釋道“利佛摩爾在對賭行裡練成的本領是預測市場短期的波動,但在股票經紀行,這一套是行不通的,因爲交易規則變了,但利佛摩爾卻依舊用對賭行的方法去股票經紀行操作,所以很快破產,雙兒,你明白了嗎?”
林雙兒點點頭,美眸瞟了一眼張元一。
林丹青接着說道:“剛纔元一說的不錯,在股票市場裡賺錢的人是真正瞭解這個市場的人,那些外行,可能因爲運氣也會賺一些錢,但最終會虧損。”
張元一連忙點頭道:“師傅,當年我剛入市的時候,以爲自己能看懂一點指標就懂了,後來才發現,那時真的不懂,知道是一回事,運用是另外一回事,只有在經歷那半年鉅虧之後,我才痛定思痛,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纔有了一點感覺,對趨勢纔有了一點了解。”
林雙兒問道:“鉅虧?虧了多少錢?”
“一萬!”張元一想起了前世,答道。
林雙兒差點沒把剛喝進口的茶水給噴出來,說:“才一萬,也叫鉅虧?”
張元一也有點不好意思,說:“雙兒,當時我進入市場纔開始想着少少玩一下,兩個月不到兩萬虧成一萬,還不是鉅虧啊?”
“好吧,好吧,鉅虧,鉅虧”雙兒不屑的看着張元一。
林丹青笑着看着林雙兒和張元一,樂呵呵的說:
“好了,鉅虧,是鉅虧,都虧一半了。不過元一剛纔說的好啊,不瞭解這個市場就想在這個市場賺錢,的確是很不現實的。”
“但不現實的人多啊,很多股民特別是新股民,哪怕是一些老股民,瞭解這個市場嗎,我看大多數未必瞭解。”
“元一和雙兒,你看我們普通老百姓去菜市場買個菜,花的錢雖然不多,幾十塊百把塊,但也要了解好不好吃,知道怎麼做纔會買,這就叫了解!但是一進入股市,連K線都不認識,連均線都不知道,連這個市場最基本的趨勢都不明白,就動輒幾千上萬,幾十萬上百萬的投進來,隨便的下單交易,能不虧損嗎?”
“元一上次有一句話說的好,叫讓歷史告訴未來,你連這個股票過去的交易情況都不清楚,就買賣,你不賠錢誰賠錢呢?抱怨有用嗎?沒有用。”
“師傅您說的太好了!”張元一由衷地拍了林丹青一個馬屁。
想想當初,張元一剛開始入市交易的時候,賺錢了覺得是自己的本事,虧損了就埋怨大盤不好,埋怨主力,埋怨莊家,埋怨監管部門,甚至有時候連電腦都想砸了。
後來他才明白,犯錯之後,最應該反思的還是自己。
昨天看大作手第二章,張元一注意到利佛摩爾也曾說過,他從來不生股市的氣,也不跟大盤理論,虧損了就虧損了,反思自己哪犯錯了就是。
從利佛摩爾那裡,他才真正明白一個道理:市場永遠沒錯,錯的只是自己對市場的判斷。
因爲對市場沒有足夠了解,所以纔會判斷錯誤。
作爲市場的參與者,只有花功夫去了解市場,纔可能走向正確。
不是有人說嗎,市場是唯一的老師。
張元一開始打心裡認爲,無論是誰,只要在這個市場裡虧錢了,犯錯了,首先應該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系統適應市場的變化,而不是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