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屬於地底規則,也就是這個世界的本源規則,沒有足夠的能量無法鑑定。”系統大姐回道:“不過既然這是在地底規則,又是在這生命之泉的地下,說不定有什麼好東西。”
點了點頭,呂釗發現系統大姐說話好像有些人性化了?
好吧,肯定是對生命泉水的渴望,一顆生命果核的水都可以讓她不守節操,更何況是比之生命泉水更濃郁的生機,只是這地底能不能下去?
呂釗知道,在破曉大陸的地底深處是難以探查的,據說有強大的規則力量擋住。
而現在,他恐怕已經在那規則力量的邊緣處……
“世間之規則都包含於本源之內,或許可以試試。”
如今呂釗雖然對界與界之間的本源力量還很懵懂,但算是接觸過,說不定可以成功,而且這地下深處的本源……說不定也可以領悟出什麼?
“靠,這本源根本與其他的本源不同嘛……”
然而事情根本沒有那麼順利,當呂釗繼續深入地底的時候就被擋住了,就彷彿地底處有強大的結界,而這結界就是純粹的結界,沒有感應到什麼本源力量啥的。
“每個世界的地底核心,都由構制世界的力量放射出一道結界,這是最完美的結界,沒有生命可以破壞,除非……”系統大姐突然道。
“除非啥?”呂釗問。
“除非最強大的道痕二重天才有機會破壞這道結界。”系統大姐又講道。
抽了抽嘴角,最強大的道痕二重天?那是什麼東西,呂釗根本不可想象,忍不住感應那濃郁的生機,皺了皺眉:“奇怪了,既然是最完美的結界,可爲什麼如此完美結界卻可以讓我感應到裡面的生機?這好像不太合理吧?”
說是這麼說,呂釗突然又好像之前那樣展開了感受生機的旅行,因爲那地底的生機實在是太濃郁了,讓他完全不能自拔地想要去靠近……突兀地,他感覺他的靈魂靠近那生機,突兀地,他發現他已經進入了那地底深處所謂完美的結界裡面了!
周圍是恐怖的本源氣息,彷彿要將他撕碎……
但是沒有,因爲那濃郁的生機幫着他抵禦周圍的恐怖本源,只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怎麼突然就進來了,周圍的生機又是什麼,他在什麼地方?
呂釗心中充滿了疑問?
過了會他又發現,他又彷彿覆蓋上了碧玉色的蛹上……不對,應該說是他不小心進入了碧玉色的蛹裡面,這蛹正是強大生機之來源,而在蛹的中心,呂釗彷彿看到了一滴水。
而這滴水還很像一隻眼睛,彷彿正盯着他……
滿臉懵逼的呂釗回視着這眼睛,並且眨了眨眼,而這隻眼睛也彷彿眨了眨眼,然後她就突兀地閃出了一道碧玉色的光,這道光幾乎要閃瞎呂釗!
“嗡!”
好吧,呂釗是真的在那一瞬間瞎掉了,再出現的時候,他又回到了之前靠近地底深處的地方,剛剛的一切彷彿做了一個夢,一個古怪的夢!
“你發生了什麼?爲何你身上的生機會比生命之泉更濃郁?”
恰在呂釗滿心覺的詭異時,系統大姐又來了一句,讓他下意識地一愣,旋即檢查了一下下身體,瞬間就發現,他身體好像,好像還浸泡在剛剛那個碧玉色的蛹一般。
眨了眨眼,趕緊將剛剛發生的事情告知系統大姐。
“地底深處,碧玉色的蛹,一隻如水般的眼睛……”系統大姐出奇的喃喃自語起來,“這是生命之泉的泉眼,生命之泉乾枯的原因是因爲泉眼遁入地底深處。”
張了張嘴,呂釗才知道爲什麼會有生機比生命之泉更濃郁。
“爲毛我會得到生命泉眼的青睞,爲毛要給我這好處?”
呂釗明白了,他似乎在什麼地方觸動了生命泉眼,然後將他拉入了地底,再然後賜予他一絲生命泉眼的力量,可這都爲毛啊?
“答案或許在我之前鑑定的那十幾處小小的遺蹟內……”
系統大姐搖了搖頭道,她之前鑑定生命果核的時候,還鑑定了十幾處小小的遺蹟,或者是有點特殊之地,當時呂釗問了系統大姐,那些地方有沒有什麼好東西,答案是沒有……
所以也就沒有去探查,現在呂釗倒是真的上心了。
當然,在此之前他又開始嘗試下能不能溝通那生命泉眼,結果是沒有再發生之前一樣的事情,他的靈魂意識等等,全都被阻擋在結界之外。
深吸了口氣,呂釗決定去尋找那十幾處遺蹟啥的。
“沒有,只是一間小小的石村……”
在某處地下,呂釗來到了第一處遺蹟,那是一個小村子,早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
接着他又找了幾處地方,有的是曾經的山洞,有的是小小的石碑記載,但上面的文字早已模糊,慢慢地,當呂釗在一處地底裂縫的一處小壁洞前,終於有了收穫!
“生命之泉孕育萬千世界之最美精靈,而今生命之泉乾枯,泉眼遁入虛幻,拋棄仙族而去,是因仙族已走上歧途?是因仙族本非最美精靈?是因仙族非萬物之靈?是因泉眼欲孕育更美麗且完善之生命?爲何?爲何?”
就在這小壁洞前,呂釗聽到了古老的聲音,彷彿蒼老的呢喃!
“仙族滋生了邪仙,因仙族心中有惡,無法大善,而我作爲此代大長老,本應心中無半絲之惡,卻在此將亡之際產生心中之惡,我竟覺得邪仙比仙族更完美,此惡滔滔,我恐會誤入邪仙之道,直想就此自絕,卻不甘心於心中邪念帶入自在之天……”
那聲音繼續呢喃着,呂釗才知道這是仙族曾經不知道哪一代的大長老,在臨死之前覺的邪仙才更完美,所以痛恨自己,想死卻又不甘心死前帶着心魔……
“歷經生死之際,我終看透……”
“仙族亦有惡念,邪仙亦非完美,這世界本就無完美之生命,即便生命泉眼亦無法孕育最完美之生命,但生命卻可成長,能成長之生命或許纔是最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