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股東撤資

第三百七十四章股東撤資

王大發聽了之後,就對李春雷公司的大概情況有一個瞭解了。他知道,自己只要掌握了李春雷公司的股東構成,就可以收買那幾個股東。然後,就可以控制住李春雷的服裝公司。

於是,王大發找了一個機會,就對李春雷公司的某一個股東下手了。他告訴這個股東,要這個股東把他的股份賣給他。然後,他再給這個股東一百萬。

這樣的話,這個股東就白白得了一百萬。然後,這個股東還可以到另外的一個公司當股東。反正你手裡只要有幾千萬,你隨便可以到任何一個公司裡面當股東。你把錢給人家,人家肯定會給你一個職務了。一上公司的股東應該有多少也沒有固定的數字。應該說是多多益善。對於一個公司來說,越多的人投資。這個公司就發展的越快。

傳統企業就是靠股東的不斷累積迅速發展起來的。當一個老闆開了一個公司。而這一個公司正處於贏利階段時,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到這個公司去投資。

畢竟,有錢人的錢也都是願意用來投資的,而不是放在銀行裡面生利息的。畢竟,錢放在銀行裡面是賺不了多少錢的。而投資給一個公司的話,就有可能會越來越多。

正因爲這樣,現代的公司都是股份制的。我們看到的公司都是股份制有限公司。就沒有完全獨資的公司。只要是大公司,全部是股份制的。只有小公司或者是作坊式的工廠,纔可能是一個人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一個國家的大公司都是公有企業。不管是國營的還是民營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是大家的企業。並不是某一個人的企業。

因爲一個公司要發展,就必須走合作之路。只有大傢伙一起合作,才能很快讓一個小公司發展成一個大公司。畢竟,做企業是一種燒錢的事情。特別是傳統企業更是非常的燒錢。傳統企業相對於網絡高科技企業就是一種‘垃圾’企業。這種企業利潤很低,可成本又很高。管理起來又是非常的麻煩。畢竟,一個大公司牽扯到的人和事那是太多了。各方面的事情,都要有人來管理。

正因爲這樣,傳統企業有着很多的不利方面。高內耗是傳統企業的不可避免的弊端。要讓一個傳統企業實現贏利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一般來說,傳統企業要發展的話,就只有尋找一個合作者,而不是去銀行貸款。

因爲傳統企業的利潤很低。有時候企業的利潤還沒有貸款的利率高。你說你賺的錢,還沒有給銀行的利息高的話,你還怎麼去賺錢。你根本就賺不到錢嗎!

所以說,傳統企業走的路,一般都是吸引投資。公司不斷地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公司的股東羣之中。讓公司有源源不斷的外來資金,這樣纔可以把一個企業給玩轉。纔可以讓這個企業慢慢地做大做強。

雖然傳統企業的利潤很低。可在沒有網絡高科技企業的時候。開公司當老闆,是普通人發大財的唯一途徑。雖然一個企業到底能不能賺錢也不好說。可是一個普通人,只要有辦企業的能力,就可以很快吸引大量的資金,讓他很快就變成了一個有錢人。

正因爲這樣,在傳統企業的世界中,就有很多的騙子。這些騙子喜歡用開公司騙投資的方法賺錢。很多人就因爲想要成爲某一個公司的股東,想要跟着這個公司的老闆一塊去賺錢,結果把自己的資金投進去後,就再也沒有什麼消息了。

其實,做企業的人表面上看是很風光的。但他們的生活又有誰能夠了解呢!做企業特別是傳統企業是一種風險很大的工作。你可能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可你一年到頭,可能賺不了幾個錢。

有一個大老闆辦了一個大公司。一年收入上億。可一年的利潤算下來,就只有幾十萬。也就是說,這個公司一年贏利也就幾十萬。如果這一個公司有幾十個大股東的話,那這些錢一分的話,每一個股東可能也就賺一萬來塊錢。

你說你要是投資了上千萬,結果一年就賺一萬多塊錢,你還會願意一直在這個公司投資嗎!這上千萬的資金,就算是放到銀行去,也可能有十幾萬呢!

所以說,當傳統企業的股東,想要賺大錢也是不容易的。必須有一個非常賺錢的企業才行。可一般的傳統企業利潤都很低,想要找一個非常賺錢的傳統企業也不是不容易的。

可就算是不容易,那你必須去找的話,纔可能找到。你要是不找的話,那又怎麼可能碰到非常賺錢的企業呢!

其實,一個傳統企業,當這個公司開始走上股東合作之路的時候。這一個企業已經不是純粹的私人企業了。我們一般人總是喜歡把市場上的企業分爲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其實這樣分是沒有什麼意思的。

可以說,小企業都是私人企業,而大企業都不再是私人企業。一個有很多股東的大公司,很難說這一個企業是某一個人的。雖然有一個董事長。但這個董事長只不過是一個擁有股份比較多的人。就算是擁有的股份比較多,但這個公司並不能全部屬於他一個人。董事長做什麼事,也得跟董事們一起商量着來。也不能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正因爲這樣,當一個傳統的民營企業只要做大做強的話,就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私人企業了。因爲這一個企業是屬於很多股東的,並不是屬於董事長一個人的。

在沒有網絡高科技企業的時候,市場上的公司都是傳統企業。而傳統企業要想賺錢,就只能走規模劃的道路。因爲傳統企業的利潤很低。只有規模越大,生產的產品越多,纔可能產生相對多的利潤。

一般來說,如果只拿傳統企業相比的話,那隻要一個企業的收入高,那這個企業的利潤就也會高。對於傳統企業來說,收入和利潤是成正比的。

正因爲這樣,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就喜歡用收入來標榜那些企業屬於世界五百強企業。就好象收入越高的企業就是越賺錢的企業一樣。這樣,就讓很多收入很高的傳統企業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其實,一個企業到底怎麼樣,不是看它的收入有多少。而是看它的利潤率有多高。只利潤率高的企業纔是真正的好企業。收入高又有什麼用。收入高,只能說明,你公司的規模比較大,並不能說明,你這個公司的盈利有多強。

福布斯排行榜上面的公司,只是收入比較高罷了。在沒有網絡高科技公司的時候。這一個排行榜還算是比較靠譜的。可是現在來說,這種用收入來衡量一個公司強不強的標準,顯然已經過時了,根本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個網絡高科技公司,可能只有幾十個人。一年收入也就一千萬。可這一個公司的利潤有可能是幾百萬。而一個傳統企業,就算是有幾百人,一年收入上億。可它的利潤可能只有幾十萬。

這樣兩個企業,如果從收入上比的話。顯然傳統企業就算是一個實力強的企業了。就好象這個網絡高科技公司不如這一個傳統企業一樣。畢竟,人家有幾百個員工,一年下來收入了上億。而這個網絡高科技企業只有幾十個員工。一年下來,也就收入了上千萬。

從收入上來看,這個傳統企業要比網絡高科技公司大很多。在一般人的眼中,感覺這一個傳統企業要比這一家網絡高科技企業要強。畢竟,人家的收入是對方的十倍。

可是從利潤上來看,就剛好是相反的。這一個幾有幾十人的公司的盈利能力是這一個有幾百人的傳統企業贏利能力的十倍。

如果讓我們去買這兩家企業的話,你會願意買那一家。難道你會願意買那個年收入上億元的傳統企業嗎!你肯定不願意買這樣一個表面上看上去是一家大公司的企業。而你只願意買這個看上去,只是一個小公司的企業。那怕這一個小企業要的價格可能是這個大公司的十倍,你都願意多花錢買一個小企業,而不願意用便宜的價格買一個大企業。

這是因爲,對於一般人來說,在看一家企業的時候。就喜歡看它的收入。就讓人感覺,這一家企業的收入越多,這一個家企業的利潤也就會越多。一般人總是喜歡關心這一家企業的收入,而不太關心這一家企業的利潤。

而傳統企業在發佈他們的財報時,也喜歡把收入寫成大大的字,標榜出來。而對於利潤則不願意讓別人知道。利潤成了傳統企業的軟肋。很多的傳統企業就因爲利潤率太低,而慢慢地就經營不下去。最終宣佈破產。

其實傳統企業現在已經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了。由於人口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傳統企業在各個領域裡面,已經是達到了一個飽和的狀態了。現在要是再辦傳統企業,顯然就是一個不明智的舉措。

傳統企業基本上都是製造業。而製造業基本上就是加工業。加工業由於須要原料。就這一點,就制約着傳統企業的利潤。因爲原料是傳統企業的一大筆開支。傳統企業只不過就是賺一個加工費。試想,這樣的企業又怎麼可能有很高的利潤。

而網絡高科技企業就不一樣。網絡高科技企業一般都是服務業。服務業是沒有什麼成本的。軟件可以無限複製給別人利用。正因爲這樣,網絡高科技企業在各方面都優於傳統企業。

不須要什麼原料,不須要太多的員工。不須要很大的一個場地。也不須要很多的管理人員。也不須要很多的工人。整個網絡高科技企業都是在用技術換利潤。

正因爲這樣,傳統企業同網絡高科技企業相比,真的是不能同日而語,不能相提並論。傳統企業都是靠股東來支撐着的。要是一個公司的股東們全部撤資的話,那這個公司也就要完蛋了。

在傳統企業裡面,只有房地產企業是一種比較賺錢的企業。因爲只有房地產企業的利潤可以達到10%以上。而其他企業根本就不可能達到這樣高的利潤。

所以說,王大發在李春雷面前,就感覺自己的實力非常強大,可以隨時收購李春雷的企業。

就這樣,王大發通過不地道的手段,把李春雷公司的幾個股東都收買了。這些股東們,每一個人從王大發那裡得到了一百萬的好處。於是,這些股東們,就都離開了李春雷的公司。

李春雷這下就傻眼了。原本他感覺,只要能夠留住鄭宏這一個大客戶就行了。只要有這一個大客戶,那他就可以繼續把公司經營下去。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波未平,一波有起。在他剛剛把大客戶的事情解決之後。馬上就面臨着公司很多股東要撤資的事情。

一開始有一個股東對李春雷說想要撤資的時候,他還並不在意。還想,只是一個股東撤資的話,對於他這個公司來說影響也不大。

可是讓李春雷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在那一個股東要求撤資之後。很快又有幾個股東要求撤資。

這下,李春雷就有些坐不住了。他把那幾個股東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就想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爲什麼要一起撤資呢!

這些股東們,當然不能說是因爲王大發給了他們一百萬。要他們離開李春雷的事情。這些股東們當然也早就想好了自己的理由了。

其中一個股東就說道,‘李總,不是我們非得要撤資。實在是因爲你之前的做法讓我們對你的這個公司太不放心了。我們可都是給你融資了上千萬股東。可是你竟然因爲王大發的二十萬。把一個在公司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員工給辭退了。

第三百章 抽菸想對策第五百七十六章 時機還沒有到第三百六十章 王老闆很無奈第五百七十九章 兒子的妙招第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易的無奈第三百七十章 對老婆說謊話第二百七十四章 想到了辦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賺了十萬系統幣第六章 滿分作文第一百一十五章 很湊巧的事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富二代的想法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明玉又在想辦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可惡的年輕人第八章 做任務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會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易惹上大麻煩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好人是李易第五百一十八章 環境問題(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驚豔全場第三百九十九章 王老闆成了一個保安第一百六十六章 全新的模式第三百六十三章 事情很順利第五百零四章 賠禮道歉第五百三十章 會爆炸的玻璃第五百二十七章 李春明與李明玉第三百零四章 李易出面作證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人嫉妒了第五十三章 做好事第四百八十章 出名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沒有說錯話第四百八十章 出名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體驗高科技生活第六十章 心裡美滋滋第四百八十九章 被老闆訓斥第一百四十章 撿漏的學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雙並列全系第一名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天展覽第三百八十六章 王老闆很會說第五百三十八章 新型電動汽車第一百四十章 撿漏的學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個餿主意第四百一十章 想要做大事第三百零三章 和李易談話第十九章 全班同學都懵了第四十章 數學老師當班主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質量問題第五百二十章 很特別的富二代第四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七十章 一件大好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度的李易第一百七十章 高考只是一棵歪脖子樹第二百四十章 來到李易家裡第四百七十五章 尋找合適的小區第五百四十六章 充電十分鐘續航千公里第四百二十六章 強悍的趙遠程第一百九十四章 在局長面前吹牛第六十四章 炫耀一高第四百五十五章 李易的團隊研究成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以學習成績爲榮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趣很重要(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五百九十一章 良心不安第一百九十章 少了一萬系統幣第二百五十一章 採訪女神第三百五十三章 質量問題第三十二章 無奈的抉擇第二百八十八章 直接就承認了第六章 滿分作文第二百八十章 尋求老媽支持第一百六十八章 學歷與能力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明玉與王玉珏第一百九十五章 百思不解第二百五十章 軍訓第六十七章 白掃了一次地第八章 做任務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是公衆人物第四百七十五章 尋找合適的小區第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五百一十章 王老闆病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無奈的李老闆第一百一十八章 語文是最難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很湊巧的事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績第五百七十章 李易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績第一百四十七章 獎勵第六十五章 吹牛吹的很大第五章 成績提高不少第一百一十九章 語文就是寫作第五百五十七章 王鵬程決定抱團取暖第三百九十章 特別的籌錢方法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罵只會適得其反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樁大生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易也算是出名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對李易非常感激第五百七十一章 收購東海汽車公司第四百四十章 研究技術資料第二百八十七章 戲演的不怎麼樣
第三百章 抽菸想對策第五百七十六章 時機還沒有到第三百六十章 王老闆很無奈第五百七十九章 兒子的妙招第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易的無奈第三百七十章 對老婆說謊話第二百七十四章 想到了辦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賺了十萬系統幣第六章 滿分作文第一百一十五章 很湊巧的事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富二代的想法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明玉又在想辦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可惡的年輕人第八章 做任務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會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易惹上大麻煩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好人是李易第五百一十八章 環境問題(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驚豔全場第三百九十九章 王老闆成了一個保安第一百六十六章 全新的模式第三百六十三章 事情很順利第五百零四章 賠禮道歉第五百三十章 會爆炸的玻璃第五百二十七章 李春明與李明玉第三百零四章 李易出面作證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人嫉妒了第五十三章 做好事第四百八十章 出名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沒有說錯話第四百八十章 出名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體驗高科技生活第六十章 心裡美滋滋第四百八十九章 被老闆訓斥第一百四十章 撿漏的學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雙並列全系第一名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天展覽第三百八十六章 王老闆很會說第五百三十八章 新型電動汽車第一百四十章 撿漏的學生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個餿主意第四百一十章 想要做大事第三百零三章 和李易談話第十九章 全班同學都懵了第四十章 數學老師當班主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質量問題第五百二十章 很特別的富二代第四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七十章 一件大好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度的李易第一百七十章 高考只是一棵歪脖子樹第二百四十章 來到李易家裡第四百七十五章 尋找合適的小區第五百四十六章 充電十分鐘續航千公里第四百二十六章 強悍的趙遠程第一百九十四章 在局長面前吹牛第六十四章 炫耀一高第四百五十五章 李易的團隊研究成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以學習成績爲榮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趣很重要(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五百九十一章 良心不安第一百九十章 少了一萬系統幣第二百五十一章 採訪女神第三百五十三章 質量問題第三十二章 無奈的抉擇第二百八十八章 直接就承認了第六章 滿分作文第二百八十章 尋求老媽支持第一百六十八章 學歷與能力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明玉與王玉珏第一百九十五章 百思不解第二百五十章 軍訓第六十七章 白掃了一次地第八章 做任務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是公衆人物第四百七十五章 尋找合適的小區第三百八十一章 請客第五百一十章 王老闆病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無奈的李老闆第一百一十八章 語文是最難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很湊巧的事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績第五百七十章 李易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績第一百四十七章 獎勵第六十五章 吹牛吹的很大第五章 成績提高不少第一百一十九章 語文就是寫作第五百五十七章 王鵬程決定抱團取暖第三百九十章 特別的籌錢方法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罵只會適得其反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樁大生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易也算是出名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對李易非常感激第五百七十一章 收購東海汽車公司第四百四十章 研究技術資料第二百八十七章 戲演的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