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愛新覺羅在行動7

允祿思索片刻後搖搖頭道,“哪位的身世太后早就知道,但她和鈕鈷祿家的富貴全寄託在寶座上的哪位身上;除非哪位惹下潑天的亂子,不然太后是不可能拿出遺詔的!”

“可是如今那陳家洛在外召集奇人異士密謀造反,這兄弟二人裡應外合我愛新覺羅的江山危矣!”,此間的道理依照弘晝的智商完全沒有理由想不到,但他出於自己的考慮還是說了出來,因爲不排除太后拿出遺詔的可能就沒辦法進行下一個計劃。⊙,

“些許草莽之士能成什麼氣候?”,允祿對所謂的江湖幫派不屑一顧,“不過是些癬疥之疾罷了,以此爲藉口是說服不了太后的!”

“那可如何是好?”,弘晝心中早有計劃,但他還是裝作無知的問道。

“哼!”,經過這幾日的醞釀,允祿心中對寶座上的哪位早已沒了敬意,手指敲敲桌子說道,“和親王難道沒聽過信陵君故事麼?”

“信陵君竊符救趙?”,弘明好容易找到了插話的機會,允祿所說的是史記中記載的一段典故,秦昭王時秦軍大敗趙國,平原君派人向魏國求救,魏王不敢出兵,於是信陵君利用魏王后宮中的沒人偷出兵符調兵救了趙國,“王爺的意思是咱們找人把遺詔偷出來?”

“嗯!既然她不肯拿出來,那咱們就自己去取!”,允祿轉過頭來看着弘晝,“和親王,如今咱們這些人裡只有你在宮裡有人,探明遺詔下落的事情就交給你去辦如何?待到查清楚遺詔的下落,咱們再想辦法把它取出來!”

弘晝的母親在雍正死後被尊爲皇考裕貴妃,如今仍然生活在大內之中。他們這些外臣進入後宮不方便,但裕貴妃就容易得多。允祿並未說讓她直接偷出遺詔,一來是擔心她行事不密造成意外,二來是遺詔掌握在誰手裡,誰在日後的發言權就最大,他爲了自己的富貴着想也不願意遺詔落在弘晝手裡。

“十一月就是母妃七十大壽。侄兒可藉着籌備壽宴之名進宮探望,此事就交給侄兒去辦好了!”,弘晝拍着胸脯說道,但查明遺詔下落後該怎麼辦他卻沒說,想必是另有打算。

“遺詔的事情急不來,就有勞侄兒小心打聽。這歷來謀劃大事都離不開兵權,這個咱們得好好商議一番!弘晝,你有什麼主意?”,弘晝剛開始的那些分析深得允祿欣賞。在這至關重要的事情上也想聽聽他的意見。

“如今京城裡的兵力分爲內外兩層,宮城之外是京營八旗,正黃旗、鑲黃旗居北,正白旗、鑲白旗居東,正紅旗、鑲紅旗居西,正藍旗、鑲藍旗居南。鑲黃滿蒙漢各三旗安置在安定門內,鑲白旗安置在東直門內,正藍旗安置在崇文門內。正黃旗安置在德勝門內,正紅旗安置在西直門內。鑲紅旗安置在阜成門內,鑲藍旗安置在宣武門內。領侍衛內大臣統領侍衛,掌管皇帝身邊的侍從和守衛;由各旗子弟組建的諸營驍騎營、護軍營、前鋒營協作承擔宿衛、清蹕、宮門啓閉和皇城夜巡之職;內務府三旗也選拔兵丁編爲本府前鋒、護軍、驍騎三營,分掌內廷與御苑的守衛。另有步軍營掌管京城九門的守衛與治安;巡捕營掌管北京城區外圍的治安。火器營、健銳營,駐紮在京外備戰;虎槍營、善撲營、上虞備用處等掌管隨侍皇帝遊獵。”,弘晝先是把京城中的兵力分佈細細的說了一遍。這些東西自從他決定裝瘋賣傻的時候都記在心裡,無時不刻不想着有一天能用上。

“弘晝哥哥實在了不起,我日日幫着阿瑪帶兵都不記得這麼多,沒想到弘晝哥哥不怎麼出府都弄得這麼清楚!”,亮煥心直口快。脫口讚道。

弘明聞言心中的抑鬱又多了幾分,允祿也不爲人察覺的抖了抖眉毛,藉着喝茶掩飾自己的異色,放下茶杯後才問道,“和親王好記性,那依你的意思咱們該從哪些人馬下手?”

“這大內侍衛歷來都從正黃、鑲黃、正白三旗中選出,叔父和都裕親王都曾當過正黃旗都統,想必在侍衛之中有舊部,將來大事一發必定在宮中決勝,到時候咱們宮中得有人接應啊!”,弘晝說道,心中深恨自己手上沒有兵權,“另外如今的九門提督託恩多當年曾在裕親王麾下效力,此人亦可爭取;前鋒營都統某某的老婆曾經被哪位睡了,他心中早有怨氣,想必容易拉攏;驍騎營中......護軍營中......”

弘晝口不停歇一連說了十來個名字,都是手握兵權,要麼和在座的有舊,要麼對今上多有怨氣,要麼家中長輩名列遺詔可以爭取。“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還請叔父和二位兄弟細細篩選一番,務必要找到可靠的人!”,弘晝最後叮囑道!

在腦子裡把這十來個名字細細過了一遍,允祿才稍微鬆了一口氣,這些人中有三成是自己有把握拿下的,廣祿也能拉攏一二人,剩下的大多也都可以通過關係間接拉攏,而和弘晝有關係的竟然連一個都沒有。滿人篤信誰拳頭大誰說了算,故而他對弘晝的戒備略略鬆懈了些。四人商議一番從這些人中選出一名侍衛統領,一名前鋒營副都統,連帶着九門提督託恩多作爲重點聯繫人員,其中侍衛統領和哪位被綠了的副都統由允祿負責,託恩多由廣祿負責;弘晝入宮去打探遺詔下落,弘明去聯繫其他滿人貴族。

確定了聯繫方式後允祿仍然留在莊外,不停的派出親信去上述人家拜訪,弘晝等三人則改頭換面分開三路由三座不同的城門回京開始準備忙活自己的事情。他們沒注意到的是他們的身後都遠遠的跟着幾位紅花會的會衆。

爲了大清的萬年江山,爲了愛新覺羅家的皇位不被外人竊取,爲了尊貴的皇室血脈不被玷污,諸位愛新覺羅家的優秀子孫們開始了打倒僞君、恢復正統江山的行動!

注:木有查到現在的九門提督是誰,只好用後來的代替。。。)u

第206章 太后的恐懼第235章 新知府第220章 首戰4第351章 新目標第118章 商議第363章 兵圍南京第424章 東北戰事第204章 突圍第372章 典禮之後第332章 一樣的廢物第267章 勢如破竹第385章 西洋劍術第266章 佔領福寧第338章 長子出生第360章 春季攻勢第183章 和親王第77章 夜探鄭王府第342章 杭州城下第233章 畫眉第108章 四股勢力第41章 三選一?第149章 原來是自家人第158章 趙家的覆滅第204章 突圍第267章 勢如破竹第225章 掩飾第277章 擴軍第211章 金蟬脫殼第280章 鹽幫由來第107章 再遇乾隆第298章 豪傑來投第332章 一樣的廢物第95章 暴怒的乾隆第283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63章 招兵第89章 紅花會第一屆代表大會3第400章 收復京城第158章 趙家的覆滅第263章 東風至第71章 和第391章 張家口第333章 世界大戰第350章 求親第101章 一等滿蒙二等官第370章 請柬第122章 留學生第414章 心有不甘第248章 流言第21章 如何花錢第361章 勢如破竹第155章 勸捐第355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420章 尋寶之路第334章 藍水海軍夢第284章 備戰第323章 新年展望第160章 出兵第312章 功名之心第219章 首戰3第90章 紅花會第一屆代表大會4第183章 和親王第95章 暴怒的乾隆第367章 運輸公司第297章 拿下臺灣第370章 請柬第365章 英雄和漢奸第205章 出路第345章 衣錦還鄉第241章 福鼎會議第70章 行賄第77章 夜探鄭王府第148章 收保護費的第416章 專業就是專業第2章 屠龍術第63章 管家賈六第147章 大獲豐收第25章 離間計第300章 祭祀第393章 兵臨城下第75章 給和第147章 大獲豐收第314章 舊勢力的反擊第166章 刺刀格鬥技術第292章 大獲全勝第32章 親事第54章 狹路相逢第58章 離開第56章 兩敗俱傷第71章 和第247章 海軍發展計劃第206章 太后的恐懼第158章 趙家的覆滅第108章 四股勢力第244章 接收水師第310章 勸降第286章 目標臺灣府第391章 張家口第243章 新老交替第396章 登陸戰第204章 突圍
第206章 太后的恐懼第235章 新知府第220章 首戰4第351章 新目標第118章 商議第363章 兵圍南京第424章 東北戰事第204章 突圍第372章 典禮之後第332章 一樣的廢物第267章 勢如破竹第385章 西洋劍術第266章 佔領福寧第338章 長子出生第360章 春季攻勢第183章 和親王第77章 夜探鄭王府第342章 杭州城下第233章 畫眉第108章 四股勢力第41章 三選一?第149章 原來是自家人第158章 趙家的覆滅第204章 突圍第267章 勢如破竹第225章 掩飾第277章 擴軍第211章 金蟬脫殼第280章 鹽幫由來第107章 再遇乾隆第298章 豪傑來投第332章 一樣的廢物第95章 暴怒的乾隆第283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163章 招兵第89章 紅花會第一屆代表大會3第400章 收復京城第158章 趙家的覆滅第263章 東風至第71章 和第391章 張家口第333章 世界大戰第350章 求親第101章 一等滿蒙二等官第370章 請柬第122章 留學生第414章 心有不甘第248章 流言第21章 如何花錢第361章 勢如破竹第155章 勸捐第355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420章 尋寶之路第334章 藍水海軍夢第284章 備戰第323章 新年展望第160章 出兵第312章 功名之心第219章 首戰3第90章 紅花會第一屆代表大會4第183章 和親王第95章 暴怒的乾隆第367章 運輸公司第297章 拿下臺灣第370章 請柬第365章 英雄和漢奸第205章 出路第345章 衣錦還鄉第241章 福鼎會議第70章 行賄第77章 夜探鄭王府第148章 收保護費的第416章 專業就是專業第2章 屠龍術第63章 管家賈六第147章 大獲豐收第25章 離間計第300章 祭祀第393章 兵臨城下第75章 給和第147章 大獲豐收第314章 舊勢力的反擊第166章 刺刀格鬥技術第292章 大獲全勝第32章 親事第54章 狹路相逢第58章 離開第56章 兩敗俱傷第71章 和第247章 海軍發展計劃第206章 太后的恐懼第158章 趙家的覆滅第108章 四股勢力第244章 接收水師第310章 勸降第286章 目標臺灣府第391章 張家口第243章 新老交替第396章 登陸戰第204章 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