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吾心安處一

永慶十年秋,尚未入冬,外間明明還掛着日頭,慕夕瑤卻已然覺得冰寒刺骨。縮在建安帝懷裡,肩上是他細心替她收攏的狐裘。男人手掌煨着她小手,輕拍小女人背心,哄着眼眶紅紅的女人,聲音異常柔和。

“莫再難過。慕大人離去,慕家一門朕會代爲看顧,莫非嬌嬌信不過朕?”

今日慕謹之扶靈回青州。建安帝御駕攜皇貴妃特來送別。才離了碼頭,方纔見了父親靈牌,又勾她得眼淚汪汪,皇帝看着實在心疼。這會兒正坐在回程暖轎中,這般大的體面,看在外人眼裡,羨豔非常。

“母親也是難受的。”不過幾日於氏便消減下去,可見人後沒少躲着傷心。“臣妾心裡也捨不得。”

自她來到大魏,最先給了她寵愛,非是面前男人,而是家中父母。去年除夕還接了人進宮,一家子團團圓圓,眼看又是一年佳節,便在這當口上沒了人,叫她如何寬得了心。

懷中小身子壓抑着悄然戰慄,便是難受,也乖乖巧巧,越發惹得宗政霖心憐。

莫看她平日張牙舞爪,真遇見叫她難受的事兒,這女人從不揹着他一個人抹眼淚。便是她不好過,哪回都是拉了他靜靜陪着。

偏就如她這般落在旁人眼裡“不體諒”,很是合了他心意,叫皇帝心裡十分受用。

永慶八年那會兒,還差五日滿週歲的誠詹出了水痘。玉姑親來開了單方,她也陪着兩宿沒閉眼。那會兒這女人也是靜默靠在他懷裡,小手揪緊他衣袍,強撐着不肯閉眼。

“乖些,聽話。歇息片刻,回宮若是叫幾個小的瞧見,又得圍在嬌嬌身旁跟着憂心。尤其榮慧,怕是要哭鼻子。”小丫頭比她母妃性情更要嬌氣,照着小女人說法,都怪他慣得厲害。而最大的誠佑,如今虛歲已滿十六。

永慶十年十月初四,當今告太廟,奉先殿,行祀禮,下詔冊立皇長子宗政德儲君之位。一併晉封的,還有二皇子總政民,尊“泰王”。

聽他提及宮裡幾個小的,皇貴妃娘娘就着萬歲爺衣襟蹭了蹭臉。再擡頭,鼻尖通紅,頗有些難爲情。“您莫說與那幾個知曉。”

“應你便是。”知她到底還顧着做母妃的顏面,宗政霖抽出她襟口掖着的錦帕,展開來細細替她收拾妥當。

便這般抱着嬌軟女人,皇帝目中若有所思。

陰了一冬的天兒好容易過去,到了永慶十一年,闔宮上下總算雨過天晴,御書房門外顧公公也跟着長長舒了口氣。

萬歲爺賞了榮慧公主西邊兒送來一對兒翎鳥,見着七歲女童撅嘴兒與那扁毛畜生慪氣,皇貴主子終於展露笑顏。這幾日毓秀宮中又恢復了往昔熱鬧,連帶御書房裡,今上也跟着緩了面色。

“皇上,皇貴主子給您送了紅棗銀耳羹來。吩咐老奴務必瞅着您趁熱用了。”

擱下湖筆,建安帝執起湯匙,不過小半碗已覺飽腹。放下瓷碗,無意間瞥見顧長德收拾的雙手,手背青筋凸顯,瘦削生了斑紋,皺紋密佈。

“明年也該輪着你榮養。朕身邊得用之人又少一個。”罕見生出些感概,卻引得顧長德惶恐跪下,叩首表了衷心。

罷了,到底是懼怕他的。這時候尤其懷念小女人在他跟前諸般放肆。

“到時記得提醒朕,多些賞了你。多年主僕情分,莫叫朕虧待了纔好。”揮手叫人退下,皇帝向後靠躺錦榻,緩緩閉上眼眸。

顧公公將食盒遞與毓秀宮小宮女,自個兒把着拂塵,腦子裡慢慢回想,總覺萬歲爺近些日子以來像是有了變化。可到底哪處與往日不同,卻又琢磨不透。怕是宮裡也就皇貴主子能摸清一二?

如顧長德所料,慕夕瑤確實發覺boss大人這段日子,往毓秀宮來得更勤了!

那男人起初還是怕她又偷偷想起慕大人,搬了摺子過來,陪着一處,逗她說話。之後她忙着管教榮慧與誠詹,哪個都不是聽話的主。boss大人又怕她操勞累壞了身子,更是得空便過來與她分擔一二。

自然,宗政霖更樂意抱着榮慧,驕傲得那小姑娘就愛挑了誠佑跟前各種顯擺。

至於誠詹小包子,性情與兩個兄長又是另一番模樣。小豆丁機靈得很,人小鬼大,主意還忒多。仗着宗政霖對幼子稍有寬和,依舊一副寵溺做派。整好合了他野性子,後宮裡連着鏡湖養的錦鯉,也被他撒網捕了好幾次。氣得慕夕瑤頭一回拿了雞毛毯子,高高挽起衣袖,作勢要湊人。

奈何才三歲的孩童,長得結識,瘋跑起來哪裡是她能逮得住人。惹火了皇貴妃,這位也不是有耐性的主。一狀告到建安帝跟前,先頭還活蹦亂跳的潑猴,見了父皇瞬間沒了氣焰。揪住衣襬,睜着與宗政霖像極的眸子,父子倆對視一眼,那小傢伙便低低垂着腦袋,學着她母妃無賴樣子,也不怕他說教,撲上去抱着他大腿使勁兒討饒。

便是被慕夕瑤最是瞧不上眼“小馬屁精”榮慧長公主,自見了幼弟如何討好父皇,也大是讚賞,誇了句弟弟“很是長進”!

這話傳到皇貴妃耳中,得,倆小一併外間誦書。大的念《魏史十二卷》,小的抱着本《韻律》,結結巴巴含糊其辭。沒法子,人太小,字兒認不全。

到了最後還是趙嬤嬤着急皇貴主子對小殿下太是較真兒,偷偷使了人往御書房報信兒。若非萬歲爺過來親自哄着,叫娘娘軟了脾氣,兩位殿下還得再罰半個時辰。??—寵妃

如此這般,建安帝於政事上日漸犀利果決。餘下時候多有待在皇貴妃宮中,哄着大的,再教養小的,日子倒也過得和美。

只苦了前朝衆臣,眼巴巴瞅着後宮主位空缺,又怕萬歲爺早朝上應了大選,轉眼待得秀女入宮,再是撂一旁只稀罕毓秀宮那位。

依照歷朝規矩,皇帝若是玉露不均,總有些旁的牽制。譬如朝政,太后,或是帝王自小一身教養。

可惜偏就遇上這麼位爺!性子強得已是叫人莫敢違逆,還一力平了兩晉,聯姻東烏昭達。順勢整治世家門閥,藉着劃分郡縣之利,大刀闊斧重組內閣,鞏固皇權。

建安帝於政事上歷來能聽進諫言。可真到了決斷時候,方纔明白先帝爺手腕何其溫和。之於太后……不說也罷。

有了不受寵的賢妃九嬪跟前擺着,衆人無可奈何,只得將目光往太子爺身上瞅。好容易有了盼頭,偏偏皇貴主子發了話。太子殿下再兩年選妃不遲。

得,盛京裡頭多少世家又沒了指望。自家姑娘過了年歲,選秀哪裡還輪得上!皇貴妃您倒是有萬歲爺撐腰,不怕再多壞了規矩!

第186章 丟人第361章 回報第85章 禁(下)第105章 餘波第341章 面目第384章 問責第1章 逆襲開端第113章 局(2)第43章 賀儀第270章 篡改第159章 教兒第111章 清音第216章 逼迫第410章 分封第131章 家書第406章 密探第19章 混香第449章 爭鋒第183章 凸顯第446章 討賞第93章 事端第57章 吸奶第308章 醫館第344章 到來第386章 揭秘第30章 規矩第279章 遺落第88章 遇刺第13章 庶妃第56章 蒂落第327章 心計第359章 解恨第373章 良娣第355章 兩心第154章 早間第304章 登舟第214章 跪請第205章 嬌柔第4章 侍妾第192章 不好第130章 解惑第69章 端倪第219章 禍害(1)第312章 轉呈第255章 手書第288章 把戲第157章 取笑第106章 雙姝第153章 私語第2章 慕府一年第340章 隱秘第307章 落腳第133章 成全第434章 犀利第408章 爲誰?第371章 奪嫡第421章 自食其果(上)第230章 庶妃第242章 暗處第324章 驚嚇第7章 字條第372章 發賣第95章 堅韌第58章 洗三第436章 兩歡第115章 局(4)第419章 喜臨第62章 混亂第452章 心頭肉第213章 生疏番外吾心安處五番外鳳歸最美的時光第430章 出賣第437章 帝心第50章 擡妾第125章 準備第371章 奪嫡第373章 良娣第108章 刁難第446章 討賞第363章 胸懷第334章 兼顧第276章 暖夜第178章 重建第75章 錦簇第185章 敗筆第439章 謀動第450章 底牌第421章 自食其果(上)第137章 過招第189章 抑揚第1章 逆襲開端第282章 背對第344章 到來第220章 禍害(2)第8章 荒唐第158章 逗弄番外吾心安處四第140章 暗流
第186章 丟人第361章 回報第85章 禁(下)第105章 餘波第341章 面目第384章 問責第1章 逆襲開端第113章 局(2)第43章 賀儀第270章 篡改第159章 教兒第111章 清音第216章 逼迫第410章 分封第131章 家書第406章 密探第19章 混香第449章 爭鋒第183章 凸顯第446章 討賞第93章 事端第57章 吸奶第308章 醫館第344章 到來第386章 揭秘第30章 規矩第279章 遺落第88章 遇刺第13章 庶妃第56章 蒂落第327章 心計第359章 解恨第373章 良娣第355章 兩心第154章 早間第304章 登舟第214章 跪請第205章 嬌柔第4章 侍妾第192章 不好第130章 解惑第69章 端倪第219章 禍害(1)第312章 轉呈第255章 手書第288章 把戲第157章 取笑第106章 雙姝第153章 私語第2章 慕府一年第340章 隱秘第307章 落腳第133章 成全第434章 犀利第408章 爲誰?第371章 奪嫡第421章 自食其果(上)第230章 庶妃第242章 暗處第324章 驚嚇第7章 字條第372章 發賣第95章 堅韌第58章 洗三第436章 兩歡第115章 局(4)第419章 喜臨第62章 混亂第452章 心頭肉第213章 生疏番外吾心安處五番外鳳歸最美的時光第430章 出賣第437章 帝心第50章 擡妾第125章 準備第371章 奪嫡第373章 良娣第108章 刁難第446章 討賞第363章 胸懷第334章 兼顧第276章 暖夜第178章 重建第75章 錦簇第185章 敗筆第439章 謀動第450章 底牌第421章 自食其果(上)第137章 過招第189章 抑揚第1章 逆襲開端第282章 背對第344章 到來第220章 禍害(2)第8章 荒唐第158章 逗弄番外吾心安處四第140章 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