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君臨(十六)

使者當然無法答覆丁一的問題,更爲重要的是,這年頭聯軍的軍紀不是一般的差。看看十字軍東征就知道了,當時的東羅馬雖說得了援軍,也被援軍搶慘了吧。如果要讓他們把軍隊指揮權交給丁一,也許這還可以談吧。因爲丁一的戰績和威名在那裡,也不是說沒有餘地可以商量。

但若要套用丁一這麼的軍律,恐怕聯軍還沒開始打仗,這幾個國家的士兵就沒幾個人了。因爲按着丁一的軍紀,憲兵和軍法官就會將這幾個國家的大多數士兵,進行起訴之後,判處死刑馬上執行。

“陛下,這不是我們所能答覆的事,請容許我們回國之後,把您的意思傳遞,然後再給您回覆。”這是那些使者唯一能說的話。

丁一併沒有逼迫他們要在某時某日給予答覆,也沒有說他們非得出兵多少之類的:“可以,不過你們要記住,但凡我的戰旗所插下的地方,它不是屬於大明天朝,就是屬於羅馬帝國。”

這聽上去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對於外交使節來說,他們卻就聽出了問題。

丁一是在警告他們,如果他們沒有一個明確的回覆,那麼想到戰爭來摘果子,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而這讓他們感覺到震驚,因爲他們原本想着的,是建立一個聯盟來對抗奧斯曼,而明顯丁一是打算擊退敗奧斯曼帝國這個龐然大物!

對於他們來說,第一反應就是囈語,就算港口那如同海上城堡一樣的艦隊,也不能讓他信服。因爲船堅炮利並不能解決一切的問題:“正如陛下所說的。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您的火炮,遠遠無法覆蓋奧斯曼的每一處土地,在收縮沿海的區域之後,艦隊就只能起到一個封鎖的作用。”

這位使節是頗有些軍事修養的。丁一併沒有勃然大怒,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道:

“請拭目以待。”

而把這些使節送出去的劉吉,則對他們說道:“先生說過的話,無論聽起來多麼不可思議。請相信,它將會變成事實。”

在登上歸途時,威尼斯的使節向匈牙利人詢問。對於丁一和劉吉的話,是怎麼看的?

“瘋了,一個瘋了的皇帝,他以爲君士坦丁的紫袍能帶給他神力麼?活着的君士坦丁十一世,尚且死在奧斯曼人的手裡!那紫袍和皇帝的冠冕。是一個詛咒,讓這位陛下走向滅亡!”匈牙利人是這麼看的。

而摩爾多瓦的使節,當然附和匈牙利人:“他麾下的官員,也正被君士坦丁這個詛咒所迷惑,也同樣陷入瘋狂之中。以他的說話,這位陛下豈不是如神一樣?‘無論聽起來多麼不可思議,請相信,它將會成事實’。這跟‘神說要有光,便有了光’有什麼區別?”

這很快就取得到了大家的共識,覺得丁一瘋掉了。丁一手下的人也同樣瘋掉了。

而當他們回到歐洲之後,一個所謂“君士坦丁的詛咒”就開始流傳起來,這個版本演變不久之後,就變成了“被詛咒的波塞冬”,不單說是君士坦丁傳承給丁一的紫袍和東羅馬傳承,是一種詛咒。其中還有法老王的詛咒。因爲丁一把上下埃及送給了莫蕾娜。

至於邏輯?爲什麼丁一把上下埃及送給莫蕾娜,就會受到法老的詛咒呢?如果按照仇恨關係來計算。法老們不是應該去詛咒哈里發們纔對麼?而哈里發纔來詛咒丁一,這樣才合理吧?問題是。謠言和傳聞需要合理跟合乎邏輯嗎?

相比之於大明,特別是現在的大明,文盲率極高的歐洲大陸上,對於傳謠,是有着很寬廣的羣衆基礎的!

不過這個時候,大明中海艦隊,派出以四艘一級戰列艘,六艘巡洋艦,十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旗艦上掛着大明靖海郡王、太子少保旗號,及羅馬帝國雙頭鷹皇帝戰旗,戰鬥序列爲大明地中海艦隊混成艦隊、羅馬帝國愛琴海艦隊,從容駛入了愛琴海。

而艦隊連一個使者也沒有派出,首先就炮擊了位於愛琴海伊茲密爾灣東南角的士麥拿古城。這一天。愛琴海的若干個東南方城市,都看見了濃煙,包括羅德島上的醫院騎士團也派出了艦船來觀察。

上千發高爆炮彈把整個士麥拿古城變成了人間地獄,大火、殘肢、慘號,在這個古老城市各處不斷持續地響起來。羅馬帝國愛琴海艦隊在當天中午,摧毀了前來支援的一百多艘奧斯曼的槳帆戰船,然後再次向這座公元前六百年就建成的古城,繼續傾瀉彈藥。

炮彈不可能精確到完全不涉及民居,就算千百年後裝備了火控雷達的火炮也難以完全做到,何況於丁一現時的軍事技術?而且對於或是或非的軍事設施,丁一也絕對不可能因着所謂人性的僞善放棄轟擊,而等侍士兵上岸之後,爲了這種僞善去做無謂的犧牲。

沒有任何憐憫和同情,倒是那些被摧毀的槳帆戰艦水兵,得到了明軍的救援。

在第二輪炮彈停止呼嘯之後,士麥拿,這座在公元前六百年以前就存在的古城,到現在已是奧斯曼帝國有數的大城市,也是奧斯曼帝國貿易中心的城市,極快地就舉起白旗,多面的白旗。大約是害怕明軍沒有看清,他們想投降的意思。

“讓他們上來。”丁一在得到彙報之後,舉起望遠鏡看着那條打着白旗的小船,這麼對着劉吉吩咐。

過來投降的並不是奧斯曼人的將領,而是幾個希臘人。

丁一很有些好奇的問道:“你們來做什麼?奧斯曼人的將領或是官吏呢?”

“他們,已經迴歸神的懷抱了。在上午的時候。”希臘人極爲驚恐地回答着丁一的問題。

第一輪炮擊,上千發的高爆彈,就把整個兵營都夷爲平地了。

士麥那本來就是一個希臘城市,或者說,是古希臘人的殖民城市。

該城還是早期基督教教會所在地之一。

只不過這個時期,奧斯曼的國力大盛,連希臘都淪陷了,別說士麥那。

“你們準備向我投降?“丁一把玩着手中的杯子,向着那些跪在跟前的希臘人問道。

沒有哪個希臘人堅持什麼不能雙膝下跪,洋鬼子的膝蓋也是可以彎的,只要有着足夠的炮火。

“是的,我們投降,這不是我們所能抵抗的力量!”他們驚慌地尖叫着,象是面對暴徒的無助少女,儘管希臘式的臉龐,讓他們硬朗的臉部線條,仍然有着當年溫泉關三百勇士的影子。但他們身體之中,顯然已經不再流着那種狂熱好戰的血液了,他們不是那些“要不拿着盾牌,要不躺在上面回來”爲戰鬥而生的人。

丁一搖了搖頭,儘管斯巴達除了軍事之外,一無是處,無論從政治到藝術,但原來丁一還是希望,能從希臘人身上,看到那種血性和不屈的。可惜,歲月稀釋了許多東西,

“奧斯曼人回來了,你們怎麼辦?再一次投降嗎?那仍然是你們所不能抵抗的力量啊。”丁一毫不客氣地反問着這幾個希臘人的代表,“今天向我投降,明天向奧斯曼人投降,你們的投降,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

也許是感覺到死亡的威脅如此清晰,也許是一時間福至心靈,那些希臘人裡,年紀較大的男子,他沒有象其他的同伴一樣,沉浸在驚恐和哭泣之中,他擡起了頭:“陛下,我願爲您作戰!”

這位原本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籍籍無名的希臘人叫第歐根尼。

不過,在這一刻,他拯救了這座城市。

新羅馬帝國的第一座城市,士麥那。

當他回到了士麥那,去問那些仍在殘墟中哭泣的人們:“有誰願意和我一樣,爲波塞冬去戰死的?”他開始得到的迴應,是咒罵和石塊,以至他的額角被砸得青腫,不過第歐根尼沒有退卻,也沒有向正在修築灘頭陣的新羅馬帝國禁衛第一師求援。

他知道自己和這座城市的人們,如果要活着,就必須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在丁一面前。

“爲什麼要爲波塞冬去打仗?你瘋了嗎?他毀了我們的家!他用從天而降的烈火,殺死了我們的朋友和親人!”有希臘人在憤怒地吼叫着,質問着第歐根尼,“不,我不會這麼幹的!讓他來殺死我好了!”

“死是一種仁慈。”隨着第歐根尼上岸的劉吉,他的希臘話說得極爲不錯,“你們已經投降,就不會被殺死。但你們將被放逐,是的,我們不會殺死已投降的人,但你們是平民,不是俘虜,所以我們也不會奴役你們。放逐,給予你們自由。”

這哪裡是自由?他們跑到奧斯曼人的地盤,必定是殘酷的刑罰,來榨取奧斯曼人認爲這些人所知道的明軍信息;或者成爲奧斯曼人的奴隸;或者被認爲是丁一的奸細,然後直接被殺死;或者因爲丟失了士麥那,被奧斯曼將領毫無理由、只爲泄憤地殺死。

但這些不是丁一和劉吉他們所關心的問題。

運輸船上,五百戶軍戶已經開始在準備下船,不是五百人,而是五百戶,包括了正軍、軍餘,他們的父母和妻兒等等。在伊斯梅利亞還有另外五百千戶已隨丁一西來的軍戶,對於大明龐大的衛所體系,這不過是一個千戶所而已。

在廣州府、泉州府,還有下一批三千戶軍戶在準備上船西來。

明字戰旗和兩頭鷹旗,在港口被升起。

“這只是開始。”丁一微笑着自語。

第6章 會師(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八)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3章 心如鐵(八)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三)第30章 殺官(二)第78章 閒遊獨木橋(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八)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3章 立儲(十七)第6章 傷別離(十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56章 受辱(二)第1章 溫柔鄉(八)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6章 傷別離(十四)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4章 新君(十四)第3章 退婚(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六)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4章 萬山在握(一)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5章 租界(三)第7章 猙獰(十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7章 風蕭蕭(十七)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一)第2章 憑陵雜風雨(二)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2章 遠航(五)第6章 會師(五)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26章 視死忽如歸(四)第101章 只待東風(五)第73章 閒遊獨木橋(三)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5章 奪門(四)第3章 爪哇(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2章 遠航(四)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37章 勳貴(一)第83章 其血玄黃(一)丁一的奮鬥十五第2章 遠航(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五)第2章 定埃及(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八)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18章 獨立顧八方(一)第58章 交易(二)第1章 督廣西(十二)丁一的奮鬥十七第8章 決鬥(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四)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二)丁一的奮鬥十第4章 萬山在握(六)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2章 定埃及(十)第8章 轉進(二)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12章 威脅(二)第6章 歐洲(十六)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8章 轉進(四)第6章 歐洲(十二)第7章 辭京(六)第9章 風*流*眼(二十二)第43章 暗涌(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40章 熟人(二)第57章 更有強中手(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九)第111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三)第7章 猙獰(八)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40章 熟人(二)第1章 萬事開頭難(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第3章 永鎮廣西(一)第23章 江山萬里煙(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18章 江山萬里煙(八)第1章 入埃及(二)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4章 出印度洋(九)
第6章 會師(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八)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3章 心如鐵(八)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三)第30章 殺官(二)第78章 閒遊獨木橋(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八)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3章 立儲(十七)第6章 傷別離(十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56章 受辱(二)第1章 溫柔鄉(八)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6章 傷別離(十四)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4章 新君(十四)第3章 退婚(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六)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4章 萬山在握(一)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5章 租界(三)第7章 猙獰(十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7章 風蕭蕭(十七)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一)第2章 憑陵雜風雨(二)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2章 遠航(五)第6章 會師(五)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26章 視死忽如歸(四)第101章 只待東風(五)第73章 閒遊獨木橋(三)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5章 奪門(四)第3章 爪哇(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2章 遠航(四)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37章 勳貴(一)第83章 其血玄黃(一)丁一的奮鬥十五第2章 遠航(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五)第2章 定埃及(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八)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18章 獨立顧八方(一)第58章 交易(二)第1章 督廣西(十二)丁一的奮鬥十七第8章 決鬥(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四)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二)丁一的奮鬥十第4章 萬山在握(六)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2章 定埃及(十)第8章 轉進(二)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12章 威脅(二)第6章 歐洲(十六)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8章 轉進(四)第6章 歐洲(十二)第7章 辭京(六)第9章 風*流*眼(二十二)第43章 暗涌(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40章 熟人(二)第57章 更有強中手(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九)第111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三)第7章 猙獰(八)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40章 熟人(二)第1章 萬事開頭難(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第3章 永鎮廣西(一)第23章 江山萬里煙(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18章 江山萬里煙(八)第1章 入埃及(二)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4章 出印度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