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舌戰(二)

鄭文奎聽了,一時爲之舌結,丁一卻不放過他:“宋時百姓雲‘金有狼牙棒,宋有天靈蓋’,我看永章兄的擔心,大至也是如此吧?若是兄臺覺得這說得通,不如教兵部撤了天下兵馬,省下無數錢糧,別說壓馬價,便給他兩倍三倍又如何?這養兵的錢糧反正在兄臺眼中是一丁點用也沒有的,咱們便如此做就好,四夷誰來索要,就盡數予他們就是。”

鄭文奎聽着連連搖頭,只是說:“學生卻不是這意思……”

“那麼永章兄的意思,是無用的兵馬照舊養着,四夷來索要錢物盡數給予?我大明有個聚寶盆,裡面有取不盡的錢糧麼?或者永章兄應該去問問戶部,到底大明每年有多少節餘?”丁一每一句話都說得極慢極清楚,邊上那些士子也聽得分明,“只不過就算大明真的有個聚寶盆,學生也仍然會壓下馬價,盡餘所能去壓,若是可以,一毫錢也不要給。”

不論是面前三人還是邊上一衆士子,都鬨然色變,但丁一併沒有給他們指責自己的機會,他擡眼望着這舉監生,穩穩地說道:“餘,是漢人。兄等或不是漢人,自然無丁某的顧慮,但丁某如面對狄夷做那奴顏婢膝之態,恐家祭之日,難對祖先。”

沒錯,就是皇漢理論。

不是覺得皇漢理論是對的,而是要在這個時代,在被打上閹黨烙印之後翻身,就得佔據道德制高點,那麼皇漢理論絕對就是最爲合適的論調。

如果說其他原因比如廕監例監之流,或還有土官土知洲的子弟,這些舉監生,哪個不是漢人?被丁一這麼拋出皇漢論調,一時間卻是許多人便失了聲。最激昂的鄭文奎也無語低頭,用力地捏着手中茶盞,似乎把茶盞捏碎了便能解決這問題也許。

這時陳獻章輕咳了一聲,卻對丁一拱了拱手笑道:“如晉兄所願確是有幾分道理,但雖知‘國雖大,好戰必亡’……”

“公甫欺我!後面還有半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並且敢問公甫,此典出所處?”丁一很客氣與他對答,只因這位並不咄咄逼人禮數周到。

“出自《司馬法》,仁本第一……”

“何時成書?”

“據考,應是戰國……”

丁一笑了起來:“莫非公甫與諸位,是學着春秋戰國的賢人,打着是‘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的心思?敢問諸位是看好哪一株木?可能告知學生麼?瓦刺麼?”

良禽擇木而棲,後面還半句叫做賢臣擇主而事。

這話就是誅心了,卻是指責他們準備叛國了。

衆人不禁又是被嗆得一愣,丁一真不知道剛纔那句話出自何處?穿越之前他的確不知道,但在發問的時候,他卻是十分清楚。因爲這二十幾日丁一翻了許多經書,尋章摘句爲這皇漢理論做支撐,對於官員、士子、百姓有各種不同的應對方案,他們可能的反應,也在丁一的推敲之中,當然丁一現在不可能把各種人等可能的反駁都推出來,因爲他對經書確實不熟,這也是一開始他不說話的原因,去跟這羣舉監生比引經據典?那腦子怕不是進水了,而是進糞了。

他尋找一個合適的契機,然後控制節奏,慢慢把話題引入他已準備好的方案之中。

“諸位非是漢人後裔,丁某也不敢怪責,只是丁某卻從不曾生起擇木而棲的念頭,所以丁某隻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丁某也從不敢叫他人爲我去死,但丁某敢於去死,若瓦刺犯邊,丁某便投筆從戎!如此,不過一個漢人後裔的心思,諸君是不能懂的。”

鄭文奎那額角青筋跳得怕人,教人害怕他會不會下一刻血管爆開,此時聽着丁一又第三次說他自己是漢人,所以其他人不懂他云云,鄭文奎便實在忍耐不住了,拍案而起:“好,明犯強漢雖遠必誅,若他日瓦刺犯邊,鄭某也必投筆從戎!只盼如晉要記得今日此言!”

丁一大笑站了起來,果不期然,最爲憤青的其實便是最好對付,他把着鄭文奎的手,開口道:“原來永章兄亦是漢裔麼?難得難得!兄看這邊廂二三十人,衣冠飄飄,卻只得你我兩個漢人後裔,平日間閒來無事,還得多走動纔是……”

王佐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衝丁一拱了拱手說道:“長江後流推前浪,佩服!告辭了。”他卻不是鄭文奎,被丁一輕易就煽動了起來,只是他爲人卻是有擔當的,所謂願賭服輸,響鼓不需重擂,這場面到了這地步,再說下去也是無益,所以便起身走了。

有十數個士子隨王佐去了,還有三四個卻圍了上來,把手也搭在丁一與鄭文奎的手上,紛紛道:“他日邊患若起,原同死耳!”看來類似類聚,這鄭文奎交結的,都是熱血的憤青,此時被丁一說動,立時也不叫他“丁兄”了,改口稱他“如晉”。

待得鄭文奎那夥人也走了,矮几前面還坐着一個人,卻是那位陳獻章,他見丁一望向他,便笑道:“如晉兄此間的茶極好,這煎茶的人也極美。”他倒是坦蕩地稱讚雪凝,但丁一能看得出他的眼神並沒有什麼色yù的味道,只是欣賞而讚歎,卻聽他又道,“如晉兄,交淺言深,方纔那般言辭,詭辯之術也,難道他日兵戈起,兄當真投筆從戎?或是如晉兄有什麼把握,瓦刺不會犯邊?”

丁一不禁重新打量了這位右臉生着七顆小小黑痣的書生,他的確很聰明,不過丁一卻不怕被他看破,因爲土木堡王振必煽動英宗親征,那麼王振必死,丁一想活,就只有跟着英宗纔有一線活路,要不留在大明,到時可不是辯論了,一律打死管你什麼皇漢?

“若不敢沙場相見,餘如何敢壓馬價?”丁一看着雪凝換了一壺新茶沏上,卻伸手對陳獻章道,“請茶。”

陳獻章笑了笑,端起茶慢慢喝了,良久才把一杯茶喝完,放下茶杯站了起來,卻對丁一說了一句:“吾也是漢人,若能與如晉沙場相見,獻章再謝今日腹誹之罪。”

丁一看着他灑脫前行的身影走出金魚衚衕,笑了起來執起雪凝的手說道:“大功告成,演出成功!”一下竟把她抱了起來轉了幾圈,雪凝被他嚇得半死,掙脫開來只覺天旋地轉,紅着臉往宅院裡奔了入去,扔下一句,“如玉說得對,老爺壞死了!”

當如玉奔入了宅院,丁一背手看着金魚衚衕巷口探頭探腦的人們,看熱鬧真是哪個時代都一致的,丁一擠出一個露出八顆牙齒的笑臉,想擡起手跟街坊們打個招呼,才醒起自己身處大明正統年間,於是擡起雙手遠遠作了個揖。

丁一這麼幹,卻也是任務計劃的一部分,現可不是丁一前世那種住對門十年連隔壁姓啥都不知道的年代,在街坊中留下一個較好的印象,還是很重要的,好人與壞人名聲是怎麼來的?不就是這麼傳播開的嘛。

世上沒有無緣故的情誼,也沒有無緣故的仇怨,總歸是有着因方纔有結果的。若是什麼都不做,除非丁一打算在這金魚衚衕住上幾代人,否則想要贏得什麼好聲評卻是絕對不可能,反至大家會覺那大宅院裡住得怪人云雲。

所以纔有中隱隱於市的說法,便是隱居市井之間,泯然衆人的話,反而比起離羣索居在山野中更能被發現,畢竟藏匿起一顆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放入沙漠之中。

而丁一便是不欲做一顆放於沙漠中的沙、一滴匯在大海中的水。要完成自己的目標便需要造勢,而宅院邊的街坊就是必不可以少的第一步。

這年頭的人禮節比較講究,遠遠便有不少人抱拳還禮,當然也有一兩個袖手離去的身影,但丁一不在乎,他不可能取悅所有人也不需要這麼幹,只要大多數街坊都覺得這丁秀才人蠻好就足夠了。

日後又在丁一的授意下,充做門房那半大孩子不時掏出的半把茴香豆,漸漸也將衚衕左近的孩童惹引過來,在門房那裡賺得幾顆茴香豆或是一顆冰糧葫蘆解了饞,那孩童回得家去自然也不會說丁家宅院的壞話。

有時到了天黑那在衚衕裡玩耍的小孩還沒歸家,劉鐵見着也會把他們哄回家去,又依着丁一所教的,說些什麼近日據說有人販子四處物色孩童,那街坊自然也慢慢對這丁家宅院生起好感來。

而因此後來竟倒也生出一些附帶的效果來,例若誰對丁家宅院探頭探腦、問東問西的,街坊往往便會無意間去跟小門房說起;或是周圍有誰因爲宅院裡的奴婢行徑,對丁家宅院不太滿意,劉鐵便也按着丁一的授意,帶了些薄禮上門去賠個不是。

漸漸的,不知不覺到了個把月以後,金魚衚衕的街坊對這丁家宅院卻便親切了起來,如同一起生活了多年的鄰居,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王佐等人自那日離去之後,便分成了兩派,以王佐和陳獻章爲首的那些舉監生人數要略少,他們都覺得丁一所說的東西並非沒有道理,但不見得便是至理,只是身爲漢人,要他們站出來去反駁丁一實在又不太好說,並且這年代講究個大義,丁一的皇漢理論便是揮舞着大義的旗幟,所以這些人選擇了沉默不語;

而以鄭文奎爲首的一派人數較多些,都是熱血的性子,在讀書人裡不時爲丁一鼓吹,又不自覺的充當皇漢理論的二手販子,一時之間,漢人後裔丁一,這六個字,竟在京師讀書人的圈子裡流傳起來,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

看着十三位了,就差一點啊諸位看官,再往上挪挪咱們就能首頁露個小臉了!來吧,給點票票給點收藏啊,要向前衝!

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111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三)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八)第5章 奪門(十三)第1章 入埃及(十一)第9章 風*流*眼(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六)第2章 絕戶計(十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第5章 奪門(二)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9章 風*流*眼(十七)第112章 血腥序幕(九)第8章 轉進(十八)第8章 考較(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2章 遠航(二十一)第9章 風*流*眼(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一)第7章 猙獰(十二)第7章 辭京(十)第3章 飛地(十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五)第7章 風蕭蕭(一)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41章 殺熟(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六)第28章 謀逆(四)第11章 威脅(一)第3章 爪哇(四)第8章 決鬥(二十二)第84章 虎脫柙(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八)第4章 新君(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64章 更有強中手(九)第8章 轉進(十七)完本預告及請假事宜第7章 考較(一)第7章 猙獰(十四)第3章 心如鐵(一)第7章 猙獰(三)第1章 舊部(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3章 心如鐵(十七)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八)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3章 立儲(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5章 奪門(十二)第5章 奪門(十六)第8章 決鬥(七)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114章 血腥序幕(十一)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五)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1章 督廣西(十一)第7章 猙獰(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76章 贏取自由身(一)第6章 歐洲(十七)第5章 奪門(一)丁一的奮鬥三十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23章 視死忽如歸(一)第91章 天子賜顏色(三)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30章 殺官(二)第7章 辭京(八)第3章 心如鐵(七)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44章 暗涌(二)第27章 謀逆(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六)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第2章 遠航(十七)第5章 君臨(十一)第7章 風蕭蕭(三)第6章 歐洲(十四)第4章 新君(七)第8章 決鬥(十三)第8章 轉進(十)第41章 幽懷恨無句(十一)第83章 其血玄黃(二)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3章 爪哇(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六)第2章 遠航(十九)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九)
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111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三)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八)第5章 奪門(十三)第1章 入埃及(十一)第9章 風*流*眼(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六)第2章 絕戶計(十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第5章 奪門(二)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9章 風*流*眼(十七)第112章 血腥序幕(九)第8章 轉進(十八)第8章 考較(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2章 遠航(二十一)第9章 風*流*眼(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一)第7章 猙獰(十二)第7章 辭京(十)第3章 飛地(十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五)第7章 風蕭蕭(一)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41章 殺熟(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六)第28章 謀逆(四)第11章 威脅(一)第3章 爪哇(四)第8章 決鬥(二十二)第84章 虎脫柙(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八)第4章 新君(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64章 更有強中手(九)第8章 轉進(十七)完本預告及請假事宜第7章 考較(一)第7章 猙獰(十四)第3章 心如鐵(一)第7章 猙獰(三)第1章 舊部(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3章 心如鐵(十七)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八)第87章 贏取自由身(十二)第3章 立儲(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5章 奪門(十二)第5章 奪門(十六)第8章 決鬥(七)第4章 萬山在握(七)第114章 血腥序幕(十一)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五)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1章 督廣西(十一)第7章 猙獰(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76章 贏取自由身(一)第6章 歐洲(十七)第5章 奪門(一)丁一的奮鬥三十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23章 視死忽如歸(一)第91章 天子賜顏色(三)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30章 殺官(二)第7章 辭京(八)第3章 心如鐵(七)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44章 暗涌(二)第27章 謀逆(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六)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第2章 遠航(十七)第5章 君臨(十一)第7章 風蕭蕭(三)第6章 歐洲(十四)第4章 新君(七)第8章 決鬥(十三)第8章 轉進(十)第41章 幽懷恨無句(十一)第83章 其血玄黃(二)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3章 爪哇(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六)第2章 遠航(十九)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