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絕戶計(十二)

在這一刻,劉吉的靈魂得到了某種類如洗禮一樣的重生,他沒有想到,面前這個男人,居然真的爲了天下蒼生計、爲華夏神州計,而甘願從容出關赴死,以免起事之後,韃虜破關而使再度天下淪亡!劉吉在他的人生裡,幾乎是第一次出於心悅誠服地跪了下去,伏在丁一的跟前,也許他心裡仍覺得丁一很傻,也許他有諸多自己的理解,但他被打動了,在這一刻。。。

“先生壯哉!嗚呼,先生遠行,天地悲愴……子弟淚零,寸斷肝腸……君子如玉,瑾瑜爲良……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山河得魄,以瑞爲祥……”他斷斷續續,高低吟哦的卻就是類似於祭文的東西了,是謂生祭。

但丁一併沒有太多的自悼或悲傷,卻是雙臂用力將劉吉攙了起來,拍打着他身上的塵土,對他道:“不必如此,汝現自請督糧,便好生去,某五日之後便出關,只是大明第二師,卻仍留關內,開春再出關去。”丁一想了想,卻覺劉吉這奸臣,用好了,說不定和萬安一樣,也是個能吏,“你是個頭腦清醒的,要把糧草這一塊料理好,誰敢在這當頭上下其手,一次也不準輕饒……只教辦得好此事,他日重聚,汝不教某失望,某也必不相負!”

劉吉大約是處於一種被催眠的狀態,聽着也沒去問什麼重聚,只覺丁一不願大明第二師隨他殉死,所以寧可孤身而出。不禁又是揮淚,畢竟此時他尚年輕,還有些許血性與良知。沒到後來紙糊閣老那種地步,又是立誓,只要大明第二師沒被遣散,只要他仍督辦糧草,必遵從丁一的章程,不教他人伸手其中雲雲。

其實這人精,就算在這狀態下。也是很下意識的自我保護,發誓也有着許多的假設前提,例如大明第二師被遣散。或他不再督辦糧草,那便不關他的事了。不過也正是如此,方纔是可信的承諾,若是劉吉大包大攬。丁一反倒就是不放心了。

待得劉吉辭了去。丁一行出堂外,卻見張懋和錢初九這一對活寶師徒就立在檐下,錢初九倒也不啼哭了,見着丁一出來,咬了咬牙道:“師公,孩兒想了想,正是所謂男兒何不帶吳鉤!孩兒雖年幼,卻還是願隨師公出關!”

丁一要是這樣能信得過他纔是有鬼。聽着他這話,不禁苦笑着問邊上的張懋:“你又許了這廝什麼?叫你把他帶好。你看看,這廝都成什麼模樣了?”必定就是張懋許諾了錢初九什麼好處,這小胖子纔會這樣的。

“回先生的話,沒有。”、“回師公的話,師父答應給我一個宅院!”幾乎同時響起的回答。

然後便是張懋在訓斥錢初九:“沒點規矩!你看,露餡了吧?再說我啥時許你一個宅子?”

錢初九卻不服氣:“師父你也太傻了,你說沒有師公那裡信得過?怎麼也得招出一點……”

丁一走過去,揚起手來,一人扇了一下後腦勺,沒好氣地問道:“說!”

“倚紅樓的如夢、醉仙閣的碧雲、天雲居的襲人……”張懋老老實實,足足報了十個左右的京師青樓女子的名號,“弟子跟這劣徒承諾,若是他跟先生出關,不再哭鬧,回來了,便把這十個贖了身,賞給他!”丁一聽着絕倒,這兩個纔多大?也就十三四歲,發沒發育都不知道,就知道想女人了,真是色胚啊!

“師公,您要看着孩兒啊,坊間傳聞,師公有萬夫不擋之勇,到時要不制個大些的布兜,衝陣之時把孩兒負在身後便好……師父!別打!那要不到時孩兒讓師公先挑兩個女校書便是……”錢初九一邊躲避着張懋的施虐,一邊討價還價。

“住手!”丁一真是感覺就要昏過去了,連忙喊止了兩人,卻對錢初九道,“楊守隨今天傍晚應就能接到傳信,他在容城出發,應該明天就能到達,他到了之後,大明第二師所有事務,他怎麼說,你就怎麼辦,聽到沒有?”

錢初九倒是知輕重,不敢嬉鬧好好應了,丁一揮手讓他自去一邊玩耍,那廝如蒙大赦,看見過往的丫環就湊過去,一點也不在意身上那抹得滿是鼻涕的指揮使官袍,涎着臉開口便是:“姐姐,嗚嗚,師父又打我了……好痛啊……”

丁一把張懋叫進房間裡,問他道:“你知道爲何朝廷要錢初九來任這領兵位置?”

這就是考校了,張懋也是明白,連忙打疊起心思,認真想了半晌纔開口道:“看來,英國公府在那位的眼裡,也是容不下了。先生從一開始便千方百計地避嫌,唯恐連累弟子,終究是避不了。先生,便讓弟子隨你出關吧,避之不過,不若慷慨而行!”

張懋始終不是錢初九,他漸漸長大之後,還是頗有些眼光的。錢初九任領兵軍將,到時師覆身死,難免就會被人提起,領兵的是一個十三四歲半大小孩,那衛指揮使的官職,還是英國公幫着活動來的。英國公又是丁容城的弟子,這麼一條線扯起來,很容易就得出一個結論,無非就是公器私用,結黨營私,甚至還可推出丁某人何其自在,以爲自己戰無不勝,所以功勞不欲與他人分享,想給徒孫賺些戰功,卻不料,計算到頭,終於害了卿卿性命!

到時張懋是不可能抽身事外,一旦動手,自然不可能留給丁某人相關的人等,什麼翻身的機會了。錢初九的任命,是連着把張懋也計算在其中的,一旦出手,就必要連根剷起,王振奈何不了英國公府這種勳貴,但對孫太后來說,卻就不一樣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罷了。

孫太后歷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五朝,並作爲宣德朝的皇后,正統、景泰兩朝的皇太后,她是深得宮鬥之中真髓,絕不可能幹出打虎不死反被噬的事。

“你姐姐怎麼看?”丁一想了想,卻是這麼向張懋問,他想知道的,是那位佳人,那位讓他魂牽夢繫,卻是有緣無份的佳人,一直擔心着自己連累英國公府而不得親近的她,此時此地,是做如何的思想。

張懋翻了翻白眼,不以爲然地說道:“她還不是那樣?只是近來府裡的事務都不太上心,總說什麼我長大了,得自己操持……都是先生不好,弄了那個六絃琴給她,現時整天在擺弄那玩意……我今日出來,倒是她鼓動的,說我好舞刀弄槍,不若跟在先生身邊,也好累些戰功,免得在京師呆着,變了一無是處的紈絝子弟……”張懋說起來,對他姐姐頗有些氣結。

丁一聽在耳中,卻就是另外一番滋味:她不是要張懋去積累些戰功,她是看出大難將至,教張懋跟在丁一身邊,仗着丁某人的兇名,還有一絲保住英國公府這獨苗的可能,若是留在京師裡,只怕大明第二師敗績一傳,這邊孫太后動起手來,便連一線生機也沒有!

“爲師要出關,你可敢同往?沒有隨從,沒有大軍,你要自己鍘馬草、紮營、搭竈,憩息時輪哨值勤也不會有人替你,你若打旽,咱們就全玩完了。你想清楚,若是願去,把東西收拾好了,今晚就過來這邊住,帶上幾匹馬,隨時準備出發。”丁一放緩語氣對張懋說道。

後者倒是隨着年月漸增,少了往時的衝動,頗有些少年老成地思索了片刻,點頭道:“弟子願侍恩師前後,這等事,鍘草、紮營、塔竈等等,朱動師兄平日都有教導過弟子的,只是一連串地做起來,不知能不能做,不過弟子當竭力而爲,畢竟是傾巢之下無完卵。”

丁一聽着他最後這一句話,倒是有些安慰地撫了撫張懋的頭髮,對他道:“去吧,將頭髮削得如爲師這般長短,這喚作削髮明志,不破韃虜終不還。還有,錢初九那邊,尋個地方,教他去老實呆着,不要楊守隨來了,他跑去大明第二師的營盤哭鬧,就不成體統了。”

“弟子省得。”張懋笑着應下,馬上就辭了出去,去按丁一吩咐,安置錢初九和準備行裝。

丁一看了看天色,約莫下午三點前後的光景,便叫朱動備了馬,帶了一個班的利刃大隊士兵,直接就往兵部去了。這個當口,講究不了許多,于謙願意爲他站出來對抗皇權,那麼丁一也就不矯情了,這事還要求到于謙的頭上。

去到兵部倒是沒有哪個不長眼的,如當初那主事一般,湊上臉來給丁一打,無論是主事還是郎中,看着丁一,紛紛都是持禮作揖,有稱“容城先生”,有稱“丁總憲”,就算知道紫禁城裡對丁某人似乎有所動作,但誰也不願在這位還沒失勢之前,去觸他的黴頭。

“先生,弟子有一事相求。”丁一見着于謙,也沒有太多客套,“大明第二師前部將按旨意於五日後出關,但弟子身死之前,大明第二師,不容更換人手,糧草供給不容有誤。”。.。

第44章 幽懷恨無句(十四)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8章 決鬥(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一)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23章 視死忽如歸(一)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3章 飛地(九)第2章 遠航(十五)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3章 立儲(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丁一的奮鬥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57章 工欲善其事(七)第7章 辭京(二)第1章 舊部(四)第3章 飛地(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前情回顧已閱第一卷的讀者請略過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二)第31章 舌戰(一)第8章 轉進(十八)第36章 幽懷恨無句(六)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2章 定埃及(八)第78章 閒遊獨木橋(八)第5章 奪門(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4章 萬山在握(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第76章 翻雲覆雨(七)第70章 把吳鉤看了(三)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丁一的奮鬥八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3章 立儲(四)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6章 歐洲(四)第3章 飛地(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4章 新君(十八)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3章 心如鐵(二)第4章 槍在肩(二)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5章 奪門(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二)第3章 心如鐵(三)第84章 虎脫柙(十四)第97章 只待東風(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五)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22章 種田(一)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101章 只待東風(五)第6章 傷別離(八)第10章 快意(二)第4章 新君(十)第4章 萬事開頭難(四)第8章 獵火照狼山(三)第3章 爪哇(三)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7章 風蕭蕭(十二)第2章 遠航(一)第2章 篳路藍縷(二十)第99章 只待東風(三)第6章 歐洲(十九)第44章 暗涌(二)第7章 風蕭蕭(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98章 只待東風(二)第3章 飛地(十九)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6章 歐洲(十)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2章 定埃及(十)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1章 督廣西(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
第44章 幽懷恨無句(十四)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8章 決鬥(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一)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23章 視死忽如歸(一)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3章 飛地(九)第2章 遠航(十五)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3章 立儲(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丁一的奮鬥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57章 工欲善其事(七)第7章 辭京(二)第1章 舊部(四)第3章 飛地(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前情回顧已閱第一卷的讀者請略過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二)第31章 舌戰(一)第8章 轉進(十八)第36章 幽懷恨無句(六)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2章 定埃及(八)第78章 閒遊獨木橋(八)第5章 奪門(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4章 萬山在握(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第76章 翻雲覆雨(七)第70章 把吳鉤看了(三)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丁一的奮鬥八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3章 立儲(四)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6章 歐洲(四)第3章 飛地(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4章 新君(十八)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3章 心如鐵(二)第4章 槍在肩(二)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5章 奪門(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二)第3章 心如鐵(三)第84章 虎脫柙(十四)第97章 只待東風(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五)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22章 種田(一)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101章 只待東風(五)第6章 傷別離(八)第10章 快意(二)第4章 新君(十)第4章 萬事開頭難(四)第8章 獵火照狼山(三)第3章 爪哇(三)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7章 風蕭蕭(十二)第2章 遠航(一)第2章 篳路藍縷(二十)第99章 只待東風(三)第6章 歐洲(十九)第44章 暗涌(二)第7章 風蕭蕭(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98章 只待東風(二)第3章 飛地(十九)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6章 歐洲(十)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2章 定埃及(十)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1章 督廣西(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