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一)

“權術之謀何其險惡!”丁一很無奈地長長嘆息,他走出東華門的時候,儘管面上依然泛着微笑,但心裡卻是深深的無奈。■↑因爲孫太后死得太不是時候了,如果她回宮之後,不論是上吊、喝藥怎麼折騰都好,那都對丁一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英宗現時也看清楚了,不至於會聽她瞎扯。

但偏偏她選擇死在忠國公府門外,這就很大問題了。

她再怎麼樣,也是英宗的老孃,丁一跟英宗關係再怎麼好,人家老孃在丁某人家門口喝藥死了,這朋友心裡能沒有些嫌隙?儘管現在英宗沒有表現出什麼異樣,因爲廠衛秘報,宣宗所出的血脈,例如德王、崇王、吉王后嗣,都有喬裝上京的動向。

也就是說,若是石亨所謀事成,孫太后不見得就讓朱見深繼位的。

但怎麼講都好,都是英宗的老孃,等英宗靜坐獨處之際,他會不會覺得,是丁一逼死了他的老孃?丁一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他也不知道換成自己,會怎麼樣。因爲他歷經兩世,都是沒有媽的孩子。

孫太后用她自己的死,留下來的可遠遠不止這斬在英宗和丁一之間的一刀。

“懿旨?”丁一聽着張玉的稟告,愣了一下。

張玉苦笑道:“是,她專門教夏時去請了大司和首輔過來,再將懿旨交付兩位。”

她不比丁一,對於孫太后張玉是沒有什麼下不了手的概念,而是怎麼樣利益最大化。

現時的苦惱在於,若孫太后於兵亂之至駕崩。這屎盆子就可以直接扣到石亨等人的頭上去,而當時因爲考慮着丁一的感覺和其他諸多因素。沒有下這個手,結果兵亂平息。被她請來了兩位大佬之後,現時就頗爲難受。

而且還有一點不必說的,就是那份旨意,裡面到底是什麼?

“不必去想太多,徵倭事宜開始籌辦吧,宮裡也等不及了。”丁一收拾了自己的心情,算是給張玉服下一劑定心丸。這是在孫太后駕崩之前,他在乾清宮和英宗商討的問題,那就是錢。大明國庫真的沒有什麼錢,士大夫都不交稅,其他和士大夫有些關係的,就把土地投靠過去,國庫就是一再加稅,又能如何?

倒是廣西那邊交上來的稅收,這在華夏原本算是貧窮的邊陲,交上來的稅收頂了幾個其他的布政使司是真的。一個是土改很徹底地弄完了,耕者有其田。廣西是比不上湖廣、江浙這樣富饒的地方,但每人頭上攤一點,哪怕是三十稅一,有地的人都交上去了。那也是一筆不菲的稅收啊。

還有一個就是工業化雛型基本上是有了,並且還在大規模地擴張之中,丁一可不打算按着朝廷所定的五十稅一來收。全是按着現代增值稅等等的名義來弄,當然沒以稅收的名義。而是以專利使用費的噱頭來收取,廣西境內以及和廣西有生意來往的商戶。都很老實地交這筆錢。

因爲技術就在四海大都督府手裡,比如水力傳動的紡織工場,不交?根本不用動武力的,直接列入黑名單,軸承壞了,別想換新的了,自己去找王恭廠的大匠弄吧,花兩年給弄個出來還不定合用——有幾個認識王恭廠大匠的作坊主?得了吧,不交直接就收攤別開了。

所以廣西境內的稅收,就算四海大都督府截流了一部分,交上朝廷的稅銀,也是足夠震撼的。高額的商稅和人人有份的農業稅,讓朝廷那些忌諱丁一的大佬,是極爲頭痛的,論軍略,這個不用說了;論治世,廣西擺在那裡,廣東也在跟進,民生是一天比一天好的;論弄錢丁某人也沒問題,人說是功高震主,丁某人是才高震主了。

要不太后會和石、孫等人,聯手王文來上這麼一出,不就是怎麼看怎麼不放心嘛。

粗糙的說:丁一太牛逼了,牛逼到了一個嚇人的地步。

但對於英宗來說,至少在孫太后駕崩之前,他倒是很高興,覺得自己信任丁一果然是沒有錯的,因爲又要治河,他就找丁一合計弄錢了。黃河這坎,不論龍椅上坐的是誰,哪年都逃不過去這關節的,就算沒大問題,也總有小問題。

不過孫太后用她的死,中斷了這一切。

已經七日過去了,英宗在這七日裡,完全不上朝,把朝廷的事務都扔給於謙和陳循,也沒有再派人來請丁一入宮。

孫太后的懿旨是什麼還不知道,至少她用自己的死爲刃,斬在丁一和英宗的關係上這一刀,卻就是實實在在見效了。

忠國公府裡,曹吉祥坐立不安就不用說了,就是張玉,也是秀眉緊鎖。

但是丁一有條不紊地安派着諸般事務:“行文給萬安,我不要聽理由,讓杜木至少把東海艦隊那邊的六艘驅逐艦曬裝上火炮,戰列艦可以暫緩,相應炮彈都要備好;行文到呂宋,着馬文升到大員,由他提督東海艦隊;行文到雲遠,着劉鐵率陸戰第四到第六旅,由淡馬錫運輸艦隊,到大員駐紮。其他三個新編的陸戰旅,呂宋、爪哇、阿拉幹,各駐一個,由朱動、何鐵蛋、宮聚商定報上來就好。”

“是,都記下了。”劉吉的筆頭很快,丁一剛說完,他就停了筆,又複述了一番無誤,便下去草擬文書,編譯成密碼,片刻就取來給丁一過目,之後用了印鑑,派出通訊人員,攜文件前往天津守備處登船南下送遞。

不過劉吉辦完了事,卻沒有離開,而是小心地向丁一問道:“先生,太后駕崩,或是聖上怪罪先生,弟子以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是先做謀劃爲好,若大宋時節,嶽武穆不作‘天日昭昭’之嘆,則大宋偏安之態,或也未然!弟子非爲一已之私,也非爲先生而慮,是爲天下蒼生百姓,不得不稟啊!”

按他這麼說,就是怕丁一成了岳飛,這對華夏不好,對百姓不好,所以他才勸的。

就算丁一明顯知道這廝是在扯蛋,也不得不承認這傢伙扯得很有藝術性。

“讓大明第二師,營以上軍官,向兵部遞交辭呈;龍騎衛那邊,也是一樣。想要退役歸田的士兵,但凡服役滿五年者,皆可按此例。所以退役人員,得到批准以後,以連爲單位,集結之後到大明第二師的軍處科報到;着楊守隨遞交辭呈之後,無論兵部那邊準與不準,將一切軍務交付副職,由他主辦退役事宜。”丁一沉吟了一陣以後,對劉吉下了這樣的命令。

劉吉看上去明顯是鬆了一口氣,無他,因爲這樣一來,龍騎衛的大明第二師裡的骨幹就被抽走了,這些人員爲骨幹,只要兵源和裝備跟上去了,重建一支軍隊,那真的不用多少時間的。

“皇家軍事學院的摺子送上去沒有?給我草擬一份乞歸的摺子,也一併送上去。”丁一叫住了劉吉,想了想又對他道,“一併請辭四海大都督府、安西大都督府職務,因心力交瘁,請辭永鎮兩廣之職,明年三月之前,請朝廷派員接手廣東鎮守事宜;明年六月之前,請派員接手接手廣西鎮守事宜;明年九月之前,請派內廷太監接收梧州工場及英德、雲浮諸處工場事宜。”

劉吉嚇了一跳,這是連老巢和基業都不要了啊!他下意識地道:“先生不是許弟子前程麼?”當時丁一和他說過,只要他體現出自己的能力來,到時出海西行了,兩廣和大員、呂宋、爪哇等地,就由得劉吉操持。

丁一聽着苦笑道:“事到如今,到時不行,就只好把埃及那邊的官職許給你了,別擔心,那裡可不算化外之地,埃及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來着。”儘管埃及有馬木留克騎兵這個強敵,但丁一卻覺得,軍事上的困阻,總是有辦法應對的,他討厭的是這種權謀上的算計。

學會看地圖之後,劉吉自然是知道埃及有多大,有了丁一這句話,他倒也定下心來。

再說七天裡英宗都沒再召見丁一,劉吉如何又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這對相重相知相信的君臣,牢不可破的這層信任,終於因着孫太后的死而有了間隙。

“十年艱苦付流水。”張玉在劉吉行禮退下之後,淡然對丁一這麼說道。

丁一點了點頭,張玉放下手中的書,望着丁一問道:“隨先生出海的部隊,能有多少?”

這可不是出海遠征,按着丁一方纔的吩咐,那是完全拋棄在華夏的一切了。

一旦出海,便是不歸。

“華夏蒼生,於先生心中,便不如這份友情來得重麼?”張玉終於說出了劉吉他們不敢說的話,“廣東若按現時來看,不出一年,盡在掌握;江浙士林,多有出海任官的舉子,三五年,陋規當可盡去;雲遠、貴州兩處,先生一檄可定;雲南、福建夾於其中,尤其福建外海更有東海艦隊遊弋,不容其不按着章程來辦,否則只教出個‘鄧茂七’,三兩年之內,便是另兩個廣西,我看得到,雲南的沐王府、福建諸公,未必就不明白。”

丁一點了點頭,張玉說的,是實情。

“長則五年,短則三年,七處承宣布政使司盡行新政,皆在掌握之中,七處百姓皆得歡顏,這對於先生來說,比不得這份友情?當年聖上北狩,於師曾言道‘君爲輕!’今日敢問先生,孰輕孰重!”(

丁一的奮鬥十四第89章 天子賜顏色(一)第76章 翻雲覆雨(七)丁一的奮鬥一第127章 待從頭(十)第3章 心如鐵(三)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第93章 天子賜顏色(五)第84章 虎脫柙(七)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六)第9章 風*流*眼(十四)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丁一的奮鬥l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1章 憑陵雜風雨(一)第7章 辭京(一)第37章 勳貴(一)第93章 萬事皆備(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3章 心如鐵(二)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4章 新君(十二)第8章 轉進(十五)第2章 絕戶計(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五)第6章 歐洲(十八)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60章 交易(四)第84章 虎脫柙(七)第62章 交易(六)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一)第1章 伴君如虎(三)第26章 視死忽如歸(四)第82章 贏取自由身(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26章 江山萬里煙(十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六)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7章 風蕭蕭(十)第13章 洗劍血成川(二)第1章 舊部(二)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六)第3章 立儲(十四)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7章 猙獰(二)第5章 奪門(六)第1章 溫柔鄉(一)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六)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四)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四)第60章 交易(四)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6章 歐洲(十六)第11章 獵火照狼山(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54章 離別易銷魂(五)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44章 暗涌(二)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8章 決鬥(十三)第73章 把吳鉤看了(六)第3章 心如鐵(十八)第27章 謀逆(三)第4章 新君(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第5章 租界(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六)第66章 麻煩(三)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84章 虎脫柙(十四)第2章 絕戶計(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九)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62章 更有強中手(七)第5章 君臨(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五)第8章 決鬥(十五)第4章 新君(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八)第4章 槍在肩(一)第121章 待從頭(四)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
丁一的奮鬥十四第89章 天子賜顏色(一)第76章 翻雲覆雨(七)丁一的奮鬥一第127章 待從頭(十)第3章 心如鐵(三)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第93章 天子賜顏色(五)第84章 虎脫柙(七)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六)第9章 風*流*眼(十四)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丁一的奮鬥l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1章 憑陵雜風雨(一)第7章 辭京(一)第37章 勳貴(一)第93章 萬事皆備(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3章 心如鐵(二)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4章 新君(十二)第8章 轉進(十五)第2章 絕戶計(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五)第6章 歐洲(十八)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60章 交易(四)第84章 虎脫柙(七)第62章 交易(六)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一)第1章 伴君如虎(三)第26章 視死忽如歸(四)第82章 贏取自由身(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26章 江山萬里煙(十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六)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7章 風蕭蕭(十)第13章 洗劍血成川(二)第1章 舊部(二)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六)第3章 立儲(十四)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7章 猙獰(二)第5章 奪門(六)第1章 溫柔鄉(一)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六)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四)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四)第60章 交易(四)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6章 歐洲(十六)第11章 獵火照狼山(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54章 離別易銷魂(五)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44章 暗涌(二)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8章 決鬥(十三)第73章 把吳鉤看了(六)第3章 心如鐵(十八)第27章 謀逆(三)第4章 新君(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第5章 租界(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六)第66章 麻煩(三)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84章 虎脫柙(十四)第2章 絕戶計(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九)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62章 更有強中手(七)第5章 君臨(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五)第8章 決鬥(十五)第4章 新君(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八)第4章 槍在肩(一)第121章 待從頭(四)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