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六)

這當口聽着西北有變,丁一也不可能無動於衷,尤其陳三就關外,所以他頗爲關切,招手教邊上警戒的士兵搬馬紮過來,教這郎中和指揮使都坐下說話:“可是大明第三師那邊告急?還是金帳汗國南下?”

郎中和那指揮使相視一眼,就苦笑起來,那指揮使硬着頭皮向丁一稟道:“陳師座及大明第三師,師、旅、團各級的軍將,上表請乞還骸骨,欲攜家眷入關歸田;另有第三師軍士長三千餘人,也遞交了退役申請;廠衛探得,也先舊部嘯聚於成吉思汗栓馬處,以也先之妹,巴達瑪爲首,於呼倫湖畔盟誓,約定殿下就藩就日,就是彼等發動之時!”

丁一聽着臉都黑了,這什麼跟什麼啊?陳三玩得這樣就太過份,要是關外不管,丁某人先前在關外幾番拼死拼活,不是白折騰了?不過他是個護短的人,當頭一句卻是訓斥道:“彼等又不是軍戶,募兵要求退役,是情理之中,凡五年期滿的,自然可以提出申請,總不能讓人一輩子在關外呆着吧?”

“殿下說得是,只是這事體……”那郎中和指揮使,當然不敢跟丁一頂撞,想想兵部尚書馬昂,公文都不敢下,只能用私信的方式來溝通,還要用上頓首再拜這樣的姿態,他們腦袋裡只要不全是水,怎麼敢在這當口和丁一爭執?

所以他們只是訴苦:“還請殿下週全才是,不然關外亂起,豈不是又來叩關?”

“沒了張屠戶。就得吃帶毛豬?陳三乞歸,便讓這廝致仕好了。兵部人才濟濟,總不至於派個人到關外接手兵事都沒有吧?”丁一黑着臉問道。陳三鬧騰這出,雖然沒跟他商量,不過若是陳三隨他西行,丁一倒也喜歡,這是能任事,能獨當一面的弟子。

“當年如玉出關,又有什麼人手給她了?不也一樣的密雲前衛站住了腳!”

那指揮使就坐不住了,一下子跪倒在地給丁一磕起頭來:“殿下啊!末將隨着都督出了關的,可是第三師那些兵馬。全然不知如何指派,那兵都是好兵,可末將去了,壓根指揮不動,他們鬧餉,也不是全都鬧,有三四千人在鬧餉,說是殿下要去就藩了,以後關外的外駐津貼就沒着落。他們家裡過不下去,要朝廷先給三年的津貼,不然便要退役;又有三千多軍士長,壓根就不管下面士兵的訓練操課。說是自己遞了申請,等着退役了。”

丁一聽着不住搖頭,苦笑道:“派些百戶、守備之類去統領。把津貼發下去,不就成了?”

“馬尚書原本也是如此想。殿下運了錢糧回去,戶部也比往事好說話。只是派了軍將,仍是指揮不動,更多士兵起來鬧了。”那兵部郎中臉上都能擠出苦膽汁來了,在那裡悽慘無比地說,“兵部派了王侍郎去督師,但呆了沒幾天就回來了。”

聽得他們細說,丁一也是無語。

因爲督師的侍郎去了,就教軍將點了兵馬,要揮師呼倫湖畔,把巴達瑪一夥剿了。

結果除了那三千多申請退役的軍士長,和師、旅、團各種軍將之外,其他士兵還是聽招呼。但軍令一下就完了,因爲下面的營、連長就來問補給,作戰計劃怎麼安排,彈藥補給怎麼準備?

老實說,要是接受過正規軍事培訓的軍官,這倒是難不倒的,實不實不說,至少扯出一通數據和方案,來應付下面的人總歸是沒有問題。可這侍郎不是丁一這系統出來的人,他不熟悉這一套東西,加上對於當兵的,原本就看不起,當下被逼問得急了,就怒了,拿出士大夫的架子,要把爲首的幾個營長拖出去打軍棍。

“於是便出了大事!”那指揮使說出這句話,連聲調都變了,可見當時事發現場,是如此的讓他刻骨銘心,以至東渡至此,一旦提起,那入骨的恐怖,依然揮不去,“大明第三師,兵變!”

然後他痛苦跪在丁一跟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不是他不想說,兵部差他來,就是因爲他親臨現場,想讓他向丁一傳遞第一手的資料,要不然他區區一個指揮使,憑什麼能來到丁某人面前?

但他真的說不下去,邊上兵部的郎中看着,只好接過話頭,替他把話說了下去。

“軍兵以爲王侍郎毫無定計,胡亂指揮,是要教他們去送死。又不是誰在羣情洶涌裡的軍兵之中,喝了一句‘他們害了那顏,是要來把我們也壞了!’,於是場面一發不可控制,連陳師座帶着師部軍將,下面的旅、團主將出來,也喝之不止!”

“當場有二千餘人,說是要回都音部落去,陳師座教人去攔,他們說‘我們爲着那顏去死,皺一皺眉頭,都不是長天生的子孫;可那顏都教彼等逼走了,我們憑什麼賣命?我們要回去都音部落,壯大了他,好去迎那顏回來!’誰也攔不住啊!”

“而那三千餘遞交了退役申請的軍士長,也紛紛三五成羣,過來給陳師座行了軍禮,一聲不發自去了,這倒也罷了。”那兵部的郎中長嘆了一聲,苦笑道,“其餘萬餘士兵,叫囂着王侍郎要把彼等害死,不如去投巴達瑪!”

而王侍郎呢?好死不死,他當場氣得鬍子發顫,戟指着軍兵罵道:“反了、反了!”

此言一出,便如火上澆油。

“就有軍兵喊叫,殺了王侍郎,取了他的人頭去投巴達瑪,也是一個投名狀!又有人說,一不做,二不休,把陳師座也做掉了,草原諸部都要承着他們人情,再不濟,也能自成一部,不用仰人鼻息!”

那指揮使總算緩過氣來,擡起頭向丁一說道:“殿下!那萬餘兵馬彪悍得要緊,末將和都督出關的親兵家丁,當場就有幾十人被生生斫成了肉醬!彼等把王侍郎和陳師座一併圍着,陳師座身邊也不過二百親兵,都督都給亂軍殺了!”

“陳三怎麼樣了?”丁一揚手止住了那混身顫抖的指揮使,直接向他問道。

那指揮使連忙又磕了頭:“回殿下的話,陳師座和師、旅、團諸軍將,攜了家眷入關,自囚在金魚衚衕的靖海郡王府中,兵部召對不至,只教親兵回了一句‘某無顏見先生,但求死耳,不敢自殺,願由有司定罪明刑。’聖上本想要召對,於大司馬撐着病體進宮勸了,說是莫要把陳師座生生逼死,萬事等殿下回華夏再說不遲。”

“有司給陳三定了罪?”曹吉祥聽着,忍不住在邊上問道,這不是逾矩,他是在替丁一問的,這個問題當然不能由丁一來問。

兵部的郎中連忙搖頭道:“哪有這等事?陳師座是殿下親傳弟子,律已過嚴罷了!諸部院、內閣推議之後,都定了調子,這事全然不關陳師座的干係,他是卸了職的,印信、兵甲、糧草都交割好了,這事是要歸結到王侍郎頭上,倒是陳師座於危急之際,帶着親兵出來維護朝廷體面,這是要封賜的。”

丁一聽着,長嘆了一口氣:“他們怎麼脫身入關的?”

“當時眼看陳師座和王侍郎都無活理,卻是有位歸化的千戶,喚作吉達的,持了一杆破舊戰旗而來,那些亂兵就讓開了道,那吉達千戶說‘那顏的旗在這裡,那顏的奴才在這裡,爲那顏守着旗,誰在來砍斷那顏的旗?’那些亂兵就紛紛退後了,吉達千戶又說,‘那顏的弟子,只有那顏殺得,今日那顏的弟子若是有事,吉達是那顏的奴才,便只好死在這旗下,讓吉達的血,滲進這旗裡,去報那顏知曉,阿傍羅剎的弟子,被人害了。’那些亂兵聽着,就怕了,讓出了道,陳師座和王侍郎才得以脫身。”

丁一點了點頭,卻是問道:“西南又是怎麼一回事?”

那兵部侍郎哆嗦了一下,不敢回答這個問題。而那指揮使,明顯又不知道這事體。

“說。”丁一冷冷地擠出了這麼一個字。

兵部的侍郎很無奈小聲開口:“下官也只是聽着小道的消息,作不得準,殿下要下官說,下官便胡侃一下,只是萬萬當不得真啊!”看着丁一面色開始不耐煩,他不敢再嚼舌,“聽說,成都府那邊,把大明第一師的給養扣了。”

“然後呢?”

“大明第一師,便把成都府據了,把布政使、知府等等官吏都籍口有帖木兒的細作要行刺殺,必須保護起朝廷官吏。”

丁一揮了揮手,示意那兵部郎中和指揮使先行退下。

“這就是一場陰謀,徹頭徹尾的陰謀。”當那兵部主事和指揮使離開之後,丁一面上所有的不快、擔憂都隨風消散了,有的只是疲累的表情,“但也可以說是陽謀,朝中諸公就算明知是陰謀,也只好捏着鼻子認了。”

曹吉祥在邊上躬着身子說道:“少爺說是陰謀,它方纔是陰謀;少爺若不說它是陰謀,它便是鐵證如山的兵變。”

“這不是黃袍加身的戲碼,老曹你想錯了。”丁一笑了起來,毫不留情揭穿了曹吉祥。

第8章 轉進(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3章 立儲(二十)第3章 心如鐵(二十)第3章 立儲(十四)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11章 江山萬里煙(一)第4章 憑陵雜風雨(四)第5章 租界(七)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二)第22章 江山萬里煙(十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17章 江山萬里煙(七)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六)第44章 幽懷恨無句(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五)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3章 立儲(十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四)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9章 風*流*眼(二)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36章 尺土是漢天(三)第3章 爪哇(十六)第1章 溫柔鄉(一)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2章 遠航(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八)第3章 立儲(十六)第15章 洗劍血成川(四)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二)第53章 離別易銷魂(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第1章 伴君如虎(五)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2章 絕戶計(二十)第65章 麻煩(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5章 奪門(三)第58章 更有強中手(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13章 江山萬里煙(三)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三)第2章 遠航(十七)第103章 只待東風(七)第98章 只待東風(二)第3章 心如鐵(十八)第4章 新君(十二)第65章 麻煩(二)第17章 大禍(一)第1章 舊部(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四)第39章 尺土是漢天(六)第76章 翻雲覆雨(七)第37章 勳貴(一)第3章 立儲(十八)第3章 立儲(十六)第1章 溫柔鄉(十)第107章 血腥序幕(四)第4章 新君(十七)第6章 會師(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6章 傷別離(十四)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一)第9章 快意(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八)第4章 新君(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3章 飛地(十三)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7章 風蕭蕭(十)第96章 萬事皆備(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三)第6章 歐洲(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1章 溫柔鄉(九)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2章 絕戶計(十)第1章 舊部(四)第3章 心如鐵(六)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6章 歐洲(十一)第82章 萬事皆備(一)第53章 謀遺產(一)第7章 猙獰(十五)
第8章 轉進(十九)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17章 洗劍血成川(六)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3章 立儲(二十)第3章 心如鐵(二十)第3章 立儲(十四)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11章 江山萬里煙(一)第4章 憑陵雜風雨(四)第5章 租界(七)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二)第22章 江山萬里煙(十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115章 血腥序幕(十二)第17章 江山萬里煙(七)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六)第44章 幽懷恨無句(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五)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3章 立儲(十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四)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9章 風*流*眼(二)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36章 尺土是漢天(三)第3章 爪哇(十六)第1章 溫柔鄉(一)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2章 遠航(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八)第3章 立儲(十六)第15章 洗劍血成川(四)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二)第53章 離別易銷魂(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第1章 伴君如虎(五)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2章 絕戶計(二十)第65章 麻煩(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5章 奪門(三)第58章 更有強中手(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13章 江山萬里煙(三)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三)第2章 遠航(十七)第103章 只待東風(七)第98章 只待東風(二)第3章 心如鐵(十八)第4章 新君(十二)第65章 麻煩(二)第17章 大禍(一)第1章 舊部(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四)第39章 尺土是漢天(六)第76章 翻雲覆雨(七)第37章 勳貴(一)第3章 立儲(十八)第3章 立儲(十六)第1章 溫柔鄉(十)第107章 血腥序幕(四)第4章 新君(十七)第6章 會師(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6章 傷別離(十四)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一)第9章 快意(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八)第4章 新君(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3章 飛地(十三)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7章 風蕭蕭(十)第96章 萬事皆備(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三)第6章 歐洲(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1章 溫柔鄉(九)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2章 絕戶計(十)第1章 舊部(四)第3章 心如鐵(六)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6章 歐洲(十一)第82章 萬事皆備(一)第53章 謀遺產(一)第7章 猙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