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自投羅網

“皇上已然下令,敦親王和怡親王正領兵往咱們這裡趕來,至於直親王,此時坐陣軍營,不管他應不應咱們的請求,咱們都動不了他,否則株連九族就成了必然。”一個頭發花白的中年謀士一開口就讓在座的人臉上均露出了凝重之色。

事到如今,他們也是進退兩難,稍稍有些頭腦的人都能瞧出來,當今聖上怕是要徹底整頓沿海地區,甚至有重開海禁的意思,此舉是幸,也是不幸。

當初康熙帝下令禁海,不知道斷了多少人財路,可只要有利益,總會有人冒險,所以沿海地區的生意一直在做,只是相比從前的光明正大,他們顯得更爲小心。再者這倭寇之事,他們也有應對,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這羣人會有那麼大的膽子,鬧了那麼多喪盡天良之事。而他們害怕自己的政績受到影響,雖然會處理,可更多的還是選擇隱瞞。

當然,周邊駐軍甚至還會拿平民的人頭冒領軍功,他們心裡清楚,卻只能選擇官官相護。只是這兩年,新帝登基,各處官員均有調動,他們雖然沒有調動,可是上司下屬的也換了不少人,以至於他們這兩年都不敢輕舉妄動。

“話是如此,但是有些事情不是咱們不動就能隱瞞下去的,特別是沿海那些村子的問題,遮掩一時可以,想要徹底遮掩怕是不容易,而且據本官所知,直親王正在查探此事。”知縣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知府,面色難看地提醒道。

他說得這些事衆人心裡都清楚,他們也做了相應的措施,但是這些並不算保險,畢竟那些刁民裡,總有些人是不怕死的。

知府聽了知縣的話,心中一沉,稍作思索之後,吩咐道:“有些刁民看似閉了嘴,私下裡卻總在琢磨一些不該琢磨的事,爲避免他們給咱們添麻煩!”

他說這些話時,眼裡閃過一絲陰狠,面上更帶着一絲破釜沉舟的意味。

屋裡的燭火甚爲明亮,雖然不至於讓人覺得晃眼,卻能借着這一絲光芒看出這屋子裡的擺設,一件件價值連城,就是對比京城親王們的府邸也差不了多少。單從這裡便能看出這些人手裡到底沾了多少人命和鮮血。

知縣聽到知府的打算的那一刻,便知道大事不好了。他雖然知道逍遙了這麼多年實屬不易,可是誰也不想就此放棄那些到手的財富。但是他們真要這麼做的話,一旦失敗,就算不株連九族,怕是也難逃一死啊!

他咂巴了一下嘴巴,又深了一口氣,才道:“大人,直親王那邊怕是就等着咱們行動吶!咱們這要是一動手,這可是現成的把柄往人家手裡頭送啊!”

知府聞言,不由得皺起深眉,語帶憤恨地道:“本官如何能不知道這些,可是咱們要是什麼都不做,難不成你就以爲咱們能躲過這一劫麼?”

他們盤踞在這裡已然多年,從一開始的想做出些政績來到同當地的門閥富商勾結到一起,也不過就是短短一兩年的時間,畢竟像他們這樣的人,要麼是家族旁枝,要麼是寒門子弟,沒有太多背景和關係的他們,想要出頭,就只能是自行動手了。只是這一切都是會惹來詬病和危險的,他們也不過就是挺而走險罷了。

若不是新帝登基,就不定他們再使使銀子,走走門道,指不定在直親王被派遣過來之前,他們就已經調到別處去了。但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他們不能坐以待斃,就只能試試所謂的富貴險中求,一如從前他們參與到這趟渾水中來一樣。

知縣的話說出口,其餘的人都盯着知府看,知府慢斯條理地端起一旁的茶盞抿了一口茶,然後擡起頭看向衆人道:“事情都擺在眼前了,可以說富貴險中求一句府足矣概括所有,之前你們是怎麼想的,現在依舊該像從前那樣想。”

知縣等人聽了知府的話,都將頭低垂了下去,一個個的都不說話,顯然是不滿意知府的安排,可知府卻像是沒有看見他們的不滿一般,笑着道:“別以爲本官的話是在敷衍你們,今時今日,直親王也好,還在路上的敦親王和怡親王也罷,只要皇上要深究,不管咱們跑到哪裡去,這把火都是要燒到咱們身上的,不過咱們到底不是拿大頭的人。本官會給上頭的人遞信,看看他們怎麼說,另外你們也得給自己安排後路,最起碼保上一條血脈。”

他轉頭看着不遠處的燭火,臉上的也帶着一絲絕決,顯然他說這些話並不只是安撫在座的,也是在安撫他自己。

他們這些人,官位越高,要承受的責任也就越大,至於頂頭上的那些人,不是世家就是勳貴,拿得好處最多,可真正出頭的人沒幾個,所以真有事,被拿來頂缸的也只能是他們。

知府說完這些話,似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中,而不出聲了。其他人雖然有不滿,卻也不得不承認,知府雖然地位比他們高,實際上也不過跟他們一樣,沒什麼自主權!

另一邊,胤禔從暗衛那裡得到消息,一陣冷笑。他到這裡不過半月,就惹得官員、當地世家以及富商的接連巴結,若只是這樣,他並不會上心,因爲他的身份足矣讓別人做到這個地步。可是這些人話裡話外透露出的意思卻讓人覺得別有深意。

爲此,胤禔喬裝走訪了沿海的好幾個村子,情況比老九說得還嚴重,但也更讓他覺得憤怒。大清的子民,想要活下去,還得討好上來肆虐的倭寇,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可就是這樣,這些官員、當地世家和富商卻依舊爲富不仁,助紂爲虐。

走訪期間,胤禔遇上了不少人,對於那些心有怨言,想要告狀的漁民,他不僅給予保護,還想讓他們幫着把那些害羣之馬給拉出來,畢竟沒憑沒據的,他一個親王也不能隨意處置當地的官員。

可誰也沒有想到胤禔暗地裡做了這些事,知府等人就在這不明所以的情況下自投羅網,讓胤禔抓了個正着。

知府他們派出的人手並不少,一二十人,就算不是武功高手,可對付平民百姓也是綽綽有餘。若沒有胤禔提前埋伏,別說這些人難以逃過一劫,怕是這個小漁村也要毀於一旦。

胤禔領着軍營裡的人將這些人直接抓捕,離開之時,不僅僅是惹得各村漁民觀看,也是藉此告訴那些爲倭寇所用的人,朝廷已然對此事上心,容不得外人對大清指手劃腳,但凡再有不軌的舉動,大清一定會追究到底。

這樣的場面的確讓不少人心驚,即便是甘願做狗腿子的村民,心裡的想法也是莫名地複雜。畢竟官府要真是肯護住他們的話,他們又何至於給自己的仇人當眼線。說到底,他們也是被迫無奈,且一切也僅僅只是爲了活下去。

“王爺,這些人不是倭寇也勝似倭寇,行事囂張不說,且心狠手辣,草民謹代表海勝村請求王爺嚴懲這些賊人,還大家一個公道。”站在胤禔身邊的一個青年男子名叫蔣大順,是海勝村村長的兒子,按道理應該是過得不錯的,只可惜他爺他爹都不肯做那違心之事,便被知縣冠上通敵的罪名給抓進牢裡,最後慘死獄中。

而蔣大順因着出海打漁的關係,和弟弟逃過一劫,但是他爺和他爹的死對他們一家的打擊太大,他奶和他娘都因此而鬱鬱而終,一個家就這樣散了。就這樣,他們還是時常被官府找茬,若不是村民的幫助,他們兩兄弟怕是活不到今天。

從他娘死的那一刻開始,蔣大順就想着報仇,只可惜他能力微小,且那些當官的又官官相護,以至於他不僅沒能報仇,還越混越差。就在他想要放棄一切的時候,他遇見了直親王。雖然他並不如表面那般相信對方,可是僅僅只是他現在的舉動,就讓他明白,凡事只要堅持,最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時候。

胤禔看着蔣大順心悅臣服的模樣,高聲應承道:“大家放心,本王已經給皇上上了摺子,皇上已經下令徹查此事,甚至命本王親自訓練水軍,以除倭寇,還大家一個太平。”

他的年紀不輕了,身材卻依舊高大結實,再加上往日上戰場時殘留的一絲魘氣,便顯得他格外地有氣勢,也格外地讓人覺得信服。如此,幾句話下來,倒是有不少前來圍觀的漁民動了心思。畢竟誰都想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點,若冒着生命危險出海一趟,賺來的血汗錢都是爲了那些賊寇,誰又願意辛勤勞作。

而現在,皇上派人過來,若真是要爲他們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自然是舉手歡迎。可現在尚未解決,他們也只能是冷眼旁觀,先看看行勢,畢竟之前也有那當官的以此忽悠他們,致使不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

胤禔也沒想一下子就得到衆人的信任,所以做了一番安排之後,他也就帶着那些賊人回了軍營。畢竟不審訊的話,那些證據不會自行出現在他面前。

這些人被胤禔帶走的時候鬧得跟遊街似的,知府他們就算不想知道也不行。現在消息傳過來,他們瞬間被震住了,但是要他們再派人去軍營營救或者滅口,他們也不敢,畢竟他們那點兒人手跟軍營裡的人數可是完全沒得比的。

要說偷偷摸摸的做點事他們敢,可要讓他們正大光明的跟胤禔他們對着幹,他們也不敢的,畢竟雙方的籌碼完全不對等,他們縱使有心,卻也無力承受對方的報復。

知縣心裡亂成了一團,他急急忙忙地求見知府,也只是想求一個安心。

知府心裡也是一團亂麻,他沒有想到直親王居然早有安排,就在這裡等着他們,現在他們的人已經被抓了,想要救回來是不可能的,想要滅口也不簡單,若是可以,他反而希望那些人自我了結,畢竟他們家眷還在他們的手裡,“現如今咱們沒有任何辦法,只能辦着那些人精明一點,找個時候自盡!”

第113章 一出好戲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68章 暗涌不斷第五百六十二章 理賬第106章 誤會第129章 動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委屈第5章 撂牌子第一百八十章 一波三折的生產第四百三十三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79章 包藏第132章 打板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後續第三百八十九章 看誰的戲第三百二十四章 婉兮赴宴第四百零九章 冷宮尋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聖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胤禩之死(二)第二百三十章 民不舉官不究第88章 病危?第四百二十六章 擅闖第二百六十六章 刺第33章 洗三第四百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四十五章 忠勇郡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鬧上門(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處置慧茹(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德嬪教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我完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八福晉死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七十七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第94章 風起第77章 互相第116章 選擇第四百四十七章 胤禩的沉默第二百五十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四百七十四章 醒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鼎力支持第五百三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106章 誤會第三百五十二章 所謂薄情第五百五十八章 區別第二百八十二章 名聲第110章 主動出擊第171章 所有權第四百九十三章 自欺欺人的空話第588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四十六章 賊心不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到底爲什麼?第三百六十八章 關心則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鬧上門(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揣摩第586章 纏綿繾綣第五百四十章 威脅與反威脅的尷尬局面第四百三十一章 際遇第六百章 胤禟的想法第四百四十章 以牙還牙第二百八十四章 奚落(下)第141章 搗鬼第三百四十章 再見胤禩第五百五十五章 禍根第四百九十四章 胤祥解惑第五百一十八章 婆媳之間第45章 安排第四百六十章 凱旋迴歸第45章 安排第五百三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四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六十九章 胤禩之死(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139章 前仇舊怨第39章 進宮第三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二十三章 慶幸第70章 龍鳳胎第三百九十章 佈局(請大家多支持)第四百八十九章 拉個墊被的第四百八十一章 作死是門技術活第二百五十八章 爛泥第五百五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33章 洗三第113章 一出好戲第173章 共識第三百四十六章 賊心不死第79章 包藏第五百七十二章 後續第36章 家宴第113章 一出好戲第五百五十八章 區別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見起衝突第125章 殺心第四百二十章 婉兮心思第175章 要和好?第12章 算計第二百零七章 莊子之行(三)第154章 引見第二百七十八章 八福晉死了第四百七十章 不值得寬恕的人第18章 得罪
第113章 一出好戲第三百二十七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68章 暗涌不斷第五百六十二章 理賬第106章 誤會第129章 動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委屈第5章 撂牌子第一百八十章 一波三折的生產第四百三十三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79章 包藏第132章 打板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後續第三百八十九章 看誰的戲第三百二十四章 婉兮赴宴第四百零九章 冷宮尋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聖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胤禩之死(二)第二百三十章 民不舉官不究第88章 病危?第四百二十六章 擅闖第二百六十六章 刺第33章 洗三第四百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四十五章 忠勇郡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鬧上門(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處置慧茹(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德嬪教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我完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八福晉死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七十七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第94章 風起第77章 互相第116章 選擇第四百四十七章 胤禩的沉默第二百五十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四百七十四章 醒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鼎力支持第五百三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106章 誤會第三百五十二章 所謂薄情第五百五十八章 區別第二百八十二章 名聲第110章 主動出擊第171章 所有權第四百九十三章 自欺欺人的空話第588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四十六章 賊心不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到底爲什麼?第三百六十八章 關心則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鬧上門(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揣摩第586章 纏綿繾綣第五百四十章 威脅與反威脅的尷尬局面第四百三十一章 際遇第六百章 胤禟的想法第四百四十章 以牙還牙第二百八十四章 奚落(下)第141章 搗鬼第三百四十章 再見胤禩第五百五十五章 禍根第四百九十四章 胤祥解惑第五百一十八章 婆媳之間第45章 安排第四百六十章 凱旋迴歸第45章 安排第五百三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五十四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六十九章 胤禩之死(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139章 前仇舊怨第39章 進宮第三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五百二十三章 慶幸第70章 龍鳳胎第三百九十章 佈局(請大家多支持)第四百八十九章 拉個墊被的第四百八十一章 作死是門技術活第二百五十八章 爛泥第五百五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33章 洗三第113章 一出好戲第173章 共識第三百四十六章 賊心不死第79章 包藏第五百七十二章 後續第36章 家宴第113章 一出好戲第五百五十八章 區別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見起衝突第125章 殺心第四百二十章 婉兮心思第175章 要和好?第12章 算計第二百零七章 莊子之行(三)第154章 引見第二百七十八章 八福晉死了第四百七十章 不值得寬恕的人第18章 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