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民間皇帝

皇帝要求,宋應星自然沒理由不答應。

等他一走,東廠提督王承恩終於輪到了。他把崇禎皇帝不在京師期間發生的事情,撿了一些重要的稟告給皇帝,然後才呈上了用於記事的小本本。

司禮監掌印太監是被崇禎皇帝修理過的曹化淳,外廷首輔是有薛蠻子之稱的薛國觀,他們兩人坐鎮朝堂,基本上沒有什麼事情。

崇禎皇帝聽了王承恩口頭稟告的那些事情之後,就只是隨意翻了翻那個記事的小本本,沒想到快要翻完之時,忽然看到了什麼,便認真看了起來。這讓王承恩有點納悶,難道是自己疏漏了,有重要的事情沒有稟告?

一會之後,崇禎皇帝看完了,把小本本一丟,便問王承恩道:“朕不在京師期間,哪位先生對太子影響最大?或者說,是太子最喜歡聽何人講課?”

聽到這話,王承恩一聽,便想起來皇上剛纔看得內容是什麼了。

宮裡的事情,他這個東廠提督最清楚。因此,他就馬上回稟皇帝道:“是禮部主事吳昌石,太子殿下最喜歡聽他講課了!”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不由得一愣道:“吳昌石?他何時給太子講課了?”

之前他欽定的名單中,是沒有吳昌石的。這個人,是崇禎七年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說起來,怎麼樣都不夠資格給太子講學吧?

“回陛下,太子講師缺額好些個,是皇后娘娘做主,點了他給太子講課的。”王承恩說到這裡,見崇禎皇帝還是有點疑惑的樣子,便補充解釋道,“這個吳昌石在官場口碑很好,其才名都處傳誦,連皇后娘娘都聽說了,因此便點了他。當時皇后娘娘說,要是陛下回來後,覺得不滿意的,再換掉便是。”

崇禎皇帝還是有點不解,就又問道:“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而已,何以才名到處傳誦,竟然連皇后都聞名了?”

“陛下,此人乃是當初發起創辦復社的幾個人之一,如今復社名聲極響,他的名聲,也就在張溥和張採之下而已。都說他當初是發揮不好,否則也不至於排名到了三甲。”王承恩連忙回奏道。

復社,崇禎皇帝也有所耳聞,張溥,自然也是有印象的,確實有點名氣。當然,他卻不知道,此時,復社的名氣其實已經相當響亮,而復社之首張溥,更是如日中天。這個時候,張溥在科舉的文人士子中,已經有一個外號叫“民間皇帝”。

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爲這個復社組織。

這個復社,是文人之間交流科舉心得而創立。

那個時候,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什麼地方的卷子有名,都能在網上買到。一般來說,科舉心得,那都是每個家族的秘密,誰也不會拿出來分享的。畢竟科舉就是走獨木橋,是競爭性的,把別人擠下去的那種。

可是,張溥等人,卻是分享自己的心得。而他,也確實有才名。早在天啓六年的時候,憑着他的一篇文章《五人墓碑記》,就讓他一舉成名了。

因此,聽說他會分享自己的心得,那些文人士子立刻蜂擁而來,都來聽他和其他發起人的演講。就這麼一來二去,這個復社就越來越大了。其成員主要都是讀書人,而且是以官宦世家子弟爲主。

在這個年代,無數官宦世家子弟組成的一張人脈網有多可怕,這是很多人都難以想象的。基本上,每個成員的背後,都有直系親屬在朝或者在地方上爲官,由此匯聚起來的能量,讓張溥等人擁有了舉足輕重的官場力量。

而張溥等人,顯然不滿足只是交流科舉心得,或者存粹的文學討論。畢竟張溥的成名,就是靠《五人墓碑記》的。因此,他們開始點評時事,點評朝政,接過了東林黨的大旗,也就是“家事國事事事關心”!

過了幾年之後,他們的野心又膨脹了,就開始操縱科舉。

科舉的第一步,是要成爲秀才;而秀才這一關,皇帝是不管的,都是地方官的事情。於是,這就給了復社操縱的空間。

地方官員多是他們復社成員的直系親屬,如此一來,哪些人能得秀才,哪些人不能成秀才,就由他們來說了算了。要是不能成爲秀才,舉人、進士就更不可能了。

因此,那些文人士子要想在科舉這條路上繼續走的,就必須巴結復社,爲復社鞍前馬後的效命,得到張溥等人的認可才行。

一旦認可了,考中生員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雖然復社操縱舉人和進士這兩步,要困難很多,可是,要是底子都被複社控制了,那也等於是操縱了大明的科舉。而這,就是“民間皇帝”的來歷。

在溫體仁爲首輔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察覺到了復社的危害。不過他沒有鬥倒復社,自己卻先被人扳倒了。

再說崇禎皇帝聽了王承恩的回答之後,便皺着眉頭問道:“那這張溥是不是也成爲太子講師了?”

“陛下英明!”王承恩一聽,立刻點頭回奏道,“張溥也被皇后娘娘點中了,不過太子更親近那吳昌石一些。”

崇禎皇帝聽得皺了眉頭,自己不在京師的這段時間,這個復社的幾個人,竟然能影響到皇后,讓他們成爲大明下一輪皇帝的講師,這個能量,似乎有點嚇人啊!

這麼想着,他便交代王承恩道:“你去暗地裡給朕仔細摸摸這復社的底,儘快回報於朕!”

“奴婢遵旨!”王承恩此時自然知道皇帝似乎對這個復社有意見,便連忙回奏道。

崇禎皇帝卻還有話交代道:“再查一下,平時這個吳昌石和張溥他們是如何給太子授課的,主要講些什麼事情?”

他感覺到有點不對,太子現在有點虛頭巴腦的意味,注重面子更多一些,這可不是一個好皇帝該有的!

平時授課的時候,自然是有內侍宮女服侍的,王承恩只要去調查他們,就能清楚他們平時上課的內容。因此,他又連忙答應一聲,見皇帝不再交代了,他才匆匆離去。

與此同時,在山海關那邊,崇禎皇帝派去的人也到了。

總督府內,孫傳庭一臉陰沉,冷冷地對遼東巡撫方一藻說道:“本官心意已決,今日就出發,清理軍用屯田!”

“孫總督一意孤行,意欲逼反爲朝廷征戰多年的大將?”方一藻卻沒有示弱,而是針鋒相對地質問道。

孫傳庭聽了,頓時拍案而起,厲聲喝道:“那些軍用屯田,可是太祖所定,誰敢違背?皇上也明旨支持,所有屯田,任何私人不得佔用!”

說到這裡,他繞出案几,踱步到方一藻面前,眼睛直視他道:“關寧一線,每年要耗朝廷多少錢糧?你是遼東巡撫,難道心裡沒有一點數麼?”

“建虜年年進犯,軍隊年年打仗,豈能不耗錢糧?”方一藻依舊不鬆口,還是反駁道。

“呵呵!”孫傳庭聽到這裡,忽然冷笑一聲道,“本官怎麼沒見到建虜年年進犯?本官怎麼就沒見到大明之精銳,連守土都不敢,只會待在城裡,靠着堅城大炮防守而已?”

說到這裡,他看到方一藻還想張口爭辯,就有點不耐煩了,搶先厲聲喝道:“別以爲本官不知道,關寧一線的屯田,大都成了祖家的糧田。朝廷明令不得再搞家丁制,可祖家的家丁有多少?撥下的軍餉錢糧,都被祖傢俬佔。要不是看在祖家多年來一直在抗擊建虜,本官早治罪於他了!”

“說話要有證據!”方一藻也提高了聲音,厲聲說道。

“證據?”孫傳庭聽了,轉身走回帥案,從上面拿起一本冊子,揚了揚道:“本官這些個月走訪了底下各處,可不只是走馬觀花而已。這裡就是本官調查的屯田之數,歷年來各軍軍餉所領之抽查。另外,在朝廷戶部存檔的,也在這裡了,兩相比較之下,屯田數目,就算略有差距,也是差不多了,祖制不可違,屯田必須收回!”

盯了一眼孫傳庭手中的這本冊子,方一藻其實心中清楚,祖大壽那邊也早就知道了,如果他這邊攔不住,祖大壽也有對策。因此,他見孫傳庭又搬出了他那套說詞,便冷冷一笑道:“孫傳庭,希望你不要鬧出亂子。一旦山海關出事,京畿之地無險可守,後果之嚴重,就算你得皇上信任,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說完之後,他就想甩手走人。身爲遼東巡撫,他有這個底氣當面頂撞薊遼總督。更何況,他和祖大壽狼狽爲奸,更有底氣來對付孫傳庭這個外來戶。

走到大堂門口時,他忽然又停住,轉回頭,冷聲對孫傳庭說道:“奴酋可是三番兩次招降祖將軍,給出的條件不要太優厚,一旦逼急了,你就等着以死謝罪吧!你一意孤行,本官這就回去,向朝廷彈劾於你,這是公事,你自己好自爲之吧!”

說完之後,他纔不管孫傳庭的臉色如何,就想甩手走人。

可就在這個時候,有校尉匆匆趕到了,看到兩位封疆大吏都在,便立刻稟告道:“大人,皇上聖旨到!”

聽到這話,孫傳庭便立刻吩咐道:“擺香案,接旨!”

清理軍用屯田,他是鐵了心的。按照祖制,如果各地屯田都正常的話,朝廷就不用負擔那麼多。如今的朝廷雖然有錢了,可他清楚,那是一棍子買賣,不可能年年抄家一大堆人的。要想長遠,屯田收回來,就能大大減輕朝廷的壓力,另外也能壓制勢力日益膨脹的祖家,不至於整個山海關這邊,都要看祖家臉色行事。

在京師臨行前,他得皇帝親口允許,讓他在山海關,按他的想法幹。又從之前的勤王亊中,他知道當今皇上是個有擔當的人,既然話都說了,那麼也一定會支持他,這就是他孫傳庭敢動祖家的底氣!

這一次聖旨突然到來,他也不擔心什麼。相信皇帝那邊,只能是有利於他的事情。除非……

孫傳庭想到這裡,忽然心中一緊,不由得擔心了起來。

除非皇上剿匪不順,還要繼續抽調關寧軍。要真是這樣的話,那就要仰仗祖家的軍力了。如此一來,祖家肯定會以此拿捏,說不定順勢就反擊自己!

他這麼想着,方一藻很顯然也想到了這個可能性,就見他冷冷一笑道:“皇上御駕親征才半年,帶走了三大營不說,還抽調了吳副將所部,原本山海關這邊兵力就弱了,要是皇上剿匪不利,繼續抽調關寧精銳的話,祖將軍怕是有話要對皇上說,呵呵,你自己悠着點吧!”

聽到這話,孫傳庭還是冷着臉,並沒有絲毫變化,在他的心中,依舊是相信皇上的擔當。

這時候,天使已到,孫傳庭和方一藻便不再爭吵,趕緊迎接。

讓他們兩人有點意外的是,天使笑眯眯的,顯得心情很好,更讓他們納悶的是,天使還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包裹,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有點稀奇!

此時香案已經擺上,兩人就也沒問,先行接旨了。

這不接旨還沒什麼,一接旨之下,孫傳庭和方一藻頓時都大吃一驚。

他們萬萬沒想到,皇上竟然如此厲害,把河套韃虜給殲滅了,獲得牛馬羊無數,而且就在這短短半年時間,又剿滅了所有流賊,而三大營幾乎就沒有損失,如今已經迴轉京師。

這個事情,對於孫傳庭來說,簡直是不要太好的消息!他一向沒有表情的臉上,竟然都難得露出了笑容,等天使宣讀完了旨意之後,笑呵呵地大聲山呼萬歲!

而方一藻,就有點失神了,就彷彿靈魂出竅了一般,不知道在想什麼,山呼萬歲,也只是本能嘴巴動動而已。

等孫傳庭接了聖旨之後,天使便指着那包裹說道:“吳副將已經升任援剿總兵,如今還在陝西鎮壓叛將柴時華。他向皇上保證了,敢叛大明者,雖遠必誅,不抓了叛將柴時華,他就不返回遼東。喏,這是關寧軍將士的家書,皇上凱旋,就順便提他們帶回來了,總督大人順便就把這些家書給發了吧,這樣也能讓吳總兵所部的家人安心!”

82 朕陪你走一趟504 傾國之戰44 突圍577 運籌帷幄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527 授課808 你說怎麼打?291 又是五百萬收入342 你可知罪787 驚爲天人795 開眼界828 那明國皇帝是屬狗的947 還有一個女兒326 無能廢物376 八百里加急758 豪格之威382 被耍了530 掌舵828 那明國皇帝是屬狗的930 被嚇的738 荷蘭人的經驗779 日子很悠哉753 言出必行100 訓斥820 慘了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150 抄家奪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7/11)496 夜襲415 攻防轉換466 烽火遍地195 一個都沒跑837 如何處置911 皇上來了42 御馬監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904 看誰狠297 未雨綢繆394 不近人情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540 跳坑85 僞君子真小人556 偷營376 八百里加急273 畢懋康和宋應星874 最關注的事情169 罪己詔367 又有誰會真心投降你們244 兄弟46 三條妙計697 今昔之別5 吏治與錢糧85 僞君子真小人656 活捉狗皇帝943 走了983 盤口288 搞笑的事情402 陽謀619 兄弟再會203 封賞處罰978 怕他個啥64 只會擾民817 兩招96 兩世爲人的經驗看事情983 盤口121 區別對待578 大清真亡了540 跳坑9 虎落平陽被犬欺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724 術業有專攻247 有了目標390 掃把星594 都在掌握之中492 強大的攻勢730 能臣先壓着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918 這個場景很熟悉942 對策617 我倒105 宴席議事531 科技的種子408 血債血償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337 就這樣結束吧703 消息來了316 誰阿彌陀佛643 總算搞定868 呵呵呵405 兵役421 瑞雪兆豐年15 有的是辦法99 節操呢296 翻臉693 洞吾巡撫737 野心486 代善的下場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
82 朕陪你走一趟504 傾國之戰44 突圍577 運籌帷幄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527 授課808 你說怎麼打?291 又是五百萬收入342 你可知罪787 驚爲天人795 開眼界828 那明國皇帝是屬狗的947 還有一個女兒326 無能廢物376 八百里加急758 豪格之威382 被耍了530 掌舵828 那明國皇帝是屬狗的930 被嚇的738 荷蘭人的經驗779 日子很悠哉753 言出必行100 訓斥820 慘了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150 抄家奪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7/11)496 夜襲415 攻防轉換466 烽火遍地195 一個都沒跑837 如何處置911 皇上來了42 御馬監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904 看誰狠297 未雨綢繆394 不近人情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540 跳坑85 僞君子真小人556 偷營376 八百里加急273 畢懋康和宋應星874 最關注的事情169 罪己詔367 又有誰會真心投降你們244 兄弟46 三條妙計697 今昔之別5 吏治與錢糧85 僞君子真小人656 活捉狗皇帝943 走了983 盤口288 搞笑的事情402 陽謀619 兄弟再會203 封賞處罰978 怕他個啥64 只會擾民817 兩招96 兩世爲人的經驗看事情983 盤口121 區別對待578 大清真亡了540 跳坑9 虎落平陽被犬欺636 崇禎皇帝的香火功德724 術業有專攻247 有了目標390 掃把星594 都在掌握之中492 強大的攻勢730 能臣先壓着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918 這個場景很熟悉942 對策617 我倒105 宴席議事531 科技的種子408 血債血償749 實在太欺負人了337 就這樣結束吧703 消息來了316 誰阿彌陀佛643 總算搞定868 呵呵呵405 兵役421 瑞雪兆豐年15 有的是辦法99 節操呢296 翻臉693 洞吾巡撫737 野心486 代善的下場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