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活剮了袁承煥

袁承煥當即就被兩個御林軍像是抓小雞一般提上了承天門!

袁承煥大哭,“臣沒有,臣殺毛文龍,也是掌握了毛文龍通敵賣國的罪證的!臣不殺他,一方面臣無法統轄他的地盤!另外一方面,臣得到了毛文龍私通建奴的書信啊,皇上!”

崇禎皇帝朱由檢哼了一聲,他說話,所有人都能夠聽見,但是袁承煥說話,就只要臺上的一幫剛剛授勳的人能夠聽見!

“朕這裡就有你通敵賣國的鐵證!袁崇煥與兵部尚書王洽通書,認爲毛文龍是議和的障礙,主張“關東款議,廟堂主張已有其人。文龍能協心一意,自當無嫌無猜;否則,斬其首,崇煥當效提刀之力。”後袁崇煥於7月24日藉口閱兵設計文龍。以“祖制,大將在外,必命文臣監。爾專制一方,軍馬錢糧不受核,一當斬。人臣之罪莫大欺君,爾奏報盡欺罔,殺降人難民冒功,二當斬。人臣無將,將則必誅。爾奏有牧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語,大逆不道,三當斬。每歲餉銀數十萬,不以給兵,月止散米三鬥有半,侵盜軍糧,四當斬。擅開馬市於皮島,私通外番,五當斬。部將數千人悉冒己姓,副將以下濫給札付千,走卒、輿夫盡金緋,六當斬。自寧遠還,剽掠商船,自爲盜賊,七當斬。強取民間子女,不知紀極,部下效尤,人不安室,八當斬。驅難民遠竊人蔘,不從則餓死,島上白骨如莽,九當斬。輦金京師,拜魏忠賢爲父,塑冕旒像於島中。十當斬。鐵山之敗,喪軍無算,掩敗爲功。十一當斬。開鎮八年,不能復寸土。觀望養敵,十二當斬。”十二條罪名爲由,用尚方寶劍斬同樣擁有尚方寶劍的一品武官毛文龍於皮島。”

崇禎皇帝朱由檢念着袁承煥殺毛文龍的全部細節,這些都是錦衣衛密探覈查清楚了的!

“朕來問你,毛文龍的級別比你還高一級,你憑什麼斬殺大臣?你可以代替朕來斬殺大臣了嗎?誰給你的這個權力?這是不是你通敵賣國的鐵證?你自己沒有給魏忠賢建過聖祠嗎?這就是你殺人的理由?朕現在不跟你扯遠了,說,爲什麼要殺毛文龍!?”

袁承煥嚇得渾身如同篩糠了一般!他殺袁承煥的理由。您自己不是都念的很清楚了,還問什麼?哪裡還說的出話來。

崇禎皇帝朱由檢點點頭,“好,你不說,朕來替你說,大家都聽聽,這廝殺了毛文龍,還有臉跟朕這樣上奏!‘臣今誅文龍以肅軍。諸將中有若文龍者,悉誅。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誅文龍者誅臣。”同時在向朝廷的奏報中承認逾權並請求處置。“文龍大將,非臣得擅誅,謹席稿待罪。”。帝驟聞。意殊駭,念(毛文龍)既死,且方倚崇煥,乃優旨褒答。俄傳諭暴文龍罪,以安崇煥心,其爪牙伏京師者,令所司捕。崇煥上言:“文龍一匹夫,不法至此,以海外易爲亂也。其衆合老稚四萬七千。妄稱十萬,且民多。兵不能二萬,妄設將領千。今不宜更置帥。即以繼盛攝之,於計便。’就算是按照你說的,毛文龍他只要兩萬大軍,但是他一個人孤懸海外這麼多年,如果他要反,他什麼時候不能反?非要等你袁承煥去了他才反?有兩萬熟悉地形的精兵強將在建奴的後方,建奴每每出兵都會顧慮重重!你把毛文龍殺了!建奴則再無後顧之憂,你不是通敵賣國,誰通敵賣國?此次救援京師,你和祖大壽等遼西將領,整整十日按兵不動,不能防,不能打,還不能救援,大明的一半賦稅,就是用來養着你們這幫廢物的嗎?”

“殺了他!殺了他!狗漢奸!狗漢奸!”

“殺了他!殺了他!狗漢奸!狗漢奸!”

“殺了他!殺了他!狗漢奸!狗漢奸!”

一時之間羣情激奮,喊殺袁承煥的聲音此起彼伏!滿朝文武,雖然都認爲袁承煥有罪,可以以死論罪,但是罪不至死!但是誰都不敢言語了!

沒有人跟着附和,也沒有人反對,這本身就是對皇帝的政策的一種對抗!

而周延儒,溫體仁,還有一大幫的從九品們,他們聲音雖然喊的響亮,卻並沒有什麼分量!整個東林黨人都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要說袁承煥通敵賣國,沒有什麼人相信的!

孫承宗站了出來,本身皇帝昨日已經將話說說到了那個份上,而且今日也當衆挑明瞭要整治袁承煥,加上現在的民憤這麼大,加上袁承煥是他舉薦的,他自然不能裝聾作啞了!

孫承宗大哭着走到了皇帝的身邊,對着高音喇叭道,“袁承煥,老夫看錯了你!你這人面獸心,禽獸不如的東西!”

孫承宗此話一出,整個場面更是爆棚!老百姓都將建奴入侵,京師被破的過錯和憤慨加到了袁承煥的頭上了!所有的還在觀望的東林黨們也都紛紛站出來指責袁承煥!即便是孫慎行,在東林黨中的分量,也沒有辦法跟孫承宗相提並論!

場面一面倒了,崇禎皇帝朱由檢看見時機成熟,將孫承宗勸下,對着高音喇叭道,“袁承煥,你辜負了朕的期望,本來朕要將你下獄!但是現在天不容你,當衆活剮了!”

七十多萬軍民轟然叫好,人人都爭先恐後的想要吃袁承煥的肉!

負責行刑的錦衣衛高手,一邊將袁承煥的肉割下一塊來,老百姓就爭相而食!

袁承煥才被割下一塊肉,就已然昏了過去!崇禎皇帝朱由檢卻對這個場面非常的滿意!能吃生人肉!這也算是熱血的體現吧!至少大明的百姓們在慢慢的開竅中!

“錦衣衛何在!把這次將領們統統處斬!!!”崇禎皇帝朱由檢突然大吼一聲!將滿朝文武都嚇得半死,本來以爲懲治了一個袁承煥,已經達到了目的了!沒有想到崇禎皇帝朱由檢又要大開殺戒啊!()

第458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625章 出來SOLO第682章 手榴彈第419章 想到也不能做第13章 副職主持工作第702章 紙幣第970章 又怎麼了第714章 談攏1107 決戰關頭第600章 熱情第887章 火銃第883章 家的感覺第992章 穿軍服的鄭月琳第395章 銀子不重要第558章 意外收穫第600章 熱情第527章 宮內爭寵1126 滿足不了第650章 古洛塗教授第583章 錢謙益被罷免第629章 北京城被攻破第125章 灤州第411章 警惕第152章 兩邊都在鬥智鬥勇第1062章 紅娘子第522章 高德威傳旨第508章 抽籤搖號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792章 思路第404章 這份感情第1055章 左良玉賀人龍第439章 京城又熱鬧了第239章 回到海灘哨所第822章 田妃求見第1058章 錦衣衛密探第989章 任用田建章第115章 手榴彈第306章 短刀第489章 範景文第424章 交心第771章 楊鶴洪承疇第508章 抽籤搖號第1035章 碾壓洋狗第705章 寶物第54章 鷹翅第456章 放出錢謙益第728章 淡定哥第352章 存掉了第838章 法庭第295章 逼着你表態第214章 一腳踢死錢龍錫第679章 舞臺劇第158章 張嫣來了第630章 死守承天門第379章 對症下藥第97章 危機重重第427章 送一段長城出去第1021章 瘋了嗎?第450章 劉香做反第824章 聰明的田貴妃第762章 陪審團制度第886章 軍事科技第35章 崔應元第802章 高級會議第181章 到底誰第一個跳第796章 鄭月琳的價值第790章 如同喝醉酒第921章 豁然開朗第305章 喜事重重第541章 很討厭魏明波第349章 文萃希第234章 高德威沒回來第448章 俞諮皋第364章 你看的見我嗎第806章 金本位第850章 御河流流到朕的心裡頭第238章 好勝的鄭月琳第700章 臭壞蛋第1077章 超級軍師第528章 越爽第88章 皇帝冷淡懿安皇后第691章 女人當官第19章 國事要緊第521章 南京守備第515章 罷市的擔憂第531章 風大雪急第553章 不領情第661章 五十年第837章 朕哭了第618章 皇上威武第702章 紙幣1115 飯後慶祝第391章 講課第411章 警惕第822章 田妃求見第645章 不加徵第292章 後院第756章 做不到第178章 回到機艙第206章 坤寧宮
第458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625章 出來SOLO第682章 手榴彈第419章 想到也不能做第13章 副職主持工作第702章 紙幣第970章 又怎麼了第714章 談攏1107 決戰關頭第600章 熱情第887章 火銃第883章 家的感覺第992章 穿軍服的鄭月琳第395章 銀子不重要第558章 意外收穫第600章 熱情第527章 宮內爭寵1126 滿足不了第650章 古洛塗教授第583章 錢謙益被罷免第629章 北京城被攻破第125章 灤州第411章 警惕第152章 兩邊都在鬥智鬥勇第1062章 紅娘子第522章 高德威傳旨第508章 抽籤搖號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792章 思路第404章 這份感情第1055章 左良玉賀人龍第439章 京城又熱鬧了第239章 回到海灘哨所第822章 田妃求見第1058章 錦衣衛密探第989章 任用田建章第115章 手榴彈第306章 短刀第489章 範景文第424章 交心第771章 楊鶴洪承疇第508章 抽籤搖號第1035章 碾壓洋狗第705章 寶物第54章 鷹翅第456章 放出錢謙益第728章 淡定哥第352章 存掉了第838章 法庭第295章 逼着你表態第214章 一腳踢死錢龍錫第679章 舞臺劇第158章 張嫣來了第630章 死守承天門第379章 對症下藥第97章 危機重重第427章 送一段長城出去第1021章 瘋了嗎?第450章 劉香做反第824章 聰明的田貴妃第762章 陪審團制度第886章 軍事科技第35章 崔應元第802章 高級會議第181章 到底誰第一個跳第796章 鄭月琳的價值第790章 如同喝醉酒第921章 豁然開朗第305章 喜事重重第541章 很討厭魏明波第349章 文萃希第234章 高德威沒回來第448章 俞諮皋第364章 你看的見我嗎第806章 金本位第850章 御河流流到朕的心裡頭第238章 好勝的鄭月琳第700章 臭壞蛋第1077章 超級軍師第528章 越爽第88章 皇帝冷淡懿安皇后第691章 女人當官第19章 國事要緊第521章 南京守備第515章 罷市的擔憂第531章 風大雪急第553章 不領情第661章 五十年第837章 朕哭了第618章 皇上威武第702章 紙幣1115 飯後慶祝第391章 講課第411章 警惕第822章 田妃求見第645章 不加徵第292章 後院第756章 做不到第178章 回到機艙第206章 坤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