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盛情款待

來到水月庵中心地帶的那處大屋,住持慧明僧衣潔淨,正率領衆弟子在門前等候,見到陳懿緩步走來,齊齊合掌施禮。

“聖僧駕臨水月庵,我等有眼不識金鑲玉,多有冒犯,還望見諒。”

慧明上來便是一通客氣話,其餘尼姑紛紛口唸佛號附和,陳懿笑道:“本是我等叨擾,攪了水月庵的清修,罪過!罪過!”

“聖僧高才雅量,精進勇識,令人敬佩,莫要如此謙虛。”慧明說着,彎腰伸手,做出請的姿態。

盡釋前嫌,陳懿腳步徐徐的步入屋內,百餘平的大廳內,中間長桌竹椅已經擺放妥當,慧明相邀入席落座。

宴席十分豐盛,蜜汁山藥,香橙荸薺,櫻桃素肉,油炸蔬菜盒,中間玉碗盛着髮絲粗細的豆腐絲青菜絲湯,手邊則是百花蜜,果蔬汁,色香味俱全,令人眼花繚亂。

陳懿思量,如此精緻的菜譜,應該好好記下來,回去做給老媽吃,她肯定高興。

“不知可否合聖僧口味。”慧明笑着邀請,陳懿謝過之後,夾起一塊清炒山菇,竟然嗆得忍不住輕咳兩聲。

實在是太美味了,深山老林裡採的新鮮蘑菇,松樹上長成,帶着濃郁的松香,品在嘴裡,回味綿長。

“可是不合口味?”慧明問道。

“住持一片苦心,實在太美味了,我一路風餐露宿,喉嚨竟然一時承受不住此等佳餚。”陳懿豎起大拇指盛讚。

慧明呵呵一笑,舉起琥珀杯子,又說:“以蜜代酒,我敬聖僧心地清淨,正念堅固。”

“住持言過了,若是心無茫然,也不會萬里迢迢前往西天,當共勉之。”陳懿擺手,飲下蜂蜜,甜得如同慧明的話,有些倒牙。

“貧尼小時曾聽人講,幾百年前,水月庵關押一個妖怪,都以爲是笑談,卻不想與妖同處多年。今日多虧聖僧神通,將其驅離,否則,遲早亦是庵中禍患。”慧明感嘆道。

哪來什麼驅離,分明是妖怪自己跑了,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目前還沒法評估。

陳懿擺手道:“只是巧合,妖怪畏懼我的大徒弟悟空,大概不會再回來了。”

慧明急忙又給孫悟空敬酒,孫悟空嘿嘿一笑,點頭道:“那只是一個鼠妖,嘿嘿,還不夠一拳頭打的。”

嘴上這麼說,孫悟空的心裡卻不這麼想,這妖怪的修爲,相當的了得,他可沒發現妖怪有何畏懼,卻像是急着趕往一處覆命。

慧明的坦誠相待令人感動,想想美麗的悟潭,陳懿大包大攬道:“有道是,來而不往非禮也,承蒙住持盛情款待,我們師徒也不會白吃白喝。悟空神通廣大,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更是家喻戶曉,名震四方的齊天大聖,只要他念動個咒語或者施展個小小法術,管保修好你那悟潭!”

哦?慧明露出驚喜表情,女人都喜歡乾淨,當然喜歡公衆浴池能夠修好,連聲道謝,又給孫悟空敬了幾杯。

孫悟空臉上帶着笑,說着小事一樁,卻暗中撓頭,都說喝酒上頭,唐僧幾杯蜜下肚,也開始暈暈乎乎,胡亂答應。

“孫長老,可是有難度?”慧明察覺出孫悟空的異樣,擔心的問道。

“沒問題!”

孫悟空心裡叫苦,但也是個爭強好勝的,被師父誇到了天上,怎麼也得好好想想辦法,一潭死水好弄,清澈活水卻難。

悟潭看似從山上聚集而來,實則另有玄機,下方有迴流之路,現在已經被破壞了。

飯後又是茶點,慧明試探的提出想讓高僧講經說法,開壇明示,清淨尼姑們那顆蠢蠢欲動的凡心。

陳懿點頭答應,對於他而言,講經是最簡單的事情,交給唐僧的意識,管保說得天花亂墜。

不過,陳懿還是控制並告知唐僧的意識,別囉嗦個沒完,限定一個時辰。

慧明歡喜異常,吩咐撤掉飯桌,擺上香案,陳懿淨手焚香,端正坐下,輕輕敲打木魚,宣佈講經開始。

慧明帶頭坐在下方,還特意命那幾名被迷惑的女弟子坐在她身後的第一排。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陳懿憑藉唐僧的意識,開始講起了《心經》,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除了陳懿那朗朗的聲音,屋內再無其他聲響,所有女尼都被經文所感染,如聞天籟,那幾名被迷惑的女弟子,面帶羞慚,水月庵的住持慧明,眼中淚花閃現。

就連一向難得安穩的孫悟空,也老老實實的坐在一邊,猴爪合十,暗呼妙哉,此《心經》堪稱佛法之大乘精華所在。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講經完畢,陳懿高聲道。

“悉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國!”女尼呼聲嘹亮。

講經完畢,陳懿緩緩站起身,法相莊嚴,僧袍雪白,如神靈下凡,不容侵犯。

衆人看得呆了,慧明帶頭,衆女尼齊齊跪倒在地,齊呼聖僧。慧明任憑淚水流淌,無比虔誠的說道:“聽聞一卷經,勝過十年悟,聖僧,我等願爲弟子。”

收女徒弟,陳懿從沒有想過,但是,慧明這些女尼,一幅不答應就不起來的堅定姿態,他終於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

當然,弟子也有區分,這些人充其量算是敬慕者!

桌案重新擺上,晚宴繼續,一直到了夜間九點,水月庵還是燈火通明,笑聲不斷。

或許現代很多人都認爲,九點算什麼,不少單位剛下班,或者夜生活剛剛開始,那個時代都是晚上不吃飯,六七點就都睡覺的好吧?

言歸正傳,吃飽喝足,陳懿高高興興的趕回房間,一路隨行的孫悟空卻面色凝重。

“悟空,怎麼了?”陳懿打了個哈欠問,其實跟尼姑吃飯還是很累的,話不能過,避諱特多。

“師父,你且隨我到悟潭觀看。”孫悟空沒有回答。

“哦,不好修嗎?”陳懿也爲自己的大話感到後悔。

“到了就知道了。”

第480章 再淹積雷第512章 靈竺品酒第900章 近在咫尺第212章 受困難行第696章 收入瓶中第698章 乾媽慫恿第610章 因夢生仇第297章 渡劫成龍第6章 五聖成真第856章 裝糊塗第437章 草木皆兵第455章 天沐河第245章 共抗羣魔第904章 歎爲觀止第253章 無心戀戰第528章 王母三寶第687章 不肯屈服第455章 天沐河第749章 熱身行動第681章 明知故犯第259章 新機國第281章 夜宿林中第138章 不拘佛理第7章 武藝不凡第157章 牛郎織女第105章 收服諸犍第78章 區分反正第271章 調虎離山第363章 自取其辱第277章 暗礁建築第596章 父子爲敵第75章 萬象法陣第926章 混亂大戰第651章 浴火重生第18章 石霞妖猴第704章 不能釋懷第738章 驚動河神第371章 收徒上癮第353章 糾纏不清第329章 巍峨雪山第635章 興風作浪第174章 沙漠怪圈第762章 怡然暢快第950章 崇文國第843章 肥胖隱患第799章 三隻犀牛第417章 激烈廝殺第163章 蜈蚣精第644章 背生彩翼第234章 以矮爲美第298章 佛門種子第139章 助人爲樂第395章 迷途知返第607章 誓言可貴第850章 背後勢力第171章 指點迷津第600章 緊箍裙第505章 拒絕西行第402章 兵器皆丟第646章 捨命救徒第519章 凌雲天鏡第195章 動了殺心第454章 烹飪方法第281章 夜宿林中第431章 毒敵山第552章 菩薩慈悲第732章 牧羊女第34章 看破機關第221章 火雲洞第252章 二戲三藏第347章 兩清觀第477章 水淹翠雲第89章 信達地府第365章 情感傷害第905章 真有天意第186章 星月潭第949章 情絕難留第205章 暗中算計第888章 靈山靈鼠第611章 普賢坐騎第725章 封印記憶第816章 遁地而走第981章 菩提在即第876章 動了真情第303章 接連突破第173章 綠洲之眼第634章 重回祭賽第972章 凡人比武第874章 狠毒無比第397章 無路可走第501章 隱形猴王第565章 場面失控第583章 不知父母第580章 小草之歌第634章 重回祭賽第136章 眼見不實第604章 矛盾加深第691章 徒弟失蹤第35章 坎離交會第960章 無動於衷
第480章 再淹積雷第512章 靈竺品酒第900章 近在咫尺第212章 受困難行第696章 收入瓶中第698章 乾媽慫恿第610章 因夢生仇第297章 渡劫成龍第6章 五聖成真第856章 裝糊塗第437章 草木皆兵第455章 天沐河第245章 共抗羣魔第904章 歎爲觀止第253章 無心戀戰第528章 王母三寶第687章 不肯屈服第455章 天沐河第749章 熱身行動第681章 明知故犯第259章 新機國第281章 夜宿林中第138章 不拘佛理第7章 武藝不凡第157章 牛郎織女第105章 收服諸犍第78章 區分反正第271章 調虎離山第363章 自取其辱第277章 暗礁建築第596章 父子爲敵第75章 萬象法陣第926章 混亂大戰第651章 浴火重生第18章 石霞妖猴第704章 不能釋懷第738章 驚動河神第371章 收徒上癮第353章 糾纏不清第329章 巍峨雪山第635章 興風作浪第174章 沙漠怪圈第762章 怡然暢快第950章 崇文國第843章 肥胖隱患第799章 三隻犀牛第417章 激烈廝殺第163章 蜈蚣精第644章 背生彩翼第234章 以矮爲美第298章 佛門種子第139章 助人爲樂第395章 迷途知返第607章 誓言可貴第850章 背後勢力第171章 指點迷津第600章 緊箍裙第505章 拒絕西行第402章 兵器皆丟第646章 捨命救徒第519章 凌雲天鏡第195章 動了殺心第454章 烹飪方法第281章 夜宿林中第431章 毒敵山第552章 菩薩慈悲第732章 牧羊女第34章 看破機關第221章 火雲洞第252章 二戲三藏第347章 兩清觀第477章 水淹翠雲第89章 信達地府第365章 情感傷害第905章 真有天意第186章 星月潭第949章 情絕難留第205章 暗中算計第888章 靈山靈鼠第611章 普賢坐騎第725章 封印記憶第816章 遁地而走第981章 菩提在即第876章 動了真情第303章 接連突破第173章 綠洲之眼第634章 重回祭賽第972章 凡人比武第874章 狠毒無比第397章 無路可走第501章 隱形猴王第565章 場面失控第583章 不知父母第580章 小草之歌第634章 重回祭賽第136章 眼見不實第604章 矛盾加深第691章 徒弟失蹤第35章 坎離交會第960章 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