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四國博弈

李經述到了朝鮮之後,在紐約從美國報刊上收集有關中國和朝鮮的新聞,再挑選其中有價值的信息電報發給李經述,成了復興會秘書長容雪的主要工作。

日本人從英國和美國手中租了三艘大鐵皮軍艦,準備以保護僑民和各國在朝鮮的使館爲由進攻漢城,這消息刊登在《紐約時報》國際版,容雪看到後馬上給李經述發電報,並說自己和父親都爲李經述的安危擔心。

當時袁世凱正好在李經述身邊,李經述便讓袁世凱去回電報給中國駐美公使館,說日本出兵朝鮮這件事會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中國會不戰而勝,讓容閎和容雪都不用擔心。

袁世凱奇怪問李經述道:“李公子,難道你不打算給中堂大人發電報求援嗎?”

李經述笑道:“我早猜到日本人不會善罷甘休,已命唐紹儀給家父發電報,家父已經急派淮軍老將葉志超從國內調兵把八千,火速趕來漢城支援。不過,這不是最佳解決方案,只是以防萬一。”

袁世凱點點頭,道:“葉將軍也是淮軍元老,二十年前就跟着中堂大人了,還在剿滅太平長毛和捻賊時戰功赫赫,是一員虎將!有他前來,應該無後患。”

李經述說:“人都是會老的!最好別讓葉將軍率淮軍跟日本人打起來,他已經很久沒上戰場了!但葉將軍率軍來朝鮮,是家父的決斷,木已成舟。我們要做好另一手準備。”

袁世凱問道:“俺們應該怎麼做?袁某願聽李公子的高見!”

李經述淡定地說:“我們可以把事情鬧大。”

“鬧大?”袁世凱不解地問:“中堂大人不是要我們速速平息這場爭端嗎?”

李經述笑着對袁世凱說:“鬧大了,事情自然很快就平息了!西洋有一種理論,叫地緣政治!大意是如果一個國家周圍沒有比自己強大的國家,這樣的地理環境就比較好,比如英吉利。但如果一個弱國,周圍都是強國,而且幾個國家的勢力在弱國爭奪,這個弱小的國家命運就比較悲慘——比如現在的朝鮮,北與極有領土擴張慾望的北極熊俄國毗鄰,南與侵略成性的日本僅有對馬海峽一水之隔,而對於大清國而言,朝鮮更是國防的生命線,跨過鴨綠江就到了大清國的龍興之地東北!朝鮮只能而且必須是中國的地盤,古往今來都是這樣。中國在地緣政治中最佳的策略,就是引入多方博弈,維持現狀。現在除了日本,英國、俄國也有大使館在朝鮮,我們可以利用均勢來處理眼前的危機!現在英國雖然租了兩艘軍艦給日本,但只要俄國有所行動,英國必定就會願意朝鮮維持現狀!”

李經述這一番超前的理論,袁世凱聽得有點犯迷糊,不過他很快便明白了李經述的意思,去告訴俄國佬日本準備出兵佔領漢城。

俄駐朝公使波日涅夫接到中國的報告,馬上發電報回國內,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接到電報,馬上明白了狡猾的日本人根本不是去保護僑民和各國使館!一旦日本吞併朝鮮,俄國在東亞就寸步難行,亞歷山大三世馬上下令俄國海軍中將安德烈公爵率領遠東艦隊的四艘軍艦火速開往漢江,當然,名義上也是去保護俄國駐朝公使館和俄國僑民。

英國一看俄國派軍艦介入了朝鮮的爭端,怕俄國趁着中日相爭,吞併朝鮮,趕緊也把在東海的公海上游弋的三艘軍艦開往漢江!

這樣一來,等西鄉從道率領三艘鐵甲軍艦趕到漢江,葉志超的八千淮軍也坐運兵船趕到了漢城,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日朝之間的爭端,就變成中國、俄國、英國、日本四國在朝鮮的地緣政治博弈,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而這時,閔妃也從忠州趕回了漢城,在淮軍的幫助下,很快逐漸平息了叛亂,重新回到景福宮執政。那天,李經述和袁世凱帶着大院君,還有他的兒子李載憲和進朝鮮王宮,要求閔妃與她的公公大院君和解。

李經述在景福宮勤政殿看到閔妃的第一眼,不由自主想起了大清國的慈禧太后。實際上,閔妃早期的經歷跟慈禧也極其相似,出生於一個破落的貴族家庭,有錢的親戚很多,家裡靠親戚救濟的錢米才能勉強維持生計,當然,找人借錢免不了受親戚的白眼。一般在這種家道中落的環境中長大的女人,內心會變得很堅強,越遭受打擊越會尋找出路,抓住一切改變命運的機會!

長得漂亮,又很能幹,這種女人袁世凱特別喜歡,他再次看到閔妃,眼珠子都快掉到她的牡丹刺繡長袍裡,直勾勾盯着她一張一合的櫻桃紅脣,李經述看到坐在鎏金大椅上的朝鮮國王李熙臉都快氣綠了,趕忙咳嗽着提醒袁世凱,袁世凱這才意識到自己無禮了。

李經述感覺閔妃不是一位簡單的女人,便讓她提與大院君和解的條件。

閔妃憑自己的才智和美貌收買人心,讓自己變成了事業型的女強人,漸漸也征服了有戀母情結的朝鮮國王李熙,如果不是大院君橫插一槓子,她在朝鮮的地位無人能動搖,此時她回了景福宮,自然不肯對大院君善罷干休,於是開口道:“此次兵亂,袁將軍在忠州跟本宮說,背後主謀就是大院君和李載憲,還有安驥泳三十多個守舊的大臣,大院君上了年紀,老糊塗了,本宮可以不追究,但李載憲、安驥泳等三十多個舊臣,按律該殺!他們殺了我閔氏一族多人,可憐我那表兄閔謙鎬,竟然被剁成了肉醬,必須血債血償!”

李經述轉身瞪了袁世凱一眼,心想,原來袁大頭能力雖強,卻有好色的臭毛病,竟然把政變的內幕告訴了閔妃!

袁世凱感覺自己有點委屈,他只不過跟閔妃閒聊了幾句,政變內情多是金允植告訴閔妃的,這女人竟然信口開河,挑撥自己和李經述的關係,而且心腸毒辣,一開口就要殺掉李載憲和安驥泳等三十多人,這樣的女人——漂亮、能幹、心狠,這樣的蛇蠍女人更加挑起了袁世凱的征服欲,不過見李經述瞪着自己,袁世凱站出來,瞪了一眼閔妃,道:“李載憲、安驥泳等人雖有罪,但罪不至死,該流放的流放,該下獄的下獄吧!”

李經述也不同意將李載憲殺掉,更不同意閔妃剪除大院君的羽翼,至於李載憲這個不安定因素,他倒同意閔妃將之流放。大院君此時沒有其他辦法,只好痛心把兒子李載憲犧牲了!於是,閔妃宣佈把李載憲流放濟州島!

徹底平定了漢城,李經述便拿着朝鮮國王李熙的手詔,去找英國駐朝代表朱爾典。俄國的軍艦開到漢江後,英國的態度果然發生了改變,願意居中調停中日兩國。朱爾典極力拉攏李經述,讓淮軍阻止俄國兵進入漢城,因爲一旦俄國控制朝鮮,將威脅英國在東亞和遠東的利益。

於是,西鄉從道便派花房質義去漢城和李經述談判,朱爾典也參加了談判。

李經述開門見三,直接要求日本撤軍:“眼下最要緊的,是平定朝鮮的叛亂。現在中國軍隊已經派兵做到了這一點,日軍應該馬上離開朝鮮。”

花房質義很狡猾地問:“朝鮮兵亂,爲何貴國可以出兵,而日本國不可以出兵?”

花房質義猜想,李經述必定會拿中國是朝鮮宗主國的規則說事,那就正入了他的圈套。因爲萬國公約等國際法中根本沒有宗主國的相關規則。

李經述一聽就明白了花房質義的奸計,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道:“貴國爲何要出兵?”

花房質義大義凜然地說:“朝鮮暴民作亂,燒了日本駐朝使館,日本出兵爲了保護日本國僑民和各國公使館的安全。”

李經述反駁道:“現在暴民已平,日本國僑民和各國大使館很安全,日本兵爲何還賴在朝鮮不走?”

花房質義一時無語,又把問題繞了回去:“貴國可以出兵,爲何日本國不能?”

袁世凱這時拿出朝鮮國王李熙的手詔來打日本人的臉,說:“中國是應朝鮮國王邀請來平定亂兵,而日本是擅自出兵,說得難聽點就是趁火打劫,如果日本兵進入漢城,那必然會招致俄國和中國其餘的淮軍也進入朝鮮。”

李經述和袁世凱的這一番話滴水不漏,朱爾典出於英國的利益考慮,也希望維持朝鮮現狀,便宣佈讓英國艦隊將收回租借給日本的兩艘軍艦,並督促日軍退回國內。

沒有戰艦,西鄉從道便只好作罷,氣得馬上回日本國籌款買鐵甲軍艦,大力發展日本海軍!

中國、英國、日本都同意維持朝鮮的現狀,俄國不敢造次,不久俄國軍艦就開回了遠東港口。朝鮮依然是中國的藩屬國,這場巨大的危機便暫時化解。

這次在朝鮮和日本兵戰鬥,,李經述看到了淮軍和日軍的差距,他意識到,沒有現代化的淮軍和水師,即便有先進武器,戰鬥力也不佳。李經述便把袁世凱和唐紹儀留在朝鮮控制局勢,自己和詹天佑等人回國覆命。

回到天津的直隸總督署,李經述馬上跟李鴻章建議,無論如何,中國要培養大量現代化的陸軍和海軍人才了,這方面中國已落後小日本了!

《穿越1879》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22章 三個朝鮮小妾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8章 開倉放糧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33章 英軍的慘敗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25章 南方有佳人第135章 大裁者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175章 開發大西北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200章 挺進尼泊爾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113章 慈禧讓步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253章 拜訪魯迅第16章 朝鮮暴亂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45章 五億美金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3章 百科全書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11章 龍興集團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20章 東南立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40章 杭州十三釵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158章 殲滅俄軍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4章 搞掉翁同龢(下)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258章 中國女子大學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20章 直隸提督第145章 五億美金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44章 袁世凱平亂
第22章 三個朝鮮小妾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8章 開倉放糧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33章 英軍的慘敗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25章 南方有佳人第135章 大裁者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175章 開發大西北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200章 挺進尼泊爾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113章 慈禧讓步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253章 拜訪魯迅第16章 朝鮮暴亂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45章 五億美金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3章 百科全書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11章 龍興集團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20章 東南立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203章 中英大海戰第40章 杭州十三釵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158章 殲滅俄軍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4章 搞掉翁同龢(下)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258章 中國女子大學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20章 直隸提督第145章 五億美金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44章 袁世凱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