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巴黎告急

1909年8月20日,法軍參謀長霞飛向法軍發出了向阿登山區進軍的命令,他極其自負地跟法軍宣佈:“法蘭西的勇士們,拿下阿登山,洛林就會回到我們的懷抱,你們將是法國的驕傲,你們將在炮火中被歷史銘記!”

於是,魯夫的法國第3集團軍受命向阿登山區南部進攻,任務是將德國普林斯將軍指揮的德軍第5集團軍趕回梅斯至提翁維爾一帶,然後加以包圍,同時要收復布里埃鐵礦區。德朗格爾的法國第4集團軍則受命從阿登山區北部進攻,任務是圍殲阿爾勃萊希特指揮的德國第4集團軍。

按照霞飛一廂情願的想法,這兩個法國集團軍如果在中路得手,德軍右翼和左翼將被割裂,德軍就會潰敗,洛林就唾手可得。

8月21日,霞飛卻有了新想法,他決定從魯夫集團軍抽走3個師約5萬人,同另外4個後備師一同編成一個洛林軍,由莫努裡將軍率領駐守在凡爾登和南錫之間,以掩護法軍洛林方向和阿登方向的進攻。

在以後的四天裡,德軍和法軍雙方在阿登山區展開了浴血奮戰,德軍兵力和大炮都佔優勢,實力遠出霞飛的意料:德國在這一地區的兵力一點也不弱,除了法軍戰前查明的6個現役軍外,還迅速動員後加入進來的4個預備役軍。霞飛稀裡糊塗地把德國10個軍的兵力當作6個軍來部署。

這是世界大戰以來一場經典的山區遭遇戰,雙方實力旗鼓相當,攻擊高登的14個法國師和德國14個師頭對頭撞上了,雙方數十萬軍隊主要進行近距離作戰!

德軍戰術較正確,習慣掘壕作戰。法軍一貫輕視掘壕戰鬥訓練,採用刺刀衝鋒,結果往往被德軍的機槍紛紛掃倒。當然,法軍的大炮,也給德軍帶來重大傷亡,成千上萬的死人還是站着,靠在由成批成批屍體壘成的六十度斜坡的拱扶垛上。

不像法軍那樣,德國先頭部隊對阿登森林進行了偵察,並在主力進入森林時佈置哨兵。德國偵察兵告誡他們,法軍正在迫近。德軍在叢林密佈的山丘上建立了堅固的防禦基地,裝備了足夠多的機關槍和火炮。法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但除了死亡,沒有效果,法軍三分之一的士兵中彈死亡。

8月22日這一天,法軍就死了兩萬七千人,這是開戰以來法軍最嚴重的傷亡,想當年中法戰爭,法國在越南死了兩千多人,就導致了費茹裡內閣政府倒臺。這麼大的傷亡,讓法國國內輿論感到恐懼。

8月23日,法軍的傷亡還在繼續增加,法軍參謀長霞飛也受不了,下令損失慘重的法軍退卻,法國第3集團軍退往凡爾登,法國第4集團軍退往斯特內和色當,在穆斯河西岸重組防線,阿登地區的會戰,遂以法軍的慘敗而結束。

其他的戰場,法軍也損失慘重。8月22日和8月23日,在蒙斯之戰中,德國亞歷山大·馮·克盧克將軍的第一集團軍,除了擊退趕向這個地區支援比利時人的法軍外,還擊退了趕來的英國遠征軍。在桑布爾河,法國第五集團軍被德國第二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擊潰,最激烈的戰鬥集中在四天之內,即從8月20日到8月23日,法國的傷亡人數共達三十萬。

這一次,在寬230餘公里的正面展開邊境交戰的結果,使德國迅速掌握了法德戰場上的戰略主動權,英法聯軍在凡爾登以北全線失利,被迫南撤,法國進攻洛林等地區計劃受挫。

李經述他們接到蔣百里等軍事觀察員的戰報,對德國陸軍的戰鬥實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果然是名不虛傳。李經述對段祺瑞感嘆說:“德軍的實力,確實配得上德皇威廉二世的野心!不過,此戰的關鍵,在於德軍能否迅速拿下巴黎!我們拭目以待!”

法軍進攻受挫後,巴伐利亞王儲魯普雷希特親王不甘心在這樣一場決定德國命運的會戰中,僅扮演一個次要角色,更不願當別人進攻時自己卻在掩護後撤,他開始不斷對德國參謀總部施加壓力,要求改變左翼繼續後退吸引法軍的計劃,希望他率軍立即反攻法軍。

這樣一來,就會打亂“施利芬計劃”的戰略部署,德軍總參謀長施利芬果斷拒絕了巴伐利亞王儲魯普雷希特親王的要求,因爲法軍第1、第2集團軍雖然前進,但還沒有進入德國爲之設下的陷阱。施利芬還是堅持要從這一地區抽出2個軍加入右翼攻擊部隊,加強德軍右翼的攻擊。所以,當法軍左翼3個集團軍全線敗退,德國右翼2個集團軍仍在洛林戰線苦撐,德軍右翼和中路的5個集團軍,還有左翼兩個軍,像一把橫掃歐洲的鐮刀,從比利時向法國割來,直逼巴黎!

“薑還是老的辣!施利芬畢竟比小毛奇要有戰略眼光!”李經述收到施利芬拒絕魯普雷希特親王反攻要求這個戰報,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自言自語說。李經述強烈預感到,接下來,歷史上馬恩河戰役德國戰敗的結局,恐怕要改寫了,巴黎和法國人的命運,或許就此也會整個改寫!

隨着德軍從比利時滾滾南下,巴黎像是一條巨大的防波堤出現在德軍的面前。巴黎,這座偉大的城市,不僅是法國的心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戰鬥堡壘。誰也想不到,就在這裡,一場德國和英國、法國一共投入350萬軍隊的大規模慘烈廝殺,就要上演。

自1909年開戰以後,開頭三個月,德軍往往無往不勝,列日之戰、阿登會戰、桑布爾河會戰……所有的大戰,均以英法聯軍慘敗而告終。百萬德軍朝着巴黎一路狂奔,打擊他們遇到的任何協約國部隊。這段時間,德皇威廉二世和德國民衆都處於狂喜當中。德國的報紙,都在大肆宣揚德國在西線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德軍被描述成歐洲文明的衛士,正在向敢於破壞德國的敵對國家挺進,佔領他們的國土,消滅他們的軍隊。

在德國,只有德國副總參謀長小毛奇對德軍的勝利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在一次和德國參謀長施利芬一起覲見德皇威廉二世時,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德軍是取得空前的勝利,那麼我們的戰俘在哪?我們繳獲的英法的武器和軍事物資在哪?到現在爲止,我們俘獲的英國、法國戰俘,在洛林有兩萬左右,其他地方加起來也不過一兩萬人,這不符合常理。”

德皇狂熱的野心,被小毛奇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他狂喜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了,德皇威廉二世十分不滿,臉色立馬沉了下來,不解問小毛奇道:“赫爾姆特,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們的勝利報告都是前方軍官僞造的?我們的勝利只是幻象?”

德國參謀長施利芬這時頭腦冷靜,替小毛奇回答道:“陛下,我想小毛奇將軍的意思是,英軍和法軍是在有組織地大規模撤退!”

小毛奇絲毫不顧德皇的變臉,憂心提醒道:“我想事實也是如此,英法軍隊會退到某個地方,然後與我們的軍隊決戰。這對我們德國的軍隊來說,不是好事。英國和法國的軍隊是退到他們的大本營,後勤物資豐富,而我們,如果戰線過長,物資和彈藥供給恐怕要拖後腿。”

德皇威廉二世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嚴肅問道:“那麼,德軍有取勝的把握嗎?我們要多久攻下巴黎?到時候,朕很有興趣去凡爾賽宮小住幾天。”

施利芬說:“陛下放心,只要我們加強右翼,攻下巴黎只是時間問題。西線的戰鬥,一定會取得勝利。按我原來的計劃進行,削弱我軍的左翼,引誘法軍右翼從築壘的塹壕出擊。然後我軍右翼繞到背後攻擊。最多三個月,你就可以去巴黎盧浮宮逛逛。”

在德國總參謀長施利芬的指揮下,在西線的百萬德軍向一把鋒利的尖刀,往巴黎殺去。德軍長驅直入,而英法協約國的部隊,沿着阿拉斯和凡爾登一線全面撤退,已經受到威脅的巴黎人心惶惶,八天就有50多萬人拋棄一切,逃出首都。這時候,最不值錢的就是巴黎帶不走的房產。

此時,對法軍戰敗應負主要責任的法國參謀長霞飛卻認爲,法國戰敗不是他的戰略失誤,而是是因爲法國下面的指揮官無能,他在後退途中,撤換了一大批法國的軍官,將一些表現得軟弱無能的將領撤職,雷厲風行地提拔了福熙、貝當、德斯佩雷等著名將領。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法國總參謀長霞飛痛苦地意識到,進攻德軍完全是錯誤的,法國應該採取守勢了。他命令法國的第三、第四、第五集團軍開始大撤退。在逃跑過程中,霞飛還命令創建一個新的集團軍,即第六集團軍,用於機動進攻。另外,他很鎮靜,每天吃兩頓美餐,以及每晚十點準時睡覺的習慣從來沒有改變。

霞飛還避免接電話,他的命令是由副官通過電話發佈的,副官也接聽所有打來的電話,這樣給他以思考的機會。有時一位重要的部長要他親自接電話,他也設法推託。除了聽電話以外,他既不回答,也不評論;事實上,他幾乎從不表示任何態度。他對任何信詢問戰況的電報或正式備忘錄,顯出同樣不信任,他像是一個狡猾的鄉巴佬,多疑地拒絕在任何書面上簽字。

於是,在炎熱的天氣中,成千上萬的法軍開始向南跋涉,疲憊地開始逃命。英國遠征軍搞不清楚戰況,見上百萬的法軍潰逃,也隨着法軍一路狂奔,十三天後撤了305公里。法軍參謀長霞飛原本打算法軍逃到索姆河後,等待時機反撲,但德軍很快就追到了索姆後,法軍沒有時間構築戰事設施,只好放棄反撲,繼續後撤。

9月2日,德軍就逼近了巴黎。爲了保險起見,法國政府遷往了波爾多,這引發了法國一場不小的政治危機。

巴黎危急,法國陸軍部長阿道夫·梅西米於命令法軍參謀長霞飛立即派遣一支至少有三個軍的軍隊,到巴黎的掘壕野營去保證防衛。梅西米對實際情況的不瞭解,因爲霞飛習慣上對政府隱瞞不利的消息。霞飛拒不執行梅西米派遣三個軍的命令,堅決主張他需要每一個士兵來阻止德軍的前進。他答應派遣軍隊,但只有在巴黎立即受到威脅的時候。

霞飛還給梅西米建議,建議法國宣佈巴黎爲不設防城市,不同德軍鬥爭就投降,然後誘德軍到巴黎,讓首都處於軍事區域,再關門打狗。

梅西米堅決反對這一建議。到了8月31日,法國政府計劃遷往波爾多,巴黎的防務交給了已經退休的老將軍加利埃尼。爲了死馬能當活馬醫治,法國政府給予了加利埃尼將軍幾乎獨斷的權力。

加利埃尼提出保衛巴黎需要更多軍隊,法國內閣政府命令法軍參謀長霞飛把新組建的第六集團軍交給加利埃尼指揮,霞飛不想交出手裡的任何軍隊,他回電法國政府說:“德軍不是幾天時間到得了巴黎的,我們再等等看。”

實際上,1909年9月3日,德軍第一集團軍30萬人已經到達了離巴黎15公里的地方,德國的軍隊在郊區都能清楚地看清矗立在巴黎戰神廣場的埃菲爾鐵塔!

巴黎告急!!但法國的老將加利埃尼和霞飛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他是一位富有想象力的戰略家,他的無限精力使人看不出他的年齡和衰退的健康。在早些時候,他擔任過馬達加斯加總督,霞飛在那裡只是他的部下。加利埃尼面對巴黎這座一半防務已經荒廢的城市,沒有氣餒,他對驚慌的數百萬市民發表了一場充滿勇氣和信心的演說:“偉大的法蘭西共和國政府的成員,已經離開巴黎,去給法國國防以新的動員,我受命保衛巴黎和抵抗德國入侵者,這個責任,我將用生命貫徹到底!同胞們,請和我一起,用生命和鮮血捍衛巴黎!”

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30章 出兵越南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49章 撤旗事件第14章 搞掉翁同龢(下)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202章 裁者的末日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204章 英國妥協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101章 消滅日本海軍(1)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5章 購買軍艦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129章 君主立憲第37章 暗殺計劃(3)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174章 中國軍用飛機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123章 戰敗德軍第25章 南方有佳人第253章 拜訪魯迅第5章 購買軍艦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236章 詭異謀殺行動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98章 上架感言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248章 中國廉政局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00章 挺進尼泊爾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220章 德國的大訂單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113章 慈禧讓步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49章 撤旗事件第229章 從卑微到偉大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135章 大裁者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40章 杭州十三釵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
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30章 出兵越南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49章 撤旗事件第14章 搞掉翁同龢(下)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202章 裁者的末日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204章 英國妥協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101章 消滅日本海軍(1)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5章 購買軍艦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182章 嗜血的契卡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129章 君主立憲第37章 暗殺計劃(3)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174章 中國軍用飛機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123章 戰敗德軍第25章 南方有佳人第253章 拜訪魯迅第5章 購買軍艦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236章 詭異謀殺行動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179章 鞭打斯大林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98章 上架感言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248章 中國廉政局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00章 挺進尼泊爾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220章 德國的大訂單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113章 慈禧讓步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49章 撤旗事件第229章 從卑微到偉大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135章 大裁者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40章 杭州十三釵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