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慶親王上位

慈禧宣李鴻章進京,然後讓他到頤和園覲見。見了李鴻章,慈禧看似漫不經心問李鴻章:“醇親王病逝,洋人那邊可有甚動靜?”

醇親王病重後,總理衙門就一直由李鴻章負責,跟洋人打交道一向是李鴻章的活。李鴻章回答慈禧道:“洋人那邊,老臣已經跟他們打過招呼,無用多慮,一切還是看老佛爺您的安排。”

慈禧滿意地點點頭,繼續問道:“百官那邊呢?”

李鴻章回答說:“百官們更不敢妄議朝政,一切由太后做主。”

慈禧說:“禮親王前些日子說自己老了,請解軍機大臣職,哀家不允,但看他的身子骨,是不硬朗了。現在醇親王又病逝了,哀家也準備在這頤和園頤養天年,皇帝年幼,朝中沒有一個主心骨可不行呀,哀家心裡也很着急,你看恭親王和慶親王,他們誰更適合擔此重任?”

李鴻章其實心裡知道,慶親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名聲也不太好,但他官運卻好得出奇,必有他的過人之處。從1884年上臺後,他負責都是像外事、海軍、財政等重要部門。因爲慶親王善於搞關係,請客和吃請是他每天必修課。爲了討慈禧喜歡,他還把麻將牌引入宮中,手把手地將搓麻技藝推廣到人,從宮女到太監,無不樂此不疲。這只是第一步。慶親王不時讓他的小老婆進宮,不是陪老佛爺、就是陪老佛爺身邊的李蓮英來兩圈。他還給小老婆定下規矩:只能輸不能贏。所以,慶親王的小老婆每次進宮陪打麻將,隨身帶去的銀票總是不夠輸。這樣一來二去,慶親王的人緣好得出奇,慈禧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誇慶親王謙和、沒架子,對下人好。而且慶親王善於理財,這一點是其他王爺比不了的。他格外青睞外資銀行,特別是英資匯豐銀行,他在那裡的存款高達數百萬英鎊。當時在倫敦買了一幢帶花園的豪宅,不過2000英鎊。

至於恭親王,李鴻章心想,他的復出還有兩大障礙,一是頤和園的工程,同治皇帝時期清廷就想重修頤和園,被恭親王否決了。他是不會同意耗資上千萬兩白銀的頤和園工程的;另外,慈禧1884年將恭親王罷免,好不容易清除了他的勢力,對恭親王還未完全信任。但此時,李鴻章不便於表態,他想起李經述的話,便把這皮球踢了回去,對慈禧說:“這等重要事情,請太后做主。老臣一定全力支持!”

慈禧見李鴻章都不敢說話,心裡明白只有自己獨斷了,她心裡在恭親王和慶親王之間徘徊了很久,心想慶親王處理政務水平不怎麼樣,但看來看去,還是他辦事比較貼心。恭親王在家賦閒六年多,人生能有多少個六年呢?他心中肯定對自己有怨恨。

到頤和園之後,跟以前相比,閒了很多,慈禧一下子感覺自己明顯老了,她這時只想光緒皇帝把頤和園快點修好,她好頤養天年,至於大清的江山,只要不丟就行,她揮揮手,讓李鴻章先行退下了。

李鴻章回到天津,李經述問李鴻章:“太后的意思,確定了嗎?恭親王會復出嗎?”

李鴻章說:“太后現在對恭親王還是不放心,不然去年不會派護衛監視他。現在皇上也一天天長大,恭親王如果跟皇上聯起手來,太后就真的頤養天年了!”

李經述說:“這樣看來,慶親王會得到重用了?”

李鴻章說:“可能性極大。慶親王這個人,倒是好應付,以後辦事,無非是多費點錢財而已。”

李經述點點頭,爲了徹底斷了恭親王復出之路,他找人買通了《紐約時報》駐華記者,報道了一段陳年往事,說同治帝和他的學伴,也就是恭親王的兒子載澂經常私自從紫禁城裡跑出去“微服私訪”,在青樓尋花問柳,最終病死。

同治帝的去世,根據正史記載是死於天花。但在民間流傳甚廣的是,他因微服逛妓院,染上梅毒而死的。這位年青皇帝,6歲繼位,在登極大典上尿了龍椅。每天應景做皇帝,到養心殿擺樣子。皇太后垂簾聽政,緊握權柄。18歲那年,在娶老婆的問題上,同治皇帝和他母親慈禧產生了嚴重分歧,自信長大了的他便展開了與母親針鋒相對的鬥爭。當時同治帝選皇后的時候,慈禧看中了侍郎鳳秀家的閨女,鳳女“豔絕儕輩”,但是“舉止殊輕佻”;同治帝和東太后慈安卻都看中了清朝唯一的“蒙古狀元”崇綺之女阿魯特氏。後來阿魯特氏爲皇后,鳳秀女封爲慧妃。慈禧很生氣,後來諭示載淳:慧妃賢明淑德,兒宜多加體貼;皇后年少,禮節未嫺,兒不應太過耽迷,誤了政事。同治帝得天時而不得人和。想振興大清業績,恢復先祖榮耀,但時代不允許,環境不允許,母后不允許。傀儡之身,任由擺佈。只有噤不發聲,但還是動輒得咎。同治被壓得灰心,面對前途無望,壯志難酬,他選擇了自暴自棄、遊戲人生。

紐約時報的報道是匿名的,報道很詳細,有鼻子有眼,說載澂經常給同治皇帝進小說淫詞,秘戲圖冊,帝益沉迷,還帶他到宮外作風月之旅,他們常留戀忘返崇文門外的酒肆、戲館、花巷,在一條不歸路上漸行漸遠。什麼伶人小六如、春眉,娼小鳳輩,皆邀幸。報道還說同治寵幸太監杜之錫及其姐:有奄杜之錫者,狀若少女,帝幸之。之錫有姊,固金魚池娼也。更引帝與之狎。由是溺於色,漸致忘返。

其實,中國社會幾千年來,有很多東西沒有變,比如對皇帝或名人私生活的關注。想一想,現在哪個女明星裙底走光了都是大新聞。當時,有關同治皇帝的這篇勁爆報道出來以後,一時間,京城的街頭巷尾,老百姓和達官顯貴都談論起同治皇帝和載澂的這些軼事。人們口口相傳,慈禧大怒,下令將私自議論此事者斬首示衆,這才把當時的輿論強行壓制下來。

但三人成虎,人們說到最後,連慈禧自己心裡都有一點相信同治皇帝是被載澂帶壞的,是被恭親王的兒子給害死的。同治皇帝和慈禧再有矛盾,畢竟他是慈禧的親生兒子,最終慈禧從心裡徹底打消了讓恭親王在1890年復出的念頭。恭親王在家裡苦苦地等了六年,卻依然沒有等到慈禧的懿旨,他心裡對這個女人的狠心毒辣體會更深了。最終,恭親王憂鬱成疾,真的大病了一場,差一點命喪黃泉!

1890年12月,慈禧太后讓慶親王接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和海軍衙門,辦理海軍事務,他的權位漸崇,成了大清國顯赫一時的人物。慈禧不久還提拔了無能的莊親王載勳和端郡王載漪,載漪當了御前大臣,此人少年時不讀書,思想極爲守舊,卻剛俊自用。

李經述聽說慶親王這隻大清國最腐敗無能的大老虎上位後,在天津抓緊訓練新兵和北洋水師,他知道,大清離亡國不遠了!滿清這艘破船,已經是千瘡百孔,只要自己再戳幾個大洞,就會徹底沉沒!

李經述在等這樣一個驅除韃虜的合適時機,他知道,只要多一點耐心,這個機會不久就會來臨!

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159章 光復遠東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2章 盧漢鐵路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20章 直隸提督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258章 中國女子大學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130章 不一樣的甲午(1)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58章 殲滅俄軍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157章 殘暴的沙皇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45章 購買鐵甲鉅艦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238章 東方強國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14章 康有爲的政變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22章 三個朝鮮小妾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236章 詭異謀殺行動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66章 出兵南洋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168章 收回膠州和澳門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2章 落魄書生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3章 搞掉翁同龢(上)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115章 恭親王的遺言第166章 出兵南洋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258章 中國女子大學第134章 統一中國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01章 消滅日本海軍(1)第116章 廢黜光緒(上)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29章 君主立憲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229章 從卑微到偉大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133章 日本賠款三億兩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
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159章 光復遠東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2章 盧漢鐵路第155章 金融戰爭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20章 直隸提督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258章 中國女子大學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130章 不一樣的甲午(1)第111章 山東新政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58章 殲滅俄軍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157章 殘暴的沙皇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45章 購買鐵甲鉅艦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238章 東方強國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14章 康有爲的政變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144章 西班牙投降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22章 三個朝鮮小妾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236章 詭異謀殺行動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166章 出兵南洋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168章 收回膠州和澳門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2章 落魄書生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3章 搞掉翁同龢(上)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115章 恭親王的遺言第166章 出兵南洋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258章 中國女子大學第134章 統一中國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01章 消滅日本海軍(1)第116章 廢黜光緒(上)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29章 君主立憲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229章 從卑微到偉大第257章 放開輿論監督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133章 日本賠款三億兩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10章 奪取菲律賓(1)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56章 擊沉日本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