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心惶惶

就比如說布木布泰,她是皇上的親生母親,皇上不在,或是皇上年幼,她就理所應當擁有垂簾聽政的大權。

從這一點來說,皇太后布木布泰自然比攝政王多爾袞大。

一個是法律制度,一個是親情血緣制度,這之中往往親情血緣制度在封建王朝的統治中最爲常見。

所以布木布泰的答案也很顯然易見,那就是她布木布泰比多爾袞要大。

然而默多哈是多爾袞的奴才,這時候他不可能說多爾袞不如布木布泰,更不敢就這樣回去覆命。

“還請皇太后恕罪,奴才不過是奉攝政王大人之命而爲,恕奴才得罪,今日皇太后你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

說完,默多哈拍了拍巴掌,立時便從殿外衝進來十幾個心腹手下。

這十幾人都是跟隨默多哈一道而來的,隨時聽命默多哈差遣。

“呵呵呵,,,”

布木布泰冷冷的笑了笑,“默多哈,哀家看你跟多爾袞跟的久了,腦子也不好使了。

十幾個人就敢威脅哀家,哀家看你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了。”

說完,布木布泰重重的一拍身邊案,隨着一聲巨響,立時便是從殿外四下衝進來數股正黃旗韃子精兵,

人數足有數百人之多,將大殿是擠得滿滿當當。

這些人都是護衛盛京皇宮的正黃旗侍衛。

雖然說如今正黃旗鑲黃旗,這原本屬於順治皇帝所親領的兩旗人馬都盡歸多爾袞所佔有。

但是多爾袞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再加之這些侍衛成天在布木布泰面前當差,布木布泰收買這些奴才還是很簡單的。

默多哈大爲驚訝,“你們要幹什麼?我是奉了攝政王大人的命令來辦事,你們如果亂來,形同造反。”

這些正黃旗韃子兵絲毫不爲所動,只是等待布木布泰的命令。

布木布泰沉着冷靜,鎮定說道:“全部拿下,反抗者格殺勿論。”

“遮。”

這些正黃旗韃子兵齊齊應諾,而後向默多哈等人圍上去。

默多哈十餘人雖然個個那也是身手矯健,功夫不凡。

但是畢竟人心,劣勢太過明顯,寡不敵衆,一陣打鬥過後,默多哈他們便已是敗下陣來。

時間在一天一天的過去,多爾袞期盼默多哈早日歸來,猶如久旱期盼甘霖。

因爲隨着這時間的流逝,韃子大營的糧草已經日漸枯竭,如今已經不足三日之用。

這可把多爾袞急的直跳腳。

十幾萬人人吃馬嚼,這嘴巴一開就得吃飯啊。

這如果一旦真的斷糧,後果那可就無異於天塌地陷一般。

“默多哈這狗奴才怎麼還不回來?去,派人再去催促。”

這已經是多爾袞派出去的第三波人,目的自然也是前去盛京接應和尋找默多哈,同時也催促糧草。

不過這三波人馬都是和默多哈一樣有去無回,這更加是讓多爾袞心中籠罩一團陰影。

“難道說布木布泰真的要斷我糧草?毀我大清基業?”

這時候多爾袞已經是把事情猜的八九不離十,畢竟盛京之中能夠有權利斷絕大軍糧草的人也就只有布木布泰一人。

換做旁人,既無這個權利,更無這個膽子。

而布木布泰是唯一可能的人選,因爲在大明國,她的兒子順治皇帝還在被軟禁。

若是在暗地裡大明皇帝以此做要挾,布木布泰就只得就範。

這時候多爾袞纔是想通了一切,

原來數年前布木布泰被明國皇帝釋放回來,那時候這明國皇帝就已經在爲今天的戰爭做準備。

爲的就是現在給自己致命的一擊。

有道是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沒有糧草,大軍如何征戰?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多爾袞急的在大帳之中來回渡步。

此時若是命令全軍開拔回軍,那不用說,明國皇帝一定會在後面尾隨,屆時只夠支撐三天的糧草絕對無法支撐整個大軍返回盛京。

到時候大軍纔剛剛動身回返,就已斷糧,人心必定不穩,那時候可能連紮營的時間都沒有,還不如現在有大營防備來的安全。

可是留在這裡,大軍一旦斷糧,人心必定浮動,到時必定大亂,敗局也將就此註定。

也就是說不論是去是留,似乎都只有死路一條。

多爾袞這裡急得直跳腳,手下一衆旗主王命和韃子各級將領,他們也是人人心慌,意亂如麻。

不光是他們,一衆韃子小兵這時候也是人人開始擔憂。

誰都不是傻子,以前這隔一兩天就會有一大批糧草輜重運進大營。

而現在已經連續十幾天未見動靜,一根草也沒有運進大營,這便是傻子也知道一定是出了事情。

再加之那半月前多爾袞斬殺了一名前來報信的探馬,那探馬說盛京把大軍的糧草給斷了。

多爾袞不問青紅皁白,直接就把那探馬當場斬殺。

這樣的行爲本就詭異多端,現在再聯想到這半月不見糧草,自然使人心中打鼓。

難道說那探馬說的是真的?攝政王大人爲的是欲蓋彌彰,瞞天過海,這纔是要殺人滅口?

越是這樣想,越是感覺是真的。

本來這事情就是這樣,現在經過這一推敲,自然事實也是分外清晰,

所以不由的軍心士氣開始浮動,再一想到他們要面對的是明國皇帝親自率領的三十萬大軍,許多韃子更加是變得人心慌慌。

韃子兵這樣的表現自然也是落在了明軍的眼裡,很快,王孝珍便是把這個消息報到了李起的面前。

李起得知這個消息後很是高興。

這時候李起當然也知道布木布泰在瀋陽(也就是盛京)的行爲,對布木布泰,李起也是感到滿意。

李起點了點頭,對王孝珍說道:“孝珍,這一次你錦衣衛居功至偉,待班師回朝,朕記你一大功。”

王孝珍激動不已,慌忙跪地磕頭,“孝珍多謝皇爺讚揚,爲皇爺當差,孝珍不敢居功,更不敢請賞。”

“是你的就是你的,還有你手下那些爲此奔走的人,全部登記造冊,朕都要重賞他們。”。

第六十一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百姓苦啊第四百三十三章 洪承疇大驚第五百一十七章 馬士英的表演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景極好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兩百八十一章 重現昨日榮光第三百六十八章 誰都不想死第兩百八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三十七章 密室第四百章 豈有此理第七百六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一百二十三章 屬下冤枉第四百五十六章 也許是衝動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李起立誓第兩百一十五章 緊急部署第四百七十一章 陰謀暗生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服李定國第七百二十七章 驚訝的李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韃子是吹出來的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是個陰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身無貴賤高低之分第四百零二章 震驚的李起第五十七章 都是被誰逼的第四章 氣的吐血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巖第五十八章 你們自己想一想吧第四百二十五章殺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作打算第六章 初遇關寧鐵騎第一百六十八章 計較議定第一百六十章 吳家圍第五百九十九章 尷尬的李定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訴苦大會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不容樂觀第四百九十四章可敢和本藩賭一局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沒道理啊第五百九十七章 措手不及第五百一十七章 馬士英的表演第三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第兩百九十章 我打仗不是爲了討好他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事以前沒少幹第七百三十七章 很好第兩百九十四章 敗亡第兩百六十五章 這如何使得第五百零四章 送上門找死第六百六十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四十七章 親密無間第一百章 大義陳圓圓第一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七十一章 謀事定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有別第五百八十章 整的就是你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消災第三十四章 夏起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九十二章 惡戰第七百八十五章 不敢與日月爭輝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李起之謀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拳打在綿花上第兩百二十五章 朝議第一百零三章 吳三桂大怒 跪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二章 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第四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第兩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的罪過第三百四十四章 封建王朝百官的思想第六百一十八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安心第一百二十章 憤怒又有何用第兩百一十八章 計議第七百一十四章謀略高低不重要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底子在第三百八十七章 姜曰廣第三百四十五章 無需關注太多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事以前沒少幹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祖真言第五百四十一章受阻第兩百二十七章 難道不是一路人第兩百三十五章 殿下以爲如何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假亂真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怕他不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驟然發難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建王朝的帝王就這德行第六百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六十一章 統籌規劃第一百三十章 曹順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三十一章 什麼事情就怕有第一次第三十九章 好漢饒命第四百八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還得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心情激動第六百一十章 不如意十之八九第六百七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六百零九章 了去一樁心事第五十三章 未請教好漢大名第七百四十九章 心在滴血
第六十一章 軍事編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百姓苦啊第四百三十三章 洪承疇大驚第五百一十七章 馬士英的表演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景極好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兩百八十一章 重現昨日榮光第三百六十八章 誰都不想死第兩百八十七章 民怨沸騰第三十七章 密室第四百章 豈有此理第七百六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一百二十三章 屬下冤枉第四百五十六章 也許是衝動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李起立誓第兩百一十五章 緊急部署第四百七十一章 陰謀暗生第六百四十四章治服李定國第七百二十七章 驚訝的李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韃子是吹出來的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是個陰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身無貴賤高低之分第四百零二章 震驚的李起第五十七章 都是被誰逼的第四章 氣的吐血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巖第五十八章 你們自己想一想吧第四百二十五章殺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作打算第六章 初遇關寧鐵騎第一百六十八章 計較議定第一百六十章 吳家圍第五百九十九章 尷尬的李定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訴苦大會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不容樂觀第四百九十四章可敢和本藩賭一局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沒道理啊第五百九十七章 措手不及第五百一十七章 馬士英的表演第三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第兩百九十章 我打仗不是爲了討好他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事以前沒少幹第七百三十七章 很好第兩百九十四章 敗亡第兩百六十五章 這如何使得第五百零四章 送上門找死第六百六十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四十七章 親密無間第一百章 大義陳圓圓第一百五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七十一章 謀事定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有別第五百八十章 整的就是你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消災第三十四章 夏起 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九十二章 惡戰第七百八十五章 不敢與日月爭輝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李起之謀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拳打在綿花上第兩百二十五章 朝議第一百零三章 吳三桂大怒 跪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二章 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第四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第兩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的罪過第三百四十四章 封建王朝百官的思想第六百一十八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安心第一百二十章 憤怒又有何用第兩百一十八章 計議第七百一十四章謀略高低不重要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底子在第三百八十七章 姜曰廣第三百四十五章 無需關注太多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事以前沒少幹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祖真言第五百四十一章受阻第兩百二十七章 難道不是一路人第兩百三十五章 殿下以爲如何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假亂真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怕他不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驟然發難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建王朝的帝王就這德行第六百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六十一章 統籌規劃第一百三十章 曹順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三十一章 什麼事情就怕有第一次第三十九章 好漢饒命第四百八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還得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心情激動第六百一十章 不如意十之八九第六百七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六百零九章 了去一樁心事第五十三章 未請教好漢大名第七百四十九章 心在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