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孤城的守將

這個時代,什麼都好!

唯有落後的交通,讓王立時時吐槽!

從京師沿大運河南下,再從南京沿長江逆流而上,幾千裡的路程,足足走了好幾個月!

不過,王立的時間,計算得剛剛好!

趕到四川地界的時間,正好是九月初!

因爲氣候偏向寒冷,四川大部分地方的水稻收割,比正常年份推遲了二十多天!

“禁止撂荒土地”的律令,已經送往四川的各州各縣。

對此,各級官員、皇室宗親和富戶鄉紳們,全都不屑一顧。

因爲,就算沒有律法的禁止,他們也不捨得撂荒一寸土地!

反正,辛苦耕種的人是百姓!

爲了生計,他們巴不得耕種更多土地!

至少,多種一點土地,就能多得一點糧食!

當然,對於試點變法的西廠提督,各級官員還是心有警惕,甚至心生排斥!

從“禁止撂荒土地”的律令來看,那位廠公也不咋樣嘛!

管他呢,一切照舊!

……

“呼哧!呼哧!”

宋哲累得氣喘吁吁,王立卻執意上山看看!

對他來說,這座山並不高!

“廠公,這山實在太高了,咱們還是上船吧!”

“呵!這也能叫“山”?你也太沒見識了!

在咱們四川,這最多算個小土包!

你去漢中看看,那邊的秦嶺才能叫“山”!”

宋哲還想再勸,王立回過頭,上下打量着他:“你看看你,在船上躺了一個多月,四肢都要退化了!

再不活動活動筋骨,你的一身武藝啊,怕是要廢了!”

“沒有啊!我每天都搖兩個時辰的船呢……”宋哲弱弱地爭辯着,王立卻大步走在前面。

這座山,可能沒有名字!

但,山上的殘垣斷壁,仍然清晰可見!

這裡,正是釣魚城!

長大後的王立,始終想不明白:父親爲何給自己起名“王立”!

對那位爭議頗多的孤城守將“王立”,對那座少有人知的釣魚城,王立查閱了許多資料!

此刻,站在釣魚城的“鎮西門”,俯瞰着滔滔的嘉陵江水,王立的心頭五味雜陳。

公元1276年,南宋滅亡!

小朝廷流亡於福建,苟延殘喘!

然而,在重慶府合州的這座釣魚城裡,在“三年不通王命”,在“人相食”的情況下,仍有一支宋軍堅守在這裡!

在蒙古的十萬鐵騎之下,這座被稱爲“上帝折鞭處”的孤城,整整堅守了三年之久!

然而,就在崖山海戰的前夕,這座孤城的守將王立,卻向蒙軍投降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在崇禎十七年,在朱由檢自刎煤山之後,山海關的守將吳三桂,也向清兵投降了!

巧合的是,這兩人的投降,都是在朝廷已亡的情況下!

更巧合的是,傳言中這兩人的投降,都是因爲女人!

據說,讓吳三桂開關降清的女人,正是“秦淮八絕”之一的陳圓圓!

傳言中王立的投降,是因爲他的“義妹”王行蓮——這人本姓“李”,是蒙軍陣亡千戶熊耳的夫人!

她的哥哥,是北方的“蒙化漢人”李德輝——蒙軍西川行樞密院副使兼王相!

因此,很多人都說,這位熊耳夫人故意混進釣魚城,以自己的美貌策反了王立!

真相如何,已經很難考證!

事實是,在忽必烈承諾“不殺一人”的條件下,王立確實向李德輝投降了!

正是王立的投降,忽必烈違背了蒙哥汗“此城若克,當盡屠之”的遺詔!

城中的十萬軍民,免遭屠戮!

這兩人的投降,都遭到了後世的唾罵!

對於吳三桂的投降,後世並無太多的爭議。

王立只是覺得:他衝冠一怒爲紅顏,有個性!

然而,釣魚城守將王立的投降,後世褒貶不一,爭論了幾百年!

無數的專家學者,把熊耳夫人稱爲“妖婦”,稱爲“禍水”!

而王立,也成了民族的敗類,叛臣!

郭沫若,更是把兩人稱爲“秦檜夫婦”,予以痛斥!

對此,王立始終憤憤不平!

爲將者,無不講求忠君愛國!

然而,王立投降的當時,“大宋”滅亡已近三年!

南方建立的小朝廷,苦尋三年杳無音信!

他的“君”在哪裡?

他的“國”又在哪裡?

無君可忠,無國可報,困守孤城,又能如何?

大勢已去!

就算戰至最後的一兵一卒,又能如何?

除了給後世留下“忠貞”和“氣節”,又能如何?

以城中的十萬條性命爲代價,成全個人的“忠貞”和“氣節”,值得嗎?

是否值得,後世的任何人,沒有發言權!

只有當時免遭屠戮的百姓,纔有發言權!

到了清代,釣魚城修建了“忠義祠”!

曾經,鎮守釣魚城有功的餘玠、王堅、張珏、冉進、冉璞被請進了忠義祠!

王立、熊耳夫人和李德輝,也被請進了忠義祠!

然而,這三人僅僅被供奉了一百多年,就被趕了出去!

或許,王立真的做錯了!

在開城投降的當日,他應該像麾下的三十五名將軍一樣,自刎殉國!

但是,他不敢!

只有麾下的將領全部自刎,蒙軍纔沒有後顧之憂!

只有他這位將軍在世,纔算真正的投降,城中的十萬軍民才能活命!

所以,他註定了被人唾罵!

確實,歷史人物就是個裱子——後世的任何人,都可以妝點或唾罵!

王立如此,岳飛如此,諸葛亮也是如此!

反正,不論妝點還是唾罵,又不少自己二兩肉!

高興就行!

如今的大明,自己是個十足的貪官!

爲了撈錢,爲了“秦淮八絕”,可以不擇手段!

也可以除掉任何人!

巧的是,後世的人可以容忍貪官,卻不能容忍叛臣!

不是麼?

看看,有幾人罵和紳的?

有幾人罵樑冀的?

又有幾人罵劉瑾的?

幾乎沒人罵!

然而,救了十萬條性命的王立,卻被罵了幾百年!

所以,叛國或變節之事,王立是不會做的!

只爲,自己不被唾罵!

爲了自己的子子孫孫,不被唾罵!

後世的人,後世的事,王立管不着!

也沒有能力去管!

然而,此刻,卻想做點什麼!

“當年,守衛這座釣魚城的宋軍將領,你是否聽過?”

“呃……這個……”

宋哲面帶苦笑,兩手一攤:“廠公啊,我跟了你四年多,學會了一千多個字,卻沒學過歷史啊!”

“我去!”

王立一臉的黑線!

本想詢問宋哲對“王立”的看法,只能是徒勞了!

罷了!

“召集人手,在此處修築一座忠義祠!

走訪百姓,查閱史料,如實地刻碑立傳!

將餘玠、王堅、張珏、冉進、冉璞、王立、熊耳夫人和李德輝,全都供奉其中!”

“王……王立……”

宋哲一臉懵逼,王立苦笑道:“沒錯,就是王立!我與他同名!”

宋哲點點頭,還是有些疑惑:“那……你說的熊耳夫人……到底姓甚名誰?”

這個問題,把王立也難住了!

這個女人!

“王行蓮”這個名字,並非她的真名!

或許,是王立將她收爲“義妹”時,隨意編造的名字!

wWW ¤TтkΛ n ¤C○

只知道,她是長江以北的蒙化漢人,本姓李!

或許是女人地位的低下,或許是編史者刻意的遺忘,她的真名,史書上沒有記載!

歷史上的她,就是一個匆匆過客!

一個妖婦!

一個禍水!

跟無數平凡的女人一樣,她只配有個“姓氏”,不配留下“名”和“字”!

“儘量查一查!

如果實在查不到,就叫她“熊耳夫人”吧!”

……

安排好立祠之事,船隊繼續往西而行。

到了內江縣,沿着沱江北行,不出十日就能抵達成都府。

就在這時,三十多條小船匆匆趕來。

來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巾幗英雄秦良玉!

幾日前,王立的船隊路過忠州時,本想專程拜訪她,卻撲了個空!

那時的秦良玉,去了石柱練兵!

王立不想多等,留下五萬兩銀子,匆匆離開了。

此時,秦良玉匆匆追來,應該是當面答謝!

或者……

這位女將軍,年近六旬,仍舊英姿颯爽!

如果不出意外,她還能再戰好幾年!

有她在石柱、忠州一帶鎮守,流賊很難沿江着長江攻入成都!

能跟她建立良好的關係,區區五萬兩銀子,花得值!

“秦將軍爲國征戰多年,小奴佩服之至!

這點餉銀,只是小奴的一點心意!

秦將軍專程過來,實在讓小奴受寵若驚啊!”

在秦良玉面前,王立把身段放得很低!

西廠王立的大名,秦良玉也不陌生!

王立送來的餉銀,她還真不敢輕易收下!

“廠公千里來此,老身沒能親迎,實在慚愧!

只是,廠公送來的餉銀……老身何德何能……”

“這點銀子,只是小奴個人的一點點心意,還請笑納!

想必秦將軍也知道,流賊正在河南肆虐猖獗!

若遇到強力清剿,很有可竄遁入湖廣,再沿着長江竄入四川!

今,小奴受萬歲爺重託,在四川試點變法,以圖國家強盛之道,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後方啊!

還請秦將軍以大局爲重,精心操練兵馬,以保四川百姓之安寧!”

“廠公這話……實在言重了!

老身受皇上之託鎮守忠州,保一方之安寧,乃是職責所在!

廠公送來的餉銀,老身實在不敢接受!

今,餉銀如數退還,還還請廠公勿要怪罪!”

唉!

秦良玉的態度,實在堅決!

王立勸說多時,她始終婉言謝絕!

罷了!

她不想跟西廠有半點牽連,那就不必強求!

就算沒有這筆餉銀,她還是會死守忠州,恪盡職守,不放半個流賊入川!

看着秦良玉的船隊離開,王立的心頭又是五味雜陳!

西廠已經調查過,秦良玉的“白杆軍”急需餉銀!

但是,她爲何要拒絕?

難道,就因爲自己是西廠提督,無惡不作?

好像,我西廠,沒有濫殺朝臣嘛!

又或者,對她來說,氣節就那麼重要?

“廠公,你有所不知!

秦將軍的夫君馬千乘,本是石柱宣撫使,多有戰功!

在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遭到太監邱乘雲的誣告,死於雲陽獄中!”

我去!

原來如此!

大明的太監,真是個奇怪的物種!

軍中將領,只要聽到太監的名字,全都戰戰兢兢!

袁崇煥,祖大壽,孫承宗,秦良玉,無不如此!

第66章:蠢蠢欲動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225章:左右爲難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221章:羣起圍攻第49章:無心插柳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82章:峰迴路轉(1)第238章:差點被搞砸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99章:圍賊於關中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192章:救命的稻草第66章:蠢蠢欲動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98章:喜添二將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208章:心亂如麻!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56章:順手牽羊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89章:讓饑民去挖煤!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79章:三幅名畫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4章:遍地都是銀子!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35章:確實是個人才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82章:峰迴路轉(1)第83章:峰迴路轉(2)第229章:無奈退兵第137章:她就是柳如是!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151章:又一堆“空頭支票”第98章:喜添二將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199章:圍賊於關中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
第66章:蠢蠢欲動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225章:左右爲難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205章:階段性勝利第221章:羣起圍攻第49章:無心插柳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82章:峰迴路轉(1)第238章:差點被搞砸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99章:圍賊於關中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192章:救命的稻草第66章:蠢蠢欲動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98章:喜添二將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208章:心亂如麻!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56章:順手牽羊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89章:讓饑民去挖煤!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79章:三幅名畫第90章:遍地都是廉價勞動力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4章:遍地都是銀子!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35章:確實是個人才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82章:峰迴路轉(1)第83章:峰迴路轉(2)第229章:無奈退兵第137章:她就是柳如是!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151章:又一堆“空頭支票”第98章:喜添二將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199章:圍賊於關中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