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帝國擴張計劃

關緒清說道:“印度人對我們的龍幣還有一些懷疑,他們傾向於以貨以貨,這就意味着,交易一般都是特大宗的對於印度的前期開發,可以先把國內過剩的一些產品運到那裡,從那裡換回我們急需的戰略物質如果抓緊時間的話,估計兩個月可以來回一趟,利潤還是非常大的經貿部算過了,所賺的錢不算,單單國家從裡面抽取的稅收,一趟就可以達到一千萬元龍幣左右而且,還可以把從中賺到的錢以低息貸給軍部,甚至於不要利息也可以如此一來軍部每趟從中可以獲得三千多萬元龍幣,一年下來,數量驚人這些錢全部用來支付戰爭支出,特別是那些不經意間冒出來地支出,例如這一次各個軍種對訓練費用提出來的要求”

大家對此都很贊同,他們並不認爲每年從經貿部口袋裡掏出一億多龍幣來無息貸給軍方,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反正都是從印度身上得來的,軍費增加了好大一筆,這對軍部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一次從香山回到京城後,說什麼也得讓馮相華那些人請客了

關續清說道:“你們啊,一天到晚的只想着政治和軍事方面的事情,對經濟地瞭解還真是少了點兒朕剛纔說的,只是表面上的數字而已中國實際所得將遠遠過這些大家想一下,原料從印度運回來後,我們得進行加工,進行銷售,這中間的環節不少,每一環節都可以產生利澗,國家可以從每一環節中抽得稅收還有,所得利澗中,有相當一部分將落入國民的手中,他們將這些錢拿來消費的話,對經濟又將是一個巨大的促進可以說,這場仗打得絕對是物所值,我們從中得到的利益將肯定不止一年兩億個龍幣印度過去一直採取保守的貿易政策,過多的依賴於英法,以後要打破這個局面,把印度變成帝國的一個自由貿易區,重要的是,戰後其它經濟強國的企業來到印度的時候,一定會現他們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那裡的國民已經習慣於使用我們中國的產品了,這種影響,可不是一年兩三億個龍幣的收入可以說明的”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載澤說道:“皇上,您能一直不肯打老百姓的主意,我覺得是不是應該變變這個規矩了去年帝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二百五十億龍幣,財政收入是五十億龍幣,而軍費卻只有七億五千萬龍幣,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這在和平時期,還算是一個正常的比例,可是現在帝國打了一場印度戰爭,往後可能還要擴張,再保持這樣的比例,實在有點兒說不過去臣以爲要把軍費提高到百分之六,就有整整十五億龍幣,雖然離軍方所需還有一大段距離,但是起碼也比現在的要強得多了現在西方列強的軍費開支,大約佔國民經濟的三成左右,有些國家,如美國和蘇聯甚至多,所有的需求都給軍需讓路,甚至於喊出了‘要炮彈不要黃油’的口號,而我們的比例,只有他們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太可憐了還有,我們的稅收政策已經實行了十幾年,從稅率上看,簡直低得可憐,只有西方列強的一半左右,我個人認爲,是到改變稅收政策的時候了”

關續清喝了一口茶,笑着說道:“稅收政策不能變,正因爲稅收政策的穩定,老百姓纔敢大膽的往各個行業投資,才能放心的生活就業,不能因爲戰爭就隨意改變大家要明白戰爭的目的,我們不能爲了戰爭而戰爭,那和希特勒有什麼區別,我們發動戰爭的目的還是要壯大國力,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還有一點,如果在戰爭期間改變稅收政策,會給老百姓一個不好的想法,認爲國家已經支撐不住了,這纔會想辦法提高稅收,這對國民的信心將是一個重大的打擊,而且稅率一旦提高,想降下來就沒那麼容易,過慣了大手大腳的日子,想再過緊日子,難啊頂多可以像從前那樣發行戰爭債券,把戰爭變成一種全民性的投資倒是大哥所說的,在不提高稅收的情況下,把軍費提高到百分之六,就可以做到我們有五十億龍幣的財政收入,其中軍費只佔了七億半,教育佔了十億,科研費用佔了七億半,單單這三樣大頭,就入的一半左右其餘二十五億,各地文武官員的薪俸及辦公費用,花了大約五千萬龍幣,這一部分不能再少了,我們總不成讓官員們上街討飯往臺灣投了五億龍幣,在全國各地修建各種基礎設施用了五億龍幣,朝鮮半島也用了五億左右,再加上其它的預算,能夠自由支配的錢只有約五億龍幣左右單單對馬來亞半島、安達曼羣島、尼科巴羣島等地方的建設,就拔了約三億五千萬龍幣,剩下的錢不夠幾個軍種分的不過,大夥兒也不用擔心,帝國可以暫停在臺灣和朝鮮半島的投資,把省下來的十億龍幣都用在戰爭上,應該夠用了”

關續清思索了一下,又說:“印度戰敗是要賠款的,軍部已經拿出方案,讓印度賠償5億龍幣,朕覺得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別看尼赫魯雄心勃勃,可是印度還不是一個經濟富裕的國家,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來也有困難,所以朕決定可以把賠款折換成資源,印度是一個資源大國,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據帝國的初步統計,他們有463億噸的煤,有97億噸的鐵礦石,22億噸的鋁土,1億噸的鉻鐵礦,還有豐富的錳礦石,鋅,銅,鉛,石灰石,木材、棉花也都是應有盡有,對帝國來說,印度不僅要成爲一個貿易中轉站,還要成爲帝國的能源供給地目前,徵印軍正在對印度南省的殘餘軍隊進行清剿,待局勢穩定了,就率先派去地質勘探隊進行勘探和挖掘,另派帝國企業界的人士前往考察投資對於印度的政策不同於日本,朕不想讓這個國家滅亡,但是在戰後印度人對中國人的仇視還會存在,所以朕要把印度分裂成幾個邦國,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這樣的話印度人就形不成拳頭來對抗帝國,另外帝國的投資建設也會帶動印度經濟的發展,印度人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無憂了,反抗的情緒也就慢慢淡了”

載濤說:“南亞大局已定,臣弟以爲也要考慮一下北方和西方的戰略情況目前帝國以鹹海、圖爾蓋高原、烏斯秋爾特高原這三個地方爲依託,構築了幾條互相連在一起的防線,同時重兵駐紮圖爾蓋谷地,牢牢地把守着歐洲通往亞洲的最佳道路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畢竟我不是一個軍事專家,只能提出建議而已讓西北軍區派出一些部隊,穿越卡拉庫姆沙漠,佔領阿什哈巴德,並以此爲基地,進軍伊朗高原伊朗現在被列強分成了三個部分,北部爲西班牙所控制,南部爲英國所控制,中部則爲雙方的緩衝區,名義上爲伊朗國王巴扎維所控制,其實卻受英國和西班牙兩個強盜的雙重控制無論是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被幾個強盜活生生地割成三份,成爲別人的殖民地,伊朗國王巴扎維也不例外我想派外交人員偷偷潛入伊朗,與巴扎維國王好好談一下,一旦我們把西班牙和英國人趕出伊朗高原之後,我們可以讓巴扎維控制整個伊朗高原,恢復伊朗王國的榮光交換的條件只有兩個,一是加入大中華聯邦;二是我們取得在伊朗境內開採石油的權利這兩個條件,估計巴扎維國王考慮也不用考慮就會答應下來現在在伊朗境內還沒有現石油,用沒影兒的事情換得國家的控制權,巴扎維一定會樂瘋了,說不定還會把我們中國人當成傻子呢爲了不引起巴扎維的疑心,在談判的時候,我們得向巴扎維獅子大開口,要他們現有礦山的開採權,至於石油的開採權麼,得儘量隱蔽的取得,最好要*巴扎維籤一個條約,規定把其境內石油的開採權和經營權全部交給中國政府,連伊朗政府也不得干涉只有條約在手,我們才能放下心來”

載濤停頓一下又說:“與巴扎維國王取得聯繫後,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進軍了伊朗高原道路險峻,地勢複雜,如果沒有熟悉地形的當地人相幫,想要在那裡順利的擊敗西班牙人和英國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幾十年前,英國人從伊朗人手中得到格魯吉亞,並以此爲基地,逐漸向伊朗高原滲透,最終控制了近半個伊朗但是,圖蘭平原落入我們中國人之手、並且裡海低地也由我們控制之後,駐格魯吉亞和伊朗北部的英國軍隊基本上與本土失去了聯繫,並且裝備差,數量少,士氣低落,應該不是我們的對手控制伊朗北方之後,聯合伊朗國王巴扎維的部隊南下攻擊英國人,相對來說要輕鬆得多

第439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349章 秘密出巡第499章 英德經典海戰第869章 烽煙再起第796章 槍神(上)第490章 攻陷沙敦第789章 響亮的耳光第855章 貴過黃金的步槍第602章 十億英鎊的資助第898章 罪惡之城第57章 中德聯盟第770章 貝加爾湖底黃金第127章 日本特種兵第1047章 生化危機第420章 京都南霸天第426章 高薪養廉第72章 邊境摩擦求花花順便推薦心經逍遙錄第979章 邪惡法案第1349章 莫斯科陰雲第871章 狂熱的民族主義分子第918章 美洲攻略第557章 大和號的末日(上)第980章 帝國的亞洲第920章 帝國錦衣衛第320章 神秘的來客第632章 惡魔的滅亡(上)第614章 優勢與劣勢第101章 秘密迴鑾第23章 廣開言路第41章 東海海戰(上)第1005章 遠東第一堡壘(下)第169章 中德關係第434章 緬因號事件第610章 結黨營私第723章 暗戰第27章 牛刀小試第1188章 克里姆林宮的權力角逐第1151章 電力時代第219章 戰前準備第809章 終結:德黑蘭第1201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940章 抓捕(1)第879章 西昌火箭基地第568章 端灰娘娘第1194章 站在巨人的身邊第1161章 所謂人權第249章 海蘭泡戰役1第749章 意外的收穫第160章 東海殲滅戰(三)第429章 德意志的糾結第833章 烈焰焚城第943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333章 一個人的戰爭5第7章 學堂(下)第323章 外交摩擦第784章 對伊宣戰第346章 帝國的新年第664章 事態升級第973章 決死南海(2)第632章 惡魔的滅亡(上)第715章 帝國擴張計劃- -第1166章 雄獅遠征第773章 鐵血和劍第1151章 電力時代第839章 突如其來的政變第630章 總統就職第57章 中德聯盟第505章 尖鋒出動第105章 出訪德國第353章 青紅幫大亨第9章 東太后之死第561章 圍獵長崎港第774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180章 德皇威廉第68章 赴德留學第158章 東海殲滅戰第736章 針鋒相對第219章 戰前準備第326章 牢獄之災第925章 津門四少第904章 蛇王之子第376章 北京和會第1209章 方向第996章 暗襲(下)第997章 晴天霹靂第556章 海空對戰第102章 工業改革第788章 熱血悍將第306章 目標:聖彼得堡4第979章 邪惡法案第493章 再會羅斯福第338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第878章 欽定大婚第118章 授銜儀式第4章 御前會議第162章 東海殲滅戰(五)第733章 世界的心臟第902章 怒火衝鋒第717章 奧林匹克精神
第439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349章 秘密出巡第499章 英德經典海戰第869章 烽煙再起第796章 槍神(上)第490章 攻陷沙敦第789章 響亮的耳光第855章 貴過黃金的步槍第602章 十億英鎊的資助第898章 罪惡之城第57章 中德聯盟第770章 貝加爾湖底黃金第127章 日本特種兵第1047章 生化危機第420章 京都南霸天第426章 高薪養廉第72章 邊境摩擦求花花順便推薦心經逍遙錄第979章 邪惡法案第1349章 莫斯科陰雲第871章 狂熱的民族主義分子第918章 美洲攻略第557章 大和號的末日(上)第980章 帝國的亞洲第920章 帝國錦衣衛第320章 神秘的來客第632章 惡魔的滅亡(上)第614章 優勢與劣勢第101章 秘密迴鑾第23章 廣開言路第41章 東海海戰(上)第1005章 遠東第一堡壘(下)第169章 中德關係第434章 緬因號事件第610章 結黨營私第723章 暗戰第27章 牛刀小試第1188章 克里姆林宮的權力角逐第1151章 電力時代第219章 戰前準備第809章 終結:德黑蘭第1201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940章 抓捕(1)第879章 西昌火箭基地第568章 端灰娘娘第1194章 站在巨人的身邊第1161章 所謂人權第249章 海蘭泡戰役1第749章 意外的收穫第160章 東海殲滅戰(三)第429章 德意志的糾結第833章 烈焰焚城第943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333章 一個人的戰爭5第7章 學堂(下)第323章 外交摩擦第784章 對伊宣戰第346章 帝國的新年第664章 事態升級第973章 決死南海(2)第632章 惡魔的滅亡(上)第715章 帝國擴張計劃- -第1166章 雄獅遠征第773章 鐵血和劍第1151章 電力時代第839章 突如其來的政變第630章 總統就職第57章 中德聯盟第505章 尖鋒出動第105章 出訪德國第353章 青紅幫大亨第9章 東太后之死第561章 圍獵長崎港第774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180章 德皇威廉第68章 赴德留學第158章 東海殲滅戰第736章 針鋒相對第219章 戰前準備第326章 牢獄之災第925章 津門四少第904章 蛇王之子第376章 北京和會第1209章 方向第996章 暗襲(下)第997章 晴天霹靂第556章 海空對戰第102章 工業改革第788章 熱血悍將第306章 目標:聖彼得堡4第979章 邪惡法案第493章 再會羅斯福第338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第878章 欽定大婚第118章 授銜儀式第4章 御前會議第162章 東海殲滅戰(五)第733章 世界的心臟第902章 怒火衝鋒第717章 奧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