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節 做戲的目的

朱仲鈞和顧瑾之果然進宮告狀去了。

他依舊一副單純無知的模樣,很欣喜說他結識了兩位義兄,還互換了信物,邀他明日不帶家丁,出門玩幾天。

皇帝哪裡不明白這中間的意思?

他的臉瞬間冷若寒谷,看向了顧瑾之。

顧瑾之忙道:“陛下,我手無縛雞之力……”

她也阻攔不了。

“信物呢?”皇帝轉過臉,沉聲問朱仲鈞。

朱仲鈞將信物交給了皇帝,又道:“小七不准我去!皇兄,我想去。小七說您同意了,才能去。皇兄,您同意嗎?我想去的,皇兄,我還沒去過城外玩。城外在哪裡……”

他滿臉的期盼。

皇帝深吸一口氣,將滿腔盛怒壓下,才笑了笑,對他道:“仲鈞不是說了,凡事聽小七的話嗎?”

朱仲鈞臉上的高興就偃旗息鼓,低垂了腦袋。

皇帝瞧着,神色變了又變。

既心疼這個傻子弟弟被人騙,又恨那兩個仗勢欺人的紈絝子。

“照顧好王爺,以後有事,就拿出王爺的身份說話。”皇帝對顧瑾之道,“再讓王爺被人欺負,朕也不輕饒你。”

顧瑾之跪着,卻擡眼看了看皇帝,欲言又止。

皇帝盛怒未消,就問她:“你有什麼話說?”

“拿出王爺的身份在鬧市說話,是否妥當?鬧市魚龍混雜……”顧瑾之道。

這也解釋了她爲什麼之前不拿出廬陽王的架子。

她在推卸責任。

皇帝冷哼道:“那就別往鬧市去!你個姑娘家,好好呆在深閨,扮成男子去鬧市。成何體統?”

顧瑾之依舊看着他。

她目光裡放佛帶了幾分疑惑,似乎想說什麼。

而後,咬了咬脣,沒敢和皇帝頂嘴。垂了眼簾。

皇帝也被她看得不知所謂。

顧瑾之最終低了頭,道:“是,我以後再家裡,哪裡也不去……”

皇帝被她那哀怨的口氣頓了頓。

他想了想。宮裡還是要來的嘛,她需要給太后和德妃問診。

皇帝終於知道她爲什麼那樣疑惑望着自己了。

深吸了一口氣,將心底的情緒漸漸平復,皇帝才道:“朕也不是叫你們因噎廢食。下次出門,至少多帶幾個侍衛……”

顧瑾之忙笑:“是,謝主隆恩!”

不過是准許她出門而已,哪裡來的隆恩?

皇帝被逗樂了,心底的怒氣就減輕了。

“去坤寧宮問個安,別將王爺的事告訴太后。”皇帝對顧瑾之和朱仲鈞道。然後又專門叮囑朱仲鈞。“仲鈞。不能將今日之事,說給母后聽……”

朱仲鈞似懂非懂,還是點點頭。

等朱仲鈞和顧瑾之一走。皇帝就傳令到了內閣,讓人去叫了刑部左侍郎蒲學汕和翰林院修撰鄭長林來。

皇帝要詰問他們教子不嚴之過。

————————

坤寧宮宮裡。太后正在看着宮女們攙扶着一歲半的二公主走路。

二公主穿着錦緞小衣裳,單手扶着小宮女的手,走得歪歪斜斜的。

四歲的大公主則在一旁拍手笑:“皇祖母,二妹要跌倒了……”

她很希望二公主跌一下的。

她剛剛說完,二公主小腿一軟,只差跌了。

宮女忙抱住了她。

大公主就咯笑。

太后和衆人看得也很開心。

“不走了,不走了!”太后笑着道,“爲難她了,抱到哀家這裡來……”

而後,衆人就看到了朱仲鈞和顧瑾之來了。

大家一番行禮。

太后看到朱仲鈞和顧瑾之,高興更添了一層。

朱仲鈞坐到了太后身邊。

大公主和二公主分別依偎在太后懷裡,姊妹倆都在偷偷打量着朱仲鈞,很好奇的樣子。

顧瑾之坐到了太后腳邊的錦杌上。

“愁死哀家了。”太后抱着二公主,跟顧瑾之拉家常,“大公主十個月的時候,就能扶着人的手,走上半日。等到了一歲半,就不用人扶了。二公主都快二十個月了,仍是走不穩……”

四歲的大公主長得白皙豐盈,一張娃娃臉,有些小胖;而二公主偏瘦,巴掌大小的臉,越發顯得眼睛大,可憐兮兮的。

“……自從落地,她就沒怎麼離過藥罐。”太后又道,“原本生的就弱,得來不易。”

宮裡想保住一個孩子,的確是艱難。

顧瑾之記得上次依稀見過二公主的生母蘇嬪。

那是個腰身若柳般纖細的女子。

母親自己纖瘦,氣血不足,哪裡有更多的氣血養孩子?

這孩子先天不足,能養到這麼大,只能說,幸虧她是個公主,幸虧她母親也不是非常受寵了……

顧瑾之心裡想着,嘴上卻道:“太后無需擔心,二公主自有福緣,將來定是活潑美麗。”

太后就笑了笑。

“你們倆怎麼今日進宮看哀家?”太后這才問他們進宮的目的,“可是有什麼事嗎?”

朱仲鈞連忙搖頭。

太后不解其意,笑着問:“仲鈞搖頭做什麼?”

“皇兄不讓告訴母后…….”朱仲鈞道。

太后錯愕,就非要逼問:“仲鈞告訴母后,否則母后就不疼仲鈞了……”

朱仲鈞便將蒲、鄭兩家公子調戲他的話,說給了太后聽。

經過了一年的調養,太后如今的身子已經康復,並不像皇帝想的那般虛弱不堪,不能生氣。

聽了朱仲鈞的話,太后臉色變了又變,片刻才恢復了點平靜。

她問顧瑾之:“可是真的?”

顧瑾之忙起身。跪下道:“那兩位公子也是年輕心熱……”

就是真的啦!

太后的手微微顫抖。

顧瑾之忙安慰道:“當時帶着侍衛,我也在場,他們還不敢動手動腳,只是非要和王爺結交兄弟。互換了信物,約好過幾日出城去,痛痛快快玩幾日。”

這是放長線釣大魚。

那兩位紈絝,應該是擅長此道。

聽到朱仲鈞沒有受辱。太后的心,才微微鬆了幾分,對顧瑾之道:“不是小七的錯兒,跪着做什麼?快起來……都是外頭市井那些人,着實可惡。”

“母后,我能跟他們出去玩嗎?”朱仲鈞問。

太后好不容易緩和的臉色,又驟變,厲聲道:“不行!仲鈞不管去哪裡,都要跟着小七。知道了嗎?”

她很嚴肅。

朱仲鈞嚇得快要哭了。

兩位公主也嚇住了。

宮女們忙上前。將兩位公主抱走。

見朱仲鈞撇嘴。太后既心疼又難過,攬了他在懷裡,柔聲安慰道:“外頭的人。沒安好心,他們哄騙仲鈞玩呢。只有小七纔是真心對仲鈞的……”

朱仲鈞就哦了一聲。點頭小聲道:“母后也對仲鈞好……小七說母后最疼仲鈞。”

太后就高興起來。

朱仲鈞又在太后面前替顧瑾之拉好感。

可顧瑾之沉默着。

從宮裡出來,朱仲鈞坐在馬車上,百無聊賴道:“那兩個人不被家裡打得半死,皇帝能依,太后也不會依的。什麼世道,居然好男風……”

顧瑾之沒說話。

“怎麼?”朱仲鈞察覺到她的沉默,就問她。

顧瑾之回神,笑了笑道:“沒什麼。栽倒你手裡,活該他們倒黴。他們也是罪有應得。聽說西門那條街,他們經常盤旋,不少年輕的孩子被他們糟蹋了……”

朱仲鈞就挑脣微笑。

想起那兩個人的嘴臉,他也一陣噁心。

而後,顧瑾之又沉默不語。

她覺得朱仲鈞仍在走前世的路。

他總是利用他能利用的所有人。

皇帝不讓他告訴太后,無非是怕太后替他操心。而朱仲鈞怕皇帝因爲是權臣之子,網開一面,故意在太后面前說。

這樣,那兩個紈絝子就必然會受到重罰,甚至他們的父親和家族也要被牽連。

和朱仲鈞相比,皇帝在太后面前還是孝順的。

而朱仲鈞,大概從來不覺得宮裡那個眉目慈善的太后,是他的親人。

他也不顧太后是否受得了,利用起來毫不手軟。

憋屈久了,想找點樂子,懲罰下罪有應得的人,顧瑾之原本很寬容的。

只是,走到了利用關心他的太后這一步,顧瑾之心裡有些不舒服…….

朱仲鈞仍是那個朱仲鈞。

雖然他極力裝傻子,可一旦有機會,他的面目就會展露出來。

將來,他還是會利用顧瑾之和顧瑾之的孩子吧?

這些念頭在心裡盤旋着,久久不散。

直到回到了家門口,顧瑾之的情緒才徹底平復下來。

朱仲鈞下了車,孫柯亦步亦趨跟在他身後。

捉弄那兩個人,朱仲鈞的主要目的,就是引起孫柯的注意。

他知道孫柯不是寧席的親信,所以願意培養孫柯的忠誠度。

忠誠的前提就是,孫柯知道朱仲鈞值得信任。

朱仲鈞在酒樓出手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收服孫柯。

而現在,孫柯的態度明顯由敷衍轉變成了疑惑。

他不停的打量着朱仲鈞。

他似乎想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朱仲鈞則衝他微笑,道:“孫柯,你先去歇息吧。”

然後拉了顧瑾之的手,回了正院。

路上,他還問顧瑾之:“你說,孫柯他注意到我的不同了嗎?”

朱仲鈞通過這些日子的觀察,也是確定了孫柯的確和寧席有仇,纔敢如此行事。

孫柯是不會把朱仲鈞的反常告訴寧席的。

“注意到了!”顧瑾之肯定的說,“他今日的態度大轉變。”

孫柯也是個聰明的人。

如果能培養成親信,將來對付寧席之後,也有人可以替換指揮使……

——————

第一更,求粉紅票。

第500節 前奏第544節 大事第167節 各有心思第169節 親信第25節 酬謝第103節 醒來第225節 達成第134節 貪玩第327節 異象第169節 親信第41節 來信第126節 重劑第247節 信仰第62節 生祠第306節 解圍第491節 譚宥之死第48節 目的第155節 除夕第295節 回京第233節 抓週第349節 得勝第190節 落花有意第311節 吉服第416節 珍惜第229節 唱戲第476節 青梅第487節 嘲諷第162節 逃不開第466節 認知第19節 數落第139節 設局第316節 見面第312節 夜請第263節 回去第241節 獻計第527節 妙手回春第316節 見面第138節 聽話第62節 生祠第13節 肯定第294節 複診第347節 串門第253節 寡情第115節 心酸過往第58節 出門第190節 落花有意第170節 藥材第492節 小兒夜啼第295節 回京第520節 善誘第302節 角門第321節 顏面第526節 託付第277節 取意第26節 公主第125節 不敢第188節 反調戲第242節 同意第107節 不捨第13節 肯定第400節 咬鉤第292節 反威脅第223節 溫病第56節 二虎第495節 參透第500節 前奏第439節 嬌氣第396節 至親第334節 發冊第241節 獻計第519節 起意第534節 舊債第530節 防微杜漸第530節 防微杜漸第547節 尾聲(3)第60節 種痘第148節 甩袖第329節 諷刺第133節 孽情第118節 歡喜第402節 中意第325節 收網第200節 諾言第451節 久別重逢第344節 口不擇言第518節 相依第59節 探險第353節 失火第202節 下棋第316節 見面第208節 堅持第137節 夜酒第453節 意外第301節 進宮第22節 相左第508節 駕崩第416節 珍惜第509節 寵妾第15節 故友第400節 咬鉤
第500節 前奏第544節 大事第167節 各有心思第169節 親信第25節 酬謝第103節 醒來第225節 達成第134節 貪玩第327節 異象第169節 親信第41節 來信第126節 重劑第247節 信仰第62節 生祠第306節 解圍第491節 譚宥之死第48節 目的第155節 除夕第295節 回京第233節 抓週第349節 得勝第190節 落花有意第311節 吉服第416節 珍惜第229節 唱戲第476節 青梅第487節 嘲諷第162節 逃不開第466節 認知第19節 數落第139節 設局第316節 見面第312節 夜請第263節 回去第241節 獻計第527節 妙手回春第316節 見面第138節 聽話第62節 生祠第13節 肯定第294節 複診第347節 串門第253節 寡情第115節 心酸過往第58節 出門第190節 落花有意第170節 藥材第492節 小兒夜啼第295節 回京第520節 善誘第302節 角門第321節 顏面第526節 託付第277節 取意第26節 公主第125節 不敢第188節 反調戲第242節 同意第107節 不捨第13節 肯定第400節 咬鉤第292節 反威脅第223節 溫病第56節 二虎第495節 參透第500節 前奏第439節 嬌氣第396節 至親第334節 發冊第241節 獻計第519節 起意第534節 舊債第530節 防微杜漸第530節 防微杜漸第547節 尾聲(3)第60節 種痘第148節 甩袖第329節 諷刺第133節 孽情第118節 歡喜第402節 中意第325節 收網第200節 諾言第451節 久別重逢第344節 口不擇言第518節 相依第59節 探險第353節 失火第202節 下棋第316節 見面第208節 堅持第137節 夜酒第453節 意外第301節 進宮第22節 相左第508節 駕崩第416節 珍惜第509節 寵妾第15節 故友第400節 咬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