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雷霆

可是已經遲了!

平西侯夫人馮氏的倒黴不過是個開端,緊跟着三司那邊便初步的有了結果,將當年富源縣的知縣押回京城後,連夜提審,動了大刑,終於叫知縣鬆了口。

說是曾經收了人家六千兩銀子,便出賣了口風,將衛大老爺一行人何時出的富源縣透漏了出去。

六千兩銀子,不是一筆小數目。

更重要的是,憑這個便能肯定,山賊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別有用心。

陳御史得了鼓勵似地,跟錢士雲更加積極,一路順着這條線索追查下去,終於在四五天後又有了新的進展,找到了富源縣知縣口中當年給他銀子的那個山賊首領。

那批山賊早已經不當山賊了,他們有的被朝廷給一網打盡,殺頭的殺頭,送去邊境的送去邊境,流放的流放,可唯有那個曾給知縣送過錢的,陳御史動用了錦衣衛才探查到,竟是換了個名字,殺了蜀地一個去赴任的知縣,竟當上了官。

不僅當了官,還霸佔了人家妻女。、

更可笑的,這個傢伙竟還官運亨通,如今已是一地知府了。

簡直荒唐至極,百年難得一遇,若是拿去說書,恐怕天橋上都擠不下了!

一衆大人目瞪口呆,實在不意竟還能出這等事,不過也顧不得了,一股腦兒的把人扣了來,才審問出來,竟是因爲他背後有人撐腰,有人指點,有人鮑比,所以才能無所顧忌橫行霸道。

而這包庇的人,想也不用想,便是邱楚英了。

有了這個山賊的事,陳御史便重重的鬆了口氣,又不由感嘆衛安的料事如神-----也真是神了,衛安竟然連這等密事都能挖得出來!

她究竟腦子是怎麼長得,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怎麼她竟就能聰明成那樣?這簡直已經不是聰明二字能說的過去的了……

可如今不是想這些的時候,他把心底的震驚和疑惑都壓回心裡,認認真真的重新理了一遍案情,而後才正式開堂提審邱楚英。

因爲監審的是首輔大人,大理寺的人就算是不配合也不至於敢做什麼小動作,而刑部跟都察院的人,俱是積極發揮作用的,審案的過程也終於順利起來。

幾乎不必再說什麼,有了那個山賊一露面,邱楚英就癱了。

多年前的案子終於重見天日,陳御史將那些厚厚的卷宗都清理出來,把明家的罪名一條一條暫且羅列下來。

卻先不提這些,而是問邱楚英,爲何要指使山賊追殺明家。

明家幾百口人和衛大老爺領去的那批人無一生還,要說明家這個案子裡頭沒貓膩,到了這個地步,誰也不信了。

清查明家舊案一事,終於從人人不當回事變成了一道驚雷,響徹在了京城上空。

沒人料到,隆慶帝會打自己的嘴巴。

當年明家的事,分明是他金口玉言下的結論,按照常理來說,哪怕是隆慶帝自己死了呢,他兒子也不敢翻出這種謀逆大案來,改了結論的。

可隆慶帝就是這麼做了,這實在令朝野譁然。

可更令人驚恐的,還是三司呈上的進展-----明家幾百餘人竟非真的遭遇山賊,而是被邱楚英指使,令人去山賊裡應外合所致!

而有了這一節,明家到底冤枉不冤枉……

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了。

隆慶帝大怒,着三司加緊嚴審,務必要給出個結果來。

陳御史便一路再接再厲,跟錢士雲配合默契,連明家覆滅後,那些從明家祖宅書房裡搜出的那些所謂與叛亂的土司來往的密信,也一併查出來,認定是邱楚英造假的。

人證物證齊全,由不得邱楚英不認。

不過不管怎麼樣,明家是冤枉的,這已經毋庸置疑了。

偌大明家,一門死絕,竟連個小貓小狗也沒留下,就算是想把明家產業發回,也沒門路了,隆慶帝頗覺頹然,破天荒同首輔夏鬆說起這件事來:“是朕疏忽,以至於令元后族人遭此大難,朕以後如何有面目去見她?”

夏鬆最知揣度聖意,卻也不敢輕易置喙,便垂着頭,輕輕搖頭:“有人有意矇蔽,這豈能是聖上的過錯?”

隆慶帝又看了他一眼:“天下人都知明家冤,唯有朕不知,莫非是朕容不得有功之臣,是那等飛鳥盡,良弓藏之流的庸主?”

夏鬆眉心便跳了一跳。

隆慶帝的意思,是明家的冤情近幾年通過那些所謂的雲南亂黨已經弄得人盡皆知,所以在算死了明家之後,還敢頻頻朝衛家動手的幕後之人終於徹底惹怒了他,惹得他寧願告訴天下人他錯了,也要替明家翻案。

可是一時激憤過去之後,他又有些猶疑了。

要一個帝王承認是自己錯,哪怕是受人矇蔽呢,也是極不容易的一件事。

“聖上乃天下之主,自有決斷。”夏鬆卻也不是吃素的,他最懂隆慶帝心意,略微一思索便又道:“雲南事自先帝一朝便不曾平息,若是能了在當今,乃是功在千秋之事,聖上必當青史留名……”

這個馬屁纔算是拍到了隆慶帝心裡。

明家冤枉不冤枉,他如今是知道了,可是面子問題也極難料理。

可一旦同雲南持續了這麼久的叛亂相比,面子問題也不那麼令人覺得爲難了-------反正他也只是受了矇蔽,而且也沒下令誅殺明家任何一人------明家案子還沒審呢,人就先被邱楚英算計着死光了。

他只需要表現出對於明家遭受冤屈的巨大憤怒便可以了。

有鑑於此,他立即吩咐夏鬆:“此事實乃罪大惡極!必當嚴查!”

夏鬆連忙起身應是。

第二日的大朝會,隆慶帝當朝發了脾氣,震怒令三司重審邱楚英,並且替明家正名。

此事一出,立即震動朝野。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隆慶帝下了罪己詔,並且下令令內閣商議對雲南打着明家旗號作亂的亂民招安一事。

隆慶帝一招一招打下來,幾乎將文武百官都給砸懵了。

幾個藩王更是嚇得手腳冰涼,不知如何是好,簡直覺得屁股上有火在燒了。

------------

第786章 戲耍第149章 狠辣第476章 掌握第1459章 良心第1242章 打算第721章 生病第607章 紕漏第1151章 變本第865章 死路第227章 成效第859章 殺了第58章 夜行第817章 緣由第85章 鬧事第1489章 試探第509章 自招第643章 事發第1311章 重病第688章 證據第1036章 生產第173章 陷害第553章 果斷第1387章 結緣第640章 污水第579章 結盟第281章 黃雀第474章 瞭然第451章 確認第260章 籌謀第898章 唱戲第957章 偃旗第755章 父親第679章 滅口第1494章 隱秘第453章 自作第322章 上門第257章 欺瞞第792章 重任第350章 難事第530章 牽連第1083章 心機第1374章 針鋒第895章 禍首第1445章 談判第52章 託詞第977章 惡氣第499章 紕漏第1366章 告密第898章 唱戲第106章 秘辛第44章 不對第1484章 日常第309章 彭家第499章 紕漏第606章 王牌第710章 麻煩第274章 法子第1384章 下聘第169章 名聲第550章 可教第459章 緊逼第479章 叮囑第835章 活着第260章 籌謀第1329章 陰謀第239章 惡果第733章 瞑目第999章 談妥第528章 看破第1167章 報應第310章 樑子第1503章 落定第308章 帖子第449章 催逼第779章 設局第591章 頑固第290章 心機第1065章 聰明第150章 謎題第1040章 報信第1095章 老實第1002章 篤定第1469章 劫後第225章 微妙第835章 活着第694章 追問第556章 管教第1274章 拆穿第544章 出擊第289章 逼問第889章 反客第1486章 變故第354章 打點第542章 情愫第765章 憂慮第270章 不好第553章 果斷第1449章 逼問第669章 問明第930章 死心
第786章 戲耍第149章 狠辣第476章 掌握第1459章 良心第1242章 打算第721章 生病第607章 紕漏第1151章 變本第865章 死路第227章 成效第859章 殺了第58章 夜行第817章 緣由第85章 鬧事第1489章 試探第509章 自招第643章 事發第1311章 重病第688章 證據第1036章 生產第173章 陷害第553章 果斷第1387章 結緣第640章 污水第579章 結盟第281章 黃雀第474章 瞭然第451章 確認第260章 籌謀第898章 唱戲第957章 偃旗第755章 父親第679章 滅口第1494章 隱秘第453章 自作第322章 上門第257章 欺瞞第792章 重任第350章 難事第530章 牽連第1083章 心機第1374章 針鋒第895章 禍首第1445章 談判第52章 託詞第977章 惡氣第499章 紕漏第1366章 告密第898章 唱戲第106章 秘辛第44章 不對第1484章 日常第309章 彭家第499章 紕漏第606章 王牌第710章 麻煩第274章 法子第1384章 下聘第169章 名聲第550章 可教第459章 緊逼第479章 叮囑第835章 活着第260章 籌謀第1329章 陰謀第239章 惡果第733章 瞑目第999章 談妥第528章 看破第1167章 報應第310章 樑子第1503章 落定第308章 帖子第449章 催逼第779章 設局第591章 頑固第290章 心機第1065章 聰明第150章 謎題第1040章 報信第1095章 老實第1002章 篤定第1469章 劫後第225章 微妙第835章 活着第694章 追問第556章 管教第1274章 拆穿第544章 出擊第289章 逼問第889章 反客第1486章 變故第354章 打點第542章 情愫第765章 憂慮第270章 不好第553章 果斷第1449章 逼問第669章 問明第930章 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