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塵埃

也是因爲以防萬一-------若是有朝一日這件事再被有心人翻出來,他也好把這個孩子推出來,讓衛家閉嘴。

不僅如此,劉夫人還指出,劉必平還勾結東昌府的妹夫,事先打聽了欽差下落,買通另一個妹夫錦衣衛羅源,對欽差沈琛痛下殺手,以免沈琛到福建建市舶司,分他的權。

出來指證他的是他的枕邊人,雖然劉夫人還未曾拿出證據來,可是孟繼明已經信了一半,他連夜提審劉必平身邊的心腹書吏書辦,再提審劉夫人,連夜做了文書,四百里加急送去了京城。

內閣接到奏報,即刻送往御書房供隆慶帝翻閱。

隆慶帝震怒,下令孟繼明將劉必平檻送京師,三司會審以後再定奪。

附庸劉必平的福建大小官員二十七人,有重罪的,跟劉必平關係匪淺的,一同押送上京。而其他被免任的官員也有五十餘人。

沈琛跟孟繼明得隆慶帝准許,從浙江官場和福建官場補上合適人選,暫代原先犯事的官員。

而福建總督一職,也由沈琛暫代。

沈琛一面督促四大家族聯合起來,選定市舶司地址,緊鑼密鼓的籌備起市舶司的事,一面不忘加緊時間和機會嚴查當初搶奪糧餉不成而逃竄的羣山。

十一月底,沈琛的心腹在青河縣逮到昔日錦衣衛指揮使羅源,並且從羅源口中得知了羣山的要進攻施家村的計劃,提前做出佈防,經過大半月的奮戰,終於將侵襲多年的海寇之亂一舉蕩平。

羣山等人皆被生擒。

沈琛命令心腹快馬加鞭趕赴京城稟報,自己親自押送了那批被劫的糧餉送往浙江,成功與浙江總兵交接。

困擾了沿海多年的倭患終於平息,倭寇大敗退回東瀛,自此再往沿海侵擾的都已經不成氣候。

隆慶帝接到奏報大喜,督促三司加緊審理劉必平一案。

有了劉家族人送上的當年劉必平與彭家易家往來的書信賬簿,加上劉夫人的證詞和後來押送京城的羅源的佐證,劉必平勾結倭寇海寇的罪名坐實,隆慶帝親自下令,判處他凌遲。

其他劉氏族人,因爲舉報有功,又因爲在市舶司建設和盪滌海寇上頗有功勞,功過相抵,並不曾被劉必平牽連。

其餘大小官員按照罪責分別有不同的懲治。

而這次事情被牽涉出來的明家遺孤一案也被隆慶帝所重視,隆慶帝在孟繼明和刑部大理寺呈上了盧家跟劉必平等人的證詞之後,確認了明家遺孤的身份。

十二月中,隆慶帝下旨,將當年查抄的明家宅邸產業歸還明家,因爲明家有男丁繼承香火,特意賞賜明家遺孤認祖歸宗,並且賜下名字,賜這個孩子的名敬,讓他承襲淮安侯的爵位。

滿朝都誇讚隆慶帝聖恩浩蕩。

遠在福建的衛老太太也收到了消息。

她並不曾太過激動,可是卻也忍不住設了靈臺給明家列祖列宗上了香,帶着明敬給祖宗跪下磕頭。

這麼多年了,明家的事一直壓在她的心裡。

哪怕後來明家平反,可是沒有後嗣的遺憾卻始終深入骨髓,讓她無法安寧。

現在明敬還活着,且能光明正大的以明家孩子的身份重新活下去,她抿着脣萬般思緒,不知道如何排遣,終究只能重重的朝着靈臺磕頭。

明敬跟衛安差不多的年紀,連個性竟然都跟衛安差不多,並沒有半點少年人的飛揚意氣,碰上這樣的大事,也仍舊是一副淡定的樣子,看着不像是一個恰當年紀的孩子。

衛大夫人悄悄告訴衛老太太:“這麼多日子以來,他便是這個樣子,安安靜靜的,從來沒有任性的時候。話也少的很,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身世一朝被推翻,又被接去跟陌生的人相處,會是這樣的表現其實也再正常不過,朱元和朱煥在衛老太太旁邊連忙道:“但是他是知道咱們的好意的……”

這麼多天的相處下來,朱元跟朱煥又跟他年紀相仿,還算有些感情。

衛老太太笑了笑,握住他們的手緊了緊,慈愛的點頭:“我知道,我都知道,任誰遇上這樣的事,彷徨失措都是難免的……”

衛安在旁邊含笑看着她,心裡有些嘆息又有些安心。

衛老太太的身體是真的一天不如一天了。

經過這一場大病,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瘦了下去,最近連多說上幾句話都氣喘吁吁。

她心裡難過,又害怕驚慌-----衛老太太畢竟陪着她走了這麼久,老王妃已經去了,她是陪在衛安身邊最久最親近的人……

可是她又隱約覺得慶幸------幸好在衛老太太還在的時候,她終於把明家的事情解決了,把明敬找了回來。

不管怎麼樣,衛老太太心裡的遺憾和不甘,總算是能少一些。

明敬在衛老太太面前始終有些生疏,卻奇怪的跟沈琛相處得很好。

大約沈琛也有寄人籬下的經歷,因此跟他格外有共同語言,每逢沈琛來,明敬便自在許多,連帶着在衛老太太那裡都能多呆上很久。

衛安看在眼裡,便很有些期盼沈琛過來。

沈琛原本便喜歡往衛安這裡跑的,自此基本除了出去辦事,便都膩在衛老太太和衛安這裡。

再過了一段日子,市舶司建造完成,沈琛按部就班的安排了四大家族各司其職,並且成功解決了東瀛使者前來求和,獻上貢品一事。

他在福建的差事自此便告一段落了。

吏部也下了文書,新任的福建總督走馬上任。

只是距離他過來和沈琛交接,怎麼也得個把月,這個年,沈琛跟衛安都是不能回京城過的了。

雖然不能回京城過年,可是年味卻半點也沒有減少,衛大夫人早早的就讓人開始操辦起了年貨,開始給朱元朱煥和明敬衛安等人裁製新衣,驛館裡上上下下都煥然一新,很有些過年的意思了。

衛老太太也興致勃勃,少了劉必平等人的掣肘算計,她也顯見得開心的很,領着明敬等人親自去城外的寺廟上香祈福。

------------

第1064章 失地第713章 發難第427章 許婚第574章 寬縱第1276章 上風第387章 擂臺第1059章 狠心第1150章 膨脹第1216章 團聚第303章 折騰第733章 瞑目第359章 攔路第635章 波濤第345章 許親第943章 出頭第484章 賭約第1286章 憑恃第1020章 線索第1191章 母子第826章 栽贓第519章 求援第780章 深意第1447章 拜託第336章 福星第448章 要挾第1216章 團聚第224章 本事第1319章 焦灼第1196章 看燈第856章 爛招第37章 疑心第302章 秋風第632章 矛盾第746章 談判第606章 王牌第905章 衝突第603章 心跡第736章 心事第593章 談妥第1186章 吐露第801章 功成第1270章 撕破第1002章 篤定第594章 老道第1412章 公公第1490章 和解第109章 變天第736章 心事第687章 殺招第611章 極致第136章 挑釁第1050章 明朗第893章 愛聽第807章 馬球第1099章 黑手第1025章 找到第1006章 甦醒第289章 逼問第37章 疑心第1133章 狐狸第1415章 忤逆第759章 敏銳第693章 反戈第876章 代價第1176章 繼室第1211章 結仇第1306章 冷待第1434章 渾水第713章 發難第1421章 進宮第750章 麻煩第1257章 分派第1070章 不對第995章 見到第1093章 籠絡第224章 本事第542章 情愫第389章 問罪第676章 開口第1456章 宮闈第626章 料中第1056章 圈套第608章 還禮第781章 不熟第783章 壓力第640章 污水第949章 入甕第868章 過招第355章 甘休第1327章 麻煩第1093章 籠絡第1482章 幫忙第429章 作用第980章 明白第251章 出手第386章 波瀾第763章 挑釁第334章 不同第757章 隱秘第957章 偃旗
第1064章 失地第713章 發難第427章 許婚第574章 寬縱第1276章 上風第387章 擂臺第1059章 狠心第1150章 膨脹第1216章 團聚第303章 折騰第733章 瞑目第359章 攔路第635章 波濤第345章 許親第943章 出頭第484章 賭約第1286章 憑恃第1020章 線索第1191章 母子第826章 栽贓第519章 求援第780章 深意第1447章 拜託第336章 福星第448章 要挾第1216章 團聚第224章 本事第1319章 焦灼第1196章 看燈第856章 爛招第37章 疑心第302章 秋風第632章 矛盾第746章 談判第606章 王牌第905章 衝突第603章 心跡第736章 心事第593章 談妥第1186章 吐露第801章 功成第1270章 撕破第1002章 篤定第594章 老道第1412章 公公第1490章 和解第109章 變天第736章 心事第687章 殺招第611章 極致第136章 挑釁第1050章 明朗第893章 愛聽第807章 馬球第1099章 黑手第1025章 找到第1006章 甦醒第289章 逼問第37章 疑心第1133章 狐狸第1415章 忤逆第759章 敏銳第693章 反戈第876章 代價第1176章 繼室第1211章 結仇第1306章 冷待第1434章 渾水第713章 發難第1421章 進宮第750章 麻煩第1257章 分派第1070章 不對第995章 見到第1093章 籠絡第224章 本事第542章 情愫第389章 問罪第676章 開口第1456章 宮闈第626章 料中第1056章 圈套第608章 還禮第781章 不熟第783章 壓力第640章 污水第949章 入甕第868章 過招第355章 甘休第1327章 麻煩第1093章 籠絡第1482章 幫忙第429章 作用第980章 明白第251章 出手第386章 波瀾第763章 挑釁第334章 不同第757章 隱秘第957章 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