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吳歡停下府邸建造,爲跟隨來的百姓先建造房子,這消息傳出去,士兵和百姓們心中更加的記得吳歡的好,也更加賣力,儘快建設好住處,然後給吳歡建造府邸。

住房解決了,吳歡看着滿山的白雪,得,什麼事情也別做了,這樣厚的雪能幹什麼?勘察撫順煤礦,還是去本溪勘探鐵礦?萬一遇見雪崩怎麼辦?算了,等開春雪化了去探礦。

不能去探礦,並不代表瀋陽城裡的百姓,沒有什麼事情做。對了,吳歡把侯城改名叫瀋陽。

渾河要封凍了,船一定要拉上岸來,否則,船就被凍裂,這一點所有的船老大都知道。

不過這時候的木船都不大,也就幾百噸的木船,而且都是平底層,在斜坡上鋪好木板。把幾十匹騾子繫好,然後起往前趕,船就被拉岸。

現在吳歡有一個船隊,木船數量有28艘,排在河岸上,異常的壯麗。船上岸了船老大和水手們還很忙,他們要給木船補漏,上油,上漆,修補帆布,更換纜繩。

吳歡要把瀋陽城的渾河,遼河三角地帶開發出來,就必須做三件事情,第一是清理掉樹木,第二是沿遼河,渾河建2條堤壩,3就是平整土地。

樹木好清理,砍就好了。但是這堤壩,遼河那邊遠,但渾河這邊裡瀋陽城進,所以渾河的河堤是一定要先建。

但現在根本就沒有辦法修堤壩,泥土被凍的硬邦邦的,鐵鎬下去,只留一點白影,根本就沒有辦法動工。所以這時候,百姓們都出城砍樹。

大樹好砍,樹樁難處理,一個樹樁直徑大的兩三米,小的也有一兩米。百姓們對木樁沒有什麼好辦法,但這樣裸露着,太讓費土地了。

吳歡看着也不大舒服,他想了半天只有燒掉這樹樁一個辦法。那就燒吧,對堆上樹枝,點火,可是樹樁是活的,哪有這樣容易燒掉它?燒了半天,只是樹心燒了個大洞,木樁依舊在哪裡。

不過吳歡知道,這樣燒過,樹樁就死了上面蓋上泥土,用不了多久,就會腐爛。

樹木越砍越多,小樹,雜樹很多,這些樹除了燒火,用處不大。不過,數量太大了,燒火的明顯太多。吳歡就想着把這些樹破碎了,拿來造紙。

造紙不是造一張兩張的事情,想到自己受罪的菊花,想到上百文一張的宣紙。想到自己要大規模的建造學校,這些都要大批量的紙品,所以造紙一定要啃下來。

造紙就要破碎木頭,怎麼破碎?拿石碾子碾?用鋼臼拿來搗?還是破碎木材的機器來破碎?吳歡自然選擇木材破碎機。

要木材破碎機,最好弄出蒸汽機來,這樣就可以有強勁的動力來持續的動力。蒸汽機的密封墊,沒有橡膠,可以試用牛皮。這簡陋的蒸汽機不是幾百度的高壓蒸汽,想來不會漏氣。

剛搞好帶鋸機的朱書貴,又被吳歡委以研究蒸汽機的重任。圖紙和機槍一樣,是現成的,只是尺寸不知道,由朱書貴他們自己去發揮。

朱書貴是幸福的,他一輩子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參與研究製造這樣多的機器,他現在感覺生來就是等待這些機器的!

他的手下出來原來的幾個人,到幾十個,到現在3百多人。工資也漲到了2百貫一個月,這比記絕大多數人的官員高。

他不僅收入高,他也受到從來沒有的尊重,主公見自己都是一口一個朱師傅,這份尊榮是從來沒有得到過的。

吳歡佈置好任務後,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軍工和民用機械分出來。軍工要保證軍隊的給養,而民用則自己使用和出售。

像現在軍民同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非常不利益工業的發展。不過現在剛在瀋陽站住腳,還是優先發展軍工,畢竟,自己就要面臨兩面作戰,3面作戰。

室乙部還是回來了,2,3百人,趕着大批的羊來到城外。吳歡聽到報告,一度以爲這些契丹人不會回來,沒有想到這室乙部還會回來。

室乙部族長異常的鬱悶,前段時間,一個商人說來買侯城,說說1千把刀,300擔糧食,外加300斤鹽,這把他們高興壞了。這可以使部族的武力,上升一個很大的太臺階。

可是,不知道爲什麼那個商人就沒有再回來過。然後侯城就出現了一個叫燕的軍隊,幾萬人,這怎麼辦。

現在已經進入隆冬,得要找個地方避寒,以前躲的山坳,已經被其他部落搶去。現在躲到哪裡去,沒有地方避寒,新出生的嬰兒活來,母羊也會自我保護,產下死胎。

這個冬天很難過,沒有小羊,來年就更加難過。所以族長決定冒險,趕着羊就朝侯城過來了。

吳歡沒有派人驅趕,決定收容這個部族,因爲想要一個強大的國家,就要包容,包容自己的民族,也要包容其他民族。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句話吳歡還是非常喜歡的,現在就要用到這句話。

室乙部族長被人帶入城,他沒有想到,這個城市已經變樣了,到處都是勞作的人,一棟棟已經完工的木頭房子。軍隊在訓練,發震天的喊殺聲。

第358章抓舌頭第75章字謎第11章解熊第791章工業興國第363章書籍風波第431章培養駱履元第600章歪頭山下第44章杭州的初印象第233章冰河作戰第82章白疊子種子第134章過黃河,入新鄉城第547章無聲的破滅第195章一石二鳥第187章120毫米迫擊炮的威力第646章學生李剛,拜見老師!第370章遼東的水利工程第109章天譴第774章水泥廠之爭第420章宴會準備第739章遠超預料的成交額第314章進去的小學門第711章準備滅高句麗之戰第344章剖珍珠第142章畫個大大的餅第278章李世民的胸襟第573章針對太子來的第419章天策府第459章蕭太后的立場第577章燕郡王是何方神聖第212章罵人境界第74章崔府家宴第661章恆河的一顆沙第570章消聲滅跡第168章惦記蘇定方,吳王薯第742章富可敵國是催命符第395章處理傷口第46章新居第512章何龜的覺悟第163章要備戰了第289章真正的夷爲平地第506章試炮是藉口,炸魚纔是目的第490章 刺殺閒話第289章真正的夷爲平地第347章中遠期軍隊發展第124章皇家第一炮兵師第221章不謀而合第403章裝甲車的設想第631章回瀋陽第438章留不住的人第724章不平等條約第126章訓練和製造槍支第19章蕭何的何,烏龜的龜第744章東突厥第475章安置定襄郡百姓第126章訓練和製造槍支第763章代價第387章訓王朔第472章和王朔談心第718章與教廷的協議第588章3年後再給第365章賽孟嘗之死第696章成立海軍各方反應第69章忽悠師母第177章窮女婿,富岳父的故事第599章海洋霸權第405章孫思邈懟李剛第661章恆河的一顆沙第550章公開平板電腦第88章埋伏,霰彈槍的威力誤區第684章拍賣中的鬥氣第515章任務完成一半第743章裂痕第587章就不可能的要求第337章攻下兗州第597章找個爹的重要性第314章進去的小學門第302章報復和孫老頭第239章攻陷新城第231章偵察連第199章臨走前的畫大餅第606章瀋陽第一隻碗第501章夫妻論奪嫡第56章送個特別的禮第146章河口的驚天大陷阱第101章被搶了一隻雞第689章錢第261章狼羣戰術第119章狂懟孫思邈第355章200萬貫第790章瀋陽王可有坐南朝北的願望?第83章回絕崔盧廿一娘第705章金融攻勢第693章攻守同盟第163章要備戰了第187章120毫米迫擊炮的威力第192章談判談成做生意第797章白熱化的兄弟相爭第305章孟思冶之死第655章戰後處理
第358章抓舌頭第75章字謎第11章解熊第791章工業興國第363章書籍風波第431章培養駱履元第600章歪頭山下第44章杭州的初印象第233章冰河作戰第82章白疊子種子第134章過黃河,入新鄉城第547章無聲的破滅第195章一石二鳥第187章120毫米迫擊炮的威力第646章學生李剛,拜見老師!第370章遼東的水利工程第109章天譴第774章水泥廠之爭第420章宴會準備第739章遠超預料的成交額第314章進去的小學門第711章準備滅高句麗之戰第344章剖珍珠第142章畫個大大的餅第278章李世民的胸襟第573章針對太子來的第419章天策府第459章蕭太后的立場第577章燕郡王是何方神聖第212章罵人境界第74章崔府家宴第661章恆河的一顆沙第570章消聲滅跡第168章惦記蘇定方,吳王薯第742章富可敵國是催命符第395章處理傷口第46章新居第512章何龜的覺悟第163章要備戰了第289章真正的夷爲平地第506章試炮是藉口,炸魚纔是目的第490章 刺殺閒話第289章真正的夷爲平地第347章中遠期軍隊發展第124章皇家第一炮兵師第221章不謀而合第403章裝甲車的設想第631章回瀋陽第438章留不住的人第724章不平等條約第126章訓練和製造槍支第19章蕭何的何,烏龜的龜第744章東突厥第475章安置定襄郡百姓第126章訓練和製造槍支第763章代價第387章訓王朔第472章和王朔談心第718章與教廷的協議第588章3年後再給第365章賽孟嘗之死第696章成立海軍各方反應第69章忽悠師母第177章窮女婿,富岳父的故事第599章海洋霸權第405章孫思邈懟李剛第661章恆河的一顆沙第550章公開平板電腦第88章埋伏,霰彈槍的威力誤區第684章拍賣中的鬥氣第515章任務完成一半第743章裂痕第587章就不可能的要求第337章攻下兗州第597章找個爹的重要性第314章進去的小學門第302章報復和孫老頭第239章攻陷新城第231章偵察連第199章臨走前的畫大餅第606章瀋陽第一隻碗第501章夫妻論奪嫡第56章送個特別的禮第146章河口的驚天大陷阱第101章被搶了一隻雞第689章錢第261章狼羣戰術第119章狂懟孫思邈第355章200萬貫第790章瀋陽王可有坐南朝北的願望?第83章回絕崔盧廿一娘第705章金融攻勢第693章攻守同盟第163章要備戰了第187章120毫米迫擊炮的威力第192章談判談成做生意第797章白熱化的兄弟相爭第305章孟思冶之死第655章戰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