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血戰四平(上)

平已經死去。

國共兩黨終於大打出手。

這是戰後中國最大的悲哀。

有的人想竭力避免這樣慘劇的生,有的人卻竭力想要看到這樣的戰爭。

是對是錯,也許只有留給後人去評價了。

但戰爭顯然並沒有按照蔣介石的意願進行。

先是以二十萬大軍保衛中國中原軍隊六萬人,結果卻被他們成功跳出重圍。

接着劉峙所部趙錫田的第三師戰線突前,被渡過黃河的劉鄧大軍包圍,全軍覆沒,趙錫田本人也成爲俘虜。

抗戰戰爭爆後,趙錫田之第三師隸屬於第三戰區,在鄭永的指揮下,參與多次大型戰役,能攻善守,是爲第三戰區虎將。此後參加遠征軍也是屢立戰功。

抗戰勝利,任由由第十軍改編的整編第三師中將師長,時年僅三十八歲,年輕有爲。

但就是這樣一員驍將。現在在劉峙地指揮下卻一敗塗地。

消息傳出。全軍震動。

時下野之國民政府第一名將鄭永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面對記採訪。許久沉默不語。次後才說了十六個字:

“劉峙無能。喪師辱國;不殺劉峙。軍心難平!”

趙錫田也是鄭永地老部下了。鄭永非常瞭解這個人。用好了所向披靡。可就是這麼一個猛將卻生生地葬送在了劉峙手裡。

次後。趙錫田地夫人許文麗向南京國防部哭訴。指責劉峙見死不救。南京各界爲之震驚無不對她表示同情。蔣介石憤怒之餘。將劉峙等高級將領全部革職。

在面對各報社記的時候,趙夫人對記說道:

“趙將軍自投身軍隊開始,從未遭受如此奇恥大辱。昔日全國抗戰,倭寇軍隊裝備精良,如一武裝到牙齒之惡狼,其時中隊無論哪方面於倭寇相比,皆遠遠處於下風,但趙將軍於鄭總指揮指揮之下未曾一敗。

今抗戰勝利未及幾許,則裝備精良,共軍亦如當初,裝備訓練皆在下風,然勝負之局卻再次顛倒,責任究竟在誰身上?如此戰換由鄭總指揮指揮?勝負又會如何?放一赫赫戰功名將不用,卻用一豬指揮,國民政府前景何在?”

趙夫人的話一出,很快引起軒然大波,而一直處於隱退狀態的鄭永,再度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開始有了一種聲音,強烈呼籲鄭永重新執掌軍隊,以武力爭取和平,以武力把中國方面重新拉到談判桌上。

可惜,這樣的聲音始終都沒有被政府採納。

與軍事衝突同時生的,則是國共在南京的政治較量。此時代表周恩來和國民政府談判陷入膠着狀態。雙方的分歧主要有兩個。

改組政府問題:堅持要求在國民政府委員會的40個名額中,與民盟一起合佔計14個名額,以行使三分之一否決權。但國府只同意給12個,後國府讓步,同意第13個由推薦一無黨派人士,並經國府同意產生。但不同意,堅持要求佔14個。

東北問題:因東北戰鬥激烈,雙方圍繞東北政權問題和東北軍隊駐地問題爭執不下,始終未能達成協議。

196年11月16日周恩來在南京召開記會,譴責制憲國大召開,宣佈自己將返回延安因國府堅持11月中召開制憲國民大會,而周恩來稱:

“國民大會一旦召開,他就回延安”。

因此國民大會前能否提交名單已經成了問題關鍵。在馬歇爾拒絕調停的情景下,第三方面民主黨派梁漱溟,蔣勻田,左舜生,莫德惠等出面調停。10月26日,第三方面提出一個解決方案,分送梅園新村、馬歇爾使館和國府。

但周恩來看到後大哭,說第三方面出賣了他,故第三方面不得撤回該方案。11月11日第三方面接到國府通知,國大代表報道人數達到法定人數,無論是否參加,均預定在11月15日舉行。

值此,第三方面也出現分裂,民社黨和青年黨決定參加國大,民盟拒絕參加並開除民社黨出民盟。此時第三方面調停繼馬歇爾調停失敗後,也遭遇全面失敗。

197年3月7日,政府代表張治中在南京送董必武等駐京人員乘坐美飛機撤回延安11月1日,國民大會召開。此時,國民政府爲迎接制憲國大,下達了第四次停戰令,但已經對軍隊戰鬥沒有約束力。

197年1月,中華民國憲法通過之後,國民政府應馬歇爾地要求,先後三次呼籲能進一步舉行圓桌會談,以政治方式解決兩黨爭端。

南京代表陸定一回應:

僞憲法和恢復1946年1月31日軍事位置,是最低限度”。

這使得國共談判失去任何基礎而完全破裂。

此時仍堅持在南京活動,拒不離開。國府兩度委婉逐客無效,故2月底,國民政府公開下達逐客令,限令在南京,上海,重慶的留守處代表3月5日前撤離,並關停重慶《新華日報日,董必武率代表團返回延安。

關於1947年1月制憲國大之後國府三次和平努力,有各種說法。

梁漱溟曾經說過:“綜觀前後,過去即七月半至十一月半一段,是國方要打。

十一月半以後是共方要打。”因爲“國方在軍事上已經心滿意足,確乎不想再打。然而共方卻是積憤填膺,非打不可。”

認爲,是國民黨動和平攻勢,試圖嫁禍;國民黨認爲,是“我政府迫不得已乃忍痛動員,從事o亂,這是最近的歷史事實”。

周恩來則親口承認:“說:這個和平,我們是拖延時間,便於我們積蓄力量,便於我們訓練軍隊。”

1947年3月7日,駐京留守處代表乘坐美國運輸機撤離南京。

1947年6月30日,國民政府司法院最高檢察署通緝,周恩來等人,此時雙方已經完全失去了約束從而放手大打。

而此時在東北方面,局勢再度生轉變。

1947年夏天,指揮的東北民主聯軍向動了強勁的夏季攻勢。經過兩個階段地猛烈攻擊後,克城數十座,殲滅近4個師6萬多人,可說所向披靡。在結束攻勢前的最後一戰中,將目標鎖定爲四平城。

但在四平城下,將遇到他一生都難以忘記的痛楚。

在四平城中的部隊指揮官,除了中將陳明仁外,還有在內戰初期曾經給予過重創,中的不敗之師杜鵬少將所指揮的111師全部。

四平位於東北中部平原,當時是一座擁有十餘萬人口的現代化中等城市。處在中長、四洮、四梅三條鐵路的交叉點上,是通向東西南北滿的咽喉要地,自然,也就成了軍事戰略要地。

四平的興起源於三次機會。在日俄戰爭前,四平只有7000餘人,小集鎮一座而已。由於俄國人在此開商埠,市區向東移了9裡。鐵路暢通後,洮南、洮安一帶地皮毛與遼河一帶的穀物,在這裡集散物流,商業逐漸達,人口增至3萬。

日俄交戰,俄軍敗北,日本人佔領四平,商業更爲達繁榮,人口由3萬增至一八”事變之後,僞滿劃區設四平省,此地爲省會,於是,人口增至11萬。

四平的市區也隨着形勢及人口逐次擴張,在國共血戰之前,已有南至北長達9裡,東至西長達8裡的面積,總共約近20平方公里。一條鐵道貫通全城,把城區分爲道東和道西。

對於來說,四平城是他的一塊心結。在一年多前,196年月至月間,曾指揮東北民主聯軍堅守四平,與優勢的進行了32天的血戰。最後終於功虧一簣,傷亡近萬人,棄城而去,成就了東北指揮官杜聿明和111師的英名。

更讓耿耿於懷的是,四平敗後,東北民主聯軍站腳不住,連連後退,竟被國民黨軍一直攆過了松花江,可說一潰千里。

如果不是蔣介石判斷錯誤,暫時滿足了攻佔江南之地,從而使軍隊有了喘息之機,說不定等人就會被攆到蘇聯去了。因此,決心還以顏色,借大勝之機收復四平。

爲攻克四平,集中了民主聯軍1縱隊全部、遼吉縱隊7縱全部、6縱隊17師附加東總直屬炮兵個營共7個師7萬多兵力組成攻城集團,由1縱司令李天佑統一指揮。則親自指揮6個縱隊加7個獨立師共17個師的兵力進行阻援作戰。

四平守將中將兵團司令陳明仁,副司令長官兼111師師長杜鵬。

此時孤軍堅守四平,做爲當初鄭永地部下,陳明仁和杜鵬都已經抱定了殺身城仁,誓與全城共存亡的決心!

“大帥早就已預料到了今日之四平之戰,並且對我早就做出了嚴格交代!”看着忙碌的士兵,年輕的少將師長杜鵬平靜地說道:

“,共軍之一代名將,大帥對其非常重視,此戰不打則已,打則必使四平屍山血海,四平之戰誓必成爲我軍軍史經典”

第40章 請求第76章 熟人第74章 總司令第33章 東北易幟第525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623章 “大獨裁者”??第320章 第一次合作第644章 國會演講(上)第88章 最慘烈的八天第396章 撲朔迷離第159章 只有兩個人的排第478章 審訊第519章 情報合作(下)第344章 極其意外的偵察情報第420章 警衛師(上)第39章 熱情款待第303章 輝煌第456章 電影院演講第18章 陰謀第419章 “妙筆生花”第283章 咆哮第231章 全師出擊第179章 奉天突圍(上)第477章 南京撤退(上)第87章 最慘烈的八天(十一)第38章 中村震太郎第53章 奉天城內第97章 酋冬通電第636章 滅鼠(中)第702章 暫時的失去是爲了將來第199章 一小時的戰鬥第111章 血戰江橋第426章 “警衛系和東北系”第692章 1945年的轟炸.第399章 反襲第120章 攻守之間第226章 凇滬抗戰第一槍第438章 三千健兒,刺刀對外!第526章 “死亡缺口”第227章 凇滬首勝第454章 士兵楷模第81章 最慘烈的八天(五)第135章 英雄第215章 夫人等於軍需倉庫總管第615章 傷員、醫生......第4章 馬少爺第90章 反攻前夜第132章 七十三條好漢第258章 戴笠第175章 法務處長第706章 累了......第487章 重回重慶第500章 權利第618章 可怕的蘑菇雲!!第343章 “全體都有,保持隊形!”第364章 大師兄第13章 能活下來的纔是英雄第235章 國防論之持久戰第418章 八音澗、矮腳樓......第289章 三營營座第413章 我要的不是將軍第147章 記者會(下)第427章 亂戰、轟炸、信仰......第492章 做人不能太司徒第27章 真正用意第356章 大合作第46章 刺刀!第659章 讓中國軍官崩潰的士兵.....第119章 亞洲主義和狂熱分子第144章 新兵第294章 碧血洗忠魂(下)第83章 最慘烈的八天(七)第22章 奇遇第584章 “運氣”第699章 刺刀第290章 機槍手第326章 “亂成一團的勝利”第435章 “殺鬼子換大洋”第279章 七天七夜(一)第490章 談判之後發制人第267章 回家第409章 我們是中華的好兒郎第479章 南京撤退(下)第360章 血洗北柵縣城第658章 “收穫季節”第294章 碧血洗忠魂(下)第477章 南京撤退(上)第643章 將軍和總統第157章 慘烈一戰第66章 奪回北大營(下)第125章 中國領空第83章 最慘烈的八天(七)第322章 險局第577章 小妹......第629章 對青年軍官的演講(下)第19章 殺人者鄭永第362章 報應第388章 精忠報國第219章 廬山第264章 白鳥浦,桂軍團……
第40章 請求第76章 熟人第74章 總司令第33章 東北易幟第525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623章 “大獨裁者”??第320章 第一次合作第644章 國會演講(上)第88章 最慘烈的八天第396章 撲朔迷離第159章 只有兩個人的排第478章 審訊第519章 情報合作(下)第344章 極其意外的偵察情報第420章 警衛師(上)第39章 熱情款待第303章 輝煌第456章 電影院演講第18章 陰謀第419章 “妙筆生花”第283章 咆哮第231章 全師出擊第179章 奉天突圍(上)第477章 南京撤退(上)第87章 最慘烈的八天(十一)第38章 中村震太郎第53章 奉天城內第97章 酋冬通電第636章 滅鼠(中)第702章 暫時的失去是爲了將來第199章 一小時的戰鬥第111章 血戰江橋第426章 “警衛系和東北系”第692章 1945年的轟炸.第399章 反襲第120章 攻守之間第226章 凇滬抗戰第一槍第438章 三千健兒,刺刀對外!第526章 “死亡缺口”第227章 凇滬首勝第454章 士兵楷模第81章 最慘烈的八天(五)第135章 英雄第215章 夫人等於軍需倉庫總管第615章 傷員、醫生......第4章 馬少爺第90章 反攻前夜第132章 七十三條好漢第258章 戴笠第175章 法務處長第706章 累了......第487章 重回重慶第500章 權利第618章 可怕的蘑菇雲!!第343章 “全體都有,保持隊形!”第364章 大師兄第13章 能活下來的纔是英雄第235章 國防論之持久戰第418章 八音澗、矮腳樓......第289章 三營營座第413章 我要的不是將軍第147章 記者會(下)第427章 亂戰、轟炸、信仰......第492章 做人不能太司徒第27章 真正用意第356章 大合作第46章 刺刀!第659章 讓中國軍官崩潰的士兵.....第119章 亞洲主義和狂熱分子第144章 新兵第294章 碧血洗忠魂(下)第83章 最慘烈的八天(七)第22章 奇遇第584章 “運氣”第699章 刺刀第290章 機槍手第326章 “亂成一團的勝利”第435章 “殺鬼子換大洋”第279章 七天七夜(一)第490章 談判之後發制人第267章 回家第409章 我們是中華的好兒郎第479章 南京撤退(下)第360章 血洗北柵縣城第658章 “收穫季節”第294章 碧血洗忠魂(下)第477章 南京撤退(上)第643章 將軍和總統第157章 慘烈一戰第66章 奪回北大營(下)第125章 中國領空第83章 最慘烈的八天(七)第322章 險局第577章 小妹......第629章 對青年軍官的演講(下)第19章 殺人者鄭永第362章 報應第388章 精忠報國第219章 廬山第264章 白鳥浦,桂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