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打造一天經濟圈

(0826)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

“大家都知道,我們平常的老百姓出行,是非常艱難的。他們的主要出行方式,就是步行。正常人每天步行的距離,大概是五十里左右。要是超過五十里,就會覺得很累。按照這樣的速度,不要說這這個府到那個府,就是從這個縣到那個縣,都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雲南每年上京參加科舉的學子,要提前半年的時間就從家鄉出發,否則,就有可能錯過考試的時間。大家想,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在單純的依靠步行的年代,人們會捨得出行嗎?會願意出行嗎?他們最遠的出行活動,也就是到鎮子上去逛一逛吧”

“大家再看看各地的婚姻嫁娶情況,基本上都是同一個鎮子的人互相聯姻,因爲這樣方便會孃家,不用走得太遠。要是從旁邊的鎮子嫁過來,回孃家的次數就要大大的減少,因爲在路上耗費的時間太多,危險也會大大的增加。”

“我相信絕大部分人出行的時候,都不會願意在半路上過夜吧。半路過夜,需要耗費銀子不說,安全性還沒有保證。這年頭,出門在外,誰能說絕對保證自己的安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只有在政治最清明的時候纔會出現。”

“高速公路的出現,將會大大的改善上述的各種情況。高速公路的出現,可以大大的幫助民衆減少出行的時間和費用,增加他們的出行次數,加強不同地區民衆的交流,從而改變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改變很多人的思想觀念。”

“我還是以臨清和濟南之間的高速公路舉例吧。要是在平時,坐馬車的話,要從臨清到濟南,起碼要走三天,中間還要食宿。要是步行的話,可能要走五天,甚至是六天。”

“在夜晚,你必須付出一定的費用,才能在半路找地方過夜。要是想節省費用的話,就要風餐露宿,安全性沒有任何的保證。說不定一不小心,就被人暗害了。這樣的例子,相信大家都見得多了。”

“因爲臨清到濟南的交通不方便,兩地民衆的交流,自然不多。平時來往的,估計也就是臨清的商人和濟南城的商人,兩地一般的百姓,相信根本沒有什麼見面的機會。我相信要是沒有什麼事,兩地的百姓,不會輕易來往的。”

“既然沒有見面的機會,相信兩地的百姓,也不會輕易的通婚。嗯,大戶人家除外。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女兒嫁到那麼遠的地方,的確是太不容易了。想要回一趟孃家,在路上至少要走好多天,路上還不安全,耗費的銀子也很多。”

“如果從臨清出發,在一天的時間內,就可以到達濟南。又或者是,從濟南出發,一天就可以到達臨清。那麼,這一切就都改變了,兩地的百姓來往,必然會頻繁起來。”

“只要高速公路修好,濟南的婆娘,就可以嫁給臨清的漢子。臨清的婆娘,也可以嫁給濟南的漢子。回孃家的難題,將再也不是難題。回孃家的時間縮短了,成本降低了,安全保證了,兩地的人員流動,必然會加速,必然會促進兩城之間的更多人聯姻。”

“大家想一想,我說得對不對?要是臨清和濟南,真的只有一天的距離,兩地的民衆,是不是真的可以隨時往來?來一天,回一天,只要兩天的時間而已。相對於以前的來回十幾天,這樣的速度,相信誰都可以接受。”

“他們憑什麼速度這麼快?就是憑各位的馬車啊馬車不但可以拉貨,還可以載人的。只要高速公路修好了,大家就可以每天安排固定的馬車,在臨清和濟南之間來回跑,來回不斷的運輸客人,然後收取合理的費用。”

“比如說,早上從臨清出發,晚上到濟南。又或者是早上從濟南出發,晚上到臨清。相信這樣的安排,大部分人都會很滿意的。只要來了就能坐車,半路上睡一覺,就到了目的地了。要是馬車不滿員,還可以在半路上客。要是馬車超載了,還可以加入更多的馬車。這都是技術性的問題,以後大家自己研究解決。”

“有了各位的馬車往返,臨清和濟南的民衆,就可以自由的往返兩地。不需要自己租車,不需要自己攜帶乾糧,一切,都由你們提供。他們唯一需要的,就是掏出一些銀子,作爲費用。”

“至於這個費用嘛就要看各位的意思了你的馬車越是高檔豪華,收費就可以越貴。最經濟的馬車,我看每個人就算收取三錢的銀子,只要有十個人,就是三兩銀子。這三錢的銀子,相信很多人都給得起。”

“大家在制定運輸費用的時候,不要只看到錢,還要看到人員的流動。要是你的馬車價格低,乘坐的客人多,你的利潤自然就高。你要是將價格定的高高的,沒有幾個人來坐,那虧本的就是你們了。”

張準端着茶杯,娓娓道來。

他的口才其實不怎麼好,比較擅長於對下面的士兵放聲大吼,卻不擅長理論性的研討。幸好,這些來自後世的理論,只要是正常人,都是基本知道的,他照搬過來就是了。

路通財通,這個時代的人,只能理解到最基本的含義,那就是道路好走了,貨物的運輸加快了,利潤增加了。他們並沒有理解到,道路暢通了,兩地的交流,也會更加的頻繁,這些頻繁的交流,會帶來更多的商機。

好像臨清有大量的民衆到達濟南,必然會給濟南的客棧食肆帶來大量的收入。同樣的,濟南有大量的民衆到達臨清,也會給臨清的客棧食肆帶來大量的收入。

後世爲什麼熱衷於打造一小時經濟圈?就是因爲在一小時商圈,人員的流動,貨物的流動,都是非常頻繁的,這些,都是商機的所在。只有大量的人流,才能帶來大量的商機。

人員的流動,正是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隨着社會的發展,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田地上解放出來。每個人五畝地,其實無法將人束縛在田地裡。在農閒時節,一個壯勞力,完全可以打理十畝甚至是二十畝的田地。

不需要耕田種地的富餘勞動力,自然就可以入城打工了。他們的到來,肯定會引起城市結構的變化。城市開辦的工場,可以僱請到更多的工人。其他的各項各業,同樣可以僱請到更多的人手。這一切,都會逐漸的促進社會關係的變化。

以前,大量人員的流動,往往是逃亡、遷徙之類的,會引起朝廷極大的恐慌。他們採取各種各樣的措施,嚴格限制民衆的出行,嚴格限制人員的流動。甚至爲此不惜違反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結果給社會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明朝在建國的時候,實行嚴格的路引制度,沒有官府發放的路引,是不能出行的。這項制度的目的,其實要是將民衆都禁錮在自己的家園,禁止整個社會的人員流動。在開國的時候,情況還好一點,到明後期,這項路引制度就起了反效果了。

最明顯的例子,陝西發生了災荒,大量的民衆,試圖進入旁邊的山西、河南等地,結果遭受到官府的嚴厲打擊,最終變成了農民大起義。其實,在災荒剛剛發生的時候,官府要是採取得力措施,將部分的難民,分流到江南地區,讓他們進入工場,未必就不能挽救這場危機。民衆只要有口飯吃,誰願意造反?

遺憾的是,明朝的統治者,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方法。他們只是慣性的認爲,人員的流動,是可怕的,是必須禁止的。陝西的災民,絕對不可能離開陝西,否則,就要禍害到全國。他們要將這些災民,都硬生生的禁錮在顆粒無收的土地上。這是置人於死地的做法,災民們不拿起武器起來反抗就怪了。

在虎賁軍的控制下,人員的流動,是可控的,是可以發揮積極左宗的。隨着人員的流動,不同地域人員的相互觸碰,各種各樣的思想火花,也會不斷的綻放。更多的先進技術,也會得到交流。

商品加速流動,人員加速流動,更大地區的人,都聚集在某一個地方,必然會催生更多的工場,更多的產業。而更多的工場,更多的產業,又會催生更多的資產階級。

明末,已經有不少的工場主,他們就是最初的資產階級。本來,他們是有可能改變這個國家面貌的。只可惜,韃子的到來,讓中原陷入了三百年的沉淪。在被韃子打壓了三百年以後,中國的資產階級,已經是奄奄一息,苟延殘喘了。

當然,這是以後的事情了。在目前,道路的作用,主要是加速貨物的流動,加速人員的流動,將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都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促進社會的整體進步。

後世熱衷於打造一小時經濟圈,張準則準備打造一天經濟圈。在十七世紀中葉,能夠真正將一天經濟圈打造起來,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那也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了。

比如山東,以濟南爲中心,就可以打造一個一天經濟圈。在這個一天經濟圈裡面,要囊括德州、臨清、聊城、濟寧、兗州、青州等地。而在山東的東面,又可以以萊州府爲核心,將浮山城、登州、萊陽等地,都納入一天經濟圈範圍內。

在有了高速公路以後,在山東,只要兩個一天的經濟圈,就基本可以囊括所有的區域。相對於以前的道路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嶄新的飛躍,是前人根本不敢想的。可想而知,在一天經濟圈裡面,人員和物資的交流,將是如何的方便。

“都督大人的想法,真是太令人吃驚了。”

覃良德忍不住說道。

他完全沒有想到,張準的設想,居然是如此的荒謬,如此的天方夜譚。沒錯,在剛開始的時候,這位鹽運使大人覺得,張準的想法,的確是太荒謬了,太天方夜譚了。但是,隨着張準的慢慢解說,鹽運使開始覺得,張準的設想,或許並不是荒謬的,並不是天方夜譚的。或許,真的有實現的可能。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在於道路。而道路的關鍵,又在於平直寬敞。這個年代的道路,在城市的外面,最好的乃是用碎石鋪設的。要是在城市的裡面,最好的則是用青石板鋪設的。制約人員和物資往來的,顯然是城市外面的道路。

使用碎石鋪設的道路,在遭遇雨水的時候,同樣會出現麻煩,同樣會變得泥濘,同樣會變得坑坑窪窪的。普通的泥路,就更加的不用說了。要改變道路的根本情況,只有水泥。

是的,水泥的出現,極大的改變了明國的建築結構和建築類型,對道路的建設,也是根本性的質的改變。使用水泥混凝土鋪設的道路,不怕雨水的沖刷,即使是下雨天,馬車都可以照樣在上面跑。這就是最大的優勢。

同時,水泥路面,要比碎石路面平整多了,對馬車的奔跑速度,馬車的損耗程度,都是非常有好處的。在泥路上馬車每個時辰,或許只能走二三十里。但是在水泥路面上,每個時辰走四五十里,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我的想法,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是大家以前都沒有意識到,原來修路也可以賺錢而已。”

張準淡淡的說道。

這個年代的人,在思維上,當然不可能和四百年以後的人相比。特別是在交通的問題上,不得不說,明代的人,根本還沒有意識到交通工具的重要性呢。就好像是清朝的鐵路和火車,都是鬧騰了好久,才終於開始引進的。士大夫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的確是令人糾結,他們最喜歡坐的,還是十六人擡的大轎啊

其實,道路帶來的,不單單是經濟上的利益,政治上,軍事上,甚至是科技上的利益,都是顯而易見的。政治上,可以更加有效的加強對地方的管轄和控制。在軍事上,則可以更快的調動軍隊。這些,都是很淺顯的道理。

技術上的利益,則要稍微的隱晦一些。張準敢肯定,一旦大規模的開展道路建設,凡是和道路相關的技術,都會得到飛躍的發展。特別是橋樑的建設,技術肯定會日新月異的。

修建道路,最關鍵的,還是橋樑和涵洞。有關涵洞的問題,暫時不會涉及,因爲虎賁軍目前控制的區域,基本上還是平原。第一批修建的道路,應該也是在平原上,沒有挖涵洞的必要。但是,需要建設的橋樑,肯定很多。

有關趙州橋的傳說,實在是太多了。真定府境內的這座橋樑,幾乎成了橋樑工藝的典範。然而,在張準看來,石拱橋,其實真的過時了。由於結構上的原因,石拱橋的跨度,不可能很大。想要橫跨大運河,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架橋技術是必然要改革的,必然要學會用水泥鋼筋混凝土,甚至是沉箱來架橋。

毫無疑問,架橋技術的發展,會帶動所有相關工業的發展,如水泥工業,沉箱工業,鋼筋工業等,都會得到整體的提升。同時,工匠們的地位,也會大大的提升。沒有出色的工匠,肯定沒有出色的橋樑,這是必然的。

一個國家的技術發展,特別是明國的技術發展,關鍵還得依靠這些工匠。明國和之前朝廷的士大夫,已經將技術作爲奇技yin巧批判了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張準想要一下子改變大家的思想,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單獨依靠虎賁軍的能力,不可能讓每個工匠,都得到發揮的機會。只有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讓所有的工匠,都有用武之地。一旦大量的道路開始建設,需要架構大量的橋樑,工匠們的地位,自然會水漲船高,其他人對工匠的看法,也會逐步的改變。

只有通過這樣潛移默化的行動,才能最終讓所有的工匠,都獲得他們應該有的地位,發揮更大的作用。工匠們的地位高了,收入高了,自然會有更多人投身這個行業。工匠的數量越多,技術改革的可能性就越大,技術進步的機會也越大。

“好的路線不多,希望大家早點做決定。”

張準不動聲色的說道。

那些商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說話。張準今天所說的一切,好像已經超越了他們各自的思維。他們需要一定的時間,好好的琢磨,好好的交流,才能準確的理解張準的意思。

“來人,送客”

張準揮揮手,神色漠然的說道。

他的思路,他的想法,都已經全部向他們和盤托出了,能不能把握住機會,就要看他們的本領了。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沒有這個能力,就只有被社會淘汰的份。

【求月票月票的數量好慘唉有月票的兄弟,請支援幾張好嗎?】

第866章 重組的暗影司,肩負特殊任務第807章 都是大、大、大、大船!第47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781章 虎賁軍進駐遼東!韃子放棄大淩河堡!第112章 張準地位的變化第964章 面對張準的變態要求,緘默深感壓力第597章 被餓五個月以後……張準和多爾袞默默對視……第403章 三十萬兩白銀第805章 緊鑼密鼓,研討戰術!第369章 再次擊沉第513章 輕輕的刺一下韃子的菊花第852章 美女說,都督大人,我們下棋吧!第24章 錦衣衛背景?第917章 盯上了祖大壽這條大魚第416章 第一波的攻擊第952章 梟雄間的單獨對話第148章 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第416章 第一波的攻擊第79章 鋼鐵生產要兼顧數量和質量第42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74章 我是忠臣!第793章 唉,被你這麼一搞,吃龍肉都沒有味道啊!第443章 倭寇只有一個念頭:死!第923章 遼東處處烽煙,奴隸大起義第716章 皇太極的有人提議和真正目的第404章 破城!破王府!第643章 死人,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第1047章 松江府要重點發展(2)第977章 新的一年,戰爭陰雲密佈第1036章 有關國號的問題第849章 可憐堂堂大國君,不問蒼生問鬼神第749章 龍多了第三隻眼第795章 現在是我的地盤了第94章 虎賁銃定型生產第41章 傷殘及退伍軍人都指揮使司第407章 張準的騎兵跑到濟南城撒野來了!第769章 不殺皇太極,誓不罷休!第925章 哈喇慎和土默特大獻殷勤(下)第329章 突然聽到寶船的消息第19章 有鹽梟到楊家屯來搶掠第449章 張慎言的禮物第631章 皇太極的部署第508章 叛軍的心亂糟糟第386章 黑名單第189章 葡萄彈,鏈彈第291章 送客!第709章 英國人,荷蘭人,先幫英國人揍荷蘭人第769章 不殺皇太極,誓不罷休!第844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717章 盧象升被打暈了第927章 霹靂一聲巨響,廣寧城塌掉一半城牆第218章 三十門大炮!第122章 換人,礦產,糧食第175章 舒布魯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285章 下山第650章 血,汩汩在流……第561章 做男人,不能厚此薄彼!第103章 鹽丁要爭功第580章 紅夷大炮鎮四方第1044章 《蘇州訪談錄》第696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罵街誰不會?第277章 人頭大會,又見紅娘子第479章 海上搶戰馬第123章 向靈山衛進發第869章 目光要長遠,千艘戰艦不是夢第153章 韃子第二次入塞了!第231章 漢奸,見一個殺一個!第74章 將距離縮短到50米!第194章 直接打靈山衛城,抓破他的卵蛋第665章 國丈送上門第232章 名副其實的死衚衕第49章 無恥!下流!卑鄙!第454章 韃子一個衝擊,聞香教就散了……第118章 這裡是我的地盤!第1010章 吳三桂後悔了……第1045章 穿上修女的黑袍……制服大作戰……第687章 教學之路,從職業技校開始!王府變學堂!第151章 你是壞蛋!你想佔別人的便宜!第568章 再硬的骨頭,都必須啃下來!第292章 海軍!三艘軍艦下水!第953章 崇禎皇帝也要跑路了……第576章 夜闌人靜思遼東(上)第146章 香囊第271章 看來,今晚要很熱鬧第501章 真正的戰爭之神!第697章 皇帝連自己的祖墳都保不住,誰還相信他?第952章 梟雄間的單獨對話第193章 送你鷹眼銃,殺回夏河寨第401章 滾滾洪流第766章 你是卞玉京?不可能!第522章 雷神!第480章 緊盯韃子的戰馬第397章 顧橫波寫信罵張準第606章 雪白血紅第757章 到京師去看看!第262章 楊文嶽這個老匹夫!第434章 航海比賽!第719章 騎馬排隊玩槍斃第836章 虎賁軍的刺刀很兇殘第861章 衍聖公的麻煩(上)
第866章 重組的暗影司,肩負特殊任務第807章 都是大、大、大、大船!第470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781章 虎賁軍進駐遼東!韃子放棄大淩河堡!第112章 張準地位的變化第964章 面對張準的變態要求,緘默深感壓力第597章 被餓五個月以後……張準和多爾袞默默對視……第403章 三十萬兩白銀第805章 緊鑼密鼓,研討戰術!第369章 再次擊沉第513章 輕輕的刺一下韃子的菊花第852章 美女說,都督大人,我們下棋吧!第24章 錦衣衛背景?第917章 盯上了祖大壽這條大魚第416章 第一波的攻擊第952章 梟雄間的單獨對話第148章 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第416章 第一波的攻擊第79章 鋼鐵生產要兼顧數量和質量第42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74章 我是忠臣!第793章 唉,被你這麼一搞,吃龍肉都沒有味道啊!第443章 倭寇只有一個念頭:死!第923章 遼東處處烽煙,奴隸大起義第716章 皇太極的有人提議和真正目的第404章 破城!破王府!第643章 死人,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第1047章 松江府要重點發展(2)第977章 新的一年,戰爭陰雲密佈第1036章 有關國號的問題第849章 可憐堂堂大國君,不問蒼生問鬼神第749章 龍多了第三隻眼第795章 現在是我的地盤了第94章 虎賁銃定型生產第41章 傷殘及退伍軍人都指揮使司第407章 張準的騎兵跑到濟南城撒野來了!第769章 不殺皇太極,誓不罷休!第925章 哈喇慎和土默特大獻殷勤(下)第329章 突然聽到寶船的消息第19章 有鹽梟到楊家屯來搶掠第449章 張慎言的禮物第631章 皇太極的部署第508章 叛軍的心亂糟糟第386章 黑名單第189章 葡萄彈,鏈彈第291章 送客!第709章 英國人,荷蘭人,先幫英國人揍荷蘭人第769章 不殺皇太極,誓不罷休!第844章 奸商是怎麼煉成的第717章 盧象升被打暈了第927章 霹靂一聲巨響,廣寧城塌掉一半城牆第218章 三十門大炮!第122章 換人,礦產,糧食第175章 舒布魯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285章 下山第650章 血,汩汩在流……第561章 做男人,不能厚此薄彼!第103章 鹽丁要爭功第580章 紅夷大炮鎮四方第1044章 《蘇州訪談錄》第696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罵街誰不會?第277章 人頭大會,又見紅娘子第479章 海上搶戰馬第123章 向靈山衛進發第869章 目光要長遠,千艘戰艦不是夢第153章 韃子第二次入塞了!第231章 漢奸,見一個殺一個!第74章 將距離縮短到50米!第194章 直接打靈山衛城,抓破他的卵蛋第665章 國丈送上門第232章 名副其實的死衚衕第49章 無恥!下流!卑鄙!第454章 韃子一個衝擊,聞香教就散了……第118章 這裡是我的地盤!第1010章 吳三桂後悔了……第1045章 穿上修女的黑袍……制服大作戰……第687章 教學之路,從職業技校開始!王府變學堂!第151章 你是壞蛋!你想佔別人的便宜!第568章 再硬的骨頭,都必須啃下來!第292章 海軍!三艘軍艦下水!第953章 崇禎皇帝也要跑路了……第576章 夜闌人靜思遼東(上)第146章 香囊第271章 看來,今晚要很熱鬧第501章 真正的戰爭之神!第697章 皇帝連自己的祖墳都保不住,誰還相信他?第952章 梟雄間的單獨對話第193章 送你鷹眼銃,殺回夏河寨第401章 滾滾洪流第766章 你是卞玉京?不可能!第522章 雷神!第480章 緊盯韃子的戰馬第397章 顧橫波寫信罵張準第606章 雪白血紅第757章 到京師去看看!第262章 楊文嶽這個老匹夫!第434章 航海比賽!第719章 騎馬排隊玩槍斃第836章 虎賁軍的刺刀很兇殘第861章 衍聖公的麻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