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大軍開拔

第456章 大軍開拔

英國公這一開口,頓時邊上的幾名勳貴也是齊齊開口,立場無比的一致,向着天子舉薦李桓做爲此番平叛的主帥人選。

對於能否順利平叛,說實話做爲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在場的幾位勳貴絕對可以說是勳貴集團的核心人物了。

而身居高位的他們也更加清楚如今大明所掌握的軍事力量到底有多麼強橫。

如果說是放在數年前的話,或許他們還會有些擔心,因爲那個時候京營真的是戰鬥力堪憂,真的要是拉到戰場上去,結果還真的不好說。

可是如今的京營在李桓的一番裁汰改革之下,絕對可以說的上是精銳之師,尤其是在經歷了韃靼入侵一戰之後,李桓更是從軍中抽調了大量上過戰場,見過血的精銳進入京營,直接讓京營的戰鬥力又提升了一大截。

不是他們瞧不上膽敢起兵造反的寧王,不說就憑寧王手下那點兵馬甚至都沒有見過陣仗,就算是寧王手下的兵馬算得上精銳,只怕也不可能是朝廷大軍的對手。

有着這般的認知,在英國公、成國公他們看來,此番平定寧王叛亂那就是一次大好的建功立業的機會。

前番平定安化王叛亂,再加上抵擋韃靼入侵一戰當中,他們這些勳貴之間的子弟可是有不少直接在這一戰當中憑藉着功勳一躍成爲了軍中掌握了實權的將領,甚至還有幾人憑藉着軍功得以封爵。

大明這麼多年來,除了開國之初再加上靖難之變,可以說是鮮少有什麼機會能夠讓人得以封爵的。

如今寧王竟然跳出來造反,這在一衆勳貴眼中,寧王那就是在給他們家中的子嗣創造機會啊。

可以說這個時候就算是李桓沒有統軍平叛的念頭,他們也會想辦法勸說李桓,然後將李桓推上主帥的位子去。

朱厚照看了張侖、朱輔等人一眼倒是沒有開口說什麼,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楊廷和、王陽明等人。

勳貴一方發表了自身的意見,朱厚照自然是也要看看文臣一方有什麼意見,雖然說方纔有人提出要王陽明統軍平叛,但是很明顯那只是個別人的意見,並不能代表大部分文臣。

似乎是注意到了天子的目光,楊廷和、劉宇等人卻是沒有開口的意思,他們也不是傻子。

以他們對天子的瞭解,這一次平叛的主帥人選,十之八九是要落在李桓的身上。至於說派王陽明統軍平叛,在他們看來根本就不太現實。

縱然是王陽明先前充任三軍主帥,成功的大敗韃靼入侵,絕對算得上是此番平叛的最佳人選之一。 ωωω▪ тт kan▪ ¢O

可是不要忘了,如今大明正值推行稅賦改革的重要關口,而稅賦變革正是由王陽明親自推行,可以說這個時候一旦王陽明從中樞離開前往江南之地平叛的話,那麼必然會對稅賦改革的推行造成極大的影響。

至於說李桓來主持稅賦變革之事,不是他們瞧不上李桓,而是李桓真的沒有這般統籌全局的能力。

再加上李桓的身份,也不可能贏得朝中官員的認可,也只有王陽明自身的身份,才真正的能夠穩定四方。

所以說在這個時候,這種環境之下,只要天子和王陽明不傻就必然不會讓王陽明離開中樞。

看清楚這些的情況下,哪怕是楊廷和、劉宇他們想要推波助瀾,藉此良機將王陽明擠出中樞,恐怕天子那一關也過不去。

不過楊廷和、劉宇二人沒有開口,卻有其他人站了出來。

作爲兵部左侍郎的蘇平這會兒臉上帶着幾分正色,向着天子恭敬一禮道:“啓稟陛下,臣以爲此番平定寧王叛亂,定要一位德才兼備,能力出衆的重臣出馬方可,遍觀我朝上下,唯有王閣老有此資格,所以臣以爲陛下當拜王閣老爲三軍主帥,主持平叛之事。”

楊廷和、劉宇二人不開口並不代表其他的官員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能夠走到如今的高位,哪一個都算得上是人精一樣的人物。

平日裡但凡是不涉及到自身利益,不被眼前的利益所矇蔽了心智的話,他們絕對可以說得上個個都是人精,不敢說走一步看十步,可是走一步看三步那絕對是一種本能。

就像現在幾乎是憑藉着本能便讓他們意識到眼下絕對是將王陽明擠出朝堂的最佳時機。

不用多久,只要王陽明離開中樞一年半載的時間,那麼眼下正推行的稅賦改革,他們便可以上下其手將其搞黃。

有王陽明在中樞坐鎮,說實話,他們這段時間還真的是見識到了王陽明的手段,可以說有王陽明在的情況下,他們一個個的還真的沒有那個能力能夠在王陽明眼皮子下面做什麼手腳。

也正是因爲如此,稅賦改革才真正的能夠推行下去,真要是換了其他人來,別看有天子的大力支持,再加上錦衣衛從旁監督協助,恐怕也不可能像如今這般順利。

如今朝堂之上不知多少官員心中對王陽明、李桓等人心懷怨懟,只是他們根本就奈何不了李桓、王陽明。

懷着這般心情的可不只是下面的官員,就算是如今在這御書房當中,就不止一人兩人。

就好比蘇平,平日裡看上去似乎是沒有什麼鮮明的立場,可是眼下卻是不經意之間便顯現出了其態度來。

蘇平話音落下,立刻就見幾道身影也跟着站了出來,一臉正色,爲國爲民模樣的向着天子道:“蘇侍郎所言甚是,我朝上下,唯有王閣老最適合,相信有王閣老親自出馬,區區寧王足可手到擒來。”

朱厚照神色平靜,讓人看不出其心中到底是什麼想法。

不過天子這會兒也衝着蘇平等人微微點了點頭,目光投向王陽明笑道:“若朕拜愛卿爲三軍主將,主持平定寧王叛亂之事,不知王愛卿以爲如何?”

王陽明聞言當即便正色向着天子一禮道:“啓稟陛下,臣承蒙陛下厚愛,心中甚爲惶恐,然則臣有自知之明,平定寧王叛亂一事,關係我大明江山社稷,臣以爲當選一更適合的人選方可。”

蘇平等人聞言不禁眉頭一皺,方纔天子開口,他們以爲天子準備任憑王陽明爲帥,主持平定叛亂之事。

可是現在王陽明竟然開口回絕,這如何不讓蘇平等人心中憋着一股子不痛快。

再沒有這麼好的機會將王陽明擠出中樞了,若是真的讓王陽明繼續停留在中樞,他們豈不是要坐視稅賦改革繼續推行下去。

一想到下面的門生故吏那一份份私下裡來信的抱怨,乃至他們各自的親朋至交來信之中的不滿,蘇平等人不禁有些急了。

就見蘇平深吸一口氣衝着王陽明躬身一禮道:“閣老此言差矣,放眼我朝上下,還有何人能夠比閣老更適合統帥三軍的人選嗎?”

說着蘇平眼眸之中帶着幾分不信任的看向一旁的李桓,似乎在蘇平眼中,李桓根本就不是什麼適合的人選。

王陽明只是淡淡的看了蘇平一眼,神色平靜的道:“王某不過是一介文人罷了,論及對兵事上的瞭解,又如何及得上勇冠三軍,從無敗績的冠軍侯。”

說着王陽明衝着天子一禮道:“臣以爲三軍主帥非冠軍侯不可,請陛下明鑑。”

朱厚照微微頷首,看向李桓道:“李卿以爲如何?”

此時李桓則是一臉笑意的道:“承蒙英國公、王閣老看重,臣且毛遂自薦,願爲陛下效犬馬之勞,若不能平定寧王叛亂,臣願提頭來見!”

“好!”

不等其他人反應過來,朱厚照豁然起身,臉上帶着幾分振奮之色一聲大喊,而蘇平等人則是心中生出不妙的感覺來。

正欲開口,然而此時天子已經開口道:“中軍都督府都督,冠軍侯李桓聽旨!”

李桓當即上前一步向着天子拜下道:“臣在!”

朱厚照當即便道:“朕欽封你爲威武大將軍,提督三軍,主持平定寧王叛亂事宜!”

李桓一禮拜下高聲道:“臣領旨謝恩!”

李桓同朱厚照君臣二人彷彿是排練好的一般,眨眼之間便將這麼一件大事給定了下來,並且走完了流程。

以至於蘇平等人反應過來的時候,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

此時看着已經領了天子旨意的李桓,再看看朱厚照,蘇平等人卻是不知道究竟該說些什麼好了。

王陽明根本就不配合他們,甚至主動放棄,以至於他們根本就沒有一個適合的人選同李桓相爭。

滿朝文武之中,除了王陽明有足夠的資歷同李桓爭一爭之外,還真的沒有其他人比李桓更適合的了。

勳貴集團都能夠看出的問題,蘇平等人如何看不破。

從一開始他們就看出寧王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說不得此番平叛也是一個博取戰功的機會。

本來他們是本着將王陽明擠出中樞,但是卻有軍功做彌補,料想王陽明肯定也不會有什麼意見,畢竟如果王陽明此番真的能夠平定寧王叛亂,到時候再進一步,從侯爵之位再進一步,成爲世襲的公爵之位也不是沒有可能。

要知道那可是與國同休的世襲公爵之位啊,他們就不信王陽明能夠抵擋得住這般的誘惑。

正因爲如此,哪怕是他們知道王陽明肯定是能夠看出他們的心思,卻也是沒有絲毫擔憂,當着王陽明的面向天子舉薦的緣故。

王陽明離開中樞,卻是有着世襲罔替的公爵之位可得,換做是他們的話,該作何選擇那是再簡單不過了。

只可惜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王陽明竟然絲毫不受影響,彷彿是不知道此番主持平叛之事對他到底意味着什麼一樣,毫不猶豫的便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

這會兒事實已經成了定局,除非是滿朝文武齊齊站出來反對,否則的話想要讓天子改變主意根本就不可能。

然而滿朝文武本就不是鐵板一塊,如今李桓、王陽明在朝堂之上那也是有一批搖旗吶喊的官員依附,所以說便是將此事鬧大,鬧到了朝堂之上,也是無法改變如今的局面。

朱厚照掃過衆人,朗聲道:“諸位卿家既然沒有什麼意見,那麼此事便這麼定了,朕希望衆卿能夠勠力同心,助朝廷平定寧王叛亂,朕定然不吝封賞。”

隨着消息傳開,寧王舉兵造反的消息就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在京城之中傳播開來,一時之間成了京師無數百姓熱議之事。

與此同時天子拜李桓爲大將軍,提督三軍,主持平叛事宜的旨意也傳了出來。

不少百姓聞知李桓主持平叛事宜,皆是讚歎天子慧眼識人。

不過三日時間,京城城郊,五萬精銳之師緩緩開拔自京郊大營之中走出,旌旗林立,煞是威武。

無數從四面八方趕來看大軍開拔的百姓看着那黑壓壓一片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精銳大軍,一個個的看的目瞪口呆。

無論是那成千上萬的精銳騎兵還是數百上千門的火炮,又或者是那渾身散發着煞氣的三千營、神機營。

只能說如今的京營將士真的是今非昔比,在李桓的嚴格操練之下,京營大軍絕對算得上是精銳之師,便是那些看熱鬧的百姓都被那數萬大軍開拔的景象給鎮住了。

別說是那些沒有什麼見識的百姓了,便是今日隨同天子一起前來爲李桓送行的朝中文武百官這會兒看着那威武之中充斥着煞氣的軍伍士卒黑壓壓一片的景象的時候,也是一個個的看的目瞪口呆,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

儘管說不少官員知道京營在李桓手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道聽途說終究是道聽途說,沒有親眼所見的情況下,對於京營大變樣的傳聞,大部分的官員其實是持懷疑的態度的。

畢竟以往京營到底是什麼樣,他們那是再清楚不過了。

可是如今親眼看着那堪稱威武雄壯的精銳之師,那種撲面而來的衝擊,真的是讓人心神爲之震撼。

而百官的反應看在朱厚照的眼中,自是讓朱厚照心中生出幾分提氣以及與有榮焉之感。

【月底兩天了,有月票的給砸下,別過期作廢了啊。】

(本章完)

第315章 不好,李桓回來了!第370章 欽差也不過如此第377章 株連萬人的大案第283章 被自己人坑了第164章 朱厚照生死未卜【求訂】第191章 天子懵圈,這樣也行?第213章 嶽千戶:安敢欺我華山!【求訂】第442章 祖宗之法會要命的!第173章 恭喜,你家侯爺是反賊了!【求訂】第386章 丫頭快走第393章 強勢無匹的李桓第473章 李桓神射第133章 道左相逢嶽先生【求月票】第466章 收網第250章 王爺好算計啊!第9章 驚鴻一刀第55章 大內第一人【一更】第370章 欽差也不過如此第391章 教主之怒第67章 我,錢寧,終於要出頭了!【一更】第318章 大案第120章 千戶的死被漂沒了?【求訂】第314章 弟三百一十一章 百官羣起而攻第496章 李桓又下江南第365章 莫慌,莫慌第26章 承情【三更】第465章 擁立之功第17章 一刀第542章 徵倭,銀山第485章 左右都是一死,拼了吧!第541章 世鎮交趾第156章 老夫爲大人準備了一份大禮!第128章 差點壓死李桓的黑鍋【求月票】第545章 子嗣繁茂第383章 踏上不歸路第442章 祖宗之法會要命的!第323章 臣,乞骸骨!第170章 陛下,是臣來遲了!【求訂】第292章 是人爲,還是意外!第145章 李桓就是個瘋子【求訂】第14章 身體的不正常第289章 關門打狗第505章 大明從不吃虧第249章 一羣烏合之衆罷了【求訂】第529章 藩王船隊出海第145章 李桓就是個瘋子【求訂】第255章 二十餘萬大軍【求訂】第11章 踏入修行第540章 吞併草原之策第307章 大戰落幕第335章 殺官第168章 殺穿京師的瘋子李桓【求訂】第23章 首秀【三更】第218章 你們這些賤民想死嗎?【求訂】第473章 李桓神射第536章 臣請治秦國公死罪第47章 功高莫過救駕【二更】第104章 膨脹的文官集團【求訂閱】第100章 上架感言第340章 可怕的人心第473章 李桓神射第519章 浩蕩船隊回大明第277章 王陽明衝陣【求訂】第227章 給本宮將李桓拿下【求訂】第545章 子嗣繁茂第446章 好戲開場【二更求月票】第540章 吞併草原之策第56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二更】第219章 抄家纔是硬道理【求訂】第161章 錦衣衛嶽百戶【求訂閱】第313章 文官集團的干將第262章 神一般的李大將軍【求訂】第317章 王者歸來的大都督第272章 當真是殺人放火金腰帶第508章 設置南洋行省第426章 駭人聽聞第442章 祖宗之法會要命的!第299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41章 各懷心思【一更】第122章 抄家,抄家【求訂】第532章 大明第一條水泥路第164章 朱厚照生死未卜【求訂】第68章 將衣服脫了!【二更】第485章 左右都是一死,拼了吧!第167章 誰敢阻我入宮見駕【求訂】第533章 大明百姓務工第368章 花錢買命第377章 株連萬人的大案第352章 李桓下揚州第326章 什麼叫簡在帝心第447章 瞧不上第445章 帝王怒第282章 百炮齊鳴第393章 強勢無匹的李桓第318章 大案第245章 有人造反了!【求見】第226章 快去請指揮使大人【求訂】第397章 教主入京第397章 教主入京第146章 蔡文的屍體不見了!【求訂】
第315章 不好,李桓回來了!第370章 欽差也不過如此第377章 株連萬人的大案第283章 被自己人坑了第164章 朱厚照生死未卜【求訂】第191章 天子懵圈,這樣也行?第213章 嶽千戶:安敢欺我華山!【求訂】第442章 祖宗之法會要命的!第173章 恭喜,你家侯爺是反賊了!【求訂】第386章 丫頭快走第393章 強勢無匹的李桓第473章 李桓神射第133章 道左相逢嶽先生【求月票】第466章 收網第250章 王爺好算計啊!第9章 驚鴻一刀第55章 大內第一人【一更】第370章 欽差也不過如此第391章 教主之怒第67章 我,錢寧,終於要出頭了!【一更】第318章 大案第120章 千戶的死被漂沒了?【求訂】第314章 弟三百一十一章 百官羣起而攻第496章 李桓又下江南第365章 莫慌,莫慌第26章 承情【三更】第465章 擁立之功第17章 一刀第542章 徵倭,銀山第485章 左右都是一死,拼了吧!第541章 世鎮交趾第156章 老夫爲大人準備了一份大禮!第128章 差點壓死李桓的黑鍋【求月票】第545章 子嗣繁茂第383章 踏上不歸路第442章 祖宗之法會要命的!第323章 臣,乞骸骨!第170章 陛下,是臣來遲了!【求訂】第292章 是人爲,還是意外!第145章 李桓就是個瘋子【求訂】第14章 身體的不正常第289章 關門打狗第505章 大明從不吃虧第249章 一羣烏合之衆罷了【求訂】第529章 藩王船隊出海第145章 李桓就是個瘋子【求訂】第255章 二十餘萬大軍【求訂】第11章 踏入修行第540章 吞併草原之策第307章 大戰落幕第335章 殺官第168章 殺穿京師的瘋子李桓【求訂】第23章 首秀【三更】第218章 你們這些賤民想死嗎?【求訂】第473章 李桓神射第536章 臣請治秦國公死罪第47章 功高莫過救駕【二更】第104章 膨脹的文官集團【求訂閱】第100章 上架感言第340章 可怕的人心第473章 李桓神射第519章 浩蕩船隊回大明第277章 王陽明衝陣【求訂】第227章 給本宮將李桓拿下【求訂】第545章 子嗣繁茂第446章 好戲開場【二更求月票】第540章 吞併草原之策第56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二更】第219章 抄家纔是硬道理【求訂】第161章 錦衣衛嶽百戶【求訂閱】第313章 文官集團的干將第262章 神一般的李大將軍【求訂】第317章 王者歸來的大都督第272章 當真是殺人放火金腰帶第508章 設置南洋行省第426章 駭人聽聞第442章 祖宗之法會要命的!第299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41章 各懷心思【一更】第122章 抄家,抄家【求訂】第532章 大明第一條水泥路第164章 朱厚照生死未卜【求訂】第68章 將衣服脫了!【二更】第485章 左右都是一死,拼了吧!第167章 誰敢阻我入宮見駕【求訂】第533章 大明百姓務工第368章 花錢買命第377章 株連萬人的大案第352章 李桓下揚州第326章 什麼叫簡在帝心第447章 瞧不上第445章 帝王怒第282章 百炮齊鳴第393章 強勢無匹的李桓第318章 大案第245章 有人造反了!【求見】第226章 快去請指揮使大人【求訂】第397章 教主入京第397章 教主入京第146章 蔡文的屍體不見了!【求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