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盡在掌握之中

大營之外的陳昂、張淮等人顯然也注意到高臺之上寧王衆人那一副狼狽逃竄的模樣,頓時放聲大笑起來。

李桓收回目光,隨手將手中的弓箭丟給了身旁的李虎,大手一揮道:“回城!”

相比先前,隨着李桓一出手便將寧王等人給嚇得屁滾尿流,上千士卒的士氣自然是爲之高漲,此刻跟隨着李桓,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帶起漫天煙塵向着南京城方向而去。

此時的南京城,原本留下來試圖控制打開的城門的趙同卻是已經成了階下之囚。

眼看着魏國公徐俌選擇了站隊於當今天天子一方,南京城中的一衆勳貴自然也跟着做出了各自的選擇。

既然做出了選擇,自然是要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否則的話,大家你我姻親相連,又如何能夠取信於天子,取信於朝廷呢。

不用說這些勳貴自然是要乾淨利落的將西寧伯趙同給拿下。

雖然說西寧伯趙同手下有一批心腹,並且還控制了一部分守城的士卒爲其所用,但是沒有城外叛軍相助的話,說實話單憑趙同手下那點人還真的不是城中守軍的對手。

更何況親自率領自各自所蓄養的精銳家將趕來的勳貴可不是一家兩家,已經做出了選擇的一衆勳貴這個時候一個比一個急着向天子表明他們的立場。

可想而知當西寧伯趙同看到那些帶着各家的精銳家將趕來的一衆勳貴的時候,一顆心都沉了下去。

但凡不是傻子,在看到那些勳貴的時候,西寧伯便已經意識到大勢已去,此番他們想要打開城門迎接寧王叛軍入城是不可能了。

趙同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刻逃出城去,反正隨着這些勳貴的出現,趙同已經是意識到他再守着這城門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只是剛剛等到趙同反應過來,準備召集心腹手下出城投奔寧王的時候,讓趙同感到絕望的卻是原本迫於形勢爲其所用的那些守城士卒這會兒竟然在幾名中低層將領的帶領之下果斷的背刺於他硬是將城門給關了起來。

這也怪不得那幾名將領,本來這些將領就沒有反叛朝廷的心思,畢竟真要說起來的話,這些軍中將領對於大明的忠誠度還是相當高的,並不像那些利益受損的地方豪強、士紳以及官員,在自身利益受損的情況下,甚至連造反者等事情都敢去做。

當一衆勳貴趕到的時候,都不用他們親自動手,只需要打出朝廷的旗號來,便很是輕易的讓那些受到蠱惑的守城士卒爲之動搖,一些將領當場便站了出來。

結果可想而知,當身後的退路被堵,城門關閉的情況下,趙同眼看着圍攏上來的幾名勳貴,臉上露出幾分絕望之色。

趙同很清楚,他一旦落入到朝廷的手中,等着他的將會是什麼樣的下場。

本來是與國同休的勳貴之家,若非是心中的那點貪念以及不甘作祟的話,至少上百年的富貴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然而就是一念之差,便導致了他西寧伯闔府上下將要迎來滅門之災。

說實話這一刻趙同心中是有些後悔的,然而這世上並沒有什麼後悔藥,既然做出了選擇,那麼便要爲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一名同趙同有着姻親關係,娶了趙同嫡親妹子的勳貴緩緩走了出來,神色複雜的看着趙同緩緩開口道:“西寧伯,束手就擒吧,或許天子會顧念我等祖上之功勳,網開一面……”

趙同聞言不由得哈哈大笑,一邊大笑一邊流淚道:“不可能的,我等所涉及的可是謀逆之罪,便是天子再如何的顧念舊情,也絕對不會放過我等的。”

說話之間,趙同猛然之間拔出寶劍,橫在脖頸之間,仰天不甘的道:“大丈夫生不能九鼎而食,死亦當九鼎而烹!”

話音落下就見趙同猛地將寶劍自脖頸之間一劃,頓時一股鮮血噴涌而出,隨之身形一晃,嘭然跌倒於地。

而那些勳貴們看着自刎於他們眼前的趙同,一個個的皆是漠然不語。

先前趙同也曾悄悄的暗示他們,試圖拉着他們一起倒向寧王一方去博一場更大的富貴,要說他們之中沒有人心動的話,自然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這些人明顯不像趙同、崔齡、毛青他們那麼的激進,所以說並沒有什麼行動,也就是在魏國公徐俌表明了態度之後,這些人才算是真正的下定了決心。

現如今看着趙同的下場,說實話,對於這些勳貴的刺激還是相當之大的,甚至不少人心中暗暗的後怕不已。

如果說不是當初他們猶豫了一下的話,說不定現在他們也要如趙同一般的下場了。

不知誰當先輕嘆了一聲,隨即便開口道:“西寧伯趙同畏罪自殺,我等且先收斂了其屍體,等候冠軍侯以及魏國公定奪。”

衆人皆是點了點頭,這個時候能夠做主的就是魏國公以及被天子委以重任的李桓,所以說在這點上,這些勳貴還是很清楚自覺的。

這會兒一人開口道:“還有就是立刻派人封鎖了趙同、崔齡、毛青他們幾家的府邸,不許走脫了一人。”

不管崔齡、趙同、毛青他們在決定起兵造反,響應寧王的時候究竟有沒有將親眷安置好,可是他們必須要在李桓進城之前將這些事情安排好,否則的話誰知道李桓會不會尋他們的麻煩和錯處呢。

奪回了城門的一衆勳貴很快便聽到了外間傳來的喊殺聲,當即衆人爲之心中一驚,第一時間便爬上了城牆,向着城外看去便看到了徐俌親自率領着騎兵縱橫衝殺的場景。

不得不說騎兵縱橫衝殺的場面的確是非常的振奮人心,便是他們這些沒有上過戰場的勳貴看到徐俌率領騎兵縱橫的那一幕,心中也是爲之震撼不已。

沒有多久,當他們看到李桓所部同徐俌所部匯合在寧王大營之前轉了一圈回返而來的景象之後,一衆人第一時間便走下城牆在城門口處迎接歸來的徐俌以及李桓。

李桓、徐俌他們直接選擇了這一處被趙同他們所打開的城門做爲入城的門戶,這個時候徐俌並不清楚城門有沒有被奪下來,但是徐俌並不擔心。

以他對城中那些勳貴的實力的瞭解,只要這些人肯用心的話,說實話想要奪回剛剛被佔據的城門並非是什麼難事。

果不其然,當徐俌遠遠的便看到站在城門之前的一衆勳貴的時候,嘴角自然而然的流淌出幾分笑意並且側首向着一旁的李桓道:“冠軍侯,看來這城門已經被奪回來了!”

李桓從陳克的口中已經得知了城中的情況,大方向上雖然說是李桓所謀劃,但是具體如何施行卻是由陳克同魏國公徐俌一起商議。

所以說真要說起來的話,對於南京城中的情形,李桓並不是太過了解。

也就是方纔回來的路上,陳克一番交代,纔算是讓李桓具體的弄清楚了城中的境況。

明面上站出來響應寧王謀逆的南京勳貴並不多,也就只有崔齡、毛青、趙同三人,不過根據錦衣衛暗中監察卻是發現,除了三人之外,尚且還有幾家勳貴私下裡同崔齡他們有所聯繫,甚至還主動的爲寧王提供錢糧之物,相比崔齡三人所差的無非就是沒有直接站出來支持寧王罷了。

如今主動站出來謀逆的崔齡、毛青已經是被其生擒活捉,此刻便被押在軍中,城中也就剩下了趙同。

不過看那些在城門口處迎接的一衆勳貴,李桓不用猜就知道趙同要麼是已經被擒下,要麼便是已經伏誅了。

聽了徐俌的話,李桓笑着道:“多虧了有魏國公您這般老成持重的老臣坐鎮,南京城方纔能夠穩如泰山一般,若是陛下得知,定然不吝封賞。”

徐俌聞言衝着京師方向拱了拱手臉上帶着幾分正色道:“我魏國公府世受皇恩,又豈能坐視亂臣賊子亂我大明,徐某不過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罷了。”

李桓聞言當即讚道:“好,老國公說的好啊,若是天下人皆如老國公這般想的話,又何來寧王叛亂。”

說話之間,一行人便已經到了城門口處,在徐俌的介紹之下,李桓認識了眼前相迎的十幾名勳貴,將這些勳貴同錦衣衛情報當中的介紹對上了號。

其中自然有人私下裡同寧王相勾結,不過李桓卻是神色如常,並沒有點破這點,而是不露聲色的同一衆勳貴打了招呼,這才一起入了城。

徐俌以自己行動證明了自己對朝廷對天子的忠誠,再加上有錦衣衛監察,李桓對南京城的掌控如何能夠比得上世代居於南京城的魏國公徐俌,所以說李桓毫不猶豫的便將一切交於徐俌。

本來還以爲李桓進了南京城,肯定是要將南京城中的權利盡數收於己手,大權在握,畢竟以李桓的身份,如果說真要那麼做的話,便是徐俌也要老老實實的將手中的權利交給李桓。

只是出乎徐俌的預料,李桓絲毫沒有收權的意思,反而是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他來處理,這讓徐俌對李桓的評價陡然之間拔高了幾分。

一晃便是數日過去,自那一日徐俌同李桓先後以騎兵衝擊寧王叛軍,以至於叛軍大亂,寧王叛軍雖然說依然在城外紮下大營,但是這幾日之間竟然一次都沒有發動攻勢。

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寧王叛軍在城外紮根了一般,既沒有攻城的意思,也沒有拔營而走的意思。

一般人或許還要猜測寧王等叛軍高層到底是什麼想法,但是李桓卻是能夠看得出寧王等叛軍爲何會是這般的反應。

南京錦衣衛衙門所在,李桓正在衙門當中聽着徐方向其彙報南京城中各方勢力的動向,雖然說李桓明面上沒有插手南京城任何權利的意思,但是李桓對於南京城的風吹草動卻是瞭如指掌。

一陣腳步聲傳來,就見一名錦衣衛快步走了過來,先是衝着李桓一禮,然後又衝着徐方拜了拜這才道:“回稟大人,有關於寧王叛軍的消息傳來。”

說着那錦衣衛取出一份密函,徐方上前將密函接過,然後恭敬的遞給李桓。

李桓打開看了之後,嘴角露出幾分笑意道:“不錯,不枉本候饒了他一命,寧王果真是沒有讓本候失望!”

聽李桓這話,顯然那情報是關係到寧王的,就是不知道具體內容爲何,竟然會讓李桓發出那般的感慨。

徐方微微低着頭,他做爲南京錦衣衛方面的一把手,同樣是李桓的心腹之一,自然清楚李桓的謀劃,此刻聽了李桓的話,心中不禁暗暗的爲寧王感到幾分悲哀。

堂堂大明藩王,一舉一動之間,卻是盡在李桓的掌控當中,真不知道寧王若是知曉的話,將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大人,大人,魏國公有事請大人過府一敘!”

就在這會兒,就見陳克的身影出現。

李桓眉頭一挑,看了陳克一眼,一隻手輕輕的叩擊着桌案,眼中閃過幾分了然之色緩緩道:“看來魏國公那邊也收到了消息啊。”

說着李桓站起身來看向陳克道:“隨本候前去魏國公府。”

魏國公府

書房之中,徐俌正微微擺手示意前來通秉的管家退了下去,整個書房之中也就剩下了徐俌以及徐鵬舉,不過除了他們爺孫二人之外,竟然還有一人在場。

這人一身華服,面白無鬚,身上隱隱有一股子陰柔之氣,正是南京留守太監馮泰。

如南京留守太監這等重要的位置,至少也要是如丘聚、高鳳他們這般深受天子寵信的大太監纔有資格充任。

不過馮泰卻也是昔日跟在朱厚照身邊的大太監之一,只不過相比之下比不得丘聚、高鳳等人罷了,加之馮泰沒有高鳳、劉瑾他們那麼大的野心,所以便被朱厚照派來替其坐鎮南直隸。

此時馮泰一副悠然的模樣坐在那裡,正緩緩品着清茶,看上去竟給人一種慈眉善目之感,渾然沒有南京留守太監那等高高在上,大權在握的感覺。

第276章 大決戰第23章 首秀【三更】第203章 本官絕後了啊!【求訂】第293章 明軍的真實戰力第233章 本欽差要屠了壺裡部【求訂】第527章 德超三皇,功蓋五帝第382章 一羣烏合之衆第431章 終於輪到朕了!第244章 洞房花燭夜第46章 落難天子【一更】第121章 李桓:給你個驚喜!第435章 見不得光的隱秘第49章 劉瑾:本公尚缺一子傳宗!【一更】第400章 君臣眼中的肥豬第104章 膨脹的文官集團【求訂閱】第166章 有人動了京營兵馬【求訂】第329章 禁忌之物第173章 恭喜,你家侯爺是反賊了!【求訂】第62章 一心爲主劉公公【二更】第162章 納妾【求訂】第228章 妖婦 妖婦 妖婦【求訂】第417章 造化第248章 末將定取李桓首級獻於王爺【求訂】第327章 鹽商第284章 捷報入京第80章 逼宮【求追讀】第321章 胸膛的傷疤第296章 本汗有二策可殺李桓第287章 滿載而歸的李桓第464章 兩頭下注第39章 坐等上門【二更】第538章 四十五萬人的殺伐第239章 陛下,臣回來了!【求訂】第496章 李桓又下江南第6章 將門傳承的弊端第290章 軍需出問題了第133章 道左相逢嶽先生【求月票】第508章 設置南洋行省第237章 京師來人【求訂】第354章 大難不死林千戶第253章 被激怒的李桓【求訂】第154章 大師兄救我!【求訂】第29章 少年平之【三更】第406章 辟邪衛第75章 祖墳冒青煙了【一更】第195章 李桓感覺有點懵!【求訂】第542章 徵倭,銀山第90章 錦衣衛當如是也!【一更】第392章 非人之戰第277章 王陽明衝陣【求訂】第381章 數千萬的財富第91章 向天子興師問罪?【二更】第386章 丫頭快走第17章 一刀第132章 書院的規矩【求訂】第244章 洞房花燭夜第195章 李桓感覺有點懵!【求訂】第282章 百炮齊鳴第113章 什麼叫一手遮天【加更】第148章 玩笑一般的反撲【求訂】第185章 大都督無敵【求訂】第526章 藩王:求陛下成全啊!第5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更】第250章 王爺好算計啊!第129章 我,無敵了!【求月票】第388章 派系之爭第536章 臣請治秦國公死罪第411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59章 當頭一棒第436章 懸殊的數據第344章 大勢已成第394章 朱厚照:朕贏麻了!【二合一大章】第520章 港口卸貨,驚呆了的君臣第125章 李桓:我被鄙夷了?【求月票】第399章 人心第409章 謀逆第515章 南洋大開發第317章 王者歸來的大都督第250章 王爺好算計啊!第339章 死人是不會開口的【二更】第377章 株連萬人的大案第346章 反應如出一轍的君臣第544章 盛世滋丁第30章 煉體【一更】第228章 妖婦 妖婦 妖婦【求訂】第257章 無他,唯王聖人可也!【求訂】第101章 吾等爲萬民請命【求首訂】第110章 您已經不是閣老了!【三更求訂閱】第262章 神一般的李大將軍【求訂】第540章 吞併草原之策第480章 寧王末路第88章 好一場大戲【一更】請假第334章 翻臉不認人第374章 當姑奶奶好欺負不成第347章 史無前例的大案第379章 暴君第209章 錦衣衛也爛了!【求訂】第432章 天下震動第374章 當姑奶奶好欺負不成
第276章 大決戰第23章 首秀【三更】第203章 本官絕後了啊!【求訂】第293章 明軍的真實戰力第233章 本欽差要屠了壺裡部【求訂】第527章 德超三皇,功蓋五帝第382章 一羣烏合之衆第431章 終於輪到朕了!第244章 洞房花燭夜第46章 落難天子【一更】第121章 李桓:給你個驚喜!第435章 見不得光的隱秘第49章 劉瑾:本公尚缺一子傳宗!【一更】第400章 君臣眼中的肥豬第104章 膨脹的文官集團【求訂閱】第166章 有人動了京營兵馬【求訂】第329章 禁忌之物第173章 恭喜,你家侯爺是反賊了!【求訂】第62章 一心爲主劉公公【二更】第162章 納妾【求訂】第228章 妖婦 妖婦 妖婦【求訂】第417章 造化第248章 末將定取李桓首級獻於王爺【求訂】第327章 鹽商第284章 捷報入京第80章 逼宮【求追讀】第321章 胸膛的傷疤第296章 本汗有二策可殺李桓第287章 滿載而歸的李桓第464章 兩頭下注第39章 坐等上門【二更】第538章 四十五萬人的殺伐第239章 陛下,臣回來了!【求訂】第496章 李桓又下江南第6章 將門傳承的弊端第290章 軍需出問題了第133章 道左相逢嶽先生【求月票】第508章 設置南洋行省第237章 京師來人【求訂】第354章 大難不死林千戶第253章 被激怒的李桓【求訂】第154章 大師兄救我!【求訂】第29章 少年平之【三更】第406章 辟邪衛第75章 祖墳冒青煙了【一更】第195章 李桓感覺有點懵!【求訂】第542章 徵倭,銀山第90章 錦衣衛當如是也!【一更】第392章 非人之戰第277章 王陽明衝陣【求訂】第381章 數千萬的財富第91章 向天子興師問罪?【二更】第386章 丫頭快走第17章 一刀第132章 書院的規矩【求訂】第244章 洞房花燭夜第195章 李桓感覺有點懵!【求訂】第282章 百炮齊鳴第113章 什麼叫一手遮天【加更】第148章 玩笑一般的反撲【求訂】第185章 大都督無敵【求訂】第526章 藩王:求陛下成全啊!第58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更】第250章 王爺好算計啊!第129章 我,無敵了!【求月票】第388章 派系之爭第536章 臣請治秦國公死罪第411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59章 當頭一棒第436章 懸殊的數據第344章 大勢已成第394章 朱厚照:朕贏麻了!【二合一大章】第520章 港口卸貨,驚呆了的君臣第125章 李桓:我被鄙夷了?【求月票】第399章 人心第409章 謀逆第515章 南洋大開發第317章 王者歸來的大都督第250章 王爺好算計啊!第339章 死人是不會開口的【二更】第377章 株連萬人的大案第346章 反應如出一轍的君臣第544章 盛世滋丁第30章 煉體【一更】第228章 妖婦 妖婦 妖婦【求訂】第257章 無他,唯王聖人可也!【求訂】第101章 吾等爲萬民請命【求首訂】第110章 您已經不是閣老了!【三更求訂閱】第262章 神一般的李大將軍【求訂】第540章 吞併草原之策第480章 寧王末路第88章 好一場大戲【一更】請假第334章 翻臉不認人第374章 當姑奶奶好欺負不成第347章 史無前例的大案第379章 暴君第209章 錦衣衛也爛了!【求訂】第432章 天下震動第374章 當姑奶奶好欺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