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重大意義,NS方程

第164章 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重大意義,NS方程新突破!

王浩到沈城飛機設計研究所是在上午9點鐘,而正式開始講座的時間計劃是十點,時間趕的還是比較緊的。

他和衆人寒暄了一番,就到後面去做準備了。

講座被安排在了一樓大會議廳。

會議廳旁邊的辦公室裡,王浩和李建華,趙鑫等人坐在一起,說起了講座報告的問題。

上次在西海大學的時候,王浩很認真的做了講解,結果李建華、趙鑫等人都聽不懂。

李建華對此印象深刻,他委婉的對王浩說道,“王教授,這次能不能講的更精細一點?你的那個方法實在……”

“難度太高了!”

因爲知道內容的重要性,他也不要面子了,就說起想讓王浩講的更細一些。

“放心吧,我會講的更細一些的。”王浩說道。

李建華左右看看,也沒看到王浩拿出什麼東西,有些奇怪的問道,“有什麼準備嗎?”

“什麼準備?”

“比如一些資料之類……”李建華稍稍有些擔心,因爲沒有看到任何資料之類,他以爲王浩沒有任何準備。

王浩指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很有信心的笑道,“都在這裡了。”

在來之前,王浩也想過準備一些資料,但後來就發現根本沒有必要。

崔勳年給的方程組已經足夠他練手了,連續完成六組近似解組,在不斷的替換轉化過程中,可以說對新方法運用純屬。

這個方法還是他自己研究出來的,一切都已經印在腦子裡。

另外,他只是講解運用方法而已,讓其他人知道怎麼去用就可以了,自然不用特別去準備,一切都已經瞭然於胸。

不過王浩思考着還是打算有時間寫一個總結,分析整個推導的底層邏輯,即便不發表出來,也可以提交保密研究封存一下。

這可能會對其他人的研究有參考價值。

畢竟他的研究也不敢保證無法被後人超越,甚至說肯定會有後人能夠進行超越,或者是對他研究出的方法進行改進。

如果完全沒有相關的推導內容,只是傳授求解的方法,就等於沒有理論基礎的技術應用,不存在任何的改進提升空間。

王浩思考着說道,“李總設計,你也不用擔心,這次講座,我估計最少要講六個小時。”

“六個小時?”這個時間長度讓李建華感到非常驚訝,他以爲只是一兩個小時的講座,甚至都沒有確定下午還有內容。

王浩道,“六個小時可能還不太夠”,他說的很認真,“雖然不太可能,但我希望讓每一個人都能夠聽明白。”

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卻讓李建華非常感動,他沒有想到王浩會這麼重視講座。

有些學者被邀請來講座,講座的過程中,根本不理會下面的人是否能聽懂,甚至說他們會覺得底下的人都聽不懂,才更加證明他的博學。

這可不是一、兩個學者,好多學者都是這樣的。

比如,一些學術交流的報告會上,有些專家上去做報告,也根本不理會有多少人能聽懂。

只要頂級的專家能聽懂,能做出個評判就可以了。

王浩則是寧願自己多講一段兒時間,李建華是真的有些被感動了,他發現王浩是真心希望更多人能聽懂,而不只是口頭上說一說。

實際上,王浩當然會重視講座,更多人能聽懂,才能夠回饋更多的靈感和知識,以便在ns方程的研究上取得新的突破。

當然,同時他確實希望更多人能聽懂。

畢竟是自己的研究,傳播給更多的人,也算是一種個人的成就了。

……

很快,講座開始了。

這次的報告來了很多學者。

王浩站在會議廳的講臺上,看着臺下的人羣,感覺有點像是學校的大教室,粗略估計也超過百人。

過百的人數似乎並不多,但考慮到臺下都是頂尖學者,而且好多都是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的專家,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當然也少不了,部分人是來湊熱鬧的。

在王浩的眼裡,李建華這種就屬於湊熱鬧的類型,因爲李建華是做飛機整體設計,是帶領團隊做飛機設計項目的,而不是專業從事空氣動力學研究。

在空氣動力學的領域上,他的水平最多比普通博士高一些,甚至可能還趕不上普通的博士,只是對應用研究更瞭解一些,基礎肯定是有不小的缺失。

臺下有好多學者也是類似的情況。

他們或許是某個方向的專家,但只要不是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不是專門研究、使用相關方程,想要聽懂報告就幾乎不可能。

術業有專攻。

在科學、數學的領域更是如此。

哪怕是一個頂級的院士,也很難涉及跨領域的內容,甚至非主要研究領域,能力水平趕上一個博士生,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等會場安靜下來以後,王浩站在臺上,開口說道,“今天,我很榮幸受到李總設計的邀請,來到這裡做講座報告。”

“這是有關我對偏微分方程、NS方程求解方向的研究報告。”

“我對於飛機設計不瞭解,對於空氣動力學也沒有特別的研究,但我對NS方程,偏微分方程,有一些的個人理解和研究。”

“李總設計認爲,我的研究對於飛機外形設計相關計算很有幫助,所以,我站在了這裡。”

“我想,大家也不是來聽客套話的,下面就直接進入主題了。”

王浩笑着說完就在白板上寫下了兩行內容,也就是兩個標題——《偏微分方程組求取近似解組》以及《替換方程與原方程對比分析修正》。

“我把研究分成兩塊內容。前面就是偏微分方程組的求取近似解組的方法,會在上午進行講解,這一部分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我相信多數人都是能夠聽懂、能夠理解的。”

“後面一個主題是替換方程與原方程的對比分析修正,會在下午進行講解,這一部分內容難度相對較高,但也是計算中最重要的部分。”

“下面我們就開始第一部分的講解。”

“……”

王浩開始認真講了起來,他就像是在教學課堂上,表現的很是隨意,但講解卻做的非常精細。

臺下的人也認真跟着聽。

他們發現王浩講的速度很慢,而且只是計算方法的介紹,確實是能很容易能聽明白的。

不過,有些人依舊覺得有些地方晦澀難懂,他們只能用筆做出記錄,把結論記下來才能繼續跟着聽。

還有些開始沒多久就已經聽不懂了。

其中就包括李建華。

這次再聽一遍講解內容,李建知道自己爲什麼聽不懂了,因爲他沒有相關的數學基礎,或者說,有基礎也早就忘記了。

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講解的再細緻,一些轉換的步驟也不可能聽懂。

李建華感覺非常的鬱悶,他一直認爲自己在空氣動力學上,也是有一定研究和理解的,但碰到很專業複雜的問題,即便對方詳細的做講解,他卻連聽都聽不懂的。

還有些人也很快跟不上了,但跟不上的原因,並不是不能夠理解,而是聽講的過程中有些走神,或者和旁人說了句話,再回過神就完全跟不上了。

他們也忍不住小聲問一下其他人,“怎麼就到這裡了?剛纔講的是什麼?那個轉換是怎麼來的?”

沒有人回答。

好多人都已經發現,王浩講解的內容難度很高,但認真聽還是能夠明白的。

如果走神一下可就不一樣了。

數學就是這樣的。

一整套邏輯體系中,有一步跟不上,後面也就很難再理解了,但臺上的講座肯定不會停下來,也不會被單獨一個人做解釋。

王浩在臺上認真做着講解。

他是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跟上,有些難理解的地方,還連續強調好幾次,可還是有些人跟不上,就沒什麼好辦法了。

他只能不斷強調,“如果剛纔的地方沒有聽明白,就記下這個結論,把這個結論當成是定義、公式。”

這樣說完以後才繼續。

整個過程真像是教室裡給學生講課,但根本沒有人在意這一點,他們無暇去考慮其他問題,只是跟着認真聽。

不過整體來說,就像是王浩的判斷,上午的內容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

即便有些地方聽不懂,也可以記下結論,跟着繼續聽。

……

中午。

王浩被招帶着去吃了午飯,隨後就到休息廳睡了一覺。

他確實感到有些疲憊,因爲趕的是凌晨的飛機,來了以後就直接過來講座了。

這一覺睡了近兩個小時。

等在醒來伸展一下身體,才稍稍恢復了精神,兩點半的時候,就又到了會議廳裡。

好多人已經等在那裡了。

“下午的內容是替換方程與原方程的對比分析修正,這個內容難度比上午要高。”

王浩第一句話就給所有人打了預防針,“其中牽着一些離散數學和泛函分析中,很有難度的數學分析方法。”

“如果你們中有人沒有基礎,可以先把結論記下來,不用試圖去理解全部內容。”

這一部分是最有難度的,王浩甚至覺得不會有人全部都能聽懂。

他對於臺下的專家們水平能力已經有了瞭解。

這些專家們從事的是空氣動力學的研究,但大部分都是應用研究,而不是理論研究。他們對其他偏微分方程也很少有研究,更不用說一些高深的分析方法了。

其中肯定有一些水平很高的專家,但大部分並沒有觸及進這麼多領域。

另外,有些專家年齡已經大了,他們沒有辦法一口氣消耗這麼多內容,即便是有基礎想全部跟上也很難。

所以先把一些結論記住,再去試着理解就是很好的方法,而不是浪費很多精力在難理解的地方。

王浩說完了前置的話,就開始認真的講了起來。

因爲涉及的內容難度比較高,講解比上午更精細一些。

臺下的衆人聽的也很認真,他們有的人只是湊個熱鬧來聽的,但知道了內容以後,就清楚必須要掌握這種方法。

王浩講的內容和飛機設計直接相關,掌握了這種方法以後相關的計算都不是問題。

同時,他們也明白了內容的價值。

最開始聽到說50萬請人來講座,還覺得是當了冤大頭,可知道了內容以後,他們覺得別說是五十萬,幾百萬、幾千萬,想買到這種方法都不可能。

這直接關係到飛機的外形設計。

相關的計算做的更加精準,就能設計出更靈活、性能更好的飛機。

如果能把每一架飛機的性能提升一些,那是創造了多大的價值?

現在一架頂尖的五代機,製造費用都是以‘億’爲單位計算的。哪怕只是提升一點點性能,創造的價值都可以說是海量的。

當每個人都很認真的時候,王浩也更有講解的動力,同時他也發現NS方程的研究任務,靈感值不斷在增加。

這就讓他變得更有精神了。

“在這裡我們就需要繼續和原方程的參數做對比……”

“我們來設定一個集合,是參數比對集合……”

“這一步需要作圖來分析。”

“不需要特別去塑造函數,但我們要儘量保證圖形的光滑性。”

“這裡的光滑指的不是解集的光滑,而儘量保證解在這一條曲線周圍……”

“……”

王浩所講解的方法越往後難度就越高,他的講解速度也越來越慢,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很長時間。

這時候,李建華也理解了,爲什麼王浩說最少需要六個小時,後面的內容難度太高,尤其牽扯數學分析的內容。

只是計算、對比、分析,有很多步驟不說,每一步還牽扯很高深的數學分析方法。

他早就已經聽不懂了,只是看着白板上覆雜列式、圖形就已經頭都大了。

終於。

時間長達四個半小時的講解結束了。

王浩說完最後一句話,嗓子都有些啞了。

他趕緊灌了一口水,苦笑一聲道,“提問,就等明天再來吧,我今天真的是堅持不住了。”

“改了凌晨的飛機,到現在太累了。”

“不過沒有關係,我準備在省城待三天時間,如果有人有問題,可以明天或後天來問我。”

……

報告結束。

王浩第一時間去酒店休息了,一直等第二天中午才感覺恢復過來。

“五十萬,真不好賺啊!”他感慨的爬起來,吃過午飯就被招待着去了飛機研究所。

有好多人已經等着了。

現在是繼續昨天講解報告的提問,他耐心的回答每個人的問題,像是完成一件工作一樣,但在講解的過程中也是有收穫的。

【任務一,靈感值+1。】

【任務一,靈感值+1。】

看着靈感值的不斷增加,王浩也感覺動力十足,甚至想着多待上幾天。

於此同時。

數學物理科學部的專家團回到了首都。

何毅、肖新宇以及顏靜三人,也跟着專家團一起來了,他們要在首都大學基礎科學中心,重新復刻交流重力的實驗。

這就是項目結算中的一環。

不管報告寫的再精細,也必須要在實驗中看到相關的現象才能夠確定下來。

西海大學的物理實驗室爲了準備實驗,要花費超過一個星期時間。

首都大學基礎科學中心就不一樣了。

他們擁有足夠多的設備、材料,瞭解了整個實驗過程以後,馬上就可以開始實驗,甚至因爲設備更加的先進,實驗花費還相對少了不少。

比如,在維持超低溫上,他們的先進設備能夠減小熱力散發,維持材料的超低溫就相對容易了很多。

基礎科學中心只准備了一上午時間,隨後就在何毅等人的指導下進行了實驗。

在實驗過程中,他們也看到了‘交流重力’現象,包括氣球上升、煙霧軌跡改變,還包括更精細設備參數的變化。

等等。

最終測算結果是,重力減輕了1.7%到1.8%。

這個數值要比報告上的高一些,同時也是一項收穫了,他們後續可以分析出現數值差異的原因,以此就能對‘交流重力場’更加的瞭解。

當確定了實現‘交流重力’復刻實驗後,數學物理科學部的專家團,再包括首都大學基礎科學中心,所有參與驗證實驗的人,都對結果感到非常的驚訝。

同時,好多人也感覺非常振奮。

這或許不是國際超導研究的新發現,但絕對是國內超導研究的大發現,也許就可以促進國內對超導機制的解析。

當一起做實驗理論機制論證的時候,何毅就再次說起了他們推導的理論。

可是,何毅並不能說清楚。

因爲他也是混混沌沌,只是知道結論不知道過程。

數學物理科學部的專家團,再包括其他知道消息參與的人,就更希望能見到王浩了。

這個理論推導問題,只有王浩才能解釋了。

但是,尷尬的地方就在這裡。

王浩並不是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也不是項目的參與人,他就只是過去‘幫忙’,幫着做了一下分析。

僅此而已。

數學物理科學部能管的到項目,管的到項目所屬實驗室,但肯定管不到王浩。

他們沒道理讓王浩特別來一趟,就只能打電話問一下行程,然後客氣的請他來一起做研究。

王浩接到電話聽了情況,想着確實應該去一趟首都,他的‘優秀青年項目’,還沒有正常結算。

另外,從沈城返回西海,也算是路過首都了,順路過去一趟也沒什麼。

他的回答是,“等忙完了沈城這邊的事情,就過去。”

一天、兩天……

好多超導方面的專家,遲遲的等不到王浩,就乾脆給沈城飛機設計研究所打電話,讓他們趕緊‘放人’。

李建華聽到消息,說那邊催了好幾個電話,直接就回了一句,“王教授要下個月纔回去!”

“繼續等吧!”

他可不在乎什麼科學基金數學物理科學部。

王浩在飛機設計所受到了熱情的招待,他每天上午到周邊遊覽一下,等回來到所裡轉一圈,給其他人解答一下疑問。

這樣一天天輕鬆的生活,偶爾還能收穫到靈感值,實在是太完美了。

他一待就是一個星期。

在確定離開的前一天,王浩還是正常去了研究所,給其他人解答了兩個問題。

李建華風風火火的找過來,說道,“王教授,有個和伱有關的好消息!”

“什麼消息?”

李建華走過來道,“今年的國家科技獎,我剛纔聽說,你被提名自然科學獎,而且很可能獲得了一等獎。”

“這個消息還不確定,但是可能性很高啊。”

“是嗎?”

王浩倒是沒感覺太意外,之前就有一定的心裡準備,彭輝說起的時候,也說他很可能憑藉數學研究獲得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還是值得期待的。

李建華髮現王浩似乎不怎麼在意,說道,“王教授,你可別小看這個獎啊,要是其他人拿獎還真就是沒什麼,但是你拿獎不一樣。”

王浩來了興趣,“爲什麼?是年紀小?”

“這和年紀沒關係,因爲你是研究數學的,而且是理論數學。”李建華道,“自從兩千年後,就沒有數學研究拿過一等獎。”

“在之前,也只有兩位數學家,憑藉純粹的數學研究,拿過自然科學一等獎,名字你肯定知道,一個是華羅庚,一個是陳景潤。”

“如果你拿了這個獎,以後就可以說是國內數學帶頭人啊!”

王浩頓時愣住了。

他還真沒有仔細研究過自然科學一等獎,也沒有想到這個獎項意義如此重大。

之前就只有華羅庚和陳景潤拿過獎。

那是多有名的數學家?

如果他拿到了這個獎項,以後國內數學圈子裡不說排名第一,也能說的上是最前沿的帶頭人了。

頓時,一股壓力撲面而來……

王浩確實感覺到了壓力,他沒想到自己已經達到了這種程度,頓時都變得有些緊張。

“我這麼早獲獎,會不會難以服衆?”他深吸一口氣,想着,“看來,還是要在頒獎大會前,再出個成果,讓別人說不出話來。”

“NS方程的新突破,應該夠上檔次了吧?”

“……”

(本章完)

第98章 放心吧,過去的都過去了!第487章 隱形導彈技術!這會是個漫長的過程第104章 讓王浩見識一下什麼叫專業!第116章 名人的特權以及航空材料院的邀請第429章 談判破裂,新的研究,那可是隱形護第362章 數學圓桌會議,王浩:我是被逼無奈第409章 這就是超級武器!王浩:我對單純技第586章 百分百地球引力!王浩:現在沒有人第342章 S+難度研究,確定的新方向!第229章 國際震動!小研究?邱成文:我以後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啓第328章 新物理現象:吸住眼球的灰暗!第573章 擔心和期待。一摔兩百億?可以接受第364章 人生總會身不由己……第261章 霍奇猜想?還只是研究的前置?別開第32章 這個聲音有點耳熟啊!第388章 新技術實現趕超,大訂單?王浩:賣第292章 火速打臉?天文學的說辭真沒意思!第8章 不會真猜中了吧?第269章 重大突破,真正的反重力航空技術!第402章 頒獎典禮,超人登場!張志強:我們第550章 這就是科幻想象啊!陳永帥:全憑自第441章 核聚變論證會,我們什麼時候擁有了第6章 我在這方面並不專業第666章 兩個小組 兩個方向,薛志超 王虹:第199章 正視過去,東港大學作報告,黃益春第659章 新科技帶來的變化,新實驗?顏靜:第9章 應該是自信吧?第403章 特異現象與《格魯姆湖計劃》第535章 載入史冊?直流和反物質的衝突,格第269章 重大突破,真正的反重力航空技術!第346章 那不是讚揚,是諷刺!第118章 師徒相見 東港罪人以及報告大豐收第88章 我的名字也要供人瞻仰!第204章 正式報告,講解的差別,歷史性的一第173章 他們要經歷失敗,才能知道論證沒有第553章 大型計算機組!張志強:能偷雞絕不第25章 阿巴雲集團的挖角行動第37章 計算機學院的爭奪第132章 王浩:東港合金實驗室的項目沒什麼第211章 激動?當然不!工作報告,王浩:我第233章 替代假設?高下立判?王浩:謝謝你第385章 直流反重力,實驗會議,學習是很重第121章 否證迴文數猜想,你管這叫小研究?第424章 小小的想法?永遠不會被擊落的戰艦第72章 證據已經很明顯……個P啊?第372章 宇宙膨脹論第363章 這種智慧,難以理解,見證歷史性的第288章 競爭?呵呵。劉明坤:王院士,就是第4章 這是魔鬼吧!?第159章 你們的研究是錯誤,但你們的研究太第450章 公開新成果,超級材料的發現,王浩第643章 又一項天文物理的顛覆!第228章 王浩做出的實驗預言……竟然成真了第99章 正面迴應東港事件第274章 陳建林的結局,大型會議,王浩:我第650章 計劃開始,飛船起飛,壟斷性的衛星第629章 煤礦變鑽石,不可思議啊!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啓第113章 還是讓他自己去消化吧!第190章 大佬是啥?一個問題五十萬!張志強第189章 不愧是頂級數學家,耳目一新啊!第456章 檢驗預測?時間和運動,張志強:我第636章 近距離研究黑洞?模擬電磁風暴!第467章 難關一一被攻克,核聚變進入製造階第148章 馬文鈞被逮捕 悔恨以及譜儀探測公開第338章 理想中的電磁炮和現實的電磁炮第277章 造假曝光!阿邁瑞肯做不到,中G也肯674.第671章 或許就是能量傳送?第601章 研究完成,重大成果!S干涉波,理論第177章 知識是無價的,知識也是沒有國界的第445章 從點到線,技術實用化,最差也是防第231章 承壓測試?論文和報告,保羅菲爾:第381章 一階能量波,新期刊雜誌,諾貝爾委第642章 遠航計劃準備啓動,外裝磁場,黑球第574章 起飛測試!行星撞地球般的亮光,衛第243章 超導會議,湮滅理論被否定!?第617章 真就是宇宙飛船,無法應對的絕望!第288章 競爭?呵呵。劉明坤:王院士,就是第124章 當場完成‘小證明’,衝擊角谷猜想第436章 原來我們是來聽課的!這怎麼辦?只第579章 外觀設計,加密信息,發現新力場?第407章 核聚變初期實驗?廖建國:這特麼是第332章 實驗失敗?王浩:我早就預料到了!第376章 一克,一億美元!第436章 原來我們是來聽課的!這怎麼辦?只第319章 看!飛碟!飛行器被曝光,種花家竟第8章 不會真猜中了吧?第21章 謝謝領導的肯定!第261章 霍奇猜想?還只是研究的前置?別開第178章 王浩:我只是用兩種方法證明了猜想第403章 特異現象與《格魯姆湖計劃》請假條第68章 張志強:我也有個想法第511章 一階波技術突破,光速問題。衆人的第476章 諾貝爾物理學終身成就獎,王浩:趕第589章 全世界關注,高空測試!朱老師:我第530章 爆炸,又是爆炸!王浩:這纔是好消第429章 談判破裂,新的研究,那可是隱形護第230章 上帝的決定?上帝都要被氣哭了!
第98章 放心吧,過去的都過去了!第487章 隱形導彈技術!這會是個漫長的過程第104章 讓王浩見識一下什麼叫專業!第116章 名人的特權以及航空材料院的邀請第429章 談判破裂,新的研究,那可是隱形護第362章 數學圓桌會議,王浩:我是被逼無奈第409章 這就是超級武器!王浩:我對單純技第586章 百分百地球引力!王浩:現在沒有人第342章 S+難度研究,確定的新方向!第229章 國際震動!小研究?邱成文:我以後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啓第328章 新物理現象:吸住眼球的灰暗!第573章 擔心和期待。一摔兩百億?可以接受第364章 人生總會身不由己……第261章 霍奇猜想?還只是研究的前置?別開第32章 這個聲音有點耳熟啊!第388章 新技術實現趕超,大訂單?王浩:賣第292章 火速打臉?天文學的說辭真沒意思!第8章 不會真猜中了吧?第269章 重大突破,真正的反重力航空技術!第402章 頒獎典禮,超人登場!張志強:我們第550章 這就是科幻想象啊!陳永帥:全憑自第441章 核聚變論證會,我們什麼時候擁有了第6章 我在這方面並不專業第666章 兩個小組 兩個方向,薛志超 王虹:第199章 正視過去,東港大學作報告,黃益春第659章 新科技帶來的變化,新實驗?顏靜:第9章 應該是自信吧?第403章 特異現象與《格魯姆湖計劃》第535章 載入史冊?直流和反物質的衝突,格第269章 重大突破,真正的反重力航空技術!第346章 那不是讚揚,是諷刺!第118章 師徒相見 東港罪人以及報告大豐收第88章 我的名字也要供人瞻仰!第204章 正式報告,講解的差別,歷史性的一第173章 他們要經歷失敗,才能知道論證沒有第553章 大型計算機組!張志強:能偷雞絕不第25章 阿巴雲集團的挖角行動第37章 計算機學院的爭奪第132章 王浩:東港合金實驗室的項目沒什麼第211章 激動?當然不!工作報告,王浩:我第233章 替代假設?高下立判?王浩:謝謝你第385章 直流反重力,實驗會議,學習是很重第121章 否證迴文數猜想,你管這叫小研究?第424章 小小的想法?永遠不會被擊落的戰艦第72章 證據已經很明顯……個P啊?第372章 宇宙膨脹論第363章 這種智慧,難以理解,見證歷史性的第288章 競爭?呵呵。劉明坤:王院士,就是第4章 這是魔鬼吧!?第159章 你們的研究是錯誤,但你們的研究太第450章 公開新成果,超級材料的發現,王浩第643章 又一項天文物理的顛覆!第228章 王浩做出的實驗預言……竟然成真了第99章 正面迴應東港事件第274章 陳建林的結局,大型會議,王浩:我第650章 計劃開始,飛船起飛,壟斷性的衛星第629章 煤礦變鑽石,不可思議啊!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啓第113章 還是讓他自己去消化吧!第190章 大佬是啥?一個問題五十萬!張志強第189章 不愧是頂級數學家,耳目一新啊!第456章 檢驗預測?時間和運動,張志強:我第636章 近距離研究黑洞?模擬電磁風暴!第467章 難關一一被攻克,核聚變進入製造階第148章 馬文鈞被逮捕 悔恨以及譜儀探測公開第338章 理想中的電磁炮和現實的電磁炮第277章 造假曝光!阿邁瑞肯做不到,中G也肯674.第671章 或許就是能量傳送?第601章 研究完成,重大成果!S干涉波,理論第177章 知識是無價的,知識也是沒有國界的第445章 從點到線,技術實用化,最差也是防第231章 承壓測試?論文和報告,保羅菲爾:第381章 一階能量波,新期刊雜誌,諾貝爾委第642章 遠航計劃準備啓動,外裝磁場,黑球第574章 起飛測試!行星撞地球般的亮光,衛第243章 超導會議,湮滅理論被否定!?第617章 真就是宇宙飛船,無法應對的絕望!第288章 競爭?呵呵。劉明坤:王院士,就是第124章 當場完成‘小證明’,衝擊角谷猜想第436章 原來我們是來聽課的!這怎麼辦?只第579章 外觀設計,加密信息,發現新力場?第407章 核聚變初期實驗?廖建國:這特麼是第332章 實驗失敗?王浩:我早就預料到了!第376章 一克,一億美元!第436章 原來我們是來聽課的!這怎麼辦?只第319章 看!飛碟!飛行器被曝光,種花家竟第8章 不會真猜中了吧?第21章 謝謝領導的肯定!第261章 霍奇猜想?還只是研究的前置?別開第178章 王浩:我只是用兩種方法證明了猜想第403章 特異現象與《格魯姆湖計劃》請假條第68章 張志強:我也有個想法第511章 一階波技術突破,光速問題。衆人的第476章 諾貝爾物理學終身成就獎,王浩:趕第589章 全世界關注,高空測試!朱老師:我第530章 爆炸,又是爆炸!王浩:這纔是好消第429章 談判破裂,新的研究,那可是隱形護第230章 上帝的決定?上帝都要被氣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