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登基

大漢!

「好!」

「確實是個好國號!」

諸多師兄師姐一致贊同。

自此,新朝國號確立。

「陛下。」

許文才又說道:「還有一事,不知道臣當講不當講。」

「你說便是。」

陳三石來到主位坐下,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水。

「國號爲大漢,實在浩瀚大氣,只是—」

許文才扭扭捏捏。

陳三石調侃道:「有什麼說什麼,我還能砍你的頭不成?」

「矣!」

許文才這才說道:「陛下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名字實在是有點·

「上不得檯面!」

汪直直言不諱地說道:「師弟,你哪裡見過一個皇帝,叫什麼二牛三柱子的,你這『三石」實在是有些難登大雅之堂!」

三石這名字,本來就是燕邊村的土名,確實沒什麼講究。

「照你們這麼說。」

陳三石頓了下,「我還得改個名字?」

「起碼日後寫登基詔書的時候,不能寫三石這個名字。」

許文才建議道:「但也不必大改,臣有個主意,三石爲磊,堅不可摧,亦有『磊落不凡』之意,暗合漢象,陛下意下如何?」

「磊?」

陳三石思量片刻:「好,就這麼定了。」

「好!」

許文才繼續道:「陛下,封禪登基大典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準備完畢了,只剩下登基詔書還沒有準備,臣還在挑選人選。」

歷來登基詔書,都要由世間有名的大儒來篆寫,以此來平天下士人之心,安撫黎民。

天下初定,民生未安。

陳三石本着節儉的原則,原來是不打算去紫薇山封禪的,可這當中還關乎到玄氣能否順利轉化爲國運,不敢忽大意。

至於紫薇山,以及其它各州曾經丟失的土地,在肥水結束之後,修士撤走,各國哪裡還敢守,

早就乖乖歸還。

所以不論是登基詔書,還是封禪大典都不能夠出現紕漏,無非是一切從儉,不鋪張浪費。

只是這詔書差不多半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到現在也沒定下來人選,八成是有什麼麻煩。

「把他們都叫過來吧。」

陳三石開口道:「我親自來選人。」

「臣遵旨。」

許文才似乎有些擔憂,但還是照做。

不出半個時辰,京城六大儒就全部被帶到冠軍侯府來。

哪曾想,爲首來到廳堂內後,開口就罵:「陳獵戶,賊子陳!朝廷對你恩重如山,何故謀逆造反?!」

「大膽!」

馮庸厲聲呵斥道:「鍾離智,別以爲你有點名氣就能大放厥詞,再敢對當今聖上不敬,小心誅你的九族!」

「誅義九族?!」

鍾離智冷笑起來:「賊子陳,你就算是誅我十族,鍾某人也絕對不給你寫登基詔書,你也永遠是叛賊!」

詔書之所以拖延到現在,就是因爲這些此人並不願意配合。

「找死!」

馮庸咆哮着就要拔刀。

陳三石擡手示意他退下,然後靜靜地看着地上的大儒,淡淡道:「鍾大人讀書是爲了什麼?」

+

......

鍾離智愣了下,然後理直氣壯地答道:「自然爲江山社稷,爲黎民百姓!」

陳三石又問道:「那朝廷和百姓,對於鍾大人這類讀書人來說,哪個重要?」

「這,這—.」

鍾離智結結巴巴地說道:「聖人云,『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自然是百姓重要。」

「原來你明白。」

陳三石微微眯起眼晴,語氣隨着詞句推進逐漸加重:「那麼敢問鍾大人,曹氏江山近百年來給百姓做過什麼,是靈禾荼毒還是連年戰亂,你鍾離智身居高官住在京城之內,除了幫着曹家擬寫文章矇蔽蒼生,又爲百姓做過什麼?!

「而我和我的弟兄,用成千上萬條命,堆積如山的屍體,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剷除靈禾,平定天下!

「這江山,朕難道坐不得?!」

最後一句,如神威天罰,振聾發,令人神魂顫慄。

鍾離智再也找不到反駁之處,只能哆哆嗦嗦地說道:「賊子陳!不論你怎麼狡辯,我們都不會給你寫詔書的!」

「朕沒打算求你們!」

陳三石豁然起身,龍眸穿透人心:「你們這些人,無非是前朝的走狗,曹家的家奴,算什麼讀書人,又算什麼大儒?!

「這登基詔書用你們手裡的筆來寫,朕看反而名不正言不順!」

鍾離智壯着膽子,咬牙切齒地說道:「既然不用我等,那就把我們殺了吧!」

「殺?」

陳三石冷笑:「不,朕既不用你們,也不殺你們。」

幾名大儒神色一凜,面面相,不知道對方在打什麼主意,心中沒來由地發慌。

只見白袍的目光從他們身上一一掃過:「幾位大人的卷宗我看過,如果沒記錯的話,你們好像都是世代讀書,世代在京城爲官吧?

「如此說來,你們除了在書本上看,實際好像也沒有真正見過百姓,長什麼樣子。

「馮庸啊。

「革了他們的官職,從此以後,子子孫孫不得參與科考入朝爲官,然後送到北涼雲州鄱陽縣城外,給他們找幾塊田地,不要良田也不要劣田,再給他們發一套農具,也讓幾位大人好好看一看,

什麼是百姓,什麼纔是江山社稷!」

去當農夫,世世代代不得爲官?!

聽聞此言,原本連死都不怕的幾名大儒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難看,發狂似的朝前方撲來。

「賊子陳!」

「我們跟你拼了!」

.......

不等近身,就被廳堂內的侍衛全部扣押帶走。

「陛下。」

許文才憂慮道:「會不會影響詔書?」

「要是這些人能影響國運誕生,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清亮的聲音響起,一名穿着長袍腰間懸着玉佩的青年男子邁步走入廳堂,抱拳躬身一禮:「臣唐盈科參見陛下!盈科斗膽自薦,陛下的登基詔書,就由臣來纂寫,不知可否?」

「有何不可?」

陳三石毫不猶豫地說道:「就交給你來寫,我倒是要看看,那些曹氏家奴,到底能不能影響國運!」

此人乃是當初他在涼州選鋒時相識之人,後來回京高中狀元,年紀輕輕也算是一方文豪。

北涼起兵之後,他們私下裡也有書信往來。

擬詔之人確定,諸多事宜準備完畢。

九月初。

陳三石正式在大明宮太極殿,接受正統皇帝曹煥的禪讓,身穿龍袍加龍冕,坐於龍椅之上,接受文武百官參拜。

九月中旬。

他率領文武百官前往紫薇山,親力親爲重建太廟,在山巔開壇祭天,封禪告祖,昭告天下。

登基詔書曰:

皇帝臣磊,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盛歷世二十有一,踐年三百五十有六,四海困窮,王綱不立,五緯錯行,靈祥並見,推術數者,慮之古道,鹹以爲天之歷數,運終茲世,凡諸嘉祥民神之意,比昭有盛數終之極,漢家受命之符。

磊雖山野出身,衆無一旅,仰憤時難,俯悼橫流,投袂一魔,則皇祚克復。及危而能持,顛而能扶,奸究具殲,僞必滅。誠否終必泰,興廢有期。至於撥亂濟民,大造盛室,因藉時運,以屍其勞。加以殊俗慕義,重譯來款,正朔所暨,鹹服聲教。至乃三靈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和協,歲月茲着。是以羣公卿士,億兆夷人,曰皇靈隆鑑於上,盛朝款誠於下,天命不可以久淹,宸極不可以暫曠。遂逼羣議,恭茲大禮。猥以寡德,託於兆民之上。雖仰畏天威,略是小節,顧深永懷,

祗懼若厲。敬簡元日,升壇受禪,告類上帝,用酬萬國之嘉望。克隆天保,永祚於有漢。惟明靈是饗。

至此。

陳三石登上九五之尊大位,成爲東勝神洲中原正統皇帝。

後世史記:

正統元年九月,太祖陳磊於紫薇山封禪祭天,承襲大統,受命天子,建國大漢,開元天武。

天武元年。

十月。

陳三石返回京城長安,入住大明宮,處理後續事宜,爲開國功臣進行封賞。

他親自伐木,不動用勞役,和武將一起親手修建二十八層高樓,直衝雲霄,起名雲臺閣。

之後,又在雲臺樓留下大漢功勳畫像,二十八樓,總共二十八個位置,對應二十八星宿。

諸多將領能否進入,按照功勳丶境界決定。

東方青龍七宿:

呂籍,威武侯,官拜太傅,對應角木蛟。

聶遠,廣平侯,官拜特進光祿大夫,對應亢金龍。

程位,膠東侯,官拜特進光祿大夫,對應氏土貉。

葉鳳修,好疇侯,官拜特進光祿大夫,對應房日兔。

宋桂芝,東光侯,官拜特進光祿大夫,對應心月狐。

魏玄,朗陵侯,官拜特進光祿大夫,對應箕水豹。

其餘空缺。

北方玄武七宿:

汪直,涼州侯,官拜特進光祿大夫,對應鬥木。

鄧豐,雍奴侯,官拜龍虎將軍,對應牛金牛。

孟去疾,舞陽侯,官拜金吾將軍,對應女土蝠。

其餘空缺。

西方白虎七宿:

趙康,陽夏侯,官拜龍虎將軍,對應婁金狗。

其餘空缺。

南方朱雀七宿:

單羣玉,安平侯,官拜驃騎將軍,對應井木。

榮灩秋,官拜特進榮祿大夫,對應翼火蛇。

張順,安成侯,官拜龍虎將軍,對應輪水蚓,

其餘空缺。

陳三石的師兄弟們,基本上都是從北涼起兵就一路拼命廝殺,居功至高,因此封的都比較高。

梁山之人在赤壁立下大功,封賞也很重。

他從鄱陽帶出來的人,則由於境界不足,基本上都是苦勞,所以只有趙康一人封侯,其餘最高是伯爵,大多數是封的武勳,便不一一贅述。

這二十八星宿,是許文才提出來的建議,空缺出來的位置,則是給其餘人一個激勵,日後再立功勳,也可以增補。

在雲臺二十八樓外,白玉廣場中央,陳三石新立一碑,將其命名爲一一英魂碑。

此碑高達百餘丈。

乃是他遊遍山水,從山體之內挖出的通天巨石,聳立在大明宮的後方,形同一道天柱,一道支撐着大漢朝廷的天柱。

在英魂碑上鐫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那是一個個的名字,從陳三石在鄱陽參軍開始,跟着他身邊戰死的,所有同袍弟兄的名字,沒有一個遺漏。

從當初在鄱陽長城外的夏大志丶李二牛,再到死在水混戰中的方不平—

不論官職丶境界高低,全部留在此處只要大漢還存在一天,世人就會記住他們的名字。

大漢的將士,再也不用擔心戰死沙場之後變成孤魂野鬼,他們都永遠有安息之地,永遠有人祭奠。

陳三石重修文廟,將四師兄房青雲列入文廟十哲之一,追賜云爲關內侯,諡曰靖侯,以王禮葬於落鳳坡。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行政機構。

只依靠皇帝一個人,是治理不好國家的。

陳三石保留了前朝大部分的機構。

然後,他任命趙康爲錦衣衛指揮使,挑選鄱陽活到現在的精銳納入其中,然後對前朝遺留下來的官員一一進行審查。

前內閣首輔嚴良嚴家,滿門抄斬。

其餘貪官污吏,亦是如此下場。

三品以下的清廉官員,暫時留任。

三品以上的官員,則全部重新挑選人員。

內閣制度保留。

許文才,封三公之首太師,兼三師之首太子太師,官拜特進光祿大夫,任中極殿大學士,爲內閣輔臣之首,稱之爲宰輔。

對於後宮。

陳三石只有兩位夫人。

冊封顧心蘭爲皇后,孫璃爲皇貴妃。

子嗣方面。

冊封陳渡河爲裕王,冊封陳雲溪爲太平公主。

對於天下。

陳三石重新清點全國田地魚鱗冊,把包括上官海昌在內的宗門世家霸佔的土地,全部重新分給當地農戶。

過程中遇到諸多反抗,於是振臂一揮,馬踏江湖,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接着,他免除久經戰亂之苦的十餘州三年賦稅,其餘各州也都大幅度減免,每畝田地二十稅一,與天下休養生息。

以上事宜全部處理完畢,已經是兩年之後,過程大漢中原江山,也基本上穩定下來,逐漸進入到天武盛世。

天武三年十月初九。

太極殿內。

陳三石與羣臣商議,處理完最後一批宗門世家,宣佈退朝。

也就在這一刻。

他身上玄珠內的玄氣發生質變。

轉民心玄氣爲大漢國運。

這一步,他足足花費兩年時間!

陳三石回到寢宮內,拿出當初從曹楷遺留儲物袋內找回來的天書,他重新仔細翻閱着其中的陣法。

若是用國運代替原來的玄氣,必然能夠施展出來威力更加強大的陣法,若是能把國運再提升一個檔次,就完全可以用凡俗兵馬結陣,來強行圍殺煉氣期的修士們。

國運越高,陣法威力越強。

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最近兩年,陳三石並沒有急着去攻打其餘兩國,連年征戰,朝廷實在是負擔不起消耗,

再加上有他坐鎮,也沒有任何人敢來進犯,因此不必着急。

前朝隆慶留下來的遺產,除去龍淵劍丶傳國玉璽之外,還有一顆枯死的樹木。

根據魏玄等人辨認,這是一種哪怕在修仙界也極爲珍貴的靈植,名曰「福靈太清天寶樹」,若是能夠種植出來,能夠取代靈脈供人修煉。

只是原本的樹木已經枯死,只留下來幾顆種子。

陳三石嘗試着將其種下,又以靈石餵養,準備試試看能不能長成嗎,然後便前往拆掉牌匾的萬壽宮內修煉。

最近兩年,新朝剛立,需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他每日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修煉。

好在天下趨於穩定,陳三石以後用來修煉的時間會逐漸變多。

他來到後庭,喚出龍膽亮銀槍,開始修煉龍經。

真力境界前中後期,對應上中下三部二十四景神,如今還需要洞開下部八景神方能夠進入到真力後期。

伴隨銀龍的舞動,在陳三石的左上腹部,漸漸亮起黃衣玄光,直到和身上的明黃龍袍融爲一色在他的體內,又一尊全新景神洞開。

胃神,名同來育,字道展,長七寸,黃衣!

【功法:龍經(真力中期)】

【進度:63500】

突破真力後期,最好是要二階靈脈。

陳三石只有一階靈珠,再加上平日繁忙,足足兩年纔有所進展。

事實上,這也是正常速度。

不論是武道還是仙途,都是漫漫長路,需要經年累月的苦苦堅持纔能有所成就。

正常來講,真力中期到後期,對於資質平平的人需要二十年到三十年,有丹藥的話可以縮短些時間。

按照陳三石目前的速度,至少也需要個七八年,實在是有些太慢,還需要重新規劃。

他沒有歇息,收起銀槍之後就又盤膝而坐,修煉起吞火決。

靈珠目前對於仙途,還是完全夠用的。

陳三石盤膝而坐,直到丹田之內的法力再次突破瓶頸。

【功法:吞火決.煉氣七層】

【進度:01200】

【效用:上品靈根】

上品靈根!

終於突破至煉氣後期!

陳三石的靈根資質再度提升。

上品靈根,足以進入任何宗門,成爲真傳弟子,以後的修煉速度必定會越來越快。

再然後,便是築基增壽。

只是這築基丹.

似乎不是那麼容易搞得到手。

「陛下。」

一名宮女前來稟告道:「皇宮外來了許多門派的修仙之人,他們在外面候着,想要覲見陛下,

說是有要事相商。」

「修仙之人?」

陳三石仔細詢問,便知道是靈寂洞丶雲頂宮丶落葉谷以及升雲宗派人前來。

不用猜就知道,無非是爲祖脈之事。

「叫他們去中覺殿候着吧。」

「奴婢這就去。」

中覺殿。

四宗修士立於殿內,互相交換眼神,靜靜等候。

短短兩年。

神洲大變。

自從陳三石登基稱帝,建立新朝之後,就派重兵前往部山鎮守,其中還有真力武者,加上封印壓制,他一人境界獨斷神洲,再也沒有任何宗門敢輕易派人接近。

故此,纔派人前來談判。

「呵呵~」

幾名修士語氣當中頗有幾分不屑。

「什麼大漢。」

「這陳三石說到底,無非是個築基初期,仗着天地封印如此囂張,可謂是狐假虎威。」

「是啊,我們各宗犧牲如此之大,最後便宜了此人。」

「當心,他來了!」

腳步聲響起,東勝神洲的人間正統帝王,唯一九五之尊的身影出現,衆修士莫名覺得空氣變得沉重起來。

陳三石換了身白袍,袍子表面有皇后親手繡上去的金絲龍紋,充斥着莊重帝王威嚴的同時,又透着股難以言喻的神容仙相,竟是隱隱令人不敢直視。

中覺殿內,四宗修士的心頓時提到嗓子眼,已經做好準備,隨時祭出本命法器自保。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你們不必緊張。」

陳三石緩緩在龍椅上坐下,平靜如水地俯瞰着修士們,明知故問道:「朕沒打算殺你們,說說吧,你們想做什麼?」

「呵呵~」

升雲宗修士張嘴欲要講話,糾結再三之後,還是選擇用尊稱:「大漢皇帝陛下,我們彼此也算是老朋友,就開門見山了。

「此次前來,是想要和陛下談談合作!

「陛下不光修煉武道,同樣也走仙途,而且想必築基就在不遠的將來,築基需要築基丹。

「哪怕是在天水洲,築基丹所需要的材料也是極其罕見的,平均萬人才能得其一。

「陛下僅憑自己,哪怕是暗中前往天水洲,想要得到築基丹,只怕是也有千難萬險。

「不如這樣。

「陛下和我們共享邯山祖脈,先前的恩怨就一筆勾銷,我們四宗就會從築基丹開始,一直爲陛下提供到金丹境界需要的修煉資源!

「等到祖脈復甦,陳家仍舊是東勝神洲的唯一帝王,並且最少能夠分到一條三階靈脈,足夠千秋萬代。

「以上條件,都可以由我們宗門內的長老發天道誓言,或者和陛下籤訂契約。「

在此之前。

四宗是爭奪祖脈的競爭對手,但現在不得不合作,先處理好陳三石的事情再說。

他們給出的條件無比優厚,基本上相當於幫助其開宗立派。

「不着急談這些。」

龍椅之上,大漢天子面對足以令任何人發狂的條件,沒有絲毫反應,彷彿完全沒聽到般,只是淡淡道:「朕準備在天水洲下一則通緝令,準備剿除歸元妖門,若是幾位貴宗願意出手,朕就可以視其爲鄰邦盟友,保證永不相犯,如何?」

「歸元門?」

幾名修士互換眼神。

他們知道歸元門殺死白袍師兄,只是這話說的也未免太過可笑。

所謂的大漢不過是凡俗王朝,姓陳的也只是個築基初期,有什麼資格去通緝天水洲的金丹宗門?!

那鳳棲真人,還是金丹後期,歸元門實力不俗,誰腦子壞了冒着宗門重創的風險去拼命?

最可笑的.——

是姓陳的沒有給出任何好處,甚至連祖脈都沒提,只是說什麼「視其爲鄰邦盟友,保證永不相犯」。

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他們堂堂金丹上宗,難不成還需要怕一個凡俗王朝?!

見到沒人說話,陳三石發出惋惜的輕嘆:「好吧,既然幾位鄰邦不願意爲友,那就只能爲敵了。」

四宗提出來的條件看似優渥,其實毫無作用。

祖脈復甦,封印破除。

天水洲又不是隻有金丹宗門,更深處必定有着真正的大能和擁有大能的宗門。

祖脈的利益若真是足夠,惹來這些人也是必然的。

到時候,所有的承諾都是屁話。

至於騙取資源。

這些宗門也不是傻子,肯定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所以他們之間,本來就沒什麼可談的。

「送客吧。」

陳三石下達驅逐令。

當即便有幾名錦衣衛上前驅趕,絲毫沒有因爲這些人是修仙者而給面子,見他們不願意走,甚至直接拔刀架在脖子上。

這些人,都不過是普通的凡人!

修士們只感到奇恥大辱,可他們看看龍椅上的大漢皇帝,又始終不敢動手,只能咬牙切齒地威脅道:

「皇帝!」

「我們給你的條件還不夠優厚嗎?!」

「這是你唯一跟天水洲修仙界和解的機會,你難道非要不見棺材不落淚嗎?!」

「沒錯,實話告訴你,你就算不答應也沒有用!」

「祖脈早晚會復甦,我們倒要看看,這龜殼一樣的封印,能保護你多久!」

「到時候,你就等着肉身化爲灰燼,七魂六魄化作青煙,永世不得超生吧!」

「司馬曜。」

陳三石看向大殿角落裡靜靜侍立的身影,幽幽道:「念給他們聽聽。」

「是,陛下!」

在修士們困惑的目光下,司馬曜走上前來,打開一幅澄黃色卷軸,唸誦起來:

「升雲宗,修士一萬八千人,築基一百五十人,金丹五人。

「靈寂洞,修士兩萬兩千人,築基一百八十人,金丹四人。

「落葉谷,修士一萬七千人,築基———」

他將四大宗門的修士數量一一道出。

這些數字都是公開的,司馬曜本就是天水洲人,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只是在場修士們搞不明白,把他們宗門內的修士數量連同勢力大小都念出來,有什麼意義?

就聽到司馬曜繼續朗聲念道:

「上述天水洲各宗門屹立千年,修士衆多,然自翊仙者,實爲賊寇,毫無秩序,終日你爭我奪,燒殺搶掠,荼毒萬萬蒼生,禍亂四方天地,形同江湖之野幫,山野之匪徒,實乃天道之難容。

『大漢天朝,襲承天道,理應撥亂反正,替天行事,勢必出征討伐天水匪宗,拯萬民於水火,

救蒼生於動亂,重扶天道秩序,朗朗乾坤!

「故此,傳人間仙界,GG四海,凡見宗門,理應望風來降,歸於大漢,如若不然,必貽後至之誅,明加曉示,稱朕意焉。」

征伐仙宗,傳天下!

191.第191章 抗命虎丘山,直取大都城173.第173章 請父皇赴死189.第189章 八百斬一萬,蠻人肝膽裂139.第139章 香火爐鼎,出征明州第55章 當街殺人第45章 練血小成70.第70章 燈油和靈禾第13章 武卒 陣卒138.第138章 法術殺人,天書奇兵!182.第182章 武道弒仙,師徒相認第199章 抉擇第29章 考覈第13章 武卒 陣卒136.第136章 圍剿漁陽,強殺化勁!第45章 練血小成105.第105章 通脈境界210.第210章 對決76.第76章 武聖之上第261章 黃袍加身135.第135章 藥膏似丹藥,寺廟借香火74.第74章 長城75.第75章 玄武營主將第200章 武聖之上,朝廷生疑第65章 孫不器第30章 旗官第196章 大雪龍騎開天門95.第95章 安定府長城攻破191.第191章 抗命虎丘山,直取大都城第38章 再也不懼第251章 傳國玉璽第43章 仙寶142.第142章 二渡洪澤河191.第191章 抗命虎丘山,直取大都城176.第176章 遇仙人第288章 歸元門第28章 盒子第261章 黃袍加身第18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20章 一夜習得180.第180章 御獸技藝,仙界收徒第235章鐵索連環170.第170章 逼宮政變173.第173章 請父皇赴死第281章 聲東擊西178.第178章 南境遭叛軍,千尋開靈竅151.第151章 箭術圓滿,不可躲避第28章 盒子190.第190章 血祭涼州城,孤軍入大漠第34章 槍法精通128.第128章 至死方休第17章 呼吸法107.第107章 煉髒戰通脈第51章 隆慶五十七年第206章 坊市懸賞,白袍揚名第284章 神木靈液187.第187章 蠻族天都,狼居胥山108.第108章 仙寶異火89.第89章 突破練皮第66章 九龍活筋第262章 落鳳第288章 歸元門100.第100章 練骨殺煉髒第38章 再也不懼135.第135章 藥膏似丹藥,寺廟借香火155.第155章 兵者,勢也第233章 大盛周郎,陽謀無雙第207章 西征,伐仙!90.第90章 同歸於盡第67章 靈禾182.第182章 武道弒仙,師徒相認219.第219章 黃袍,籌劃165.第165章 九霄天兵臨凡間,虎牢關外終決戰第251章 傳國玉璽224.第224章 南征,白家106.第106章 單騎阻千軍223.第223章 進取天下第258章 隆慶敢死乎第286章 餘孽174.第174章 大亂平定182.第182章 武道弒仙,師徒相認第9章 獵人167.第167章 皇帝親臨,太祖遺寶第257章 荒原星隕,大破百萬第281章 聲東擊西第58章 殺雞儆猴第200章 武聖之上,朝廷生疑第13章 武卒 陣卒第249章 一槍破甲兩千六110.第110章 爲何要忍第20章 一夜習得161.第161章 大慶女帝,敗勢已成第35章 找上門69.第69章 殺人放火182.第182章 武道弒仙,師徒相認第26章 去見你哥第205章 這個上宗,有多少兵馬?100.第100章 練骨殺煉髒第59章 十五石大弓第290章 黃石山
191.第191章 抗命虎丘山,直取大都城173.第173章 請父皇赴死189.第189章 八百斬一萬,蠻人肝膽裂139.第139章 香火爐鼎,出征明州第55章 當街殺人第45章 練血小成70.第70章 燈油和靈禾第13章 武卒 陣卒138.第138章 法術殺人,天書奇兵!182.第182章 武道弒仙,師徒相認第199章 抉擇第29章 考覈第13章 武卒 陣卒136.第136章 圍剿漁陽,強殺化勁!第45章 練血小成105.第105章 通脈境界210.第210章 對決76.第76章 武聖之上第261章 黃袍加身135.第135章 藥膏似丹藥,寺廟借香火74.第74章 長城75.第75章 玄武營主將第200章 武聖之上,朝廷生疑第65章 孫不器第30章 旗官第196章 大雪龍騎開天門95.第95章 安定府長城攻破191.第191章 抗命虎丘山,直取大都城第38章 再也不懼第251章 傳國玉璽第43章 仙寶142.第142章 二渡洪澤河191.第191章 抗命虎丘山,直取大都城176.第176章 遇仙人第288章 歸元門第28章 盒子第261章 黃袍加身第18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20章 一夜習得180.第180章 御獸技藝,仙界收徒第235章鐵索連環170.第170章 逼宮政變173.第173章 請父皇赴死第281章 聲東擊西178.第178章 南境遭叛軍,千尋開靈竅151.第151章 箭術圓滿,不可躲避第28章 盒子190.第190章 血祭涼州城,孤軍入大漠第34章 槍法精通128.第128章 至死方休第17章 呼吸法107.第107章 煉髒戰通脈第51章 隆慶五十七年第206章 坊市懸賞,白袍揚名第284章 神木靈液187.第187章 蠻族天都,狼居胥山108.第108章 仙寶異火89.第89章 突破練皮第66章 九龍活筋第262章 落鳳第288章 歸元門100.第100章 練骨殺煉髒第38章 再也不懼135.第135章 藥膏似丹藥,寺廟借香火155.第155章 兵者,勢也第233章 大盛周郎,陽謀無雙第207章 西征,伐仙!90.第90章 同歸於盡第67章 靈禾182.第182章 武道弒仙,師徒相認219.第219章 黃袍,籌劃165.第165章 九霄天兵臨凡間,虎牢關外終決戰第251章 傳國玉璽224.第224章 南征,白家106.第106章 單騎阻千軍223.第223章 進取天下第258章 隆慶敢死乎第286章 餘孽174.第174章 大亂平定182.第182章 武道弒仙,師徒相認第9章 獵人167.第167章 皇帝親臨,太祖遺寶第257章 荒原星隕,大破百萬第281章 聲東擊西第58章 殺雞儆猴第200章 武聖之上,朝廷生疑第13章 武卒 陣卒第249章 一槍破甲兩千六110.第110章 爲何要忍第20章 一夜習得161.第161章 大慶女帝,敗勢已成第35章 找上門69.第69章 殺人放火182.第182章 武道弒仙,師徒相認第26章 去見你哥第205章 這個上宗,有多少兵馬?100.第100章 練骨殺煉髒第59章 十五石大弓第290章 黃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