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改良冶煉

第39章 改良冶煉

“殿下,喝茶。“

兵仗司署衙,趙煦和王應相談熱烈。

他問了王應諸多大頌民間的技藝,王應俱都對答如流。

兩人越談越投機,幾乎忘了旁人。

劉福酸的冒水,燕王對他可從來沒這麼激動過。

心裡有些淡淡的憂傷,他奉上茶水展示自己的存在。

“劉福,這次做的不錯,回去本王賞你。”端起茶杯,趙煦給了劉福一個讚賞的眼神。

對他而言,專業的事最好有專業的人來幹。

在古代識字率很低,而識字又會搞技術的人幾乎鳳毛麟角。

王應雖說不是科學家樣的人物,但他至少對技術不排斥,對技術也很重視。

而這擔任兵仗司的主事就足夠了。

劉福失寵的感覺立刻飛出雲外。

他嬉笑道:“殿下之急便是下官之急,王應能讓殿下喜歡,下官榮幸之極。”

王應望向劉福,眼中有感激。

如果不是他,自己現在估計還是流浪市井,哪能在不惑之年遇到和自己志趣相同的燕王。

趙煦點了點頭,喝了茶又去兵仗司內轉了轉。

王應和劉福在旁介紹着情況。

燕郡兵仗司佔據一坊之地。

這個坊是大頌城池內的標準區域。

如果說城池像個棋盤,那麼這個坊就是棋盤上的方格。

方格內或是民宅,或是商業,官署,兵仗司亦是如此。

“目前兵仗司內共計有匠人五百,鐵匠,木匠,泥匠等齊備,殿下需要什麼,現在便可打造……”王應如數家珍,將兵仗司的家底透露出來。

趙煦大喜。

他拿下兵仗司的目的就是其中的匠人。

有了他們,自己腦子裡的技術優勢發揮便能發揮出來。

一旦有了技術優勢,他就彌補當前的不利局面,穩坐釣魚臺。

“自今日起,兵仗司的匠人不得外出,今後本王教給你每一項技術都會及其重要。”大概巡視了遍兵仗司,衆人回到兵仗司署衙。

令劉福等人在外等候,趙煦吩咐王應。

“是,殿下。”王應心裡一沉。

從趙煦嚴肅的表情,他能體會出燕王的認真。

趙煦這時拿起書案上的筆,對王應道:“大頌當前鍊鐵的技藝十分落後,本王教一個法子,你即刻施行。”

從他了解的。

大頌當前鍊鐵鍊鋼的技藝都不行。

鍊鐵基本就是硬燒,燒出來的就是一團發紅的鐵疙瘩。

然後再將這些鐵疙瘩反覆捶打,或成熟鐵,或成鋼。

當然,這樣打造出來的武器也是可以的。

但問題就在於效率低下。

且這種百鍊成鋼的武器盔甲一般也是將領專屬。

普通士兵用的還是低劣的鋼鐵。

這也是他從常威口中瞭解到的。

所以,如果他要武裝自己的親軍,改良鋼鐵冶煉水平勢在必行。

只有鋼鐵的質量和數量都上來,下一步他才能做更多的事。

包括逐漸在燕郡實現工業萌芽,再逐步發展。

畢竟,和北狄西涼同處一個水平也不是不能取勝。

但取勝的代價過高。

既然他掌握技術優勢,爲什麼不能用技術讓代價小些呢?

“高爐?”

趙煦又寫又畫的時候,王應一直伸頭看。

此時,白色的紙上有了兩個塔裝的建築。

在建築裡趙煦又用不同的圖案標註不同的材料。

一刻鐘的時間,趙煦撂下筆,問道:“有不懂的嗎?”

“這是鍊鐵之法,只是這焦炭是何物?石灰又是何物?”王應面露疑惑。

當前大頌鍊鐵主要用木炭,所以他大爲不解。

“煤餅你可知道。”趙煦問道,像個老師。

他知道自己拿出的鍊鐵理念過於先進,王應自然不理解。

“這下官倒是知道。”

趙煦繼續道:“看見紙上這個窯爐了嗎?將煤餅放入其中搗實,然後悶燒,而且煤餅還要挑臭的。”

“臭的?”王應對悶燒不難理解,因爲木炭就是悶燒而成,他理解,但煤餅要臭的就不懂了。

趙煦笑了笑,“這個臭碳和其他碳不同,只能用這個燒成焦炭。”

煉焦最合適的是煙煤,古代也叫臭碳。

和燕州相鄰的晉州就是當代的山西,可以說到處都是煤。

所以在燕郡不缺煤餅。

王應點了點頭,“那這石灰呢?”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趙煦唸了首詩。

這是當代明朝的詩作,寫的便是從山中開採石灰,焚燒煉制的過程。

他的燕郡北臨燕山,在當代這塊區域石灰礦豐富。

於是他把石灰石的樣子描述了一遍給王應聽,看他見過沒有。

“灰色的石頭?山裡似乎不少,待會下官派人到山裡找些來燒試試。”王應說道,兵仗司裡有現成的窯爐。

材料的問題解決了。

趙煦又和王應說了高爐的建造事宜,要求他爐身都用燒製陶瓷的材料。

因爲陶瓷材料便是耐火材料。

“這個旁邊一根管子相連的爐子又是何物?”王應指着高爐旁的塔裝建築。

“這個是用來蓄熱鼓風的。”趙煦解釋。

古人燒出來的鐵是固態的。

原因在於溫度不夠。

而想要提升溫度,一個是用焦炭,另一個則是鼓風。

這兩樣具備了,從高爐流出的鐵便是液態的,十分便於塑形,會省掉大量的捶打時間。

一番解釋,王應大致瞭解了。

“下官這就差人按照去做。”王應深深看了眼趙煦。

在沒見趙煦之前,他還是有些自負的。

認爲自己的在大頌獨樹一幟,無人可比。

但趙煦隨意拿出的這個東西便讓他撓頭了。

“有不懂的,儘管來王府問。”趙煦起身。

樹欲靜而風不止,他只得搞些硬貨出來對付自己的敵人。

拍了拍王應的肩膀,趙煦出了兵仗司。

直到趙煦出門,還在揣摩圖紙的王應纔回過神來。

當他出了署衙,已經只能看見趙煦的背影。

“達者爲師,達者爲師。”王應唸叨了幾句,不顧形象地跑向兵仗司內的作坊。

調集了匠人,他馬不停蹄開始籌備材料建造。

他想看看,燕王的說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

能流動的鐵水?這簡直聞所未聞。

(本章完)

第28章 酒坊第495章 戰略協作第659章 聯軍始動第597章 鬱悶謝家第857章 準備戰爭第224章 憤怒第579章 燃燒的金陵第941章 最後一站第1156章 長灘之戰第278章 高塔法第196章 北狄兵動第1071章 心思第675章 步步緊逼第479章 風口浪尖第613章 應對第189章 眉目第584章 紅利第540章 三個消息第1036章 加爾各答第95章 初心第870章 刺殺計劃第270章 馬家來人第757章 蠶食第923章 彈雨第282章 模擬第550章 奴隸的選擇第830章 榮歸第265章 口信第368章 海上的危險第289章 燒山第1076章 一瀉千里第502章 真章第1002章 鐵血第372章 本性第531章 謀動!第124章 改制第212章 決斷第883章 查訪第279章 飛漲的煤價第64章 掛牌第623章 會盟第203章 大撤退第617章 東瀛戰略第1047章 禪位大典第403章 臼炮出擊第57章 鄉間第957章 冰封第792章 雷陣第620章 鋼鐵爲基第192章 初戰第722章 線膛炮第825章 混入第286章 三種情況第717章 蒸汽機械第649章 壓制第1013章 南巡第830章 榮歸第998章 無力的偷襲第461章 變局第453章 速度與激情第771章 屈生的突破第412章 戰利品第184章 警覺第712章 佳人如期第202章 這是屠殺第184章 警覺第342章 屠戮第1057章 後宮第886章 狼來了。第1051章 暗鬥第31章 前夜第1114章 外務司第873章 殘殺第625章 及時雨第256章 軍貿第707章 九江波濤第518章 種痘第17章 餘波第365章 豪情第376章 羞辱第779章 陷阱第1092章 塞西爾第258章 鑽頭第1157章 虎踞西部第429章 逼問第767章 海軍軍制第1153章 求援第638章 懷錶的魅力第850章 布魯克的心思第395章 戰爭的號角第716章 脫毒第913章 下一個目標第310章 血債血償第822章 百密一疏第1071章 心思第960章 對峙第1040章 衆望所歸第976章 手足第559章 地下之道第987章 喧鬧
第28章 酒坊第495章 戰略協作第659章 聯軍始動第597章 鬱悶謝家第857章 準備戰爭第224章 憤怒第579章 燃燒的金陵第941章 最後一站第1156章 長灘之戰第278章 高塔法第196章 北狄兵動第1071章 心思第675章 步步緊逼第479章 風口浪尖第613章 應對第189章 眉目第584章 紅利第540章 三個消息第1036章 加爾各答第95章 初心第870章 刺殺計劃第270章 馬家來人第757章 蠶食第923章 彈雨第282章 模擬第550章 奴隸的選擇第830章 榮歸第265章 口信第368章 海上的危險第289章 燒山第1076章 一瀉千里第502章 真章第1002章 鐵血第372章 本性第531章 謀動!第124章 改制第212章 決斷第883章 查訪第279章 飛漲的煤價第64章 掛牌第623章 會盟第203章 大撤退第617章 東瀛戰略第1047章 禪位大典第403章 臼炮出擊第57章 鄉間第957章 冰封第792章 雷陣第620章 鋼鐵爲基第192章 初戰第722章 線膛炮第825章 混入第286章 三種情況第717章 蒸汽機械第649章 壓制第1013章 南巡第830章 榮歸第998章 無力的偷襲第461章 變局第453章 速度與激情第771章 屈生的突破第412章 戰利品第184章 警覺第712章 佳人如期第202章 這是屠殺第184章 警覺第342章 屠戮第1057章 後宮第886章 狼來了。第1051章 暗鬥第31章 前夜第1114章 外務司第873章 殘殺第625章 及時雨第256章 軍貿第707章 九江波濤第518章 種痘第17章 餘波第365章 豪情第376章 羞辱第779章 陷阱第1092章 塞西爾第258章 鑽頭第1157章 虎踞西部第429章 逼問第767章 海軍軍制第1153章 求援第638章 懷錶的魅力第850章 布魯克的心思第395章 戰爭的號角第716章 脫毒第913章 下一個目標第310章 血債血償第822章 百密一疏第1071章 心思第960章 對峙第1040章 衆望所歸第976章 手足第559章 地下之道第987章 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