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獲悉

第683章 獲悉

“只有奮力一搏了。”

韓錚與謝端對視一眼,目光堅定。

他們已經無路可走,佐藤真久給他們提供的退路是他們唯一的機會。

想要活着,保住自己的富貴就只能抓住它。

佐藤真久聞言點了點頭。

三個月的日期是他故意誇大,其實不需要這麼長時間。

但他懂得這些大頌勢族的尿性,如果不給他們一點壓力,他們只會兵敗如山倒。

“在魯城留下十萬兵馬,與燕王一戰,剩下的人全部南撤。”猶豫了一下韓錚咬了咬牙。

佐藤真久微微點頭,對韓錚表示讚許,這纔是他的誠意。

直接撤往彭城,燕王兵馬定然會追到彭城,而在魯城留下十萬兵馬,就能拖住燕王軍隊,遲緩他們南下的速度。

謝端道:“這次不少齊州豪族攜私兵隨我們南撤,不如將這些私兵收攬起來,編爲一軍,派出將領統御,如此我們麾下便能多五六萬兵馬。”

佐藤真久對謝端的提議十分贊成,他補充道,“這還只是你們齊州的豪族,還有寧州的豪族,豪州的豪族。”

頓了下,他繼續道:“當下的形勢,應當充分利用豪族對燕王的厭惡,雖然他們的私兵比起你們的軍隊相差甚多,但也能給燕王軍隊製造點麻煩。”

韓錚和謝端緩緩點頭,如果能把豪族們動員起來,做出來的私兵的確是個可觀的數目。

“我這就派人去召集寧州和杭州的豪族。”謝端對佐藤真久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韓錚這時嘆息一聲,“我齊州豪族響應討伐燕王大軍之令,這段時間死傷慘重,否則至少能湊出十萬大軍,不過王家的豫州尚未受到波及,我這就令王子安像豫州發一道詔令。”

謝端如此積極,他自然不能輸了。

畢竟,他還指望佐藤真久將來支持自己在東土聯盟中佔據一席之地。

佐藤真久面露笑容,這一刻,他心中分外得意。

韓錚和謝端都在他面前努力表現自己,這讓他有一種身爲棋手快慰。

曾經,他們東瀛雖然並不畏懼大頌,但也不敢對大頌有任何覬覦之心。

而現在,他們東瀛將能夠影響大頌未來的命運,這讓任何一個東營人都能夠了引以爲傲。

“去吧,把所有反對燕王的人都聚集在我們麾下,我們要打敗這個來自北方的邪惡藩王。”佐藤真久高聲道。

他們正在把燕王宣傳爲一個十惡不赦的惡棍,無論是對東瀛人還是西土人。

而對於大頌勢族,他甚至不需要宣傳。

因爲在他們眼中,燕王本就是與他們水火不容的異類。

抓住這一點,他會把大頌國內所有對燕王不滿的人聚集在一起,打造出反對燕王的巨大勢力。

下午的時候,大批軍隊拉着輜重糧草,金銀財寶等向沂城而去,之後他們會留一部分兵馬在沂城繼續抵抗燕王軍隊,再前往彭城。

這個時間,足夠四州豪族帶領私兵向彭城彙集。

如此,今後他們將與豪族們一起抵抗燕王,全力拖住燕王南下的腳步。

除此之外,韓錚還給王榭去了一道命令,讓他只留下小部分兵馬在陽城,統領剩下的大部兵馬一起南下。

三日有餘。

除了留在魯城的十萬兵馬,西南四郡境內的勢族和豪族軍隊全部撤到了沂城。

在沂城內,韓錚和謝端對豪族軍隊進行了整編,同時派出將領訓練豪族私兵使用火炮和燧發槍。

……

與此同時。

經過三天的跋涉,趙煦抵達了濟城。

“殿下,勢族軍隊向南撤往了沂城,當下魯城內還有十萬勢族兵馬。”秦山道。

這幾天,他不斷派人前往魯城附近偵查,瞭解了西南四郡的情況。

“一羣鼠輩,這仗還沒打,怎麼就跑了。”常威哼了一聲。

接着他道:“不過真是奇怪,既然他們撤了爲什麼不撤乾淨,倒是在魯城內留下十萬兵馬?”

若是他們追着勢族的屁股打,他們留下軍隊斷後,倒也說得過去。

可是勢族們這幾天在從容撤退,還留下兵馬就說不過去了。

趙煦也有些疑惑,這簡直等於是給他們送菜。

一旦王府親軍包圍魯城這十萬人馬,就別想跑了。

一行人正疑惑,這時馬蹄聲響起,一位騎兵在三人面前停下,將一封信呈交給了趙煦,“殿下,來自四院的密信。”

趙煦將信撕開,掃了眼,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把信揉成紙團,趙煦冷冷道:“本王明白他們爲什麼要留下十萬兵馬送死了。”

“爲何?”常威和秦山向趙煦投去目光。

趙煦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

按照徐克的說法,海軍的戰艦前些日子的一個深夜,在齊州沿海撞到了一艘東瀛商船。

這艘商船沉沒了,商船上大部分東瀛人被淹死,也有人在夜色的掩護下跑了,他們只撈上來一個受了重傷的東瀛人。

這個東瀛人被送到燕城四院養了一段時間傷方甦醒,接着,徐克對其進行了逼問。

這段時間對於海軍抓獲的東瀛人,他們一直採取這種方式獲取情報。

從這東瀛人的口中,他們瞭解到了當下東瀛正在推行的一個計劃。

而且這個計劃初步得到了響應,如果順利,東瀛便能夠拉攏北狄,山姆國,不列顛,吳國建立一個圍堵他的所謂東土聯盟。

如果可能,今後東瀛還會嘗試拉攏更多的勢力加入。

同時,由於東瀛自告奮勇,成爲對抗他的前鋒。

山姆國和不列顛國有在東土砸下一根釘子,讓東瀛禍亂大頌的想法,決定對扶持東瀛。

“真是令人熟悉的一幕,歷史總是如此相近。”趙煦暗道。

在當代,倭國的黑船事件之後,倭國便成了美英在東亞的代言人,對其竭力扶持,縱容其在東亞的諸般惡行。

其目的便是爲了讓倭國爲其在當時的東亞衝鋒陷陣。

日俄戰爭便是美英挑唆的結果。

不過當時的大清太廢,在倭國,英美眼中只是魚肉,算不上威脅。

所以,沒有倭國針對大清一說,對大清的只有欺凌。

但由於他的存在,情況顯然發生了改變。

如果他沒有來大頌,或許相似的歷史會在大頌身上重演。

而他偏偏來了,還如此之強,便成了他們不得不遏制的對象。

(本章完)

第321章 狠辣第1075章 內訌第77章 展示第36章 衆望所歸第381章 一致第1106章 崩潰第176章 匱乏的人才第808章 通車第750章 挑釁第583章 翼國公第774章 戰略要地第196章 北狄兵動第638章 懷錶的魅力第807章 意義第260章 突發第187章 權衡第767章 海軍軍制第624章 包圍圈第611章 奪城第459章 北狄的決心第393章 反制第544章 龍城飛將第356章 新玩意第119章 遇襲第638章 懷錶的魅力第570章 密情第561章 全面交戰第133章 以牙還牙第1151章 第1164 通牒第376章 羞辱第599章 異動第160章 小商賈第1062章 土斯曼騎兵第947章 金屬彈殼第506章 惡化第819章 江南信號第309章 狠招再現第225章 學堂第1127章 向東而擊第390章 熟人第569章 熱烈第324章 變質的封賞第1065章 命令第990章 朗頓第761章 潘長的命令第1071章 心思第932章 最終方案第7章 發餉第1148章 復國軍第1099章 針鋒相對第209章 各懷鬼胎第901章 定局第544章 龍城飛將第188章 審查第30章 形勢第969章 抵達第315章 非我所想第345章 惡化第840章 大戰將起第758章 五峰島第557章 傷口第440章 有債必償第967章 瘋狂第986章 喜事和考量第1094章 開戰!第487章 陸戰隊第939章 意外之器第162章 伏擊第976章 手足第186章 涌動第501章 紅光第619章 縱橫第72章 螳螂捕蟬第374章 平息第624章 包圍圈第839章 屯兵安慶第868章 橫推的開始第351章 利器第420章 西北號角第755章 一邊倒第191章 發兵第219章 新的火器第200章 勝利的一步第722章 線膛炮第1139章 建交第1005章 直搗黃龍第440章 有債必償第20章 牙行第387章 柴五的使命第786章 炮擊第613章 應對第204章 北狄可汗第654章 軍管第950章 傳媒第1035章 調整第1125章 彼得堡第386章 蓄勢待發第927章 都護府第552章 決戰前夕第910章 從海上開始
第321章 狠辣第1075章 內訌第77章 展示第36章 衆望所歸第381章 一致第1106章 崩潰第176章 匱乏的人才第808章 通車第750章 挑釁第583章 翼國公第774章 戰略要地第196章 北狄兵動第638章 懷錶的魅力第807章 意義第260章 突發第187章 權衡第767章 海軍軍制第624章 包圍圈第611章 奪城第459章 北狄的決心第393章 反制第544章 龍城飛將第356章 新玩意第119章 遇襲第638章 懷錶的魅力第570章 密情第561章 全面交戰第133章 以牙還牙第1151章 第1164 通牒第376章 羞辱第599章 異動第160章 小商賈第1062章 土斯曼騎兵第947章 金屬彈殼第506章 惡化第819章 江南信號第309章 狠招再現第225章 學堂第1127章 向東而擊第390章 熟人第569章 熱烈第324章 變質的封賞第1065章 命令第990章 朗頓第761章 潘長的命令第1071章 心思第932章 最終方案第7章 發餉第1148章 復國軍第1099章 針鋒相對第209章 各懷鬼胎第901章 定局第544章 龍城飛將第188章 審查第30章 形勢第969章 抵達第315章 非我所想第345章 惡化第840章 大戰將起第758章 五峰島第557章 傷口第440章 有債必償第967章 瘋狂第986章 喜事和考量第1094章 開戰!第487章 陸戰隊第939章 意外之器第162章 伏擊第976章 手足第186章 涌動第501章 紅光第619章 縱橫第72章 螳螂捕蟬第374章 平息第624章 包圍圈第839章 屯兵安慶第868章 橫推的開始第351章 利器第420章 西北號角第755章 一邊倒第191章 發兵第219章 新的火器第200章 勝利的一步第722章 線膛炮第1139章 建交第1005章 直搗黃龍第440章 有債必償第20章 牙行第387章 柴五的使命第786章 炮擊第613章 應對第204章 北狄可汗第654章 軍管第950章 傳媒第1035章 調整第1125章 彼得堡第386章 蓄勢待發第927章 都護府第552章 決戰前夕第910章 從海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