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騎兵槍

第881章 騎兵槍

“爲了不列顛!”

藍色的海面吹來陣陣鹹溼的海風,韋斯利再次舉起酒杯。

“爲了不列顛!”約翰遜也高叫起來,“狠狠教訓那些黃皮猴子。”

“我們他們一個個絞死,其實是那個叫燕王的猴子。”韋斯利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

在布爾港口停留了三日,艦隊再次浩浩蕩蕩向天竺而去。

……

燕州。

劉福統領文官進行轟轟烈烈的機構改制之際。

趙煦和楊豐正在兵仗司校場檢查準備交付軍隊的後膛炮。

正如他在朝堂上說的一樣。

當下大頌的重心是發展,同時要預備即將來臨的戰爭。

所以清閒下來之後,他便將注意力投入到軍備上。

再者,上次在金陵的時候,王應便來信告訴他製造出了後膛炮樣品。

他的回覆是讓他打造生產線,批量製造。

現在,兵仗司已經囤積了大批後膛炮,只是因爲王府親軍和秦軍還在打仗,沒有交付。

“殿下,無論是線膛炮還是榴彈炮,當下俱都採取了後膛填裝,按照殿下的設計圖紙,其中榴彈炮的炮管縮小了口徑,增加了炮管長度,這批榴彈炮的射程能達到八里。”王應指着身前的榴彈炮說道。

趙煦點點頭,他眼前的榴彈炮樣式已經無限接近當代一戰時期的榴彈炮樣式了。

歷次戰事中,充分暴露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打仗的時候,由於榴彈炮的射程近,只能在線膛炮清理了對方火炮之後,才能用榴彈炮轟擊對方的壕溝。

這導致戰爭的效率降低不少。

所以,解決了後膛填裝問題之後,就需要一種射程遠,口徑小的榴彈炮取代口徑大,射程短的榴彈炮。

於是,這款後裝榴彈炮便誕生了。

當下,這款榴彈炮重兩噸,炮管長兩米四,俯仰角度爲零到四十一度,口徑一百五十五毫米,通過加長炮管,讓其最大射程達到了四千米。

每分鐘的射速是和秦式步槍一樣,能達到十發,幾乎是舊式榴彈炮的三倍。

在炮管兩側是巨大的輪子,在炮管和後膛機構之間的位置還有一塊鐵板。

這是爲了保護炮兵,防止其遭受槍擊。

總得來說,以前的大口徑,便攜式榴彈炮時代結束了,迎來了重型榴彈炮時代。

畢竟,今後大頌軍隊面對的是西土軍隊,必須要保證榴彈炮能在對方火炮的射程之外。

目光掠過榴彈炮,趙煦又望向線膛炮。

和榴彈炮一樣,在線膛炮上又有一個類似鐵板的結構。

而比起榴彈炮,線膛炮的仰角很小,炮管很長。

顯然也通過炮管,增加了射程。

“這款後裝線膛炮的有效射程達到了十六裡。”王應繼續說道。

“八千米。”趙煦露出滿意地神色。

一戰時期,僅僅是榴彈炮的射程就能達到十六公里,線膛炮更是能輕輕鬆鬆達到三十公里以上。

之所以現在兵仗司的火炮和一戰的火炮還有差距。

這是因爲一戰時期電力早已普及。

一來能夠製造氧氣,用於轉爐鍊鋼時候的吹氧,同時又有了特種炮鋼,炮膛可承受更多的發射藥。

而則是機械加工的精度上來了,解決了後膛填裝的漏氣問題,才讓射程大增。

待今後電力在大頌的工坊普及,他們漸漸也能夠把武器水平拉到一戰水平。

但即便如此,他也已經很滿意了。

他相信無論是野戰榴彈炮的射程還是野戰線膛炮的射程,因爲超前的設計,當下都超越了西土。

“了不得呀。”王應的介紹讓楊豐一陣感慨,“不過榴彈炮的射程都如此遠了,是不是沒必要在列裝線膛炮了。”

趙煦和王應對視一眼,笑了起來。

王應道,“雖是如此,但線膛炮數量可以減少,但不能取消,簡單來說,比起榴彈炮,線膛炮清理對方的炮臺效率更高。”

趙煦點頭表示王應說的是對的。

一戰時期,榴彈炮是轟擊戰壕用的,線膛炮是炸對方碉堡用的。

到了二戰時期,便用來打坦克了。

所以雖然榴彈炮的射程提升了,但依然需要線膛炮解決攻堅問題。

繞着兩門火炮轉了一圈,趙煦對王應道,“既然如此,就儘量將兩款火炮交付軍隊吧。”

“是,殿下。”王應道。

之後,二人隨王應到了公署。

這次趙煦來除了檢查兩款後膛炮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

便是讓研造院和兵仗司協作,在兵仗司內進行建造一個小型的發電廠,保證兵仗司內各工坊的用電,對工坊內的機械進行適用性改造。

如此,下一步兵仗司便能嘗試金屬殼彈藥以及騎兵的剋星——機槍的研造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也是當下就能進行的任務,便是製造騎兵專屬的火槍,騎兵槍。

在火槍出現之後,騎兵便嘗試過列裝火槍。

但由於火槍需要前裝,所以騎兵打仗前往往填裝好子彈,臨陣打出一發,效率太低。

於是,火槍沒有在騎兵中流行起來。

直到當代十九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左輪手槍出現,騎兵規模列裝火器的時代纔來臨。

之後隨着後膛步槍的出現,又出現了專爲騎兵設計的火槍,騎兵槍。

這種後裝線膛槍比起士兵使用的步槍要短許多,以便於騎兵射擊。

由於槍短,有效射程便短了。

趙煦估計,以兵仗司當前技術水平製造出來的騎兵槍,有效射程最高也就二百五十米左右。

這個射程對步兵來說十分拉跨,但對騎兵們來說卻很富餘了。

拿騎兵槍打北狄輕騎兵完全足夠。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在騎射上便不如草原人。

差距就在於馬上的箭術,但只要列裝了騎兵槍,對方的優勢便會消失無形。

今後大頌騎兵將再也不會畏懼北狄騎兵。

當下,北狄與西土人攪在一起,威脅大頌的安全。

在機槍這款騎兵毀滅者出現之前,騎兵槍顯然是個不錯的過渡。

否則,他如何在茫茫草原面對北狄騎兵和羅斯國步兵這個組合。

歷史上就從來沒單純依靠步兵兩條腿征服過草原的。

(本章完)

第585章 謝家心思第1065章 命令第130章 朝堂爭論第479章 風口浪尖第940章 夜襲第239章 展會第136章 馬家第582章 深談第768章 震懾第1111章 加爾各答第121章 狐狸尾巴第272章 幹船塢第826章 起事第651章 傳單第477章 媾和第1091章 守江山第871章 插曲第614章 驚慌第1005章 直搗黃龍第243章 血色宴席第692章 不屑第497章 我就是海寇第440章 有債必償第459章 北狄的決心第783章 勢族合一第951章 自行車第922章 兵臨馬尼拉第845章 心理戰第1061章 兩軍!第492章 根基第110章 四方異動第714章 董安的禮物第544章 龍城飛將第130章 朝堂爭論第469章 寧錦軍第428章 真面目第109章 戰馬第702章 共同利益第444章 齊頭並進第100章 狼來了第948章 大殺器第1046章 針鋒相對第115章 俘獲第194章 脫逃第24章 棋子第561章 全面交戰第836章 決議第143章 威脅第960章 對峙第1116章 驚惶第62章 勝負第713章 模式複製第852章 關鍵材料第1119章 完美方案第457章 紅臉白臉第53章 商行第139章 旨意第214章 雙簧第953章 陰山第1151章 第1164 通牒第398章 陳虎的教訓第145章 棱堡戰略第415章 車陣出擊第269章 踊躍第734章 北狄突襲第908章 戰雲密佈第107章 請寇入甕第932章 最終方案第341章 血色黃昏第556章 死戰第588章 事態第993章 南下號角第287章 大軍起兮第887章 獵人?獵物?第110章 四方異動第29章 變故第599章 異動第845章 心理戰第554章 接戰第460章 兩家州牧第599章 異動第1147章 野望第42章 收攬第284章 武裝商隊第942章 艦炮新用途第699章 緩兵之計第975章 大撤退第1014章 東南第853章 日新月異第849章 喜訊第25章 反間第248章 新官上任第787章 第八百零四 佯攻第706章 來者不善第1031章 撤離第633章 差距第789章 牛頭灘大戰第520章 醫學堂第661章 紅色流星第135章 上谷郡
第585章 謝家心思第1065章 命令第130章 朝堂爭論第479章 風口浪尖第940章 夜襲第239章 展會第136章 馬家第582章 深談第768章 震懾第1111章 加爾各答第121章 狐狸尾巴第272章 幹船塢第826章 起事第651章 傳單第477章 媾和第1091章 守江山第871章 插曲第614章 驚慌第1005章 直搗黃龍第243章 血色宴席第692章 不屑第497章 我就是海寇第440章 有債必償第459章 北狄的決心第783章 勢族合一第951章 自行車第922章 兵臨馬尼拉第845章 心理戰第1061章 兩軍!第492章 根基第110章 四方異動第714章 董安的禮物第544章 龍城飛將第130章 朝堂爭論第469章 寧錦軍第428章 真面目第109章 戰馬第702章 共同利益第444章 齊頭並進第100章 狼來了第948章 大殺器第1046章 針鋒相對第115章 俘獲第194章 脫逃第24章 棋子第561章 全面交戰第836章 決議第143章 威脅第960章 對峙第1116章 驚惶第62章 勝負第713章 模式複製第852章 關鍵材料第1119章 完美方案第457章 紅臉白臉第53章 商行第139章 旨意第214章 雙簧第953章 陰山第1151章 第1164 通牒第398章 陳虎的教訓第145章 棱堡戰略第415章 車陣出擊第269章 踊躍第734章 北狄突襲第908章 戰雲密佈第107章 請寇入甕第932章 最終方案第341章 血色黃昏第556章 死戰第588章 事態第993章 南下號角第287章 大軍起兮第887章 獵人?獵物?第110章 四方異動第29章 變故第599章 異動第845章 心理戰第554章 接戰第460章 兩家州牧第599章 異動第1147章 野望第42章 收攬第284章 武裝商隊第942章 艦炮新用途第699章 緩兵之計第975章 大撤退第1014章 東南第853章 日新月異第849章 喜訊第25章 反間第248章 新官上任第787章 第八百零四 佯攻第706章 來者不善第1031章 撤離第633章 差距第789章 牛頭灘大戰第520章 醫學堂第661章 紅色流星第135章 上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