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八章 聖駕將何往?

“……陛下,潼關已破,長安再無天險可守,安逆之兵一路可長驅直入,近逼長安。

且長安城過大,想要防守至少也要數萬兵馬。

如今潼關一戰隴右河西邊軍精銳四萬餘盡數折損,長安已無兵馬可用,如何能夠再回長安?”

這場由唐玄宗自己開頭,而後太子推波助瀾一發不可收拾的宮變,被王慶平定下來之後,在收拾乾淨的馬嵬驛內,身邊跟着的幾位還沒有死的大臣,開始討論何去何從的問題。

被叛軍打的老臉開花的韋見素頭上包裹着一層厚厚的紗布,形象不雅,卻絲毫不影響他進行辯論。

這個楊國忠在世時,一直爲楊國忠馬首是瞻、不怎麼發表自己政見的右相,在沒有兵卒持着大刀長矛相威脅之後,很有自己的見解,針對永王李璘提出的聖駕回還長安,提出來了一針見血的見解。

而後對着王慶一拱手道:“巴蜀之地,外有天險可守,內有沃野千里,米糧豐富,又有劍南節度使數千兵馬可以調用。

臣以爲聖駕應入蜀中,坐擁巴蜀,立於不敗之地,而後調度天下兵馬,圍剿僞燕。

安逆雖猖獗一時,但此時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等已經攻入其范陽巢穴,范陽諸州縣皆反安祿山……面對天下之兵,安逆不可長久……”

他這樣說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不僅考慮了現在的客觀條件,而且還考慮到了唐玄宗的心理。

他是隨着皇帝一起出逃的,又因爲身居高位,所以知道皇帝的打算就是去蜀中。

先前楊國忠未死,他還有些擔心皇帝去了巴蜀,擔任劍南節度使、並且將經營蜀中多年的楊國忠所會挾持皇帝更爲囂張跋扈。

現在楊國忠死了,沒有了這方面的隱憂,他自然是要出言支持皇帝去蜀中的。

王慶並沒有直接表態,而是在韋見素說完之後,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似乎有話要說的韋見素的兒子韋諤。

韋諤這裝扮,與他老爹韋見素極爲相似,都是頭上纏了厚厚一層的白紗用來止血包紮傷口,省的被人不知道他們是父子。

韋諤得到王慶示意,就先上前施禮而後開口道:“小臣以爲前往蜀中並不穩妥,蜀中天險易守難攻、沃野千里錢糧充足這些不假,但這同樣也是蜀中之地的劣勢。

其餘不說,單單是安逆一把火將棧道燒掉,蜀中與外界聯繫就會被斬斷。

陛下到時坐守困地,如何能夠讓政令通行天下?又如何能夠調配天下兵馬剿滅安逆,安定大唐江山?”

韋見素面色微變,側頭望着他兒子,皺眉道:“你言蜀中之地不可去,那依你之見,將要如何?”

面對父親,韋諤並不退讓,對着韋見素施禮後,開口道:“河西隴右,潼關外桃林一戰雖然折損兵馬四萬餘,但留守各地的邊軍總數還有五萬餘人,召集起來又是一股強大力量。

而朔方兵強馬壯,且有河套之地,不缺米糧,郭子儀、李光弼出戰之後,更是接連取勝,保存有大量強悍兵力。

我大唐最精銳的軍隊,就在這三處。

想要扼制並平叛安逆之亂,非隴右河西以及朔方兵馬不可。

所以臣以爲陛下聖駕當北移,前往河西隴右或者朔方。

天險不足侍,唯有精兵強將方能永固河山!”

韋見素聽兒子這樣說,忙偷眼去看皇帝陛下的臉色,見皇帝陛下沒有絲毫什麼不悅的神情,這才放下心來。

自己這個兒子還是年輕啊!

不知道陛下與地方節度使之間的關係一直不好嗎?

此番禁軍叛亂就是最好的見證。

如今陛下落難,權勢極度削減,此時若再去力量極其強大的朔方、河西隴右,這不是擺明了給自己找不自在麼?

有極大的可能會出現地方節度使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

以陛下的老道又如何會將自己交到方節度使手裡?

這小子還是年輕啊,看不透這其中所蘊含的奧妙。

“臣還是認爲陛下應當移駕蜀中……”

韋見素擔心自己兒子再說出其它,便連忙開口道。

關於該去哪裡,王慶其實也一直在思索,只是一直沒有拿定主意,所以將永王、韋見素以及他兒子叫來,聽取一下他們的意見。

只是這三人所言的長安、蜀中、以及北上河西隴右、朔方這些地方,王慶都不想去。

潼關陷落,自己這裡缺兵少將領,返回長安即便是能夠守住城池,但在這麼多叛軍的包圍下政令也發不出去。

一個不能對國家進行調控,政令不通的皇帝還算什麼皇帝?

而且依照玄宗和地方各軍的關係來看,當他被包圍之後,郭子儀等邊軍最可能採取的策略就是一邊高喊保衛京師救援皇帝的口號,一邊慢吞吞的行動着,心來盼望着安祿山趕緊攻破長安,把自己給弄死。

然後他們再從唐玄宗衆多的子孫子尋找一個好欺負的立爲皇帝,而後再帶兵打着爲先帝復仇收復京師的旗子來削安祿山……

至於進入蜀中也不靠譜,那是自己把自己給邊緣化。

歷史上玄宗入蜀,而緊接着王思禮、郭子儀等就擁立太子李亨上位讓玄宗成爲太上皇。

如今太子李亨雖然被自己弄死了,但李家經過這近百年的發展,人口實在太多,王思禮他們想要找一個皇子皇孫做皇帝還是極爲容易的。

自己若是入蜀,最大的可能就是和原版的玄宗皇帝一樣,成爲太上皇。

額……

也有點不一樣的,那就是有楊貴妃在側給予自己安慰……

韋諤所言,領人北上朔方……

看多了三國的王慶打死都不會去,想想東漢的那些末代皇帝被地方割據勢力控制着所過的悲慘日子,王慶就想打寒顫。

“此事暫新擱下,明日啓程前往扶風,至於到底去哪裡,到了扶風再另行商議。”

王慶思索良久,而後拍了板,將這件事情暫時定下。

而後望向韋見素道:“韋卿忠心耿耿,一路跟隨朕,不曾離去,朕着實感動。

如今楊國忠伏誅,左相一職不可或缺,今便以愛卿兼左相,領武部尚書。”

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一三五章 蔣忠欲霸快活林第一七三章 能說的武大第八十章 有志之士第二一五章 呼延灼用計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二三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二四章 太宗顯靈之大隕石術第三三五章 暴怒的李鐵牛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五三四章 不破胡虜,誓不回還!第三二五章 藥死人的賽盧醫第三六零章 張良歸心,兵臨西楚第三六三章 臨陣反戈,敗走東南第五零九章 諸葛連弩第四九三章 關禁閉鄧艾投降,得回信曹睿大喜第三二六章 系統紊亂,穿越竇娥第四章 平和下的危機第二一九章 大好頭顱在此,何需他人?第三章 怪異的桃花源人第五三一章 下一陣,滿江紅第二二六章 攻關第四二二章 太宗皇帝再顯靈第一三四章 金眼彪施恩第三十三章 瑞獸現第四十四章 曹劌論戰第三九六章 在河西、隴右與朔方之間劃出一條大溝第六十八章 君舟民水第二四五章 敗退饅頭山第三五六章 滅韓之戰——韓王守城第五零零章 無名之輩第二三六章 廟堂之上,朽木爲官第三五一章 張良離韓第一六一章 唯有讀書高第一六六章 同福客棧第一九二章 淪爲太上皇的晁蓋(求訂閱)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一七七章 從八品承奉郎第三十章 英雄遲暮第四五九章 檀香刑第二九二章 想要裂土封王的張耳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四五五章 爭相賂唐(發車了,嘀嘀嘀)第二三一章 鬱悶的吳用第四十四章 曹劌論戰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二零八章 負面新聞纏身的秦明(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五零六章 不能讓丞相晚節不保第二一二章 天平軍不足爲慮(第一個堂主一樣有優待,再來一更!求別盜版)第一五五章 杖節牧羊(一)第二二一章 淫賊與屠戶第四三二章 暴脾氣的安祿山第二二二章 武都監宅心仁厚!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四十一章 齊國二守臣第三零五章 又是一出鴻門宴第二七二章 實力坑親侄子的項伯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五二二章 專屬於華人的基地第二七九章 任重道遠,斬殺沛公並非萬事大吉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一零三章 潘金蓮已死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一六零章 水是真深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三四一章 關東亂之陳餘復趙、魏豹起兵第三二零章 山君顯靈——炒鋼之法第五零七章 屈死的皇后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第二零八章 負面新聞纏身的秦明(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四二零章 活不過你便殺了你第三一五章 分封之事最終定形第二章 設酒殺雞做食第一九六章 被催婚的大齡青年第八章 太守遣人隨其往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第三四零章 關東亂之彭越攻楚來自撲街作者的一封信。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二十四章 桓家寶樹第三二八章 太守: 進衙門不給錢?死了活該!第四零一章 君舟民水第一八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八七章 西涼王印第十四章 桃花軍初上陣第三五四章 滅韓之戰——屠營迫降第四七八章 曹宇、曹爽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第三四三章 不甘寂寞的安樂侯子嬰第三八一章 難以抵抗的誘惑——楊貴妃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
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一三五章 蔣忠欲霸快活林第一七三章 能說的武大第八十章 有志之士第二一五章 呼延灼用計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二三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二四章 太宗顯靈之大隕石術第三三五章 暴怒的李鐵牛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五三四章 不破胡虜,誓不回還!第三二五章 藥死人的賽盧醫第三六零章 張良歸心,兵臨西楚第三六三章 臨陣反戈,敗走東南第五零九章 諸葛連弩第四九三章 關禁閉鄧艾投降,得回信曹睿大喜第三二六章 系統紊亂,穿越竇娥第四章 平和下的危機第二一九章 大好頭顱在此,何需他人?第三章 怪異的桃花源人第五三一章 下一陣,滿江紅第二二六章 攻關第四二二章 太宗皇帝再顯靈第一三四章 金眼彪施恩第三十三章 瑞獸現第四十四章 曹劌論戰第三九六章 在河西、隴右與朔方之間劃出一條大溝第六十八章 君舟民水第二四五章 敗退饅頭山第三五六章 滅韓之戰——韓王守城第五零零章 無名之輩第二三六章 廟堂之上,朽木爲官第三五一章 張良離韓第一六一章 唯有讀書高第一六六章 同福客棧第一九二章 淪爲太上皇的晁蓋(求訂閱)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一七七章 從八品承奉郎第三十章 英雄遲暮第四五九章 檀香刑第二九二章 想要裂土封王的張耳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四五五章 爭相賂唐(發車了,嘀嘀嘀)第二三一章 鬱悶的吳用第四十四章 曹劌論戰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二零八章 負面新聞纏身的秦明(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五零六章 不能讓丞相晚節不保第二一二章 天平軍不足爲慮(第一個堂主一樣有優待,再來一更!求別盜版)第一五五章 杖節牧羊(一)第二二一章 淫賊與屠戶第四三二章 暴脾氣的安祿山第二二二章 武都監宅心仁厚!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四十一章 齊國二守臣第三零五章 又是一出鴻門宴第二七二章 實力坑親侄子的項伯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五二二章 專屬於華人的基地第二七九章 任重道遠,斬殺沛公並非萬事大吉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一零三章 潘金蓮已死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一六零章 水是真深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三四一章 關東亂之陳餘復趙、魏豹起兵第三二零章 山君顯靈——炒鋼之法第五零七章 屈死的皇后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第二零八章 負面新聞纏身的秦明(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四二零章 活不過你便殺了你第三一五章 分封之事最終定形第二章 設酒殺雞做食第一九六章 被催婚的大齡青年第八章 太守遣人隨其往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第三四零章 關東亂之彭越攻楚來自撲街作者的一封信。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二十四章 桓家寶樹第三二八章 太守: 進衙門不給錢?死了活該!第四零一章 君舟民水第一八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八七章 西涼王印第十四章 桃花軍初上陣第三五四章 滅韓之戰——屠營迫降第四七八章 曹宇、曹爽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第三四三章 不甘寂寞的安樂侯子嬰第三八一章 難以抵抗的誘惑——楊貴妃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