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最後一戰的最後一戰

人類文明迎來第一個10萬年,1000個世紀中發生的無窮無盡的既成歷史片段似乎都要將在這一刻結束,伴隨930億光年的可見宇宙盡數劃爲戰場,930億光年到1600億光年的區域中,戰爭怎麼打已經沒有太多意義。

邊境長城,這是片全宇宙戰爭的決戰之處,到新紀元的315年時,人類差不多在此處投入超過2億支的艦隊,超過一半均爲無人艦隊。

如此多的數量,想要將邊境長城淹沒卻還有些困難,它作爲人類探索全宇宙迄今爲止發現的又1座超級長城,長度250億光年,寬度80億光年,厚度1億光年。

換而言之,將邊境長城看作是獨立的宇宙都沒有關係,它是如此巨大,簡直好像是整個宇宙的縮影般,包含一切的一切。

聚集在邊境長城中的偉大存在更是史無前例之多,光是Ⅷ級未知數量達到20位,有着無數曾經被人類一次次擊敗,結果又復活的存在們。

而在當時,人類,僅僅是將這場戰爭當作是迄今爲止最爲危險的戰爭,並沒有意識到它會終結一切,敵人數量很多,在浩瀚的宇宙依舊有着無窮無盡的偉大存在蟄伏着,宇宙太過廣大,根本不是解決掉多少未知對方會投降的問題,它們跟人類一樣,永遠有機會找尋到撤退的機會,以及捲土重來的可能。

戰爭已經打響,成千上萬的艦隊沿着絲狀結構順流而上,和部署在此處的未知軍團們進行激烈的搏殺,還沒有動用戰略武器,肉眼可見長城之上塵埃,磚塊的接連掉落。

雙方有時還會動用更加可怕的戰略力量,將1個個的星系摧毀掉,這樣子敵人就少掉過來的跳板,又或者暫時製造時空迷霧,不讓敵人知道它們在做什麼。

幾乎在戰爭沒進行多久的時候,1發歸零武器在邊境長城中段引爆,那是因爲人類鎖定住兩頭Ⅷ級未知的身影,他們必須得通過這樣的手段將敵人徹底一擊解決。

安死了,它從最初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霸主,到最近幾萬年,它第一次被人類消滅,不得不流亡到如此遙遠的地方,它剛復活不久的物質身體在歸零武器面前第二次被消滅。

另一位死去的是剋剋,它曾經在夏普利超星系團和安發生過超級戰爭,那時候的超級戰爭對比眼下是多麼可笑,連Ⅷ級生命都不可避免的會在眨眼間被毀滅。

於是兩頭曾經是對頭,1頭努力試圖消滅人類,另1頭經常會持戰爭是無意義看法的未知雙雙死去,它們這回恐怕要沉睡超過幾百萬年,除非有未知幫助它們復活。

緊接着,人類這邊,邊境長城中段的最高指揮官,大元帥所在空間遭到Ⅷ級未知的偷襲,眨眼間這片宇宙被拖入到獨立空間,變爲一處時空泡沫,堅固的星艦則被Ⅷ級生命被硬生生的拖住,不讓它鑽入高維世界回到外界

早已埋伏好的未知軍團一擁而上,這支擁有着人類10支主力艦隊戰鬥力的艦隊被徹底殲滅,讓邊境長城中段戰區的指揮頓時陷入停擺狀態。

不管是哪一方的損失都沒有讓戰爭停滯多久,幾年後,又1發歸零武器在邊境長城的末段引爆,那是偷襲大元帥的Ⅷ級生命消失的地方,1臺部署在長城附近的全知之星全力追蹤未知的蹤跡,鎖定住它。

這頭名叫艾的未知最終也死掉,任憑它怎麼逃跑,在人類那變態的足以乾淨利落摧毀掉一段時空的武器面前,自己沒有生還的可能。

據說唯一在歸零武器面前逃走的是1頭擁有10個完全相同分身的神秘未知,即便如此,由於歸零武器的可怕,它還是損失掉其中1個分身,並且導致剩餘9個分身的完全獨立,不再是同1頭未知。

戰爭就這麼進行着,如同數萬年前的武仙-北冕座長城的戰爭,邊境長城戰爭進行的更加激烈,僅僅是因爲雙方參與的軍隊過於龐大,戰場過於遼闊,纔會看上去有些緩慢。

“這片長絲帶結構最後的命運同樣會是陷入毀滅當中。”躲藏在宇宙深處,十維世界的嵐看着這一幕,看到邊境長城逐漸一段段的坍塌下來,不再完整,它愈發看清楚未來道路的終點方向。

“不知道我的敵人們是否知道這點呢?我相信他們知道,不管怎麼做,一切無法被改變。”

一條條的未來之路都在嵐的細心操縱下被阻斷,剩餘唯一的一條,那就是被稱之爲命運的未來,雙方看似分出勝負,人類極有可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實際上命運早已揭示。

等到新紀元455年時,邊境長城破敗更加嚴重,它比武仙-北冕座長城的顯得更加悽慘,它幾乎是支撐起宇宙的脊樑骨之一,而如今被雙方的戰爭打的徹底粉碎。

不少歷史學家後來這麼評價,而在當時,伴隨着最後一戰進入到極其微妙的狀態,看到着哪怕戰爭驟然停下,長城都會這麼不斷的崩潰下去。

那些達到Ⅶ級生命的存在們,無論是人類還是未知,驟然間聽到了一道“聲音”,來自高維世界傳遞給他們感知系統的聲音。

嘶啦啦!他們觀測着宇宙,然後發現宇宙崩潰了,如同有一條深深的溝壑,讓宇宙再沒有辦法自我恢復。

高維世界的物理定律不斷侵蝕常規宇宙的物理定律,十維世界的物理定律不斷侵蝕着高維世界的物理定律。

這個過程是緩慢的,看上去不可挽回,原因很簡單,如果將宇宙視作是是個生態體系,雙方的戰爭已經讓宇宙不堪重負。

距離宇宙邊緣還有幾百億光年航程的邊疆公司的探索艦隊的成員們,神情凝重的回望宇宙中心方向,看到黑色的橢圓大球代表的宇宙結構上沾染了絲絲縷縷的斑點,裂縫,有什麼穿透過來,降臨在宇宙當中,簡直好像是天塌下來一樣

宇宙毀滅的進程要開始了嗎?(。)

第367章 半能量化第314章 戰爭直播第582章 追殺艦隊第116章 對策第258章 移民招募第609章 衝出超星系團第399章 契機第324章 片段第518章 星系開拓啓動第335章 浩劫艦隊第316章 圍點打援第63章 火星遊記第106章 普及第614章 支援,撤退與達成目標第36章 新時代第16章 觀光計劃第334章 OAA效應第60章 講話第490章 提前爆發的戰爭第51章 巨船第78章 零點港第474章 開拓者的噩夢第112章 調整第576章 末日將至第134章 熱熔加工第535章 膨脹第41章 繁複工作第525章 地上天堂第336章 驚變第257章 希望星的報告第331章 最後的難關第598章 世界的細微變化第82章 潛流第294章 機會第353章 閱兵儀式第8章 生產力暴增第566章 中轉站第563章 時間的秘密第153章 偶遇第519章 突破第114章 死亡戰場第57章 產業升級第253章 評定結果第217章 下一代第241章 黎明之錘與死光第396章 重建的秩序第21章 探索與發現第549章 拐點第551章 緊張局勢第363章 忙碌第415章 數字星球?第339章 假戲成真第604章 艱難解決第562章 更新的宇宙地第58章 貿易大會第558章 氫橋斷裂第526章 生機的星系第287章 試探第502章 經營第91章 繼續的觀察第2章 月面基地第382章 100個霧月第258章 移民招募第10章 邀請第613章 毀滅超星系團第572章 卡奈荷第416章 星球意識第409章 毀滅與重生第310章 恆星神殿第406章 最後的試探第572章 卡奈荷第565章 跨過星系,光復舊世界!第564章 文明枯潮的終結第351章 “新”家園第153章 偶遇第491章 星河破碎第346章 空間武器第227章 遠方的消息第244章 E3第99章 實際上做不到?第310章 恆星神殿第613章 毀滅超星系團第450章 戰後世界第18章 彙報第624章 Ⅸ級生命的秘密第436章 生產,訓練第295章 神秘人物第233章 並行探索第610章 人類議會第531章 偶遇第31章 暗潮第250章 阻礙與重啓第595章 70世紀人類的消遣方式第303章 接觸第513章 文明枯潮第277章 星球開拓表第49章 傳教活動第507章 失憶的開拓者第301章 先行第250章 阻礙與重啓
第367章 半能量化第314章 戰爭直播第582章 追殺艦隊第116章 對策第258章 移民招募第609章 衝出超星系團第399章 契機第324章 片段第518章 星系開拓啓動第335章 浩劫艦隊第316章 圍點打援第63章 火星遊記第106章 普及第614章 支援,撤退與達成目標第36章 新時代第16章 觀光計劃第334章 OAA效應第60章 講話第490章 提前爆發的戰爭第51章 巨船第78章 零點港第474章 開拓者的噩夢第112章 調整第576章 末日將至第134章 熱熔加工第535章 膨脹第41章 繁複工作第525章 地上天堂第336章 驚變第257章 希望星的報告第331章 最後的難關第598章 世界的細微變化第82章 潛流第294章 機會第353章 閱兵儀式第8章 生產力暴增第566章 中轉站第563章 時間的秘密第153章 偶遇第519章 突破第114章 死亡戰場第57章 產業升級第253章 評定結果第217章 下一代第241章 黎明之錘與死光第396章 重建的秩序第21章 探索與發現第549章 拐點第551章 緊張局勢第363章 忙碌第415章 數字星球?第339章 假戲成真第604章 艱難解決第562章 更新的宇宙地第58章 貿易大會第558章 氫橋斷裂第526章 生機的星系第287章 試探第502章 經營第91章 繼續的觀察第2章 月面基地第382章 100個霧月第258章 移民招募第10章 邀請第613章 毀滅超星系團第572章 卡奈荷第416章 星球意識第409章 毀滅與重生第310章 恆星神殿第406章 最後的試探第572章 卡奈荷第565章 跨過星系,光復舊世界!第564章 文明枯潮的終結第351章 “新”家園第153章 偶遇第491章 星河破碎第346章 空間武器第227章 遠方的消息第244章 E3第99章 實際上做不到?第310章 恆星神殿第613章 毀滅超星系團第450章 戰後世界第18章 彙報第624章 Ⅸ級生命的秘密第436章 生產,訓練第295章 神秘人物第233章 並行探索第610章 人類議會第531章 偶遇第31章 暗潮第250章 阻礙與重啓第595章 70世紀人類的消遣方式第303章 接觸第513章 文明枯潮第277章 星球開拓表第49章 傳教活動第507章 失憶的開拓者第301章 先行第250章 阻礙與重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