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

“如果《齊民要術》上頭也有提到,那妙兒說的這個法子興許真的可行。不過這個法子要是沒人用過,我們用了會不會太過冒險了?”張大郎一如既往的謹慎保守,首先想到了最壞的結果。

張三郎則一臉不以爲然的說道:“我覺得妙兒這個主意好,處處都想得十分周到、我看可行!大哥,賺錢的事哪一樣沒風險?我們先前不是都已經商討過了嗎?我看,我們就按妙兒這個主意來掙第一筆私房錢!”

張大郎一聽這話馬上有些不悅,擺起長兄的架子教訓起張三郎來:“小三,我們做事不能如此草率,得從長計議、細細斟酌纔是!你這毛毛躁躁的性子什麼時候才能改一改?”

張三郎心裡對張大郎做什麼事都不敢冒險搏一把也很不滿,因此他馬上小聲的嘀咕了句:“什麼從長計議、細細斟酌?我看是畏手畏腳、婆婆媽媽纔對!”

“小三!你……”

“打住!大哥、三哥你們別吵了!”

眼見着張大郎兄弟越說越不愉快,妙兒不得不大喝一聲打斷他們的對話,然後拿出了小管家婆的風範,直接做主說道:“不如我們典當頭面的錢拿來買了田後分成三份,一份繼續種最保守低風險的稻穀,另外兩份用來挖魚塘、養魚種桑……我這樣安排,大哥、三哥你們同意不?”

張大郎兄弟先是對視了一眼,隨後一起點了點頭,道:“同意!”

既然張大郎兄弟已經沒有異議了,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典當頭面了,並且妙兒兄妹也得好好的和尤大牛商量、商量,畢竟他們閱歷不足,這件事還是要尤大牛這個大人在旁幫襯着才行。

至於田地買在哪裡,妙兒兄妹在趕去尤家的路上就已經商量好了———這田最好是買在尤家村、由尤大牛幫着照看打點,絕不能買在矮嶺村、也不能讓張光崔氏他們知道,否則他們定是會再起壞心、想方設法的把那些田地霸佔了去。

妙兒兄妹三人趕到尤家後,一坐下就急忙忙的把來意說了。這寄放在尤大牛那兒的那套赤金頭面本就是妙兒的,妙兒想要用它來當生財的引子、尤大牛自是沒理由不給。不過尤大牛還是仔細的問了妙兒兄妹的詳細計劃,也曉得他們這錢是非賺不可,否則日後什麼事都幹不成。

當然,一次、兩次尤大牛不在乎拿銀點錢出來幫妙兒三兄妹,但妙兒他們也不能總是靠舅父、得顧及舅母那頭的感受才行,他們始終得靠自己的努力賺來穩定的進項才行,不能老是想着依靠別人。

這一點尤大牛心裡也明白,所以他沒有提出要借錢給妙兒兄妹。不過尤大牛聽了妙兒的計劃後,雖然有些將信將疑、但還是把頭面拿出來給妙兒,並用自己的法子鼓勵妙兒兄妹道:“你們幾個不要畏手畏腳、大可放開膽子幹!”

“這田就買在咱家附近,有大舅父替你們照看着、你們儘管放一百個心!你們種桑養魚能賺個滿盆鉢自是最好了,不過典當的期限到了、不能賺回本錢你們也別憂心,到時候大舅父會先想法子幫你們把頭面贖回來。”

有了尤大牛這句話、妙兒兄妹心裡立馬踏實了許多,雖然妙兒兄妹並不想靠尤大牛贖回頭面。但尤大牛把話一說、他們心裡總歸是有了個底,也曉得了最壞的打算不過是欠尤大牛人情和銀錢,而只要肯用心肯幹,欠的人情和銀錢總歸會有還清的一天……

於是取了頭面後,爲了安全起見,尤大牛親自陪着妙兒兄妹再進了一趟城,一路打探、最終尋了一家口碑名聲都不錯的典鋪。

這妙兒穿越到北宋也有十一個年頭了,但卻是頭一次進典鋪,於是還沒進門妙兒就忍不住好奇的四下打量———只見那典鋪看起來和尋常的鋪着沒什麼兩樣,唯一的區別是別的鋪着都是鋪門打開,典鋪的鋪子門上卻掛着一張氈布簾子,簾子上頭寫着個大大的“典”字!那塊厚重的氈布簾子遮住了鋪子裡的情形,給人一種神秘的隔世之感。

掀了簾子進了鋪子後,妙兒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高大的櫃檯,那櫃檯上面豎着一排小柵欄、只在柵欄上開一個小窗,看起來有點想現代早期的銀行窗口。小窗口後坐了一個有着花白鬍子的老掌櫃,尤大牛一見那老掌櫃就率先把身子探過去,開口問道:“老掌櫃,赤金的頭面一套能典多少銀子?”

那老掌櫃先是眯着眼打量了尤大牛一眼,見他一身布衣、做莊稼漢打扮,不免有些小瞧了他、以爲他最多也就來典幾套衣裳,因此有些愛理不理的答了句:“得看那套頭面的成色如何。”

老掌櫃的怠慢讓尤大牛有些惱火,語氣也立時變得衝了幾分:“都說了是赤金的頭面,那自然便是足金打出來的,這有什麼好看的!”

“那也得先瞧瞧物事打小、樣式什麼的,你不把物事給我瞧瞧,我怎麼給你定價?”老掌櫃頭也沒擡的答了句,一手拿賬冊、一手飛快的撥弄着一架算盤,自顧自的算起了賬來。

妙兒見尤大牛似乎更加惱火、一副想衝老掌櫃叫板的模樣,趕忙使了個眼色讓張三郎拉住尤大牛,自個兒則笑着把手裡的小布包打開,小心翼翼的拿出尤氏留給她的那套頭面,一邊拿得高高的給老掌櫃打量、一邊不緊不慢的問道:“我們想典的就是這套頭面,老掌櫃你儘管仔細瞧瞧,瞧好了給我們開個價就成。”

那老掌櫃見妙兒笑容滿面且語氣和善,總算是放下手中的活計、眯着眼仔細的打量妙兒手中那套頭面,見果然是足金打造的、樣式也算精細,於是捋着下巴那把山羊鬍思忖了一會兒,對妙兒比了一個手指頭:“一百貫錢。”

妙兒還沒答話,一旁的尤大牛就先跳了起來:“一百貫錢?!你坑人啊!價錢壓得這般低,我們不在你這裡典了!”

尤氏留給妙兒的頭面一套有好幾件呢,且還件件都是足金打造,因此就算拿來賤賣了也不能只值個一百貫錢,怪不得尤大牛當場就被氣得要拉妙兒離去。

妙兒知道一百貫錢也就是一百兩銀子,心裡也覺得低了一些。但妙兒覺得沒和老掌櫃砍價就走有些太着急了,於是妙兒一面出聲讓尤大牛稍安勿躁,一面不慌不忙的對老掌櫃說道:“掌櫃的,你這價錢壓得也太狠了些了,你出這個價錢、可就有些不誠心了!你若真想收下我們這套頭面,就爽快點給個實在點的價錢,不然我們可就換別家典去了……”

那老掌櫃其實也很想收下妙兒手裡那套頭面,畢竟收窮家小戶人家的物事,可比收那些大戶人家的人爲了救急、臨時拿出來典當的物事要賺錢多了———這大戶人家手頭一時不便、或是臨時遇到什麼突發狀況,大多會拿些金貴些的物事上典鋪典了救急。這樣的人家回頭等手頭轉開了,大多都會把物事贖回去,典鋪也只能賺點子利息錢。

而像妙兒幾人這樣出身窮家小戶的小老百姓,典期到了、拿不出銀錢把物事贖回去的可是比比皆是。而期滿不贖、典鋪便有權把物事變賣,這變賣的時候、典鋪定是不會再賤賣,這樣一來這典鋪大多都能賺翻倍……

————————————————————7.9號第二更奉上————————————————————————

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八十二章 家法伺候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二十五章 喜從天降第二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三章 骨氣第三十八章 天熱地旱(上)第十四章 蘇二孃擇婿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十三章 妙兒下廚(一)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四十二章 家變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十一章 珠分九品第六章 張光狼狽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十二章 早有安排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五十五章 歡喜成親(一)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六十一章 馬氏做媒(下)第十四章 妙兒下廚(二)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三十章 輪作種植第五十一章 寡婦搧墳第二十一章 東華門市集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四十一章 意外突來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七章 密謀第五十七章 甜蜜*洞房(一)第四十章 緊急收割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藥第三十六章 買田(上)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第六十一章 馬氏做媒(下)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五十章 妙兒搗亂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十五章 私會小娘子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八章 鬼祟馬氏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十七章 崔黃使壞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二十九章 下三濫手段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三十五章 發作第九章 突發意外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二十一章 東華門市集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五十四章 終成眷屬第一章 巧娘(一)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十八章 妙兒反擊第九章 新鮮出爐第五十三章 繁華泉州府第一百零七章 尤氏遺願(三)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六十章 馬氏做媒(上)第十八章 妙兒反擊第二十四章 事有輕重緩急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四章 張光吃癟(二)第六章 兄妹齊心
第五十七章 玉佩的來歷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二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八十二章 家法伺候第八章 有趣的傳說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二十五章 喜從天降第二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三章 骨氣第三十八章 天熱地旱(上)第十四章 蘇二孃擇婿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十七章 以茶治牛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十三章 妙兒下廚(一)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四十二章 家變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十一章 珠分九品第六章 張光狼狽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十二章 早有安排第二十八章 悶騷男鬧彆扭第五十五章 歡喜成親(一)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撲賣(二)第六十一章 馬氏做媒(下)第十四章 妙兒下廚(二)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三十章 輪作種植第五十一章 寡婦搧墳第二十一章 東華門市集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四十一章 意外突來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七章 密謀第五十七章 甜蜜*洞房(一)第四十章 緊急收割第五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藥第三十六章 買田(上)第四章 租房和典房第六十一章 馬氏做媒(下)第十二章 紅紅火火第二十二章 分府單過(一)第六十一章 “風采”依舊第四十六章 毀約第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一)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二十九章 錯過第五十章 妙兒搗亂第三十七章 艱難的抉擇第十五章 私會小娘子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八章 鬼祟馬氏第八章 張光捱揍(二)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五章 總算落腳第十七章 崔黃使壞第十一章 崔氏的心思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二十九章 下三濫手段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三十五章 發作第九章 突發意外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六十三章 無情無義第二十一章 東華門市集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五十四章 終成眷屬第一章 巧娘(一)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十八章 妙兒反擊第九章 新鮮出爐第五十三章 繁華泉州府第一百零七章 尤氏遺願(三)第十七章 再次嘗試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六十章 馬氏做媒(上)第十八章 妙兒反擊第二十四章 事有輕重緩急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十一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十八章 獻殷勤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六十七章 教訓馬氏第四章 張光吃癟(二)第六章 兄妹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