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一)

騎在這陣子瘦了許多的戰馬上,看着杭州的鳳山門城樓上,那面熟悉而又陌生的五星紅旗,大明浙西總兵,現代穿越者王鬥一時間恍然如夢,不由得熱淚盈眶。

穿越到明末整整七年時光,從最初降臨的長城邊塞橫跨中原,一路征戰到江南水鄉,他的人生在中華大地上轉了一個巨大的圈,最後卻又似乎回到了起始的原點。不過,這就已經很足夠了想起在戰火中化爲廢墟的舜鄉堡,還有那些死於戰爭的熟悉面孔,自己能走到這一步,就已經很幸運了。

想到這裡,王鬥忍不住嘆了口氣,閉上眼睛,過去幾個月裡發生的往事,旋即彷彿歷歷在目。

去年的深秋時節,當崇禎皇帝和主帥盧象升率領數萬大軍水陸並進,沿着長江直撲南京,企圖一戰奠定帝王基業的時候,王鬥也奉命帶着四千偏師,翻山越嶺地深入皖南,去攻打位於黃山腳下的徽州。

跟北面那場一波三折、激動人心的南京大戰相比,南邊這場徽州之戰的過程顯得乏善可陳,除了沒完沒了的跋山涉水之外,王鬥遇見的敵兵基本不是一觸即潰,就是望風而降。很快,他就順利地攻佔了徽州府城,生擒徽州知府,收編降兵約兩千人,周邊各縣也紛紛宣佈易幟。

緊接着,因功被封爲浙西總兵的王鬥,又根據崇禎皇帝發來的指示,繼續跨越省境,向東進入浙江,輕易奪取了兵備空虛的淳安縣,隨即進抵鄰近杭州的桐廬縣,並且在這裡與“澳洲髡賊”的前沿勢力有了接觸。作爲一名穿越者,王鬥很快就確定了對方的身份和來歷,一時間不由得大爲震撼。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王斗的童養媳老婆謝秀娘,卻突然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地跑到了他的軍營裡。而身處浙西山區,消息閉塞的王鬥,才愕然得知了中原流寇大舉南下,殺入崇禎皇帝的湖廣後方,武昌、襄陽等名城大邑相繼陷落的噩耗。更糟糕的是,之前跟着王鬥一路輾轉來到江南,本來以爲能過上富貴日子的老母親鍾氏,也在從武昌逃亡的途中,因爲坐船傾覆,不幸落水身亡了!

還沒等王鬥傷心多久,南京大戰的敗報也隨即傳來。再接下來,又傳來了崇禎皇帝駕崩於池州的消息。這一連串的驚天鉅變,一時間幾乎把王鬥給砸得懵了過去。等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周太后、溫首輔和小皇帝朱慈烺已經帶着崇禎皇帝的棺材,一路輾轉地進駐徽州,宣佈在這裡重建朝廷了。

對於這樣的事情發展,王鬥倒是沒什麼意見,反正皇位父死子繼也是常理。但問題是,在經歷了一系列大敗之後,崇禎帝朝廷的兵馬地盤幾乎丟失殆盡。而手裡掌握着六千兵馬的王鬥,儼然已經成了朝中最大的軍閥,比皇帝身邊的禁軍還要多幾倍,對小皇帝身邊的文官朝廷,構成了巨大的潛在威脅。

於是,這個小朝廷剛剛在徽州開張起來,內閣首輔溫體仁就立刻開始着手削減王斗的兵權,先是將王鬥任命的地方官吏或是設法籠絡,或是貶謫罷黜,然後安插上自己的人選。接下來又以“護駕”爲名,調走了王鬥身邊的幾支旁系兵馬。最後祭出明升暗降的絕招,勒令王秋交出軍隊,回朝廷擔任空頭虛職。

面對着這樣一連串環環相扣的組合拳,猝不及防的王鬥根本無法招架他在宣府舜鄉堡建立的心腹嫡系舜鄉軍,經過這一年多從塞北到江南的流離轉戰,已經所剩無幾。此時王鬥手下掌握的部隊,並非他的私軍,而是根據“大小相制”原則拉起來的明朝官軍,除了王鬥手下的一百多號家丁之外,其他人全都不可能也不願意爲他這個上司,跟朝廷和皇帝對抗到底。

所以,發現自個兒居然已經成爲朝廷重點提防對象的王鬥,至此徹底心灰意冷,雖然沒打算扯旗造反,但也不準備回朝廷去受那班清流文官和皇親國戚的夾板氣,而是在營帳裡留下了官印和一封辭職信,就棄軍出走,帶着自己的老婆和家丁,徑直前往杭州去“投奔髡賊”了。

對於這位突然冒出的同胞,以王秋特派員爲首的鳳凰山莊司令部衆人表示了一定程度的驚訝,但在詢問過他的來歷之後,也就只進行了一般性的常規處置:其中,王鬥本人獲准帶着他的老婆回現代世界生活,而他的一百多號家丁隊伍,則被安置到了遼東的新佔領區,黃石在那邊興建的集體農莊裡安家立業。王斗的家丁們基本都對上述安排表示認可他們本來就是種地的軍戶出身,能夠返回北方也算不錯。

安頓好了王鬥這幫投奔者之後,王秋在地圖上標註了一番江南各勢力犬牙交錯的局面,不由得嘿然發笑:“……徽州一個皇帝,南京一個皇帝,上海又一個皇帝,這大明朝的皇帝怎麼樣就越來越多了呢?”

他此時還沒有想到的是,以崇禎皇帝的駕崩爲起始信號,在本時空的中華大地上,“皇帝”這種特殊生物的數量,還會像夏日雨後的蘑菇一樣,迅速增殖得越來越多……

雖然張溥、張岱、方以智等上海朝廷的使者,對杭州髡賊跟徽州崇禎帝餘黨之間可能的勾結,而一度很是憂心忡忡,但事實上完全是有驚無險。接下來的幾天裡,張溥很輕鬆地就跟“髡賊頭目”談妥了糧食和軍械採購合同的細節。當他們啓程返回的時候,沈廷揚的沙船幫已經把第一批十萬石糧米運到上海了。

至此,這個從建立伊始,就陷入一片風雨飄搖的上海永和帝朝廷,總算是暫時擺脫了糧荒的危機。

而與此同時,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對峙、僵持、使者往來和勾心鬥角之後,爲了爭奪皇太極駕崩後遺留下來的皇位,滿清八旗集團的全面內戰也終於在三月下旬正式爆發。

首先失去耐心,主動挑起清廷內戰的,乃是皇太極的長子,正藍旗的旗主豪格。

按照豪格的想法,他身爲皇太極唯一的成年兒子,乃是毋庸置疑的下一任大清皇帝。誰想到磨蹭了這麼些日子之後,莫說居心叵測的其它幾旗了,居然連兩黃旗都支支吾吾地不肯擁戴他即位皇太極的兩黃旗五十個牛錄,在皇帝駕崩之後立刻分裂成了許多個小集團。其中,正黃旗都統何洛會和鑲黃旗都統譚泰兩人明確反對豪格登位,但他們掌握的牛錄很有限。掌握皇太極御前親軍的索尼、鰲拜等人則是態度遊移不定,同時往豪格、多爾袞和哲哲皇后三方派遣使者討價還價,預備待價而沽。

更令人擔憂的是,鑲藍旗主濟爾哈朗也在這段時間裡不斷招兵買馬,同時拉攏兩紅旗的勢力自從大貝勒代善死後,他的兩紅旗也分裂成許多小團體,分別由代善和其兄褚英的兒子們帶領,其中阿達禮和碩託的七八個牛錄向多爾袞表示效忠,其他的集團正在猶疑中,但多數都對濟爾哈朗表示了善意和靠攏。

相反,原本最具威脅的對手多爾袞,他手下的兩白旗六十五個牛錄,卻依然是一片四分五裂,留在多爾袞手裡的只有二十七個牛錄,而且缺額很多。只有他舅舅阿布泰所管的五個牛錄基本齊裝滿員,而且是全甲的重騎兵。頭腦簡單的阿濟格則帶着自己的十三個牛錄在揚州進退維谷,在皇太極死後,他連渡江投奔也沒了目標,如果退回徐州的話,他又要受到多鐸和多爾袞這兩個小兄弟的白眼,當真是左右爲難。

如此一來,坐擁三四十個牛錄的濟爾哈朗貌似也有了問鼎皇位的資格他畢竟也是姓愛新覺羅的!

隨着時間的推移,眼看着局勢非但沒有變得清晰,反而愈發混沌,頭腦相對簡單的豪格再也坐不住了。此時他名下的正藍旗共有四十二個牛錄的兵力,但只有豪格自己親領的二十八牛錄勉強算是嫡系,同在正藍旗的阿巴泰等人並不聽他調遣。於是,最初豪格打算先整合正藍旗,火併阿巴泰,再聯合正在江陰一帶休整的圖爾格,湊成了四十五個牛錄的大軍,最後開向南京,威逼朝廷,迫使哲哲太后同意他繼位。

然而,此時已經秘密投靠豪格的范文程,卻星夜趕到位於溧陽的豪格大營,替他出謀劃策:“……爭奪帝位之事,素來兵貴神速,豈可如此緩慢行事?如今兩黃旗態度遊移,南京防務空虛,駐軍甚少,殿下只需揮師直搗京中,逼降太后,自然可以早定大位。待到名分已定之後,又何必在意麾下兵馬多寡?”

豪格一聽覺得有理,便糾集麾下嫡系兵馬五千餘人,繞過各旗駐紮的營地,沿着大道直撲南京。

此時,南京宮廷的哲哲太后掌握着大清皇室的各種印信,名義上控制着大清王朝的合法中央政權,但支持她的蒙軍旗和兩黃旗牛錄,多半都還滯留在鎮江一帶。在殘破不堪的南京城內,並無多少嫡系兵力。

結果,當豪格率領正藍旗大軍兵臨南京城下之時,頓時打了哲哲太后一個措手不及。掌握皇太極御前親軍的索尼和鰲拜等人,居然在雨花臺按兵不動。而南京城牆依然殘破,缺口坍塌甚多,無法固守。於是哲哲太后只得派遣身邊的少許侍衛兵馬出戰禦敵,結果兵敗被殺,而皇太極的兩位小皇子,也於亂軍之中失蹤。但大玉兒和海蘭珠兩位寵妃,卻設法帶着皇室的玉璽印信潛逃江北,一路輾轉投奔了徐州的多爾袞。

對於這兩位俏佳人的投奔,多爾袞頓時大喜,須知大玉兒跟他有舊情,而海蘭珠則是天姿國色,能迷得皇太極顛三倒四,自然也讓多爾袞頗有羨慕,於是當即按照女真舊俗,納大玉兒和海蘭珠二女爲妃,並且歷數豪格的“謀逆”之罪,自封盟主,聲稱要南下討伐。

與此同時,身在南京的豪格雖然沒能找到玉璽,但卻俘獲了皇太極的整個文官班子,便索性在一衆漢臣的擁立勸進下,於南京紫禁城稱帝即位,在今年繼續沿用皇太極的崇德年號,同時下旨討伐反賊多爾袞。

然而,豪格和多爾袞這兩位死對頭,最終還是沒能打起來。因爲對於突然冒出來的豪格這位皇帝和多爾袞這個盟主,剩下的各旗頭領全都表示堅決不認賬得知南京驚變之後,把揚州看成自家地盤的阿濟格,立刻北上陳兵於淮河要津清江浦,阻攔多爾袞的南下之路。鑲藍旗主濟爾哈朗則聯合阿巴泰,糾集起了一百多個牛錄的大軍進逼南京,要求就自身的地位和權力問題,跟豪格這位新皇帝討個說法。

看着城外黑壓壓的一片兵馬,心理素質有限的豪格頓時麻了爪,只求保住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其餘的一切都好商量。接下來,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豪格皇帝宣佈裂土封疆,濟爾哈朗、阿巴泰、阿濟格三位實權派皆封親王,各領一府之地爲藩國,日後若能打下更多疆土的話,也一律歸其各自所有。

按照這一方針,阿濟格封藩揚州府,阿巴泰封藩常州府,濟爾哈朗封藩太平府,並且允許他們各自在江北、蘇浙和皖南開疆拓土。豪格這個大清皇帝則只保有應天、鎮江二府之地,不敢再奢望更多。

此外,不願意歸附豪格的兩黃旗部衆,也可以投奔任何一位自己認可的藩王,皇帝不得加以追究。

通過這樣一番放權和大放血之後,依靠着各旗首領之間的互相牽制,新任的大清皇帝豪格總算是勉強坐穩了皇位。而唯一心有不甘的多爾袞,也無力南下,只得在徐州悍然稱帝,將國號改回大金,自稱大金皇帝至此,南下入關的滿洲八旗正式分裂,形成了南北二帝對峙,沿江三王封藩的格局。

不過,由於深知自己孤懸漢地、得不到補充,經不起任何內耗。所以滿清八旗雖然四分五裂,但依然不敢自相殘殺,而是默認了和平分家的現實。接下來,阿巴泰和濟爾哈朗便在南京城下分手,帶着他們的部衆各奔東西,準備再次啓動停滯已久的江南攻略。其中,濟爾哈朗計劃從太平府西征,沿着長江攻取上游地盤。阿巴泰則準備先拔掉常州府內殘存的江陰縣城這顆釘子,再順勢直搗蘇州和松江,全取江南沃土。

然而,阿巴泰並不知道的是,江陰縣城這顆釘子並不是那麼容易拔掉的。

因爲,就在他厲兵秣馬,預備東征的時候,“澳洲髡賊”的援助船隊,也悄然抵達了江陰碼頭……

第104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完)第99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上)二把全身毛髮都剃光光吧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第115章 在舟山第105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一)第41章 天使也需要宣傳包裝(下)第186章 南沙紀行(上)第31章 推心置腹?第22章 偵察小隊出動第70章 南半球的戰火第67章 南海鐵道紀行(7)第55章 火燒倫敦第76章 新單位是麻風病院?!(下)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第50章 日漸奇葩的時代第76章 你這是在造活死人墓...第68章 “東林黨偵察隊”的覆滅第37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第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上)第49章 逃不掉的死亡第6章 刷分真容易(上)第47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中)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第198章 世界之門第3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三)第16章 初遇兔耳娘第170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中)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二是誰在懷念民國時代第113章 白頭鷹的核反擊計劃(上)第15章 《鋼鐵俠3》開始(下)五初夜權的真相第6章 貧窮姐妹物語(中)第147章 無條件投降?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161章 凋落的星條旗第137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下)第3章 穿越之前別忘了預先偵察...第183章 阿貴的故事(上)第20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中)第166章 於江南重建大清!第21章 被染紅的列島(中)第15章 這個是爬行者嗎?場景4穿越到美洲瑪雅文明第31章 第二次曼哈頓大戰第113章 王美玲女士的遺憾(中)第57章 到來與離去(上)第145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中)第21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下)第71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下)第30章 阿爾努斯山丘的奇蹟之城(下)第84章 女神真難爲(中)第28章 聖城阿維尼翁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95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中)第30章 瘟疫時期的祈福祭典第8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下)第7章 大力打造東方鬼城第9章 賺錢好辛苦(上)第54章 崩壞吧!歷史!小結其它的國度更悲催第107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中)第17章 我家有個靜香老師第108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下)第16章 合理性什麼的都是浮雲...第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上)第45章 印鈔票是頭等大事!第165章 三戰終結之時(完)第26章 裸女鬥喪屍第40章 諸國的反應(上)二把全身毛髮都剃光光吧第112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八)第17章 喵星人的煉獄(上)第31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中)第14章 貓玩人(上)第94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上)第6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上)第41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中)第70章 南半球的戰火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28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上)第38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下)第164章 虎丘大會第187章 南沙紀行(下)第90章 萬里大移民(上)第8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下)第117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上)第54章 把英國變成印度吧!(上)第134章 和平締造者(下)第38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下)第53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下)第198章 世界之門第162章 南京!南京!(續)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98章 兔兔女王的野望(下)第86章 女神的合作協議第15章 涼宮春日的暴走第119章 餘杭鎮掃蕩戰(上)第46章 厚臉皮的契丹人
第104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完)第99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上)二把全身毛髮都剃光光吧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第115章 在舟山第105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一)第41章 天使也需要宣傳包裝(下)第186章 南沙紀行(上)第31章 推心置腹?第22章 偵察小隊出動第70章 南半球的戰火第67章 南海鐵道紀行(7)第55章 火燒倫敦第76章 新單位是麻風病院?!(下)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第50章 日漸奇葩的時代第76章 你這是在造活死人墓...第68章 “東林黨偵察隊”的覆滅第37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第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上)第49章 逃不掉的死亡第6章 刷分真容易(上)第47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中)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第198章 世界之門第3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三)第16章 初遇兔耳娘第170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中)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二是誰在懷念民國時代第113章 白頭鷹的核反擊計劃(上)第15章 《鋼鐵俠3》開始(下)五初夜權的真相第6章 貧窮姐妹物語(中)第147章 無條件投降?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161章 凋落的星條旗第137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下)第3章 穿越之前別忘了預先偵察...第183章 阿貴的故事(上)第20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中)第166章 於江南重建大清!第21章 被染紅的列島(中)第15章 這個是爬行者嗎?場景4穿越到美洲瑪雅文明第31章 第二次曼哈頓大戰第113章 王美玲女士的遺憾(中)第57章 到來與離去(上)第145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中)第21章 異世界的土著人真是太弱了(下)第71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下)第30章 阿爾努斯山丘的奇蹟之城(下)第84章 女神真難爲(中)第28章 聖城阿維尼翁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95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中)第30章 瘟疫時期的祈福祭典第8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下)第7章 大力打造東方鬼城第9章 賺錢好辛苦(上)第54章 崩壞吧!歷史!小結其它的國度更悲催第107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中)第17章 我家有個靜香老師第108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下)第16章 合理性什麼的都是浮雲...第56章 自作孽不可活(上)第45章 印鈔票是頭等大事!第165章 三戰終結之時(完)第26章 裸女鬥喪屍第40章 諸國的反應(上)二把全身毛髮都剃光光吧第112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八)第17章 喵星人的煉獄(上)第31章 請政委老爹逛妓院(中)第14章 貓玩人(上)第94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上)第6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上)第41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中)第70章 南半球的戰火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第28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上)第38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下)第164章 虎丘大會第187章 南沙紀行(下)第90章 萬里大移民(上)第8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下)第117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上)第54章 把英國變成印度吧!(上)第134章 和平締造者(下)第38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下)第53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下)第198章 世界之門第162章 南京!南京!(續)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98章 兔兔女王的野望(下)第86章 女神的合作協議第15章 涼宮春日的暴走第119章 餘杭鎮掃蕩戰(上)第46章 厚臉皮的契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