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東亞戰雲起(下)

一九四六年一月初,沖繩縣,那霸港

當朝鮮半島上已是大雪紛飛、滴水成冰、嚴寒徹骨的時候,琉球羣島上的沖繩縣卻依然溫暖如春。

碧藍的晴空之下,餘波盪漾的海面反射著太陽的金色光芒,就彷彿一塊無比巨大的藍寶石。

然而,咫尺之外的沖繩島上,卻是處處硝煙瀰漫、殘破不堪,與這一派海天美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全島最大的城市那霸港,此時已經是遍地瓦礫。散落着無數彈坑的殘破街巷之間,東一堆西一堆的到處都是破爛的建築物廢墟,其中不少依舊還在冒煙。那些狼藉橫陳在街頭的屍體和彈殼,還有港口裡支離破碎的沉船,以及零星可見的,被燒焦的星條旗和太陽旗,都充分說明這裡剛剛經受過一番戰火的蹂躪。

直到此刻,在遠離港口的郊野之中,依然不時還能聽到零星的槍聲和慘叫。

那是登陸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在繼續清剿逃亡在外的敵軍潰兵。

那些僥倖未死的沖繩島民,此時不是猶如行屍走肉一般,遊蕩在被燒成一片白地的家園之上,企圖設法從倒塌的廢墟和厚厚的灰燼之中翻出一些能用的東西。另一些暫時還有房屋可以容身的島民,則是用木條和傢俱堵死了門窗,同時透過狹窄的門縫,用複雜的眼神注視着碼頭上再一次被冉冉升起的旭日旗……

將時光回溯到三個月之前,當去年十月東京核爆、皇室滅族、帝國崩潰的消息陸續傳來之後,跟日本境內的其它府縣差不多,沖繩縣的人們也陷入了巨大的混亂與迷茫之中。接下來,當那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日本國臨時政府”對外發布公告,宣稱要忍辱負重、停戰議和,爲此不惜向美軍無條件投降的時候,絕大多數原本彷徨不安的沖繩縣民,幾乎是不假思索地熱烈響應了這一公告,完全沒有半點爲天皇報仇的心思。

跟日本列島本土的那些府縣不同,沖繩島和琉球羣島之於日本帝國的關係,更類似於愛爾蘭之於不列顛。與其說是本土,倒不如說是吞併得比較早的殖民地。這個島嶼的原住民並不是大和民族的一份子,他們有着自己的語言和文明。在十三到十四世紀之間,沖繩出現了三個實行貴族分封制的原始部落國家:北山王國、中山王國和南山王國。接下來,正所謂茶杯裡也能起風暴,這三個迷你小國之間先後發生了一系列戰爭。最後,尚氏家族統治的中山王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了琉球王國,其國祚前後綿延五百年之久。

不過,雖然牛皮哄哄地掛着個“王國”的名頭,但琉球畢竟是個孤懸滄海的小地方,土地貧瘠,人口也不多。想要衡量琉球這個古代國家的實力,用中國的例子恐怕不太好比較,換成日本的例子來說,戰國霸主織田信長起家的尾張國,石高(稻米年產量)是五十七萬石。而琉球王國的石高是多少呢?才十二萬石!

也就是說,所謂的琉球王國,僅僅相當於桶狹間戰役之時,尾張國大名織田信長的五分之一實力。這個國家基本上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礦山,也沒有任何利潤豐厚的特產,連鐵器都要基本依靠進口。糧食也不夠吃,在番薯沒有傳入前,琉球平民一直都是以雜糧甚至是蘇鐵的果實磨粉充飢,被稱作“蘇鐵地獄”。

幸好,琉球王國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是一顆很值錢的籌碼。在大航海時代初期,琉球島曾經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遠東中轉貿易港。依靠在中國、朝鮮、日本、馬來亞和香料羣島之間做多邊貿易的豐厚收入,這個小小的琉球王國,一度有過上百年富裕繁榮的黃金時代,各種高大的神寺、佛塔、石砌的龜甲墓紛紛樹起。

但是,這同樣也引發北方惡鄰的垂涎十七世紀初,位於九州島最南端的薩摩藩發兵三千,渡海遠征琉球,僅僅死了幾個雜兵,就輕易征服了這個幾乎沒有常備軍的島嶼。

不過,琉球和薩摩畢竟相距遙遠,語言人種迥異,而且以薩摩藩的體量和底蘊,一時間也難以吞下這麼一個自成一體的島國。此外,如果保留琉球王國的殼子,薩摩藩的商人還可以藉此繞過幕府的鎖國令和清朝的禁海令,打着“琉球貢使”的旗號繼續與中國通商,從而謀取暴利,彌補藩裡的財政赤字。

所以,之後的琉球王國雖然不得不向薩摩繳稅納貢,並且允許一支薩摩武士駐紮在國內,但基本還是保持着內政和文化上的獨♂立性,連語言也沒有被同化,其關係大概類似於後世的駐韓美軍與韓國政府。

隨着明治維新之後,真正實現了統一的日本政府,終於無法再容忍半獨♂立的琉球王國繼續存在,於一八七九年正式吞併琉球,把它變成了沖繩縣,並且對島民開始實施日本化教育……如此算來的話,日本帝國將沖繩納入版圖,也就是比侵吞臺灣早了十多年而已,還不足以讓琉球王國的遺民把自己看作是日本人。

無論是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的感情,還是對於天皇陛下的忠誠,在沖繩縣人的心中都是很淡薄的。不管是薩摩藩還是後來的明治政府,對衝繩都是以搜刮壓榨爲主。是以,在此時的沖繩,除了少數後來遷入的日本移民之外,大多數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或者說琉球王國的遺民,都對日本這個國家毫無歸屬感。

因此,當日本帝國崩潰的消息傳到琉球羣島之後,除了少數深受皇民化教育的“球奸”和後來遷入的日本僑民,絕大多數早已被強制徵兵、徵發挺身隊、戰爭稅和國防公債給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沖繩縣民,都是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然後就是迫不及待地一起涌向縣廳,向縣知事集體請願,要求他儘快發出通電,承認那個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的“日本國臨時政府”,從此遠離戰爭,免得給沖繩招來美軍的毒氣彈和原子彈。

但是,作爲效忠天皇陛下的官吏,執掌沖繩縣的島田知事,卻不想這麼快就表態。一方面是暫時還過不了自己心裡那道坎,另一方面則是美軍畢竟還遠,似乎不必太急着跳出來。況且,東京的宮廷和戰時大本營雖然都完了,但是帝國的百萬大軍還在,戰無不勝的聯合艦隊也還在,誰知道以後會怎樣呢?

可是民意難違:看着島田知事總是拖拖拉拉地打馬虎眼,對日本帝國沒多少感情,卻生怕被美軍核彈轟頂的沖繩縣民頓時全都急了,不知受了什麼人的煽動,居然鬧起了暴亂,連本地人出身的警察也站到了他們一邊。而且,由於是遠離戰場的後方島嶼,此時的沖繩縣根本沒有任何駐軍。附近的臺灣島上倒是駐紮着兩個師團的兵力,問題是那位臺灣總督首先第一批就接受了投降公告……這讓知事大人上哪兒求援去?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之下,無計可施的沖繩縣知事島田先生,一氣之下掛印而去,回家閉門不出。一衆“革命羣衆”在沖繩縣廳鬧了幾天,也覺得很是無聊,最終推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小學校長,據說是昔日琉球王族尚氏後裔的老頭兒,擔任“沖繩攝政”,同時發佈通電向盟軍無條件投降。

至此,沖繩縣內的騷亂似乎告一段落,局勢暫時平靜了下來。雖然在這場風波之中,日本移民和琉球原住民的關係變得極爲緊張,但畢竟雙方都是惶惶不可終日,等待着命運的審判,誰都沒心情大打出手。

然而好景不長,十一月下旬,兩艘驅逐艦、一艘炮艇和兩艘商船,運載着數百名日本海陸軍官兵和僑民,相繼抵達沖繩的那霸港。他們都是臺灣島逃亡出來的日本官兵和僑民,因爲拒絕向盟軍繳械投降,寧可自行回國。本來以爲到了沖繩縣,也算是大半隻腳踩上了本土,不想到了這裡一看,卻發現沖繩縣廳裡盤踞了一羣“非國民”:爲了迎接盟軍前來佔領和接管,島民們甚至還在那霸街頭掛出了各式各樣的手製星條旗!

諸位皇軍勇士見狀大怒,又被幾個激進派參謀一忽悠,立刻就開刀殺人搞天誅。不堪忍受的沖繩本地島民在死了些人之後,也紛紛取出庫存武器,跟捲土重來的皇軍開始幹仗即使是沖繩縣的琉球王國遺民,在這個年代也充分接受了軍國主義教育和訓練,有沒有爲了天皇而死的忠心暫且不論,至少民兵水準的基本作戰能力還是具備的……戰鬥規模很快就越打越大,面對蜂擁而來的“武裝暴民”,日本海軍的驅逐艦不得不動用艦炮來轟擊碼頭,一時間炸得血肉橫飛。很多已經島上定居了幾代人的日本移民,也被捲入了這場血腥的爭端,無可奈何地捲入不斷擴大的仇殺之中。一時間全縣硝煙四起,宛如海盜攻城一般……

然後,還沒等“鐵血護國”的日本皇軍跟“辜負皇恩”的琉球百姓打出個結果,美國人也來到了這裡。

幾乎就在名古屋戰役進行的同時,指揮作戰的麥克阿瑟還分派了一些小部隊,去接管日本帝國各個投降的地方政權。之後,雖然麥克阿瑟成了俘虜,被關進鐵籠遊街,但這個受降的工作還是在繼續進行,

其中,由於沖繩乃是日本、中國大陸和臺灣島之間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比較關鍵,所以美軍調集了一艘護航航母,一艘重巡洋艦,一艘坦克登陸艦,四艘驅逐艦和數艘商船,組成一個小型分艦隊,載着澳新軍團的一個團,外加陸戰一師的一個營,千里迢迢地從東京出發,前來負責沖繩縣的受降事宜。

於是,前一刻還在沖繩島上逞兇的“頑固派日本法西斯分子”,立刻遭受了美軍從飛機轟炸到巡洋艦炮擊再到坦克碾壓的全方位殘酷鎮壓。停在港口內的兩艘驅逐艦、一艘炮艇和兩艘商船,幾乎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就全部被炸燬或繳獲,而已經上了岸的日本士兵也被迅速被逐出城市,亂糟糟地潰散在鄉野之間。

接下來,那霸港市區那些已經移居沖繩幾代的日本移民,也被紅了眼睛的琉球人挨個兒從家裡捉了出來,由同樣殺紅了眼的美軍在光天化日之下集體處決……弄得島上處處屍山血海,其場景宛如煉獄。

但問題是,在殺了幾批能夠搜到的日本移民之後,已經在屠殺之中徹底失控的美軍士兵,又開始把槍口對準了琉球本地人在他們眼中,這些該死的黃皮猴子都沒啥差別。尤其是那些澳新軍團的士兵,更是在島上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很快就激起了琉球人的反抗,一時間街頭巷尾槍聲再起,橫屍狼藉。

然後,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在島上硝煙瀰漫,混戰不休的時候,沖繩島上空的天際邊,卻突然出現了日本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機和魚雷機羣,而遙遠的海平線上,也出現了無數鋼鐵戰艦的身影!

在收到被困的沖繩日軍,尤其是那兩艘驅逐艦上的海軍官兵的求救電報之後,指揮聯合艦隊航母機動艦隊和運輸船團從特魯克錨地北上,正要前往海南島與戰列艦編隊會師的堀悌吉大將,倉促下令臨時改道沖繩,從“美英白畜”的屠刀下拯救戰友和同胞……此時,他的手裡雖然沒有外觀最威猛的戰列艦,卻集中了聯合艦隊海軍航空兵的精華,還有一大票護航的巡洋艦和驅逐艦……

於是,在沖繩戰場上,獵人和獵物的位置再次倒了一個個兒……世事之變幻無常,真是讓人目不暇接。

就這樣,前後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沖繩縣首府那霸港先後被艦炮和炸彈給犁了三遍,徹底變成了一堆廢墟,而沖繩首府那霸港的人口,則因此而人間蒸發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第10章 這是《黑礁》還是密室調♀教?第35章 破窗而入的哆啦a夢第162章 三戰終結之時(上)第33章 從今天起開始搞破壞第51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上)第26章 哆啦a夢?阿蒙神?(下)第38章 磨磨蹭蹭打怪獸第25章 桶狹間(上)第24章 中途休整第36章 被忽略的前兆第62章 全球核戰第57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中)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103章 新月旗墜落(上)第31章 紫發御姐的快意第5章 黑死病的陰霾第47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中)第53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下)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33章 卡洛琳的悲鳴第59章 到來與離去(下一)第39章 海參崴的新年第112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八)第46章 藥渣兔爺的榨汁人生第40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上)第85章 核爆再起(下)第16章 活死人黎明(下)第26章 冒險者們的日常第12章 密諾亞使者的請求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中)第27章 進入《魯濱遜漂流記》(下)第55章 遠方的戰火第14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四)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534章 異世界的魔法太落後了(下)第116章 三戰時期的血色情人節(上)第41章 節操掉盡的懷孕逃生術第42章 哆啦a夢的瘟疫公司第4章 凱羅爾的驚愕第64章 小兔娘出生第15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五)第2章 不一樣的二戰(中)第90章 瘋狂動物城(上)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第33章 蛙跳戰術(上)第72章 明穿農家女的平凡人...第16章 合理性什麼的都是浮雲...第30章 捕獲南里香第61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中)第5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中)第5章 貧窮姐妹物語(上)第101章 種太陽(上)第37章 帝國崩潰的大亂之世(下)五民國地主不好當北方篇第21章 一起去冒險第196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下)第40章 新徵程的序曲第63章 兔兔撿屍隊第14章 一羣軟骨頭第40章 無人島上的野生裸女第10章 刷分好輕鬆!第114章 王美玲女士的遺憾(下)第40章 戰俘的復仇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50章 得道飛昇,穿越結束第2章 華夏文明的悲歌第32章 撲街的黑暗精靈第54章 崩壞吧!歷史!二無法無天的黑暗年代第33章 恆河兒女多奇遇第44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上)第15章 荒誕在十月(下)第8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下)第9章 關於喪屍的討論第80章 我真的找來了一羣假精靈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54章 崩壞吧!歷史!第44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上)第39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下)第52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五)第18章 第一批帶路黨(中)第67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中)第706章 出日本記(下)第61章 大統領の憤怒(中)第78章 這是在玩全民大穿越嗎?!第74章 我家老媽是大BOSS?!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番外二離開王秋的日子中第51章 如此“高潔”的聖騎士第21章 好聚好散(下)第7章 別把竹蜻蜓不當交通工具第7章 主角團隊收容完畢第二十七 這個是三光政策嗎第26章 進入《魯濱遜漂流記》(上)第37章 可悲的中世紀生產力水平第52章 死亡的葡萄酒之鄉第11章 蒙大拿州的新據點(上)第565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下)
第10章 這是《黑礁》還是密室調♀教?第35章 破窗而入的哆啦a夢第162章 三戰終結之時(上)第33章 從今天起開始搞破壞第51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上)第26章 哆啦a夢?阿蒙神?(下)第38章 磨磨蹭蹭打怪獸第25章 桶狹間(上)第24章 中途休整第36章 被忽略的前兆第62章 全球核戰第57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中)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103章 新月旗墜落(上)第31章 紫發御姐的快意第5章 黑死病的陰霾第47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中)第53章 大英帝國的迴光返照(下)第50章 中世紀旅行的紀念品第33章 卡洛琳的悲鳴第59章 到來與離去(下一)第39章 海參崴的新年第112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八)第46章 藥渣兔爺的榨汁人生第40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上)第85章 核爆再起(下)第16章 活死人黎明(下)第26章 冒險者們的日常第12章 密諾亞使者的請求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中)第27章 進入《魯濱遜漂流記》(下)第55章 遠方的戰火第14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四)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534章 異世界的魔法太落後了(下)第116章 三戰時期的血色情人節(上)第41章 節操掉盡的懷孕逃生術第42章 哆啦a夢的瘟疫公司第4章 凱羅爾的驚愕第64章 小兔娘出生第15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五)第2章 不一樣的二戰(中)第90章 瘋狂動物城(上)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第33章 蛙跳戰術(上)第72章 明穿農家女的平凡人...第16章 合理性什麼的都是浮雲...第30章 捕獲南里香第61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中)第5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中)第5章 貧窮姐妹物語(上)第101章 種太陽(上)第37章 帝國崩潰的大亂之世(下)五民國地主不好當北方篇第21章 一起去冒險第196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下)第40章 新徵程的序曲第63章 兔兔撿屍隊第14章 一羣軟骨頭第40章 無人島上的野生裸女第10章 刷分好輕鬆!第114章 王美玲女士的遺憾(下)第40章 戰俘的復仇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50章 得道飛昇,穿越結束第2章 華夏文明的悲歌第32章 撲街的黑暗精靈第54章 崩壞吧!歷史!二無法無天的黑暗年代第33章 恆河兒女多奇遇第44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上)第15章 荒誕在十月(下)第8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下)第9章 關於喪屍的討論第80章 我真的找來了一羣假精靈第16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上)第54章 崩壞吧!歷史!第44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上)第39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下)第52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五)第18章 第一批帶路黨(中)第67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中)第706章 出日本記(下)第61章 大統領の憤怒(中)第78章 這是在玩全民大穿越嗎?!第74章 我家老媽是大BOSS?!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番外二離開王秋的日子中第51章 如此“高潔”的聖騎士第21章 好聚好散(下)第7章 別把竹蜻蜓不當交通工具第7章 主角團隊收容完畢第二十七 這個是三光政策嗎第26章 進入《魯濱遜漂流記》(上)第37章 可悲的中世紀生產力水平第52章 死亡的葡萄酒之鄉第11章 蒙大拿州的新據點(上)第565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