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

可惜,雖然北方各藩鎮也進行了辯駁,公開發聲,但是北方各州的藩鎮又不是一個整體,各路藩鎮的言論都是爲了自己而辯解,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聲音,同時他們也只能影響他們自己地盤的輿論而已,而無法讓整個北方七州的輿論都統一起來。

當北方各州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言論時,那麼林子然的聲音也就被更多人所聽見了。

畢竟,對於很多大恆人,哪怕是北方各州的大恆人而言,他們是真心的希望大恆能夠重新統一的。

而現在,不管怎麼看,都是林子然最有希望統一大恆。

而且從林子然崛起後,所採取的各種施政措施,也是對民生有明顯好處的,這也是導致了更多一些消息渠道靈通的人,對林子然開始有好感,乃至抱有期待了。

外界的諸多輿論的變化,林子然多少也能夠察覺的出來,不過他也沒指望過僅僅是憑藉着民間的輿論,就能夠讓北方各州藩鎮放棄抵抗。

想要統一大恆,還是得靠硬實力!

所以,北伐戰爭的準備一天都不可停下。

尤其是寧禹州方面的戰事已經進入尾聲,中洛州方面的戰事也是進展損失,第一軍。第一騎兵軍等部隊已經大體上殲滅了中洛州內幾家勢力比較強的藩鎮,很多藩鎮見機不妙,爲了保持榮華富貴,避免徹底戰敗後身死或者被抄光家產之類的,已經是陸續宣佈反正投誠了。

寧禹州,中洛州方向,從軍事角度而言,已經是不需要大恆統一軍方面再投入什麼精力了。

實際上從三月份開始,後勤部門就已經是不在大規模往這兩個方向調集彈藥,而是把更多新生產出來的彈藥運往北方各戰線了。

四月十六日,大恆統一軍陸軍統帥部下令,以寧禹州方向的投誠、投降士兵爲主,和原第四軍的部分部隊進行混編後,成立第二十八師、第二十九師、第三十師,以及相關的炮兵團、騎兵師,並以此爲基礎設立第十軍。

這一次整編第十軍,爲快速穩定規模,形成部隊的戰鬥力,林子然沒有采用把所有投誠士兵都獨立整編,而是直接從第四軍各部隊裡,成編制抽調各部隊,並以這些部隊爲骨幹補充部分投降士兵後,擴充後成軍。

第四軍被抽調後所欠缺的兵力,則是補充新徵召的新兵爲主,這幾個月統一軍在南海州,寧禹州等地又新徵召了好幾萬部隊,並完成了初步新兵訓練,可以直接補充到第四軍。

此舉,固然是削弱了第四軍的戰鬥力,但是也能夠讓第十軍從一開始,就具備一定的戰鬥力。

同時下令,第十軍駐防寧禹州防備南方的丹拿王國國。

丹拿王國雖然面積挺大的,有着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因爲靠近赤道,氣候炎熱,而且其北部則是難以翻越的卡洛山脈,這山脈的最高峰,可是有海波四千多米呢。

這卡洛山脈,直接把中部大陸的南部,分割爲兩個部分!

北邊是大恆帝國,東南方向是丹拿王國,西南則是卡西王國。

而卡洛山脈以南的大片地區,則是大片的熱帶雨林!

穿越廣闊的熱帶雨林再往南的部分沿海地區,纔是平原地形,生活着丹拿王國以及卡西王國的大部分人口。

丹拿王國的人口主要是集中生活在該國的部分沿海地帶,尤其是靠近無盡海峽的這一小片平原地帶,彙集了他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

因爲地形惡劣,宜居地不大,所以他們的總人口也不多,丹拿王國總人口也就五六百萬人而已。

因爲該國臨近大恆的北側,是高山密林,大軍難以逾越,再加上這破地方實在窮,這些丹拿人也是比較擅長山地雨林作戰,老早的時候大恆人吃過虧。

此外,實際上丹拿王國的上層,實際上是大恆第五王朝時期,部分駐防丹拿王國南部沿海,掌控無盡海峽的大恆駐軍的後裔。

換句話說,其實丹拿王國的上層也是大恆人,和丹拿王國的本地人是兩回事,兩者外貌上都有極大的差別。

因爲兩國之間的這種特殊關係,以及軍事上強行打難度比較大,所以大恆帝國第六王朝,也就是現在的姬氏王朝對丹拿王國,一直都是採取懷柔政策,以拉攏爲主。

反正大恆帝國的目的很簡單,很純粹,就是爲了控制無盡海峽而已。

面對大恆人的拉攏,丹拿王國的上層自然不會作死,很愉快的當了大恆人的小弟。

最近三百年來,丹拿王國一直都是大恆人的忠實小弟,協助大恆帝國掌控無盡海峽。

當年的恆奧戰爭,大恆人的作戰人員和船隻,就是先進入丹拿王國抵達無盡海峽後,再度過海峽殺入奧里薩帝國的。

嗯,其實當年丹拿王國的軍隊也是跟着大恆的軍隊一起入侵奧里薩帝國。

只不過在恆奧戰爭後,就發生了變化,丹拿王國內部一直不太穩定,宮廷變動的很頻繁,最近這些年的丹拿王國的宮廷和寧禹州方面聯繫密切。

但是隨着寧禹州覆滅後,丹拿王國的宮廷也是發生了變動,得到奧里薩帝國扶持的丹拿王室二王子,上個月發動兵變,殺死了國王以及王世子,奪取了王位。

新上位的丹拿國王是奧里薩帝國一手扶持起來的,這直接導致了該國靠攏大恆的政策,瞬間發生了變化,倒向了奧里薩帝國。

如果是放在大幾十年前大恆統一的時候,大恆帝國早就兵發丹拿王國了。

但是現在,大恆自己忙着呢,哪怕是林子然也只是讓第十軍戒備着,只要丹拿王國那邊不犯傻主動揮軍北上,暫時林子然也就懶得管了。

和第十軍有類似任務的,還有新成立的第十一軍。

這個第十一軍是用來防備大恆西南方向,也就是中洛州南方的卡西王國的。

這個卡西王國雖然不太可能對大恆帝國,對大恆統一軍造成太大的實際性威脅,但是不能不防啊。

尤其是外國輿論不太好,很多國家已經是叫嚷着派出干涉軍阻撓大恆統一了,這說不準哪天卡西王國就會被其他國家所拉攏,然後威脅大恆統一軍的後方了。

第九百三十九章 全面封鎖第三百一十三章 軍心士氣可用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鬆密信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四百章 殺入重廣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奧利薩人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第二十一章 誰都不服就服大當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買這個官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到底怎麼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海軍競賽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程宏斌也是個好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輕型臼炮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狂風暴雨第六百九十四章 低物價的大恆第七百五十一章 接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震撼的迎接儀式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鏡宮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二十二章 我讀書少別騙我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林子然陛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福元五型步槍第八十二章 王老闆:欠債還錢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羅安郡守林子然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跨江大橋第二百一十章 低調發育不要浪第七百六十五章 統一全重炮時代來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路上辛苦了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第四百八十六章 馮子奇的絕望第八百一十章 劃時代的寧禹號戰列艦服役第四百七十章 模仿不來的南海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爭的理由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恆統一萬歲第七百四十六章 博瓦困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追不上逃不掉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子也不是好惹的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有錢了不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命之子的身份被識破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討厭大恆人第九百三十八章 沒有第二個國家第七百八十章 國力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區別第二百二十九章 輕步兵戰術和後裝步槍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一百六十六章 時不待我第五十二章 憂心忡忡的郝仁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風雨的氣息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五百二十一章 全新的海軍戰術體系第四百零五章 富家翁杜志寬第七十五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萬歲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坤的試探第二百三十四章 利益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四百零九章 與時俱進的徐騰
第九百三十九章 全面封鎖第三百一十三章 軍心士氣可用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鬆密信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四百章 殺入重廣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奧利薩人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軍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第二十一章 誰都不服就服大當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買這個官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到底怎麼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海軍競賽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程宏斌也是個好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輕型臼炮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狂風暴雨第六百九十四章 低物價的大恆第七百五十一章 接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震撼的迎接儀式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鏡宮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二十二章 我讀書少別騙我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林子然陛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福元五型步槍第八十二章 王老闆:欠債還錢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羅安郡守林子然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跨江大橋第二百一十章 低調發育不要浪第七百六十五章 統一全重炮時代來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路上辛苦了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第四百八十六章 馮子奇的絕望第八百一十章 劃時代的寧禹號戰列艦服役第四百七十章 模仿不來的南海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爭的理由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恆統一萬歲第七百四十六章 博瓦困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追不上逃不掉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子也不是好惹的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有錢了不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命之子的身份被識破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討厭大恆人第九百三十八章 沒有第二個國家第七百八十章 國力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區別第二百二十九章 輕步兵戰術和後裝步槍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一百六十六章 時不待我第五十二章 憂心忡忡的郝仁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風雨的氣息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五百二十一章 全新的海軍戰術體系第四百零五章 富家翁杜志寬第七十五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萬歲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坤的試探第二百三十四章 利益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四百零九章 與時俱進的徐騰